第121章 版税谈判完成
第121章 版税谈判完成
【上一章被审核了】
在代表团再次回到巴黎的第一天早上,刘一民被前台的电话吵醒,使馆的同志告诉他,来了一位自称出版社的法国人。
刘一民洗漱完毕后,看到了身著格子衬衣的马赛丹尼,手里面紧紧握著一份报纸。
马赛丹尼礼貌的进行自我介绍之后,刘一民疑惑地说道:“上次来找我的出版社中,好像就有你们出版社!”
马赛丹尼连忙说道:“那是我的同事,上次去马赛我行动的太慢了,所以丧失了一次机会。但是听说出版的问题一直没有谈妥,所以我想最后来寻找一次合作的机会。”
咖啡厅內,马赛丹尼將今天的报纸递给了刘一民,上面是刘一民在马赛大学报告厅反击《世界报》记者的报导。
《世界报》將刘一民形容为“中国鹰派作家!”
但除了他们,其余的报纸则是一边倒的在批评《世界报》,《费加罗报》的记者將《世界报》
记者的提问刊登了出来,並且狠狠地批评了一下《世界报》,把他们形容成友谊的破坏者。
两家大报平时不断地爭夺市场,有机会狼狼地噁心一下对方,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一些小报直接將提问的记者称呼为“愚蠢的扩音器”、嘲讽《世界报》:搬起石头砸了谁的脚?
法国的左意人士对於刘一民的回答非常满意,左意《解放报》评价刘一民为“机敏的年轻人。”
法国的读者第一次从中国人的口中,了解到了东方正在进行的这场自卫反击战。
“正义必胜”这句话被年轻人不断地提起。
刘一民將德国和越南放在一起进行举例,让法国人能够好好换位思考,最后还夸讚了两国取得了正义战爭的胜利,他们也挑不出来理。
“丹尼,报纸我已经看过了,我坐在这里不是为了跟你喝咖啡,看报纸的。”刘一民看向窗外,抿了一口咖啡后將目光放在马赛丹尼的身上,淡淡地说道。
“当然。刘,说实话,你的这本书在法国的市场我非常看好,你知道,我们有一大群左意人群,他们迫切的想要了解中国。我告诉你一个数字,十年前,在5000万人口的法国,有一千万人走上了街头,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你的这本书里面除了有英雄、人与狗之间的亲情,还有法国人一直想要有的信仰。法国人一直认为现在的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民族。
鑑於此,我代表我们出版社可以给出千字26法郎的稿费,另外提供10%的版税。”
马赛丹尼说完,刘一民嘴角露出了微笑:“丹尼,我也向你说实话,这么多编辑,你是第一个跟我谈版税的编辑,这意味著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开端,但我想要14%!”
可算是等到有人主动提版税了!
“14%?刘,我做不到,这个百分比我真的做不到。这在法国,是非常有名的作家才能拿的到的,10%已经是我给的极限了。”
马赛丹尼手紧紧地握著咖啡杯,激动地说道。
“丹尼,你们不会吃亏。这本书的宣传我已经替你们在报纸上做过了,可以说,这本书跟其它的书不一样,你们不需要在宣传上投入任何费用还能获得一大批读者的支持。正如你所说,你们国家有一大批想要了解中国的人。
正因为14%比较困难,所以我才跟你谈,因为我觉得只有咱们两个合作才能做得到,跟其他人不行!
你是我在法国见到过最专业的编辑,这本书是我带给你的礼物,相信我,它的销量不会让你失望。”
刘一民的分析对於马赛丹尼来说,確实是这样。他相信第一批书只要发售,就会引起法国读者的关注,甚至是抢购。
至於刘一民后半句话,也让他非常受用。
“但还是太高了!”马赛丹尼深呼了一口气说道,
“丹尼,你可以跟你的主编谈。如果合作愉快的话,咱们以后还可以继续合作。你应该相信一位轻作家,未来的创作力。”刘一民双手向上摊开,示意未来无限宽广。
马赛丹尼想了想说道:“刘,我需要回去跟主编匯报一下!”
