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怎么是你去港城?

    姜广军小心翼翼的护着媛媛,又练习了半个小时才停下,拿手绢让她擦擦汗。
    自己到公园门口小卖部买了两瓶汽水,父女俩在一处长椅上坐下。
    此时正值春末,下午阳光正好,不燥不热的,微风习习,鸟语花香。
    公园里人很多,三三两两的,要么在玩闹嬉戏,一片欢声笑语,要么闲聊散步,谈情说爱,都十分惬意。
    姜广军不太喜欢汽水,喝了几口将瓶子放到一边,看了一眼手表。
    “爸,要不你先回去吧,我一个人也行。”
    这处公园在师大西门,离家很近,媛媛知道爸爸平时很忙,不想耽误他正事。
    姜媛快十二了,她穿着粉色的运动服,一头乌黑的长发利索的梳成马尾辫,长相三分像爸爸,七分像妈妈,皮肤白皙细腻,个子要比同龄女孩高挑,瞧着亭亭玉立的,俨然已经是大姑娘。
    姜广军哪能放心她一个人在这里,“不用,爸今天没什么事儿,再陪你一会儿。”
    “不过闺女,咱也得悠着点,欲速则不达,你时间充裕着呢,慢慢来别急。”
    媛媛点点头,“也是我太笨,四肢不够灵活,连皓皓都会骑了,我还不会。”
    她平时缺少锻炼,体育成绩也一般,不如淘气弟弟。
    “我大闺女是淑女,咱不跟皮小子比。”姜广军笑了笑,媛媛像他媳妇儿,从小文静不好动,欣欣就不一样,如果不狠点约束着,能比半大小子还顽劣。
    媛媛杏眼弯了弯,喝完最后一点汽水,推上停在一旁的自行车自己去练习了。
    姜广军坐椅子上,不错眼的看着,小姑娘开始骑得歪歪扭扭的,他忍着不过去扶她,好在也没摔下来,渐渐的,越骑越顺溜,几次从他面前经过。
    姜广军冲女儿竖起大拇指,“我闺女厉害!”夸的媛媛是眉开眼笑,稳稳的骑着车从他面前过去了。
    这时,从后面的林子里走出几个拿着羽毛球拍的青年男女。
    其中有一个穿着深蓝色运动服的看见他,愣了一下,随后朝这边走过来。
    “姜哥。”
    “这么巧啊楚涵宇。”姜广军嘴角上扬,调侃道:“想不到你也有时间来公园打球。”
    楚涵宇嘴角抽了抽,反驳道:“我怎么就没时间打球?今天可是礼拜天,我再忙还能有你这个大老板忙?”
    姜广军挑挑眉,“这些是你同学?”他们一行六七个,有男有女,看着应该都是学生。
    “都是我高中同学,放假,约我出来玩的。”楚涵宇回道。
    他其实不怎么喜欢打球,他有一条腿坡,打球不太灵便,今天是被硬拽来的,刚才也没玩多一会儿,纯粹就是凑热闹。
    “姜哥,这是你女儿吗?”他刚刚听见姜广军夸赞的话了。
    姜广军点点头,“是我大女儿,媛媛来,叫小宇叔叔,他就是楚家那个高考状元。”
    听见爸爸喊她,媛媛绕了一圈,将自行车骑过来,然后利落的下车,大方的叫人,“小叔叔,你好!”
    “媛媛好。”楚涵宇有些不好意思,他也没比人家小姑娘大几岁,就成叔叔了。
    “你是在学车吗?”
    “对啊,我马上要上初中了,学校离家有些远,会骑自行车方便些。小宇叔叔,听爸爸说你是学计算机的?”
    楚涵宇一边把玩着手里羽毛球拍子,一边回道:“是不是很好奇?想看看?”
    媛媛诚实的点点头,她还是在妈妈学校见过一次。
    “那你可要学好数学跟外语,以后有机会带你去我们学校参观。”
    媛媛又点点头,一脸期待。
    姜广军张了张嘴,想说家里可以买一台,不过还是把话咽下去了。
    楚涵宇的同学还在前面等着呢,跟他们父女说了会儿话就摆摆手走了。
    姜广军见时间不早了,也带女儿回家。
    家里,于红霞买菜刚回来,正准备做饭呢,见他们父女俩回来了,笑着问:“怎么样,媛媛学会了?”
    “我闺女这么聪明当然学会了。”姜广军傲娇的道。
    “欣欣,你玩什么呢?爸爸回来也不说话,这么入迷。”他过去瞅了瞅。
    欣欣手上捧着只蚕蛹,还在摇头,“这是我和妈妈去副食商店买的。”
    “你拿着它干什么?放回去,等会儿爸爸给油炸了吃。”
    欣欣摇头,“我要养着它。”
    “那你别用手拿着,找个盒子放起来。”
    姜广军没去阻止,洗洗手去厨房。
    这时电话突然响了,他又退出来。
    “哥,你回来了?”对面是乔梁。
    “什么事还打电话?”
