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再遇
第19章 再遇
女孩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蓝色的宽筒牛仔裤,脚底下踩着一双在这个时代很奢侈但略显旧色的李宁运动鞋。
把自己的青春靓丽优势发挥的一塌糊涂。
只不过,她今天站的位置不是昨天那个位置,而是大门的另一侧。
安心点头打了个招呼,把摩托车刚停到马路牙子上,那老六大爷就不知道从哪窜了出来,一路小跑往这边来。
显然,人老不以筋骨为能,除非收停车费。
安心也懂事,递上去了自己的这份孝敬后,大爷满意的点点头,来了一招雾隐之术,再次隐身了。
简直离谱的可怕。
而走到了范冰身边后,他就听到了女孩的第一句话:
“悄悄大爷厉害吧?”
“谁?”
“悄悄大爷。”
女孩重复了一遍,然后往他来的方向一指:
“就那个收停车费的大爷。江湖绰号悄悄大爷,意思是他藏起来的时候静悄悄的,但你只要把车停在了这里,他就会从莫名其妙的地方钻出来问你要停车费。”
“……”
老头的能耐,安心已经见识过,也觉得对方对得起这尊称。
好笑的说道:
“他光明正大的往这一站不行么?”
“不行啊,你看,过了那颗挂着广告牌的树,就不归他管了。而且……”
说到这,她压低了声音:
“我和你说啊,这边的人都喜欢占小便宜,人家一看有收停车费的,很多宁可多走几步也想省那几毛钱。我估计悄悄大爷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我第一次都被吓了一跳……”
一边说,她一边拿起了旁边的书包,整个递给了安心:
“给。”
安心顺手一接,结果立刻就被重量给带了个趔趄。
“什么玩意?这么沉?”
“剧本。”
“?”
安心一懵:
“啥?”
他赶紧打开了书包,里面就是一厚摞的a4纸。
好家伙,那厚度……跟《新华字典》一样。
加上a4纸那宽大的版幅,那重量用来当防弹衣都差不多了。
而看着安心荒唐的表情,范冰如数家珍一般说道:
“《雷雨》、《压迫》、《报童》、《茶馆》、《风雪夜归人》、《魔都屋檐下》、《屈原》……这里面好多呢,都是我们学校发的。是挺沉,但我们演技课老师说这些都是咱们国家最经典的话剧作品,演员是一定要看过的。如果能演过更好……”
“你都演过么?”
“呃……”
迎着安心那好奇的目光,范冰犹豫了一下后,点点头:
“演过几部。”
安心也没较真的问她演过哪些,而是捏着那一厚摞剧本掂量了一下,问道:
“那你都看过?”
“……嗯!”
一听这话,安心心说你瞅瞅,到底隔行如隔山啊。
演员这行还真不简单,单说这阅读量……要是成年人还好,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家,已经这么厚了。
啧啧。
“那我就拿回家看了……这些都是你传真过来的?”
“嗯。”
“多少钱,我给你。”
“不用。”
范冰看起来很大气的摆摆手:
“没钱,我那学姐的对象在企业里上班,他昨天夜班,我去找了他一趟,免费的。”
“哈,那谢啦。”
安心背上了书包,站在原地看了一眼那不停有人往里进的北影厂,问道:
“上班的时候,人往这边走,你站在这里刚好和他们是迎面的。对吧?”
“对头。”
女孩笑眯眯的应了一声,接着问道:
“你一会儿打算干嘛去?”
“唔,回去看这个。你什么时候过来?不是说要教我走位之类的么?”