“你儘快,我还有四天的时间就要离开巴黎了!”
马赛丹尼起身后扭头问道:“刘,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说!”
“你为什么不主动跟我的同事谈版税?”
“我是一个喜欢对方主动的人!”
马赛丹尼走后,刘一民起身回到了招待所,他没打算拿到14%,这样做只是给他们一个还价的空间。而且根据刘一民的估计,在法国一本书能卖到五万册以上已经算是成功了。
一两万册销量的话,对於一本中国书来说也並不容易达到。
下午,马赛丹尼的电话没有打过来,皮埃尔的电话倒是过来了。他再次询问刘一民能否接受他的採访,这次刘一民没有拒绝,而是將他的採访地点就放在了招待所的房间里。
皮埃尔提前將一份採访提纲传真给了刘一民,双方约定第二天上午进行採访。
刘一民看了看皮埃尔的採访提纲,他主要对刘一民的成长经歷感兴趣、写作风格和创作理念感兴趣。为了慎重起见,刘一民拿著採访提纲给巴金过了过,巴金让他放心接受採访。
翌日上午,刘一民跟使馆的人员打过招呼之后,將皮埃尔带进了房间里面。
“坐,皮埃尔,你是我第一位接受专访的记者!”
“那是我的荣幸,你也是我第一位专访的作家!”
房间內,皮埃尔坐在刘一民对面,手里面拿著自己的採访提纲,看起来他更紧张一点。右手紧紧地握著钢笔,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採访中,他需要迅速地將刘一民说过的话都给记下来。
“刘,能不能讲一讲你高考前的经歷?”皮埃尔问道。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內,他们两个互用英语进行问答。刘一民向他讲了讲自己从山村考上大学的经歷、以及自己,为什么一直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等等。
上午十一点,採访正式结束。
“刘,你是励志的典范!”皮埃尔敬佩地说道,
刘一民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不敢当,一个追逐梦想的人罢了!”
“追逐梦想的人..:”皮埃尔重复了几遍后,大笑道:“我觉得这篇专访,可以以此为题,我相信你的经歷,会激励无数的法国学生。报纸刊登之后,我给你寄一份到中国。”
刘一民从包里面拿出一把摺扇赠送给了皮埃尔:“皮埃尔,你知道这上面的汉字意思吗?”
皮埃尔摇了摇头,刘一民告诉他,这两句诗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国的诗歌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皮埃尔收起摺扇感嘆道。
临走前,皮埃尔留下了三百块法郎和一顶贝雷帽,三百块钱的法郎是稿费,贝雷帽则是他送给刘一民的礼物。
“一民,採访的怎么样?法国人没刁难你吧?”李晓林迫不及待地问道。旁边的徐驰和罗孙没有说话,但眼神却也是这个意思。
“没有,没有!”刘一民连忙说道。
徐驰点了点头:“没有就好,上次从马赛回来,我看到这些法国记者都害怕,要是我,我绝对是没办法完美回答这些问题。”
“还是不出名好,不会为声名所累。”罗孙呵呵一笑道。
刘一民揣著兜问他们,下午要不要出去,马上就要回国了,准备买点东西带回去。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带点礼物回去说不过去,只不过刘一民一时半会想不到买什么。
徐驰和罗孙几人摆了摆手,表示没什么需要带的,就不出去了。
刘一民进房间,数了数四百五十法郎递给了徐驰,告诉他这是他们最近挣的钱。
嘶!
“这么挣钱!”徐驰不断地数著手里面的法郎,神色无法平静。
“你可以不相信资本主义的人品,但可以相信资本主义的钱!四百五十法郎,买电视机应该是够了!”刘一民衝著徐驰挤眉弄眼道。
徐驰拿出两百法郎塞进刘一民手里:“四百五十块太多了,光翻译不应该拿这么多钱!”
