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所谓个人之道
第94章 所谓个人之道
许渊明心中暗自思忖,为何这张神秘的纸张在自己手中并未如传说般遁走。
“我曾经多次见到过这种世界生灭,到头来什么也没获得,只是徒留无尽遗憾,无法将其留住。”许渊明点头附和道。
“想不到它竟会出现在这里。”伏臻也不再保持出尘之态,宛如谪落凡尘的仙子,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低头凝视着那张纸张。
许渊明略显诧异,问道:“你们该不会认为,这诸天万界都只是一页纸张可以显化的吧?”
“大概率如此,说不定进化到了帝者就可以了。”真化答道。
开皇开口道:“其实,诸世间的所谓规则,很可能都是一种道,每一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这张符纸可能就是雏形,或者说是其中出来的一角。”
他坦言,手中的“典籍”是他们那里一位将近仙王的老祖,在闭关无数岁月才研究与炼制出来的“道书”。
不过说到底,这只是一个低仿的版本,试图模拟那张枯黄的符纸。
因此,当他们见到“命运”身前的神秘纸张时,彻底震撼了,竟意外遇到了“源头”。
他们来历非凡,身为一方无上势力的极道至尊,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平日里,即便星空崩塌,宇宙生灭,也能面不改色。
只不过在此刻他们的眼神中那种炽热,藏都藏不住,也不想再隐藏了。
许渊明在琢磨他们的身份,不同的超凡文明非同小可,对方那位将近仙王的老祖居然接触过载道纸,并解析与研究出一定的成果,确实了不起。
对方似乎有些避讳这方面的话题。当伏臻问及命运天尊的根脚时,开皇主动揭过了话题,似乎在遵守某种“原则”,不愿谈及彼此的源头。
开皇开口道:“命运道友,我们有个不情之请,想与你商量一下。这纸张只属于帝者,我们没有资格,它终将遁走,不知我们能否与你一路同行?”
虽然他说羞于开口,但怎么看都不像是脸皮薄的人。
当然,他的姿态摆得很低,抱拳作揖,礼数做的很周到。
“诸天万界大道其中的显化,这里承载的是什么?一个世界无数纪元来所有文明的精粹。”许渊明轻语,言下之意是,你们拿什么来换?
萍水相逢,各自不问出处,但凭什么给对方这等无上造化?
“这……自然不能让命运道友吃亏。”伏臻嫣然一笑。
暗中,这四名神秘的极道至尊已经动用特殊的因果线,彼此对接,进行密语,以避免被外人截听。
“我们四大极道至尊就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即便是要化作战仙又如何?还需要如此低调吗?”填冥说道,他早先话语不多,但语气较为强势。
他接着说道:“开皇,你立身在特殊领域中,人道法则已经被仙道压制住了,估计不出百年便可化作真仙,再加上我等,极道至尊领域谁可敌?”
“主要是那页纸来历太大了,绝对比我们所了解的还要惊人。诸天万界的一个缩影!”开皇低语,语气郑重无比,“我相信能发现并得到这页纸的人,能简单吗?要不然也不能如此要化作战仙,最起码,这一纪他运势正盛,必定破道成王。”
伏臻点头同意:“无论如何这张符纸也要不了多少年就会自己飞走。我等即便此时能抢到手中,最后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远去。要是大战的话对方执意要跑,会极为浪费时间,还不如与命运道友商量,彼此同行,反正该有的造化不会少。”
真化也认为,不起冲突为好。能得到这页纸的人,或许真是个异数,即便实力不如他们,也可能会出意外,最终能逃走。
四人觉得,若是能“讲通道理”,确实没有必要对立。
“我们这里有几部很珍贵的真仙经文。”伏臻发出精神波动,带着笑容,看向那神秘的命运道友。
许渊明笑了笑,未置可否。时至今日,他早已不缺真仙经文,除非对方能拿出6领域的典籍。
“十分珍贵。”真化强调道。
“是你们那位巨头老祖所创之法?”许渊明问道。
四人皆沉默,那种典籍是绝不能外传的。
“我们一人送出一部特殊的仙道典籍如何,即便是证道真仙的存在都要眼馋的那种?”填冥提议道。
若许渊明未曾游历过诸天万界,或许会为此兴奋。但如今的他,早已收集了不少古代经文,普通的仙道秘篇对他而言已无太大吸引力。
因此,他依旧只是带着淡淡的笑容,没有点头。无他,对方的筹码分量不足。
开皇轻轻晃动手中的低仿版载道纸,微笑道:“这样如何?我手中这部特殊的典籍,在旅途中,于其他世界毁灭之地,也收集到了一些神秘的道韵与不朽的经义。再加上我们四人的四部顶尖的仙道级经文,以及我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我们能否一路同行?”