“嘿嘿~”
听到这话,范冰露出了狡黠的神色:
“那要看你的诚意了。”
说完,她似乎想起来了什么,忽然咽了口口水,还抿了下嘴唇。
安心瞬间秒懂:
“哈,那……是想吃昨天那个药膳,还是炖的?蘑菇炖飞……鸡,吃过么?榛蘑,野生的。”
“没吃过。不过……”
范冰的眼睛有些放光。
实话实说,她长这么大就没喝过那么鲜的鸡汤。
并且,喝完浑身都是热乎乎的。
有种形容不上来的精力充沛之感。昨晚她忙完了剧本后走路回家都快12点了,洗洗涮涮12点出头,可却还是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太舒服了。
况且蘑菇炖小鸡好像也是东北那边挺有名的菜。她这次去赤峰的时候,听几个导演闲聊过。
有一个去过东北的导演说在辽影厂吃过一次当地的小鸡炖蘑菇,那味道……简直流连忘返。
虽然不理解为什么安心会把蘑菇和小鸡反过来说,但……已经很久没大快朵颐吃过肉的她确确实实有点馋了。
可那股热乎乎的感觉又有些割舍不下。
一时间有些犹豫。
想了想,她试探性的说道:
“那能不能……你留几块鸡肉,用昨天咱们喝剩下的人参弄点汤……其他的炖蘑菇?”
“哈哈哈~”
看着她小心翼翼的模样,安心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心说姑娘你这多少有些瞧不起人了。
在东北,家里来且了,那不得好酒好菜的供着?
客人想吃啥,只要家里有,那就做。没有?那去外面买!
客人来家里,那就得宾至如归才行。
于是点头应道:
“没问题。那你中午来?”
“……嗯!”
女孩的面颊瞬间明媚了起来。
“那我中午下了班就过去!”
“好。我现在就回去弄。”
“嗯嗯……”
她答应着,见安心就要走,赶紧跟了上去。
安心纳闷的问道:
“你干嘛?”
“走,我跟悄悄大爷说一声。”
她就这么陪着安心一路来到了摩托车前,左右看了看,嘀咕了一句“藏哪了”,同时喊道:
“大爷,大爷!”
没人应声。
“……停车!”
“噌”的一下,悄悄大爷从俩车子中间站了起来。
安心都无语了。
这人是特务么?
而迎着大爷那疑惑的目光,范冰直接说道:
“大爷,我朋友才停了不到两分钟。他现在要回家,今天不一定过来啦。明天要是他过来,我们就不交停车费啦!”
悄悄大爷似乎有些不满。
可好像也认识范冰,在俩人脸上来回扫了两眼后,说道:
“就这一次啊!下次临时停,就停路边。”
“知道啦。”
范冰得意的冲安心一扬眉。
安心也乐了。
这姑娘……可太有意思了。
……
往积水潭医院走的时候,安心路过了卖ic电话卡的地方,还买了张30块钱的电话卡,往家里去了个电话。
可惜,爷爷没在家,应该又去赶山了。
他给村长留了言,让爷爷给弄点野生的雷公藤。顺带告诉他自己已经安全抵京了……昨天莫名其妙的有些忙,把这事情给忘记了。
而提着那一书包剧本回家后,他没着急看剧本,而是把屋子里那白铁炉子给搬到了院子里。
这么热的天,显然不能再屋子里做饭。
只不过可惜的是……这边没柴禾,只有角落里堆着的几块蜂窝煤。
这东西肯定没柴禾炖出来的好吃,但也能凑合。
检查了一下装在锅里的调味品,他直接走出了屋,先来到了前脸儿,跟坐在柜台后面的隋夕说了声中午炖小鸡,让她一起来吃。
结果隋夕很遗憾的摇摇头:
“我不吃肉,我吃素的。”
“……?”
安心一愣:
“一点肉不吃?”
“嗯,你不用管我啦。”
“这……行吧。”
也没去问这位隋姐是不是信佛,他回到了后院开始忙活。
烧水,泡带过来的野生榛蘑,泡鸡肉解冻,烧炉子……
而等火升腾的功夫,他拿出来了那一厚摞剧本,检查时,发现女孩已经很细心的帮他一份一份的分好了,用订书机订了起来。
第一本剧本,叫做《茶馆》。
安心还真看过这剧本的切片,印象中有几个老头在一个茶馆里撒纸钱,喊什么“西方正路”之类的。
但再深的印象就没了。
于是直接看内容。
【时间,一八九八年,康梁维新运动失败,早半天
地点:燕京裕泰大茶馆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溜溜吧
唐铁嘴(笑):王掌柜,您赏脸,捧捧唐铁嘴,给碗茶喝吧。我给您相面,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由分说拿起王利发的手)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
这就是剧本?