    “是林海洋,他刚才来电话,家里没人,他说明天跟着车队过来。”
    东北的运输线开通后,顾砚宽去过几次,姜广军把林海洋介绍给他,
    林海洋那家伙也能琢磨,用运输公司的货车往阳城和京市贩卖各种货物,比如山野菜干蘑菇木耳什么的,有时还有中药材大米跟土豆粉条,五花八门的。
    阳城有他姐夫,京市这边当然是姜广军帮忙找销售渠道,两人也算是合作,知根知底的,每次都能小赚一笔。
    “好,我知道,最近店里生意怎么样?”姜广军问。
    “还行,一天四五百块钱,对面新开了一家烧烤店,门脸挺大的,抢走不少生意。”
    这个姜广军听说了,新开的那家烧烤店无论是环境还是服务都压串串香一头,如果味道再提升上去,串串香以后就没活路了。
    “你也不用急,咱们的肉串都是真材实料,只要把握好质量,问题不大。”
    串串香已经开了六年,在顾客当中是有口皆碑的,只要坚持下去就行。
    乔梁嗯地应了一声,便挂了电话。
    于红霞从厨房里探出头来,“你不觉得乔梁有些不对?”换作以前,店里生意下降这么多,早急得过来找姜广军求助。
    “他心思乱活,不愿意继续守着烧烤店,等林海洋来了再说吧。”
    姜广军扎上围裙,揽着于红霞肩膀一块回到厨房里。
    “媳妇,你怎么买这么多菜?”
    橱柜上,不止有袋子蚕蛹,还有一条鱼,一大块五花肉,以及好几样青菜。
    “今天是皓皓生日,早上你都给忘了。”于红霞轻声笑,“他说想吃红烧肉。”
    “行,我来做。”姜广军拍下脑门,他真给忘了,臭小子整十岁了,时间过得真快。
    “媳妇,小穆助理回来了吗?”
    沈楠注资服装厂后,就没
    怎么过问厂里的事,都是交给小穆助理。
    如今厂里已经有了自己的设计团队,跟稳定的销售渠道,管理上也越来越专业化。
    从最初的年利润只有几十万,到现在是几百万,翻了近十倍,员工也增加到四百多人,发展势头很迅猛。
    厂长还是秦香云,于红霞以后会退出管理层,不过股份上,还是她占比最多,秦香云跟沈楠相等。
    可沈楠心思全在股市上,对服装厂并不上心,之前能电话联系,这次不知道为什么电话打不通,小穆只能回去一趟。
    已经走六七天了,现在还没有音信。
    “沈楠估计还在港城呢。”
    “那电话也能打通才对,又不是上月球。”
    于红霞摇摇头,她这几天心里惴惴的,一直在想,什么情况下人会失联?
    服装厂现在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沈楠可千万别出什么意外。
    夫妻俩正做着饭,外面大门被人敲了两下,不等他们出去,顾砚宽进来了,怀里还抱着孩子。
    是他儿子,小家伙刚满周岁,大名叫顾璟熙,小名叫安安,养得白白胖胖的,见人就笑,露出四颗小米牙,左边脸颊上还有个小梨涡,特别可爱。
    他扶着东西能走了,进屋,被顾砚宽放下来,就抓着爸爸的大手颤巍巍的往前走。
    欣欣立马丢开蚕蛹,去洗手,她要跟弟弟玩。
    皓皓对这么小的孩子不感兴趣,还在摆弄他的玩具汽车。
    “顾总,今天这么清闲?”姜广军手上动作没停,只是回过头。
    顾砚宽已经进厨房来,是一点不见外。
    于红霞猜他有事要讲,出去看孩子。
    “沈楠失踪了。”
    姜广军一怔,“你确定?”
    “人已经失联超过四十八小时,港城那边报过警了。”顾砚宽烦躁的捏了一下眉心,“我明天得去看看。”
    姜广军将煤气灶关了,问道:“她家里人呢?怎么要你去处理?”
    “沈楠有个哥哥,不过因为遗产的事兄妹俩闹得有些僵,他不会出面的。”
    姜广军了然,别说世家大族,就是普通百姓家,为了钱财亲兄弟姐妹之间反目成仇的比比皆是,对方估计巴不得沈楠倒霉。
    “那你多带几个人,我猜她多半是被绑架了。”
    一个有钱的单身女人,在港城那地方,就是块行走的大肥肉,不被盯上才奇怪。
    顾砚宽点点头,心里却觉得不一定,沈楠不是孤身一人去的港城,她带着保镖呢,绑架也不可能全绑走了。
    第二天,当东北的车队抵达京市时,顾砚宽已经出发去了南省。
    姜广军开着卡车来接货,顺便也接人。
    林海洋跳下车,咧着嘴跑过来,一把将他抱住了,“哥,我可想你了!”
    一晃两人有一年多没见了。
    姜广军嫌弃的捏住鼻子,要躲开,“你这身上什么味?”又酸又臭的还有些呛鼻子。
    “嘿嘿,我做货车来的,身上味可杂了。”他还洋洋得意。
    “行了,赶紧让他们把货装上车,我带你去浴池好好洗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