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4.第864章 新生与新生儿【3】

    第864章 新生与新生儿【3】
    燕国公笑了,叹道:“午园里小少年多,本公与他们相处久了,习惯有孩子在身边闹腾,一想到回京后,不再有半大孩子在身边跑闹,还觉有些不习惯。”
    言罢,看向闻韬。
    闻韬先生汗流浃背了……您别看我啊,我哪能做京城闻大人那一支的主?
    可想到自己的监察员身份,以及那能证明监察员身份的信物,他是勇了一把,道:“这有何难?让曲四兄弟把他的儿女送去燕国公府,给国公爷作伴就成。”
    他看向曲四爷:“曲四兄弟,意下如何?”
    曲达也是在场的,几乎是隐形人的他,立刻出来跪下:“小子拜谢国公爷,小子的堂弟堂妹,还有几位表亲就劳烦国公爷教导了。”
    四叔有大人的顾忌,不好应下,那他这个半大小子就装不懂事,把口子给开了!
    四叔四婶因着堂弟堂妹做质的事儿,不知道哭了多少回,此刻机会难得,他真是没办法不冲一把。
    “嗯,就这么办吧。”燕国公不需要曲四爷说话,他只交代闻韬:“劳烦闻韬先生给闻大人去封家书,将这事儿告知。”
    闻韬先生只觉得自己就是块肉,正被火烤油煎,但他终究是应下了:“是,我回住处后就给家主写信。”
    “多谢闻韬先生。”燕国公满意了。
    而燕周之所以要把曲家的孩子、以及曲四爷岳父家的孩子都接走,是要告诉天下所有的半奴商家们。
    你们的质子,我帮你们救出来,我帮你们护着,而你们,也该换个主子、换个新活法了。
    闻韬先生忍不住擦汗了。
    您可别谢了。
    您帮半奴商家曲家救出‘质子’的事儿,一旦传开,世家豪强各地的半奴商家得集体造反!
    而他闻韬的一顿家法是逃不了了。
    可想到自己的监察员身份,闻韬先生又觉得……呵,家法而已,打就是。世上的名士,哪个没受过点体罚之苦?
    “首府之行,诸位辛苦了,本公给你们每家都准备了礼物,明天会派人送到诸位的住处。”燕国公很忙,见过他们,把话说了后,就让安内监送客。
    “叩谢国公爷!”泰丰镇民间队伍,尤其是周吕韩、戴赵吉这些没立下军功的人家,惊喜得不行。
    燕国公亲自给的礼物啊,在乡下地方,堪比免死金牌了。
    他们纷纷跪下,重重给燕国公磕了头后,才跟着安内监离开。
    回到住处后,周吕韩、戴赵吉这几家人还对秦二叔千恩万谢:“秦老大人高义,帮扶我们,我们无以为报……”
    姜大郎道:“诸位无须说这些,只需回去后,好生经营自家产业,战时出力就成。这就是秦爷爷愿意帮你们的用意,而燕国公也是这个意思。”
    货行赵老爷立马承诺:“姜百户放心,我们是土生土长的东北州人,要是真打起来,我赵家定倾尽家资助我军抗敌!”
    吉举人也道:“我吉家虽无巨产,却在府城的读书人里有些分量,从今以后,我吉家私塾会教导学子们拥军抗敌,还会说服其他私塾,也教导拥军抗敌之志。力求但凡读书识字者,遇战时,皆不有投降脱逃之意!”
    嗯,很好,不错,要的就是这效果。
    ……
    而夜里,燕国公又命人把阿兰婶子、姜大郎请来辰楼二楼。
    二楼属于禁地,即使是筇老,无燕国公命令,也不可私自上来,所以说话很安全。
    燕国公把一个大匣子递给阿兰婶子:“里面有三百份特制户籍,以及一块令牌、一封手书、五个解毒方子,这些东西都是你的,给谁,什么时候用,你自己做主。”
    阿兰婶子激动又感激,没客气,收下东西:“多谢燕国公。我们山民也是魏民的一支,绝不会认贼作父!”
    “好,有阿兰寨主这话足矣。”燕国公笑,又叮嘱:“老寨阿祖那边,打不下就不要硬打,先保护好自己,该求援的时候就救援,魏军一定会帮你们。”
    “阿兰明白,国公爷放心!”阿兰婶子说着,还当场对山神发了个誓。
    知道燕国公跟姜大郎还有话说,她没多待,拿上东西就先离开。
    燕国公给姜大郎的也是一个匣子,只这匣子有点大,快赶上一个洗脸盆。
    “里头的东西能帮到你……里头还有个半块令牌,另外半块,本公会派人送去给你未婚妻,你需要用时,去找她就成。”
    两方的半块令牌合并成一块令牌,才能起到调度作用,不然没用。
    “多谢国公爷,小子懂了。”姜大郎接过匣子。
    燕国公又打量起姜大郎来,片刻后,问:“秦小东家不太待见你,那你此刻对秦小东家是何意?”
    又问?
    之前不是问过一次了?
    不过姜大郎依旧郑重回道:“只她一人,若是无法如愿,就独身以兄长身份守着她。”
    还是这样的回答。
    燕周听罢,长眉微挑,不再追究,也不甚在意两个小辈的感情,只给姜大郎一句话:“放心为朝廷办差,你会如愿。”
    “国公爷何意?”姜大郎皱眉,当过皇帝的他,瞬间明白燕国公话里的意思:“赐婚……小米会不高兴。”
    可燕国公道:“但朝廷需要你们完婚,否则你们两人,哪个人都走不远。”
    说明白点就是,朝廷需要能束缚他们两个有大才能之人的东西。
    所以赶紧成亲生子。
    你俩不成亲生子,世俗牵绊过少,朝廷怎么敢大力扶持你俩?
    所以……
    “你劝劝秦小东家,告诉她,在如今的世道,尤其是女子,得先融入世俗,才能成就自己的野心。”
    秦小东家年纪虽小,但燕周知道,她志向很大,所以她大半会妥协一步,以完成自己的志向。
    “你回吧,荀老要给本公扎针。”燕国公不容姜大郎说拒绝话,把他打发走。
    “末将告退。”姜大郎拿着匣子离开。
    他承认,得知燕国公会为他与粟粟请旨赐婚时,他是求之不得的。
    他也知道粟粟会愤怒,会做激烈反抗……但他真的有点拿粟粟没办法了,只能借助朝廷的力量,才能有与她再续前缘的可能。
    “姜百户,请留步,周管事有事找您。”半路上,有女婢出声拦住姜大郎。
    姜大郎抬头,看向等在路边黑暗里的一个身影……想来,这就是周照娘,也就是以前的黄霞娘。
    姜大郎拿着匣子,走到周照娘那边,在她前方两米处停下。
    周照娘也不耽误时间,给他递了条子,上面写着找他的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