第一次接触这种文学结构的安心觉得有些新鲜。
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啊。
怎么全是对话?或者一些动作?
没有环境描述,场景描述?甚至连背景都没有?
如果这是剧本的话,那导演就按照这么拍的?演员该咋演呢?
不自觉的,他在脑子里开始随着剧本里的内容构建出两个虚幻的人物。
一个是在短视频切片上看过的那仨老头其中之一,另一个则是一个看不清容貌的算命先生。
俩人就在门口……光绪……大清……应该都是长辫子吧?
王掌柜不让那算命先生进来,算命先生想进去……此刻的对方应该是满眼的乞求,就是想进去喝碗茶……
一边看,他一边琢磨。
逐渐的,脑海中的人物形象变得鲜活了起来……
很快,半小时的功夫一晃即逝。
刚看完第一幕,也就是一个老太监买丫鬟的剧情后,安心砸吧砸吧嘴。
还别说……这故事挺有趣的。
人生百态汇于这么一个小小的茶馆。
以一个茶馆的角度来看待清朝末年。
这角度……难怪成为名著呢。
他感慨着,起身走出了外面。
鸡肉缓的差不多了,赶紧做饭,中午家里还来客人呢。
……
“……什么味儿啊?这么香。”
时间临近中午,胡同里路过的行人下意识的抽了抽鼻子。
鸡?
排骨?
牛肉?
分辨不出来。
就是这味儿……太香了。
谁家手艺这么好?
行人好奇。
手里提着几个塑料袋往回走的叶定章鼻子动了动后,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谁家做什么吃的呢?
怎么这么香啊?
老头正琢磨着,忽然听见了房门的响动。扭脸一看,就瞧见了早上起来见到那个能帮自己弄到野生雷公藤的小孩儿开门走了出来。
他一愣,安心也一愣。
但……就这么开门的功夫,叶定章就看到了那堆着一些杂物的小院中间,一个白铁炉子上正放着一口盖着盖子的小锅,而小锅里面正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几乎就是这么一眼,老头一下就确定了,这股浓郁的香味,就是这口锅里飘出来的。
“这么巧,您这是……”
看到了这位大爷,安心笑着打了个招呼。
而听到这话,老人鼻子又动了动,忍不住来了一句:
“少爷,家里炖什么肉呢?这么香?”
安心一愣,见他两眼直勾勾的盯着院里,扭头看了一眼后,笑道:
“小鸡炖蘑菇。”
“哦?”
老人眼睛一亮,但马上眯了起来,又嗅了嗅,问道:
“这味道……和我在东北吃过的不太一样啊。野生榛蘑?”
安心心说这大爷还挺会吃,点点头:
“嗯。我家自己采的。”
“这鸡肉味儿也不太一样啊……”
他又深吸了几口气。
只觉得这气儿是越闻越香。
而他不说这话其实还好……这话都说出口了,在安心家那边,可就代表着另外一种意思了。
于是他半客气半邀请,说道:
“您吃了没?要是不介意的话,中午来这边吃吧?”
“哟?”
老人先是一愣,随后乐了。
但却不推脱,而是点点头:
“行啊。”
说着,把手里的塑料袋往上一提:
“那感情好,我也不白吃你的,知道这瓶子里是什么吗?”
“不知道。”
“哈哈,王世镶的香糟汁。我刚拿回来的,中午就咱俩是吧?我那还有一瓶上好的莲白……”
“别。”
安心赶紧摇头:
“大爷,我酒精过敏。”
“这……”
“一会儿等炖好了我喊您,您来就行。我现在出门买俩凉菜去……”
“嗨,不用。”
老人一摆手:
“其他菜我来弄。”
说着,直接就走:
“一会儿你喊我就行。”
“……好。”
安心也没当一回事,只是隐隐觉得王世镶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只是没什么印象了。
不过锅里的鸡肉肯定是够的。
家里来且,不多做点,让客人吃饱可不成。
这是东北人的待客之道。
(本章完)
女孩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蓝色的宽筒牛仔裤,脚底下踩着一双在这个时代很奢侈但略显旧色的李宁运动鞋。
把自己的青春靓丽优势发挥的一塌糊涂。
只不过,她今天站的位置不是昨天那个位置,而是大门的另一侧。
安心点头打了个招呼,把摩托车刚停到马路牙子上,那老六大爷就不知道从哪窜了出来,一路小跑往这边来。
显然,人老不以筋骨为能,除非收停车费。
安心也懂事,递上去了自己的这份孝敬后,大爷满意的点点头,来了一招雾隐之术,再次隐身了。
简直离谱的可怕。
而走到了范冰身边后,他就听到了女孩的第一句话:
“悄悄大爷厉害吧?”
