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杀疯!大胜!全胜!
第120章 杀疯!大胜!全胜!
卫王宅中,卫王和齐政坐在桌旁,中间摆着一副棋盘。
卫王看着齐政,“其实你不用过来的,我也是上过战场的人,怎么可能会觉得你拿我当诱饵,更不会因此生气。”
齐政笑着道:“在下就是单纯觉得殿下这儿,可能更安全些。”
卫王自然听得出这是齐政的托辞,摇头一叹,略带感动道:“你放心,周家那边,我也暗中派了人,一旦有事,自会护着他们离开。”
“多谢殿下。不过这些倭寇,应该没有机会去周家。”
卫王嗯了一声,在沉默中,难免露出些许担忧。
既然知道倭寇要进城,却没有提前阻拦,如果事情失控,自己不仅难辞其咎,内心也是难安。
齐政当然知道卫王在担忧什么,轻轻一笑,“殿下可知,倭寇为什么难剿?”
卫王看向齐政,一脸愿闻其详的好奇。
“原因有很多,有和地方势力勾结,以至于难以形成有效攻击的因素;也有武艺高强,一般的卫所兵的确不是对手的现实制约。”
“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老巢难寻,且往往大军一到,便如鸟兽散,断不了根。朝廷出兵也是耗费不小的,久而久之,就成了顽疾了。”
卫王闻言点头,“我曾听人说起过洞庭湖、鄱阳湖等地的水匪,难以清剿的原因也有这个。”
齐政嗯了一声,“所以,在下才会如此设计,就是要逼得苏州这些人请出他们以为的撒手锏,然后咱们让这些倭寇们,进入我们设定好的战场。如此,才能一战而定之!”
他轻轻捻起一颗棋子,轻轻摩挲着,“算算时间,他们现在应该已经进城了。”
卫王的神情悄然严肃起来,“那他们会按照咱们的设想行动吗?”
“他们此来,必然是冲着殿下来的。如果一旦先作了乱,让殿下有了准备,那事情可能就有变数。所以,他们一定会直奔卫王府先办正事儿。”
“要到卫王府,必须要经过王府旁的那个市集。”
齐政将手中棋子轻轻放在棋盘上,“那片空地,便是我们为他设定好的葬身之地。”
卫王深吸一口气,扭头看向窗外。
凌岳,看你的了。
暗夜之中,急促的脚步像是死神敲出的沉默鼓点,穿着黑衣的倭寇们,从“意外”没有关上的城门中,毫无阻碍地钻进了苏州城。
在领路向导的带领下,众人果然如齐政料想的那般,直接冲向了卫王的府邸。
中条三郎虽然狡诈又残忍,更是对苏州的繁华垂涎已久,但他也知道,先办正事儿。
办好了正事儿,那些人才会容忍自己的小小放纵,同时后面类似的好事还会想到自己。
当倭寇的队伍没入苏州的街道,一个个同样穿着黑衣的人,悄然自藏身处出现,默默前行。
如果有人能够在此刻从空中俯瞰,便能瞧见这股倭寇的周边,一个巨大包围圈,正在悄然成型,并且缓缓合拢。
中条三郎其实一贯是很谨慎的,按照以前的战斗习惯,他甚至还会在多个方向派出斥候,查探周围情况。
但此番截然不同的情况,和方才进城的顺利,让他放松了警惕。
在他看来,今夜的苏州城,就像一个主动朝他敞开怀抱的美娇娘,是全不设防的。
他只要迅速办好那些大人物交代他办的事情,他就可以肆意劫掠一番,在天亮前撤离就行。
所以,时间很紧,他很急。
但即使这样,当他来到那处空地的时候,作为一个作恶多端却能屡次逃脱清剿的顶级大恶人,他终究还是本能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嗅到了空气之中的危险气息。
他伸出手,示意身后众人停住。
他的目光朝着左右看了看,又凝神细听,一双狡诈的三角眼一转,竟然十分果断地下令,“不对劲,撤!”
他的魄力不可谓不足,决断也不可谓不果决,但终究,晚了。
一声尖厉的铜哨声,在夜色里陡然响起。
空地周围,瞬间闪出了一道道手持火铳的身影。
砰!砰!砰!