许渊明笑了一句,他点头回应:“要不然不如公平交换吧,我能从你们那里得到多少不朽的道韵经义,就给予你们对等的时间参悟,当然,也包括我炽热的友情。”
他对不同宇宙的道韵和不朽的经文真义极为渴求,因此试探着交换部分,以观效果,只不过这一个符纸给他带来的感悟即便是仙王天功都不能与之媲美。
四人都笑了,笑容灿烂,但暗中却有些看低这个“异数”,认为他似乎不懂其中的本质问题。
他们再次以因果线暗中对接,迅速交流。
真化道:“那些不朽的篇章,永寂后残留的不灭真韵,真仙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参悟透彻?哪怕是仙王都要不少时间,我们更是需要未来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吸收、炼化、领悟。如今只是权宜之策,我们分开记忆,最大限度的大致记住,眼下说是囫囵吞枣也不为过。”
填冥微微一笑,道:“毕竟这位敢以命运自称的道友才得到这页纸张没多久,情有可原。若是我们是他的话也会如此,不过开皇道友,这次要靠你了。你立身在特殊的领域中,应该能够铭记下不少不朽的道韵真义,最为核心的本质则是靠你了。”
双方和睦相处,全都挂着满意的笑容,彼此凑近,准备去吸收与领悟对方所收集到的不灭真韵。许渊明可以看出,这些人确实了不起,在这个纪元之内走在了最前面。
在那灰发青年男子的身畔,腾起雾气,但他未隐藏自身,没有从现世消失。他的元神中光辉闪烁,只是为了演化某种无上手段。
在许渊明全力运转《命运经》,配合自己的特殊领域后,他的手中渐渐出现一个模糊且有瑕疵的酒壶。
而后,他较为吃力地提升道行,在其另一只手中出现一个残破的酒杯。
开皇艰难地倒酒,额头都冒出汗水来了,愈发感到疲累。从那酒壶中向外倒酒,一滴又一滴,很缓慢,稀稀落落,而且,部分酒浆从残破酒杯中漏出去了。
许渊明问道:“开皇道友,你在做什么?姿势很奇怪。”
事实上,他心头翻起很大的波澜,相当期待,想通过这四人了解他们的大道奇景。眼前这个开皇居然动用了自己的本质。
开皇轻笑着,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我在悟道,嗯,比较特殊一些。。”
他不确定这位名为命运道友的异数,是否能看到这组神秘而无价的酒具,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具备某些超乎寻常的手段,因此话语间显得模棱两可。
真化和填冥暗中交换了一个笑意,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们迫切希望开皇能多饮几杯酒,这酒可是仙道大药,完全不输对方的那朵仙药,那样他所收集的不朽真韵,或许能被铭记下来一部分。
伏臻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矜持:“修行之路,玄而又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开皇有他自己的道,我们也有自己的天地,各不相同。”
她同样不确定命运道友的底细,也在试探中。但她保持着一种矜持与骄傲,继续说道。
“历代都有传闻,某些奇才与众不同,就像是那位一般,以及仙古时代横空出世,与道友一般执掌命运的存在,我们都在努力追求那些飘渺传说中的领域,不过我相信道友也是这样想的。”
看到伏臻那容月貌、气质恬静的面容上露出这种矜持之色,许渊明只能点头称是,并虚心请教了几句,询问她都有哪些传说。
尽管他走在红尘仙路上,但对于这些了解确实知之甚少,九天十地所剩下来的真意实在是太少了。
“总有些人是不同的,我方有一位前辈便是如此,他要破王成帝了。”真化接过话茬,平静地说道。
不过他说的话模棱两可,密不透风。
许渊明看着他,似乎在无声地催促,往下说啊,哪里不同?