“谁?”
“悄悄大爷。”
女孩重复了一遍,然后往他来的方向一指:
“就那个收停车费的大爷。江湖绰号悄悄大爷,意思是他藏起来的时候静悄悄的,但你只要把车停在了这里,他就会从莫名其妙的地方钻出来问你要停车费。”
“……”
老头的能耐,安心已经见识过,也觉得对方对得起这尊称。
好笑的说道:
“他光明正大的往这一站不行么?”
“不行啊,你看,过了那颗挂着广告牌的树,就不归他管了。而且……”
说到这,她压低了声音:
“我和你说啊,这边的人都喜欢占小便宜,人家一看有收停车费的,很多宁可多走几步也想省那几毛钱。我估计悄悄大爷就是这么锻炼出来的。我第一次都被吓了一跳……”
一边说,她一边拿起了旁边的书包,整个递给了安心:
“给。”
安心顺手一接,结果立刻就被重量给带了个趔趄。
“什么玩意?这么沉?”
“剧本。”
“?”
安心一懵:
“啥?”
他赶紧打开了书包,里面就是一厚摞的a4纸。
好家伙,那厚度……跟《新华字典》一样。
加上a4纸那宽大的版幅,那重量用来当防弹衣都差不多了。
而看着安心荒唐的表情,范冰如数家珍一般说道:
“《雷雨》、《压迫》、《报童》、《茶馆》、《风雪夜归人》、《魔都屋檐下》、《屈原》……这里面好多呢,都是我们学校发的。是挺沉,但我们演技课老师说这些都是咱们国家最经典的话剧作品,演员是一定要看过的。如果能演过更好……”
“你都演过么?”
“呃……”
迎着安心那好奇的目光,范冰犹豫了一下后,点点头:
“演过几部。”
安心也没较真的问她演过哪些,而是捏着那一厚摞剧本掂量了一下,问道:
“那你都看过?”
“……嗯!”
一听这话,安心心说你瞅瞅,到底隔行如隔山啊。
演员这行还真不简单,单说这阅读量……要是成年人还好,一个十五岁的姑娘家,已经这么厚了。
啧啧。
“那我就拿回家看了……这些都是你传真过来的?”
“嗯。”
“多少钱,我给你。”
“不用。”
范冰看起来很大气的摆摆手:
“没钱,我那学姐的对象在企业里上班,他昨天夜班,我去找了他一趟,免费的。”
“哈,那谢啦。”
安心背上了书包,站在原地看了一眼那不停有人往里进的北影厂,问道:
“上班的时候,人往这边走,你站在这里刚好和他们是迎面的。对吧?”
“对头。”
女孩笑眯眯的应了一声,接着问道:
“你一会儿打算干嘛去?”
“唔,回去看这个。你什么时候过来?不是说要教我走位之类的么?”