“拿著,老徐同志!咱们刚开始都说好了!”刘一民將钱给推了回去。
推辞几次后,徐驰才將稿费揣进了自己的兜里,过了一会儿,汕汕一笑:“一民,要不咱们再写一篇,离离开还有几天时间,就直接给巴黎的报社,咱们走之前能拿到稿费。”
刘一民看了看徐驰的熊猫眼,问道:“你还行?”
“行,怎么不行!”徐驰拍了拍胸脯,努力地將自己表现成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那就再试试,我已经不知道写什么了!”刘一民双手一摊,下午也不再准备出去了,反正他也没想好到底要买什么。
“我相信你!”徐驰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在巴黎最后这几天,已经没有了公共活动,除了巴金会接待一些私人来访外,其余人都是在招待所待著。
晚上,马赛丹尼来到了招待所楼下,告诉刘一民,最多只能给百分之12的版税,这已经是他力爭的结果。
“成交!”刘一民笑著说道。
马赛丹尼顺势递过来了一份合同,刘一民將合同拿到巴金的房间,又將徐驰叫了过来,认真地分析上面的条款,到底有没有问题。
“一民,你还真拿到版税了?”李晓林大吃了一惊。
“晓林师姐,只是百分之十二。”
“只是?你想多少?百分之十四,你胃口还挺大的。一本书卖10法郎的话,你就能拿到1.2法郎。卖一百万本,那还了得了!”
李晓林扳著手指头,越算越心惊。
刘一民苦笑道:“晓林师姐,你以为法国是中国,书隨隨便便就能卖到一百万册?对於法国,
能卖的上几万册就是畅销书了,毕竟他们的人口少。加上他们的娱乐方式多,读书的群体比咱们国家少太多了。”
李晓林没想那么多,只是將在中国的经验带到了法国。不过即使如此,每卖一本书能拿到几块钱也已经非常厉害了。
“你马上要成为咱们国家最有钱的作家了!”徐驰感嘆道。
巴金敲了敲桌子,示意將问题的討论放到合同上来,不要扯的太远。从文字上没有发现什么陷阱,不过巴金不放心,於是打电话给了在巴黎的律师朋友,请他过来看看。
对方看完后,告诉刘一民没有问题,这才放心的跟马赛丹尼签订了出版合同。
签完后,刘一民將合同在手里面甩了甩,这法郎算是挣到手了!
韩大使听说刘一民的书要在法国出版后,赶忙过来向刘一民表示祝贺:“我的小老乡,我的好同志,你这算是为国家的外匯做贡献了。了不起,了不起!”
“我这也是因缘际会,跟你们相比,我做的这点贡献微不足道。”
“哈哈哈,你这话谦虚了。你在马赛的发言我看了,说的非常好,法国人听得懂这些话!”韩大使笑著说道。
“我就说他適合当外交家!”徐驰在旁边插话道。
“考虑一下,毕业来驻法使馆工作!”
“哈哈哈!”
第二天,刘一民一个人走在法国的街道上,先到唱片店买了四张唱片,分別是《流浪者之歌》
《卡门》和萧邦的《夜曲》和《练习曲》。两张给巴金,两张给曹禺。
给师娘买了一支精美的法国胸针、买了几盒巧克力。
给刘振云他们带了精美的笔记本。他自己又买了几支法国的万宝龙钢笔。
走出文具店后,逛了逛相机店,给自己买了一台法国製造的35mm单眼相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相机,以后出去採风都能用得到。
半天下来,刘一民身上的法郎除了稿费外,另外加上来之前兑换的三百法郎共一千多法郎和作协给的三十美元的零用钱,全部光。
真是法国挣钱法国,一分別想带回家,
回到宾馆,刘一民將买好的东西装好。给李晓林送了一盒巧克力,又送了巴金一张萧邦的《练习曲》和《卡门》。
“有心了!”巴金笑著说道。
这个买唱片的钱,相当於巴金的翻译费,只不过以另一种途径被刘一民给了巴金。
上飞机前的最后一天,大使馆专门给访法代表团召开了欢送会。
【上一章被审核了】
在代表团再次回到巴黎的第一天早上,刘一民被前台的电话吵醒,使馆的同志告诉他,来了一位自称出版社的法国人。
刘一民洗漱完毕后,看到了身著格子衬衣的马赛丹尼,手里面紧紧握著一份报纸。
马赛丹尼礼貌的进行自我介绍之后,刘一民疑惑地说道:“上次来找我的出版社中,好像就有你们出版社!”