至于破王成帝他没有想过,要是真的成功的话,谁能阻挡?
这才多久时间?很有可能只是夸大其词。
四人需要与许渊明一路同行,沾载道纸的光,自然不可能冷漠相对。
伏臻微微一笑,解释道:“比如,我们在低境界时,触发悟道后,宛若在盗取时光,短期内道行迅速提升。在那些平庸的生灵的眼中,我们像是意外被上苍青睐,莫名陷入妙境,加快了修行,与那些天生至尊的存在一样。”
她略微一顿,继续说道。
“其实,你我都知道,这是我们在修炼之时的刹那‘质变’,导致思感活跃度急骤提升,引发形神皆妙,与道短暂的契合,从而提速修行。那种特殊的状态,俗称天人合一,空明自在境等,不过普通人……”
许渊明点头,低境界时,他没少经历这些,甚至在踏入天尊之后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第四世后,他强行带着整个宇宙所有生灵精神共鸣,命运牵引着他们去向了精神世界,让其身体与元神共振,自身道行不高时,自然无比疲累。
“可惜,在走出属于自己的道后,这本身就在和道逐步的契合,尤其是即将进入圣人之前,那已经属于自身的常态。”真化开口,带着一丝遗憾,像是在怀念那段岁月。
填冥补充道:“唯有极少数奇才,后面还可以进入如此领域,能对自身的空明领域,道行以及本能直觉等,有短暂的加持效应。”
伏臻接着说道:“我所提及的近乎飘渺的传说,是指在至尊领域,甚至是在更高层面,依旧适用的,即便仙王也是如此,总有些人是特殊的,与众不同,我先前说的那两人便是如此。”
显而易见,她以悟道为引子,进行类比,谈及更高层面的蜕变,这是避无可避的。
许渊明很配合,明知道她所说,肯定是指开皇这种不过纪元开始没多久,便已经走到了人道领域尽头的存在,在迷雾中他具现出特殊器物,从而饮茶悟道的状态,可他还是虚心求教。
伏臻目光灿灿,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你看开皇道友,他的姿势虽然怪异,但实际上是在进行特殊的顿悟,若是臻至最高的特殊领域,不是没有可能此境再破极致,总之,未来可期,说不定能成为一方巨头!”
最后,她轻轻抿嘴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谦逊,表示开皇或许在未来能够实现质的飞跃,达到顿悟的境界。
她这样做,主要是担心许渊明会误解,认为开皇在短时间内吸收了过多的不朽神韵,从而在符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然而,许渊明表现得非常平静,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有人已经进入了特殊的悟道领域。他依旧专注地请教着,没有急于吸收周围的经文和道韵。
实际上,许渊明心中有些疑惑:开皇的顿悟真的有那么强大吗?
在他看来,那个模糊的破酒壶本身就有着破洞,壶嘴也是断的,倒酒时酒液淅淅沥沥,就像小孩子尿不净一样,裤脚都被淋湿了。更关键的是,那个残缺的破杯子还有裂缝,什么时候才能接满一杯呢?