火铳几乎是同时响起,如滚雷炸响在苏州城的夜空。
一阵齐射,直接便让倭寇两三百人当场丧失了战斗力。
而这还没完。
火铳的硝烟还在升腾,两侧的民房忽然被推开,几十个身影,手持弩箭,平静地看着面前的倭寇。
机括声很轻,如同死神的轻声呼唤,在应声响起的惨嚎中,再带走了数十条人命。
中条三郎登时魂飞魄散,怒吼道:“有埋伏,突围!”
但齐政将战局设计到这个地步,主持战场的凌岳又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三百禁军精锐,外加五百精心操练的流民军,已经扔掉了手中的火铳和弩箭,拔出腰间的刀,拿起手边的盾牌、狼筅、长枪,结阵冲了上去。
汪直和宋徽也在前冲的队伍中,握着手中的刀,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但好在包括他们在内的每一组中,都有两名上过战场的禁军士卒坐镇。
他们的耳畔响起老大哥的喝令指挥,几乎是本能地按照平日的训练行动。
然后,他们便发现,这些传闻中凶神恶煞的倭寇,并非那么可怕。
盾牌手的盾牌能够帮他们扛住倭寇的刀,狼筅可以拿住倭寇的枪,自己这边的长枪一戳一个准,短刀跟着上砍保护,一刀便能带走一个倭寇。
“汪直!我已经杀了三个了!”
“得意个屁,老子已经杀了第四个了!”
比起其余新兵虽然训练到位,但真刀真枪杀人时依旧有些面色发白不同,汪直和宋徽简直就像是天生对战场杀戮脱敏一般,迅速便适应了这种杀戮,甚至已经开始计算起了赌局来。
而这份表现,也赢得了两个老兵的赞赏。
“好小子,好样的!注意别脱了阵型!”
凌岳的人,杀得开心了,但中条三郎却人都麻了。
在包围圈不断缩小之后,他们被围成一个团,只有外围的人能够接触战斗,中间的人只能干着急,然后等着外围的人被杀了才能轮到自己。
然后等待他们的,又是新的杀戮。
中条三郎不是没想过办法,比如现在,他就发现这样下去自己这头的人可能就要被这么一点点地耗死了,于是他朝着仅存的三四百人怒吼一声,“所有人,都跟着我,朝一个方向突围,先冲出去!”
他的计划果然有效,当压力骤增,凌岳手下原本配合严密的阵型,瞬间有了摇摇欲坠的趋势。
但凌岳身为军伍世家出身,怎么可能算不到这一点。
他当即拔刀,领着身后数十名压阵的精锐,迎了上去。
而卫王府邸方向,卫王和齐政在护卫的保护下,缓缓走了出来。
卫王看着蠢蠢欲动的田七,笑着道:“去吧,去给凌将军助阵!”
田七大喜,狞笑一声,冲入了战团。
随着凌岳和田七这等杀神的下场,这场战斗彻底没了任何的悬念。
突围不成的倭寇士气彻底崩溃,被众人分割绞杀。
而中条三郎等几个倭寇的核心则被早有准备的凌岳直接生擒,五大绑塞住嘴巴,押了起来。
清点战场,倭寇全军覆没不提,凌岳手下八百人,禁军只伤了七八位,一个阵亡的都没有。
而流民新军,也只有一百多个伤者,阵亡的更是不到二十个,基本都是紧张或者过于热血,脱离阵型保护落了单的。
看着这战果,便是早有准备的卫王都有些傻眼。
他是知道朝廷抗倭战绩的,只说这个抗字就很能说明问题。
基本都是输多赢少,就算能赢,战损比往往都是二比一,朝廷吃亏。
但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能打出这样的战果。
他看向齐政这个这场杀局的制造者,“此番真是让我开了眼了,我真没想到,你能把战局谋划到这样的效果。”
齐政微微一笑,“殿下,该进行下一步了。”
既然马有昌和林满,胆敢放倭寇入城,以齐政的谋局水平,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真正的破局,现在才开始。
今夜,他要将苏州的官员、士绅、豪商,都一网打尽。
卫王也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
他走上前,看着浑身浴血,如同杀神一般的凌岳,轻声道:“留一部分人清理现场,再派三百人随齐政去抄家。其余人随我去府衙,杀了林满和马有昌。”
(本章完)
卫王宅中,卫王和齐政坐在桌旁,中间摆着一副棋盘。
卫王看着齐政,“其实你不用过来的,我也是上过战场的人,怎么可能会觉得你拿我当诱饵,更不会因此生气。”
齐政笑着道:“在下就是单纯觉得殿下这儿,可能更安全些。”
卫王自然听得出这是齐政的托辞,摇头一叹,略带感动道:“你放心,周家那边,我也暗中派了人,一旦有事,自会护着他们离开。”
“多谢殿下。不过这些倭寇,应该没有机会去周家。”
卫王嗯了一声,在沉默中,难免露出些许担忧。
既然知道倭寇要进城,却没有提前阻拦,如果事情失控,自己不仅难辞其咎,内心也是难安。
齐政当然知道卫王在担忧什么,轻轻一笑,“殿下可知,倭寇为什么难剿?”