马赛丹尼连忙说道:“那是我的同事,上次去马赛我行动的太慢了,所以丧失了一次机会。但是听说出版的问题一直没有谈妥,所以我想最后来寻找一次合作的机会。”
咖啡厅內,马赛丹尼將今天的报纸递给了刘一民,上面是刘一民在马赛大学报告厅反击《世界报》记者的报导。
《世界报》將刘一民形容为“中国鹰派作家!”
但除了他们,其余的报纸则是一边倒的在批评《世界报》,《费加罗报》的记者將《世界报》
记者的提问刊登了出来,並且狠狠地批评了一下《世界报》,把他们形容成友谊的破坏者。
两家大报平时不断地爭夺市场,有机会狼狼地噁心一下对方,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一些小报直接將提问的记者称呼为“愚蠢的扩音器”、嘲讽《世界报》:搬起石头砸了谁的脚?
法国的左意人士对於刘一民的回答非常满意,左意《解放报》评价刘一民为“机敏的年轻人。”
法国的读者第一次从中国人的口中,了解到了东方正在进行的这场自卫反击战。
“正义必胜”这句话被年轻人不断地提起。
刘一民將德国和越南放在一起进行举例,让法国人能够好好换位思考,最后还夸讚了两国取得了正义战爭的胜利,他们也挑不出来理。
“丹尼,报纸我已经看过了,我坐在这里不是为了跟你喝咖啡,看报纸的。”刘一民看向窗外,抿了一口咖啡后將目光放在马赛丹尼的身上,淡淡地说道。
“当然。刘,说实话,你的这本书在法国的市场我非常看好,你知道,我们有一大群左意人群,他们迫切的想要了解中国。我告诉你一个数字,十年前,在5000万人口的法国,有一千万人走上了街头,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你的这本书里面除了有英雄、人与狗之间的亲情,还有法国人一直想要有的信仰。法国人一直认为现在的中国人,是有信仰的民族。
鑑於此,我代表我们出版社可以给出千字26法郎的稿费,另外提供10%的版税。”
马赛丹尼说完,刘一民嘴角露出了微笑:“丹尼,我也向你说实话,这么多编辑,你是第一个跟我谈版税的编辑,这意味著我们有了一个很好的合作开端,但我想要14%!”
可算是等到有人主动提版税了!
“14%?刘,我做不到,这个百分比我真的做不到。这在法国,是非常有名的作家才能拿的到的,10%已经是我给的极限了。”
马赛丹尼手紧紧地握著咖啡杯,激动地说道。
“丹尼,你们不会吃亏。这本书的宣传我已经替你们在报纸上做过了,可以说,这本书跟其它的书不一样,你们不需要在宣传上投入任何费用还能获得一大批读者的支持。正如你所说,你们国家有一大批想要了解中国的人。
正因为14%比较困难,所以我才跟你谈,因为我觉得只有咱们两个合作才能做得到,跟其他人不行!
你是我在法国见到过最专业的编辑,这本书是我带给你的礼物,相信我,它的销量不会让你失望。”
刘一民的分析对於马赛丹尼来说,確实是这样。他相信第一批书只要发售,就会引起法国读者的关注,甚至是抢购。
至於刘一民后半句话,也让他非常受用。
“但还是太高了!”马赛丹尼深呼了一口气说道,
“丹尼,你可以跟你的主编谈。如果合作愉快的话,咱们以后还可以继续合作。你应该相信一位轻作家,未来的创作力。”刘一民双手向上摊开,示意未来无限宽广。
马赛丹尼想了想说道:“刘,我需要回去跟主编匯报一下!”