因此,他并不着急,给开皇足够的时间去追赶,毕竟开皇的速度远不及他倒茶和喝茶的速度。
(本章完)
许渊明心中暗自思忖,为何这张神秘的纸张在自己手中并未如传说般遁走。
“我曾经多次见到过这种世界生灭,到头来什么也没获得,只是徒留无尽遗憾,无法将其留住。”许渊明点头附和道。
“想不到它竟会出现在这里。”伏臻也不再保持出尘之态,宛如谪落凡尘的仙子,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低头凝视着那张纸张。
许渊明略显诧异,问道:“你们该不会认为,这诸天万界都只是一页纸张可以显化的吧?”
“大概率如此,说不定进化到了帝者就可以了。”真化答道。
开皇开口道:“其实,诸世间的所谓规则,很可能都是一种道,每一个世界都是独一无二,这张符纸可能就是雏形,或者说是其中出来的一角。”
他坦言,手中的“典籍”是他们那里一位将近仙王的老祖,在闭关无数岁月才研究与炼制出来的“道书”。
不过说到底,这只是一个低仿的版本,试图模拟那张枯黄的符纸。
因此,当他们见到“命运”身前的神秘纸张时,彻底震撼了,竟意外遇到了“源头”。
他们来历非凡,身为一方无上势力的极道至尊,什么大场面没见过?
平日里,即便星空崩塌,宇宙生灭,也能面不改色。
只不过在此刻他们的眼神中那种炽热,藏都藏不住,也不想再隐藏了。
许渊明在琢磨他们的身份,不同的超凡文明非同小可,对方那位将近仙王的老祖居然接触过载道纸,并解析与研究出一定的成果,确实了不起。
对方似乎有些避讳这方面的话题。当伏臻问及命运天尊的根脚时,开皇主动揭过了话题,似乎在遵守某种“原则”,不愿谈及彼此的源头。
开皇开口道:“命运道友,我们有个不情之请,想与你商量一下。这纸张只属于帝者,我们没有资格,它终将遁走,不知我们能否与你一路同行?”
虽然他说羞于开口,但怎么看都不像是脸皮薄的人。
当然,他的姿态摆得很低,抱拳作揖,礼数做的很周到。
“诸天万界大道其中的显化,这里承载的是什么?一个世界无数纪元来所有文明的精粹。”许渊明轻语,言下之意是,你们拿什么来换?
萍水相逢,各自不问出处,但凭什么给对方这等无上造化?
“这……自然不能让命运道友吃亏。”伏臻嫣然一笑。
暗中,这四名神秘的极道至尊已经动用特殊的因果线,彼此对接,进行密语,以避免被外人截听。
“我们四大极道至尊就在这里,他只是一个,即便是要化作战仙又如何?还需要如此低调吗?”填冥说道,他早先话语不多,但语气较为强势。
他接着说道:“开皇,你立身在特殊领域中,人道法则已经被仙道压制住了,估计不出百年便可化作真仙,再加上我等,极道至尊领域谁可敌?”
“主要是那页纸来历太大了,绝对比我们所了解的还要惊人。诸天万界的一个缩影!”开皇低语,语气郑重无比,“我相信能发现并得到这页纸的人,能简单吗?要不然也不能如此要化作战仙,最起码,这一纪他运势正盛,必定破道成王。”
伏臻点头同意:“无论如何这张符纸也要不了多少年就会自己飞走。我等即便此时能抢到手中,最后也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远去。要是大战的话对方执意要跑,会极为浪费时间,还不如与命运道友商量,彼此同行,反正该有的造化不会少。”
真化也认为,不起冲突为好。能得到这页纸的人,或许真是个异数,即便实力不如他们,也可能会出意外,最终能逃走。
四人觉得,若是能“讲通道理”,确实没有必要对立。
“我们这里有几部很珍贵的真仙经文。”伏臻发出精神波动,带着笑容,看向那神秘的命运道友。
许渊明笑了笑,未置可否。时至今日,他早已不缺真仙经文,除非对方能拿出6领域的典籍。
“十分珍贵。”真化强调道。
“是你们那位巨头老祖所创之法?”许渊明问道。
四人皆沉默,那种典籍是绝不能外传的。
“我们一人送出一部特殊的仙道典籍如何,即便是证道真仙的存在都要眼馋的那种?”填冥提议道。
若许渊明未曾游历过诸天万界,或许会为此兴奋。但如今的他,早已收集了不少古代经文,普通的仙道秘篇对他而言已无太大吸引力。
因此,他依旧只是带着淡淡的笑容,没有点头。无他,对方的筹码分量不足。
开皇轻轻晃动手中的低仿版载道纸,微笑道:“这样如何?我手中这部特殊的典籍,在旅途中,于其他世界毁灭之地,也收集到了一些神秘的道韵与不朽的经义。再加上我们四人的四部顶尖的仙道级经文,以及我们之间深厚的友情,我们能否一路同行?”