“嘿嘿~”
听到这话,范冰露出了狡黠的神色:
“那要看你的诚意了。”
说完,她似乎想起来了什么,忽然咽了口口水,还抿了下嘴唇。
安心瞬间秒懂:
“哈,那……是想吃昨天那个药膳,还是炖的?蘑菇炖飞……鸡,吃过么?榛蘑,野生的。”
“没吃过。不过……”
范冰的眼睛有些放光。
实话实说,她长这么大就没喝过那么鲜的鸡汤。
并且,喝完浑身都是热乎乎的。
有种形容不上来的精力充沛之感。昨晚她忙完了剧本后走路回家都快12点了,洗洗涮涮12点出头,可却还是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
太舒服了。
况且蘑菇炖小鸡好像也是东北那边挺有名的菜。她这次去赤峰的时候,听几个导演闲聊过。
有一个去过东北的导演说在辽影厂吃过一次当地的小鸡炖蘑菇,那味道……简直流连忘返。
虽然不理解为什么安心会把蘑菇和小鸡反过来说,但……已经很久没大快朵颐吃过肉的她确确实实有点馋了。
可那股热乎乎的感觉又有些割舍不下。
一时间有些犹豫。
想了想,她试探性的说道:
“那能不能……你留几块鸡肉,用昨天咱们喝剩下的人参弄点汤……其他的炖蘑菇?”
“哈哈哈~”
看着她小心翼翼的模样,安心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心说姑娘你这多少有些瞧不起人了。
在东北,家里来且了,那不得好酒好菜的供着?
客人想吃啥,只要家里有,那就做。没有?那去外面买!
客人来家里,那就得宾至如归才行。
于是点头应道:
“没问题。那你中午来?”
“……嗯!”
女孩的面颊瞬间明媚了起来。
“那我中午下了班就过去!”
“好。我现在就回去弄。”
“嗯嗯……”
她答应着,见安心就要走,赶紧跟了上去。
安心纳闷的问道:
“你干嘛?”
“走,我跟悄悄大爷说一声。”
她就这么陪着安心一路来到了摩托车前,左右看了看,嘀咕了一句“藏哪了”,同时喊道:
“大爷,大爷!”
没人应声。
“……停车!”
“噌”的一下,悄悄大爷从俩车子中间站了起来。
安心都无语了。
这人是特务么?
而迎着大爷那疑惑的目光,范冰直接说道:
“大爷,我朋友才停了不到两分钟。他现在要回家,今天不一定过来啦。明天要是他过来,我们就不交停车费啦!”
悄悄大爷似乎有些不满。
可好像也认识范冰,在俩人脸上来回扫了两眼后,说道:
“就这一次啊!下次临时停,就停路边。”
“知道啦。”
范冰得意的冲安心一扬眉。
安心也乐了。
这姑娘……可太有意思了。
……
往积水潭医院走的时候,安心路过了卖ic电话卡的地方,还买了张30块钱的电话卡,往家里去了个电话。
可惜,爷爷没在家,应该又去赶山了。
他给村长留了言,让爷爷给弄点野生的雷公藤。顺带告诉他自己已经安全抵京了……昨天莫名其妙的有些忙,把这事情给忘记了。
而提着那一书包剧本回家后,他没着急看剧本,而是把屋子里那白铁炉子给搬到了院子里。
这么热的天,显然不能再屋子里做饭。
只不过可惜的是……这边没柴禾,只有角落里堆着的几块蜂窝煤。
这东西肯定没柴禾炖出来的好吃,但也能凑合。
检查了一下装在锅里的调味品,他直接走出了屋,先来到了前脸儿,跟坐在柜台后面的隋夕说了声中午炖小鸡,让她一起来吃。
结果隋夕很遗憾的摇摇头:
“我不吃肉,我吃素的。”
“……?”
安心一愣:
“一点肉不吃?”
“嗯,你不用管我啦。”
“这……行吧。”
也没去问这位隋姐是不是信佛,他回到了后院开始忙活。
烧水,泡带过来的野生榛蘑,泡鸡肉解冻,烧炉子……
而等火升腾的功夫,他拿出来了那一厚摞剧本,检查时,发现女孩已经很细心的帮他一份一份的分好了,用订书机订了起来。
第一本剧本,叫做《茶馆》。
安心还真看过这剧本的切片,印象中有几个老头在一个茶馆里撒纸钱,喊什么“西方正路”之类的。
但再深的印象就没了。
于是直接看内容。
【时间,一八九八年,康梁维新运动失败,早半天
地点:燕京裕泰大茶馆
王利发:唐先生,你外边溜溜吧
唐铁嘴(笑):王掌柜,您赏脸,捧捧唐铁嘴,给碗茶喝吧。我给您相面,手相奉送,不取分文(不由分说拿起王利发的手)今年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您贵庚……】
这就是剧本?