“你儘快,我还有四天的时间就要离开巴黎了!”
马赛丹尼起身后扭头问道:“刘,我能问你一个问题吗?”
“说!”
“你为什么不主动跟我的同事谈版税?”
“我是一个喜欢对方主动的人!”
马赛丹尼走后,刘一民起身回到了招待所,他没打算拿到14%,这样做只是给他们一个还价的空间。而且根据刘一民的估计,在法国一本书能卖到五万册以上已经算是成功了。
一两万册销量的话,对於一本中国书来说也並不容易达到。
下午,马赛丹尼的电话没有打过来,皮埃尔的电话倒是过来了。他再次询问刘一民能否接受他的採访,这次刘一民没有拒绝,而是將他的採访地点就放在了招待所的房间里。
皮埃尔提前將一份採访提纲传真给了刘一民,双方约定第二天上午进行採访。
刘一民看了看皮埃尔的採访提纲,他主要对刘一民的成长经歷感兴趣、写作风格和创作理念感兴趣。为了慎重起见,刘一民拿著採访提纲给巴金过了过,巴金让他放心接受採访。
翌日上午,刘一民跟使馆的人员打过招呼之后,將皮埃尔带进了房间里面。
“坐,皮埃尔,你是我第一位接受专访的记者!”
“那是我的荣幸,你也是我第一位专访的作家!”
房间內,皮埃尔坐在刘一民对面,手里面拿著自己的採访提纲,看起来他更紧张一点。右手紧紧地握著钢笔,在接下来一个多小时的採访中,他需要迅速地將刘一民说过的话都给记下来。
“刘,能不能讲一讲你高考前的经歷?”皮埃尔问道。
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內,他们两个互用英语进行问答。刘一民向他讲了讲自己从山村考上大学的经歷、以及自己,为什么一直强调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等等。
上午十一点,採访正式结束。
“刘,你是励志的典范!”皮埃尔敬佩地说道,
刘一民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不敢当,一个追逐梦想的人罢了!”
“追逐梦想的人..:”皮埃尔重复了几遍后,大笑道:“我觉得这篇专访,可以以此为题,我相信你的经歷,会激励无数的法国学生。报纸刊登之后,我给你寄一份到中国。”
刘一民从包里面拿出一把摺扇赠送给了皮埃尔:“皮埃尔,你知道这上面的汉字意思吗?”
皮埃尔摇了摇头,刘一民告诉他,这两句诗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国的诗歌实在是太有意思了!”皮埃尔收起摺扇感嘆道。
临走前,皮埃尔留下了三百块法郎和一顶贝雷帽,三百块钱的法郎是稿费,贝雷帽则是他送给刘一民的礼物。
“一民,採访的怎么样?法国人没刁难你吧?”李晓林迫不及待地问道。旁边的徐驰和罗孙没有说话,但眼神却也是这个意思。
“没有,没有!”刘一民连忙说道。
徐驰点了点头:“没有就好,上次从马赛回来,我看到这些法国记者都害怕,要是我,我绝对是没办法完美回答这些问题。”
“还是不出名好,不会为声名所累。”罗孙呵呵一笑道。
刘一民揣著兜问他们,下午要不要出去,马上就要回国了,准备买点东西带回去。好不容易来一趟,不带点礼物回去说不过去,只不过刘一民一时半会想不到买什么。
徐驰和罗孙几人摆了摆手,表示没什么需要带的,就不出去了。
刘一民进房间,数了数四百五十法郎递给了徐驰,告诉他这是他们最近挣的钱。
嘶!
“这么挣钱!”徐驰不断地数著手里面的法郎,神色无法平静。
“你可以不相信资本主义的人品,但可以相信资本主义的钱!四百五十法郎,买电视机应该是够了!”刘一民衝著徐驰挤眉弄眼道。
徐驰拿出两百法郎塞进刘一民手里:“四百五十块太多了,光翻译不应该拿这么多钱!”