许渊明笑了一句,他点头回应:“要不然不如公平交换吧,我能从你们那里得到多少不朽的道韵经义,就给予你们对等的时间参悟,当然,也包括我炽热的友情。”
他对不同宇宙的道韵和不朽的经文真义极为渴求,因此试探着交换部分,以观效果,只不过这一个符纸给他带来的感悟即便是仙王天功都不能与之媲美。
四人都笑了,笑容灿烂,但暗中却有些看低这个“异数”,认为他似乎不懂其中的本质问题。
他们再次以因果线暗中对接,迅速交流。
真化道:“那些不朽的篇章,永寂后残留的不灭真韵,真仙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参悟透彻?哪怕是仙王都要不少时间,我们更是需要未来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吸收、炼化、领悟。如今只是权宜之策,我们分开记忆,最大限度的大致记住,眼下说是囫囵吞枣也不为过。”
填冥微微一笑,道:“毕竟这位敢以命运自称的道友才得到这页纸张没多久,情有可原。若是我们是他的话也会如此,不过开皇道友,这次要靠你了。你立身在特殊的领域中,应该能够铭记下不少不朽的道韵真义,最为核心的本质则是靠你了。”
双方和睦相处,全都挂着满意的笑容,彼此凑近,准备去吸收与领悟对方所收集到的不灭真韵。许渊明可以看出,这些人确实了不起,在这个纪元之内走在了最前面。
在那灰发青年男子的身畔,腾起雾气,但他未隐藏自身,没有从现世消失。他的元神中光辉闪烁,只是为了演化某种无上手段。
在许渊明全力运转《命运经》,配合自己的特殊领域后,他的手中渐渐出现一个模糊且有瑕疵的酒壶。
而后,他较为吃力地提升道行,在其另一只手中出现一个残破的酒杯。
开皇艰难地倒酒,额头都冒出汗水来了,愈发感到疲累。从那酒壶中向外倒酒,一滴又一滴,很缓慢,稀稀落落,而且,部分酒浆从残破酒杯中漏出去了。
许渊明问道:“开皇道友,你在做什么?姿势很奇怪。”
事实上,他心头翻起很大的波澜,相当期待,想通过这四人了解他们的大道奇景。眼前这个开皇居然动用了自己的本质。
开皇轻笑着,语气中带着一丝神秘:“我在悟道,嗯,比较特殊一些。。”
他不确定这位名为命运道友的异数,是否能看到这组神秘而无价的酒具,也不知道对方是否具备某些超乎寻常的手段,因此话语间显得模棱两可。
真化和填冥暗中交换了一个笑意,心中充满了期待。
他们迫切希望开皇能多饮几杯酒,这酒可是仙道大药,完全不输对方的那朵仙药,那样他所收集的不朽真韵,或许能被铭记下来一部分。
伏臻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矜持:“修行之路,玄而又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开皇有他自己的道,我们也有自己的天地,各不相同。”
她同样不确定命运道友的底细,也在试探中。但她保持着一种矜持与骄傲,继续说道。
“历代都有传闻,某些奇才与众不同,就像是那位一般,以及仙古时代横空出世,与道友一般执掌命运的存在,我们都在努力追求那些飘渺传说中的领域,不过我相信道友也是这样想的。”
看到伏臻那容月貌、气质恬静的面容上露出这种矜持之色,许渊明只能点头称是,并虚心请教了几句,询问她都有哪些传说。
尽管他走在红尘仙路上,但对于这些了解确实知之甚少,九天十地所剩下来的真意实在是太少了。
“总有些人是不同的,我方有一位前辈便是如此,他要破王成帝了。”真化接过话茬,平静地说道。
不过他说的话模棱两可,密不透风。
许渊明看着他,似乎在无声地催促,往下说啊,哪里不同?