卫王看向齐政,一脸愿闻其详的好奇。
“原因有很多,有和地方势力勾结,以至于难以形成有效攻击的因素;也有武艺高强,一般的卫所兵的确不是对手的现实制约。”
“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老巢难寻,且往往大军一到,便如鸟兽散,断不了根。朝廷出兵也是耗费不小的,久而久之,就成了顽疾了。”
卫王闻言点头,“我曾听人说起过洞庭湖、鄱阳湖等地的水匪,难以清剿的原因也有这个。”
齐政嗯了一声,“所以,在下才会如此设计,就是要逼得苏州这些人请出他们以为的撒手锏,然后咱们让这些倭寇们,进入我们设定好的战场。如此,才能一战而定之!”
他轻轻捻起一颗棋子,轻轻摩挲着,“算算时间,他们现在应该已经进城了。”
卫王的神情悄然严肃起来,“那他们会按照咱们的设想行动吗?”
“他们此来,必然是冲着殿下来的。如果一旦先作了乱,让殿下有了准备,那事情可能就有变数。所以,他们一定会直奔卫王府先办正事儿。”
“要到卫王府,必须要经过王府旁的那个市集。”
齐政将手中棋子轻轻放在棋盘上,“那片空地,便是我们为他设定好的葬身之地。”
卫王深吸一口气,扭头看向窗外。
凌岳,看你的了。
暗夜之中,急促的脚步像是死神敲出的沉默鼓点,穿着黑衣的倭寇们,从“意外”没有关上的城门中,毫无阻碍地钻进了苏州城。
在领路向导的带领下,众人果然如齐政料想的那般,直接冲向了卫王的府邸。
中条三郎虽然狡诈又残忍,更是对苏州的繁华垂涎已久,但他也知道,先办正事儿。
办好了正事儿,那些人才会容忍自己的小小放纵,同时后面类似的好事还会想到自己。
当倭寇的队伍没入苏州的街道,一个个同样穿着黑衣的人,悄然自藏身处出现,默默前行。
如果有人能够在此刻从空中俯瞰,便能瞧见这股倭寇的周边,一个巨大包围圈,正在悄然成型,并且缓缓合拢。
中条三郎其实一贯是很谨慎的,按照以前的战斗习惯,他甚至还会在多个方向派出斥候,查探周围情况。
但此番截然不同的情况,和方才进城的顺利,让他放松了警惕。
在他看来,今夜的苏州城,就像一个主动朝他敞开怀抱的美娇娘,是全不设防的。
他只要迅速办好那些大人物交代他办的事情,他就可以肆意劫掠一番,在天亮前撤离就行。
所以,时间很紧,他很急。
但即使这样,当他来到那处空地的时候,作为一个作恶多端却能屡次逃脱清剿的顶级大恶人,他终究还是本能地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嗅到了空气之中的危险气息。
他伸出手,示意身后众人停住。
他的目光朝着左右看了看,又凝神细听,一双狡诈的三角眼一转,竟然十分果断地下令,“不对劲,撤!”
他的魄力不可谓不足,决断也不可谓不果决,但终究,晚了。
一声尖厉的铜哨声,在夜色里陡然响起。
空地周围,瞬间闪出了一道道手持火铳的身影。
砰!砰!砰!