“拿著,老徐同志!咱们刚开始都说好了!”刘一民將钱给推了回去。
推辞几次后,徐驰才將稿费揣进了自己的兜里,过了一会儿,汕汕一笑:“一民,要不咱们再写一篇,离离开还有几天时间,就直接给巴黎的报社,咱们走之前能拿到稿费。”
刘一民看了看徐驰的熊猫眼,问道:“你还行?”
“行,怎么不行!”徐驰拍了拍胸脯,努力地將自己表现成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那就再试试,我已经不知道写什么了!”刘一民双手一摊,下午也不再准备出去了,反正他也没想好到底要买什么。
“我相信你!”徐驰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在巴黎最后这几天,已经没有了公共活动,除了巴金会接待一些私人来访外,其余人都是在招待所待著。
晚上,马赛丹尼来到了招待所楼下,告诉刘一民,最多只能给百分之12的版税,这已经是他力爭的结果。
“成交!”刘一民笑著说道。
马赛丹尼顺势递过来了一份合同,刘一民將合同拿到巴金的房间,又將徐驰叫了过来,认真地分析上面的条款,到底有没有问题。
“一民,你还真拿到版税了?”李晓林大吃了一惊。
“晓林师姐,只是百分之十二。”
“只是?你想多少?百分之十四,你胃口还挺大的。一本书卖10法郎的话,你就能拿到1.2法郎。卖一百万本,那还了得了!”
李晓林扳著手指头,越算越心惊。
刘一民苦笑道:“晓林师姐,你以为法国是中国,书隨隨便便就能卖到一百万册?对於法国,
能卖的上几万册就是畅销书了,毕竟他们的人口少。加上他们的娱乐方式多,读书的群体比咱们国家少太多了。”
李晓林没想那么多,只是將在中国的经验带到了法国。不过即使如此,每卖一本书能拿到几块钱也已经非常厉害了。
“你马上要成为咱们国家最有钱的作家了!”徐驰感嘆道。
巴金敲了敲桌子,示意將问题的討论放到合同上来,不要扯的太远。从文字上没有发现什么陷阱,不过巴金不放心,於是打电话给了在巴黎的律师朋友,请他过来看看。
对方看完后,告诉刘一民没有问题,这才放心的跟马赛丹尼签订了出版合同。
签完后,刘一民將合同在手里面甩了甩,这法郎算是挣到手了!
韩大使听说刘一民的书要在法国出版后,赶忙过来向刘一民表示祝贺:“我的小老乡,我的好同志,你这算是为国家的外匯做贡献了。了不起,了不起!”
“我这也是因缘际会,跟你们相比,我做的这点贡献微不足道。”
“哈哈哈,你这话谦虚了。你在马赛的发言我看了,说的非常好,法国人听得懂这些话!”韩大使笑著说道。
“我就说他適合当外交家!”徐驰在旁边插话道。
“考虑一下,毕业来驻法使馆工作!”
“哈哈哈!”
第二天,刘一民一个人走在法国的街道上,先到唱片店买了四张唱片,分別是《流浪者之歌》
《卡门》和萧邦的《夜曲》和《练习曲》。两张给巴金,两张给曹禺。
给师娘买了一支精美的法国胸针、买了几盒巧克力。
给刘振云他们带了精美的笔记本。他自己又买了几支法国的万宝龙钢笔。
走出文具店后,逛了逛相机店,给自己买了一台法国製造的35mm单眼相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相机,以后出去採风都能用得到。
半天下来,刘一民身上的法郎除了稿费外,另外加上来之前兑换的三百法郎共一千多法郎和作协给的三十美元的零用钱,全部光。
真是法国挣钱法国,一分別想带回家,
回到宾馆,刘一民將买好的东西装好。给李晓林送了一盒巧克力,又送了巴金一张萧邦的《练习曲》和《卡门》。
“有心了!”巴金笑著说道。
这个买唱片的钱,相当於巴金的翻译费,只不过以另一种途径被刘一民给了巴金。
上飞机前的最后一天,大使馆专门给访法代表团召开了欢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