至于破王成帝他没有想过,要是真的成功的话,谁能阻挡?
这才多久时间?很有可能只是夸大其词。
四人需要与许渊明一路同行,沾载道纸的光,自然不可能冷漠相对。
伏臻微微一笑,解释道:“比如,我们在低境界时,触发悟道后,宛若在盗取时光,短期内道行迅速提升。在那些平庸的生灵的眼中,我们像是意外被上苍青睐,莫名陷入妙境,加快了修行,与那些天生至尊的存在一样。”
她略微一顿,继续说道。
“其实,你我都知道,这是我们在修炼之时的刹那‘质变’,导致思感活跃度急骤提升,引发形神皆妙,与道短暂的契合,从而提速修行。那种特殊的状态,俗称天人合一,空明自在境等,不过普通人……”
许渊明点头,低境界时,他没少经历这些,甚至在踏入天尊之后也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
在第四世后,他强行带着整个宇宙所有生灵精神共鸣,命运牵引着他们去向了精神世界,让其身体与元神共振,自身道行不高时,自然无比疲累。
“可惜,在走出属于自己的道后,这本身就在和道逐步的契合,尤其是即将进入圣人之前,那已经属于自身的常态。”真化开口,带着一丝遗憾,像是在怀念那段岁月。
填冥补充道:“唯有极少数奇才,后面还可以进入如此领域,能对自身的空明领域,道行以及本能直觉等,有短暂的加持效应。”
伏臻接着说道:“我所提及的近乎飘渺的传说,是指在至尊领域,甚至是在更高层面,依旧适用的,即便仙王也是如此,总有些人是特殊的,与众不同,我先前说的那两人便是如此。”
显而易见,她以悟道为引子,进行类比,谈及更高层面的蜕变,这是避无可避的。
许渊明很配合,明知道她所说,肯定是指开皇这种不过纪元开始没多久,便已经走到了人道领域尽头的存在,在迷雾中他具现出特殊器物,从而饮茶悟道的状态,可他还是虚心求教。
伏臻目光灿灿,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你看开皇道友,他的姿势虽然怪异,但实际上是在进行特殊的顿悟,若是臻至最高的特殊领域,不是没有可能此境再破极致,总之,未来可期,说不定能成为一方巨头!”
最后,她轻轻抿嘴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谦逊,表示开皇或许在未来能够实现质的飞跃,达到顿悟的境界。
她这样做,主要是担心许渊明会误解,认为开皇在短时间内吸收了过多的不朽神韵,从而在符纸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然而,许渊明表现得非常平静,似乎完全没有察觉到有人已经进入了特殊的悟道领域。他依旧专注地请教着,没有急于吸收周围的经文和道韵。
实际上,许渊明心中有些疑惑:开皇的顿悟真的有那么强大吗?
在他看来,那个模糊的破酒壶本身就有着破洞,壶嘴也是断的,倒酒时酒液淅淅沥沥,就像小孩子尿不净一样,裤脚都被淋湿了。更关键的是,那个残缺的破杯子还有裂缝,什么时候才能接满一杯呢?
因此,他并不着急,给开皇足够的时间去追赶,毕竟开皇的速度远不及他倒茶和喝茶的速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