第一次接触这种文学结构的安心觉得有些新鲜。
和自己想的不一样啊。
怎么全是对话?或者一些动作?
没有环境描述,场景描述?甚至连背景都没有?
如果这是剧本的话,那导演就按照这么拍的?演员该咋演呢?
不自觉的,他在脑子里开始随着剧本里的内容构建出两个虚幻的人物。
一个是在短视频切片上看过的那仨老头其中之一,另一个则是一个看不清容貌的算命先生。
俩人就在门口……光绪……大清……应该都是长辫子吧?
王掌柜不让那算命先生进来,算命先生想进去……此刻的对方应该是满眼的乞求,就是想进去喝碗茶……
一边看,他一边琢磨。
逐渐的,脑海中的人物形象变得鲜活了起来……
很快,半小时的功夫一晃即逝。
刚看完第一幕,也就是一个老太监买丫鬟的剧情后,安心砸吧砸吧嘴。
还别说……这故事挺有趣的。
人生百态汇于这么一个小小的茶馆。
以一个茶馆的角度来看待清朝末年。
这角度……难怪成为名著呢。
他感慨着,起身走出了外面。
鸡肉缓的差不多了,赶紧做饭,中午家里还来客人呢。
……
“……什么味儿啊?这么香。”
时间临近中午,胡同里路过的行人下意识的抽了抽鼻子。
鸡?
排骨?
牛肉?
分辨不出来。
就是这味儿……太香了。
谁家手艺这么好?
行人好奇。
手里提着几个塑料袋往回走的叶定章鼻子动了动后,也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这谁家做什么吃的呢?
怎么这么香啊?
老头正琢磨着,忽然听见了房门的响动。扭脸一看,就瞧见了早上起来见到那个能帮自己弄到野生雷公藤的小孩儿开门走了出来。
他一愣,安心也一愣。
但……就这么开门的功夫,叶定章就看到了那堆着一些杂物的小院中间,一个白铁炉子上正放着一口盖着盖子的小锅,而小锅里面正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
几乎就是这么一眼,老头一下就确定了,这股浓郁的香味,就是这口锅里飘出来的。
“这么巧,您这是……”
看到了这位大爷,安心笑着打了个招呼。
而听到这话,老人鼻子又动了动,忍不住来了一句:
“少爷,家里炖什么肉呢?这么香?”
安心一愣,见他两眼直勾勾的盯着院里,扭头看了一眼后,笑道:
“小鸡炖蘑菇。”
“哦?”
老人眼睛一亮,但马上眯了起来,又嗅了嗅,问道:
“这味道……和我在东北吃过的不太一样啊。野生榛蘑?”
安心心说这大爷还挺会吃,点点头:
“嗯。我家自己采的。”
“这鸡肉味儿也不太一样啊……”
他又深吸了几口气。
只觉得这气儿是越闻越香。
而他不说这话其实还好……这话都说出口了,在安心家那边,可就代表着另外一种意思了。
于是他半客气半邀请,说道:
“您吃了没?要是不介意的话,中午来这边吃吧?”
“哟?”
老人先是一愣,随后乐了。
但却不推脱,而是点点头:
“行啊。”
说着,把手里的塑料袋往上一提:
“那感情好,我也不白吃你的,知道这瓶子里是什么吗?”
“不知道。”
“哈哈,王世镶的香糟汁。我刚拿回来的,中午就咱俩是吧?我那还有一瓶上好的莲白……”
“别。”
安心赶紧摇头:
“大爷,我酒精过敏。”
“这……”
“一会儿等炖好了我喊您,您来就行。我现在出门买俩凉菜去……”
“嗨,不用。”
老人一摆手:
“其他菜我来弄。”
说着,直接就走:
“一会儿你喊我就行。”
“……好。”
安心也没当一回事,只是隐隐觉得王世镶这个名字有些耳熟。
只是没什么印象了。
不过锅里的鸡肉肯定是够的。
家里来且,不多做点,让客人吃饱可不成。
这是东北人的待客之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