火铳几乎是同时响起,如滚雷炸响在苏州城的夜空。
一阵齐射,直接便让倭寇两三百人当场丧失了战斗力。
而这还没完。
火铳的硝烟还在升腾,两侧的民房忽然被推开,几十个身影,手持弩箭,平静地看着面前的倭寇。
机括声很轻,如同死神的轻声呼唤,在应声响起的惨嚎中,再带走了数十条人命。
中条三郎登时魂飞魄散,怒吼道:“有埋伏,突围!”
但齐政将战局设计到这个地步,主持战场的凌岳又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三百禁军精锐,外加五百精心操练的流民军,已经扔掉了手中的火铳和弩箭,拔出腰间的刀,拿起手边的盾牌、狼筅、长枪,结阵冲了上去。
汪直和宋徽也在前冲的队伍中,握着手中的刀,紧张得手心直冒汗。
但好在包括他们在内的每一组中,都有两名上过战场的禁军士卒坐镇。
他们的耳畔响起老大哥的喝令指挥,几乎是本能地按照平日的训练行动。
然后,他们便发现,这些传闻中凶神恶煞的倭寇,并非那么可怕。
盾牌手的盾牌能够帮他们扛住倭寇的刀,狼筅可以拿住倭寇的枪,自己这边的长枪一戳一个准,短刀跟着上砍保护,一刀便能带走一个倭寇。
“汪直!我已经杀了三个了!”
“得意个屁,老子已经杀了第四个了!”
比起其余新兵虽然训练到位,但真刀真枪杀人时依旧有些面色发白不同,汪直和宋徽简直就像是天生对战场杀戮脱敏一般,迅速便适应了这种杀戮,甚至已经开始计算起了赌局来。
而这份表现,也赢得了两个老兵的赞赏。
“好小子,好样的!注意别脱了阵型!”
凌岳的人,杀得开心了,但中条三郎却人都麻了。
在包围圈不断缩小之后,他们被围成一个团,只有外围的人能够接触战斗,中间的人只能干着急,然后等着外围的人被杀了才能轮到自己。
然后等待他们的,又是新的杀戮。
中条三郎不是没想过办法,比如现在,他就发现这样下去自己这头的人可能就要被这么一点点地耗死了,于是他朝着仅存的三四百人怒吼一声,“所有人,都跟着我,朝一个方向突围,先冲出去!”
他的计划果然有效,当压力骤增,凌岳手下原本配合严密的阵型,瞬间有了摇摇欲坠的趋势。
但凌岳身为军伍世家出身,怎么可能算不到这一点。
他当即拔刀,领着身后数十名压阵的精锐,迎了上去。
而卫王府邸方向,卫王和齐政在护卫的保护下,缓缓走了出来。
卫王看着蠢蠢欲动的田七,笑着道:“去吧,去给凌将军助阵!”
田七大喜,狞笑一声,冲入了战团。
随着凌岳和田七这等杀神的下场,这场战斗彻底没了任何的悬念。
突围不成的倭寇士气彻底崩溃,被众人分割绞杀。
而中条三郎等几个倭寇的核心则被早有准备的凌岳直接生擒,五大绑塞住嘴巴,押了起来。
清点战场,倭寇全军覆没不提,凌岳手下八百人,禁军只伤了七八位,一个阵亡的都没有。
而流民新军,也只有一百多个伤者,阵亡的更是不到二十个,基本都是紧张或者过于热血,脱离阵型保护落了单的。
看着这战果,便是早有准备的卫王都有些傻眼。
他是知道朝廷抗倭战绩的,只说这个抗字就很能说明问题。
基本都是输多赢少,就算能赢,战损比往往都是二比一,朝廷吃亏。
但没想到,这一次,竟然能打出这样的战果。
他看向齐政这个这场杀局的制造者,“此番真是让我开了眼了,我真没想到,你能把战局谋划到这样的效果。”
齐政微微一笑,“殿下,该进行下一步了。”
既然马有昌和林满,胆敢放倭寇入城,以齐政的谋局水平,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真正的破局,现在才开始。
今夜,他要将苏州的官员、士绅、豪商,都一网打尽。
卫王也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
他走上前,看着浑身浴血,如同杀神一般的凌岳,轻声道:“留一部分人清理现场,再派三百人随齐政去抄家。其余人随我去府衙,杀了林满和马有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