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看清来人后,姜广军愣了一……
展览会定在是十月九号举行,为了不耽误行程,姜广军跟曹正一行人跟着运输公司的车队,五号早上就出发了。
花卉盆栽娇贵、易碎,车速快不起来,途中在阳城分站休息了一晚,抵达春城时已经是六号下午三点多了。
十月的春城,到处秋意盎然,街上郁郁葱葱的树叶也开始变黄了,有风吹来,带着丝丝凉意,姜广军从卡车上下来。
林海洋朝他挥了挥手,身后还跟着个年轻人,“哥,你们总算到了,我都等两天了。”他一把抱住姜广军。
姜广军笑着拍拍他肩膀,“你怎么知道我要来?家里不是在秋收吗?”
这时候乡下都很忙,他就没告诉林海洋了自己要来,耽误收地。
“我昨天上午给嫂子打电话,嫂子说的。”林海洋松开手,“我家地少,出来时已经收完大半了,没有我也不要紧。”
他说完,又去抱了抱乔梁,然后指着身后的年轻人介绍道:“这是我爸老战友的儿子赵亮,他家是本地的,对春城还有周边比较熟悉,有什么需要的他可以帮忙。”
姜广军笑着跟赵亮握了握手,“我们第一次来春城,接下来几天要麻烦你了。”
赵亮十分客气的道:“姜老板有事尽管吩咐,我也是做个体的,时间上比较自由。”
“好。”姜广军当然不会客气,他两辈子第一次来春城,太需要本地人做向导了,林海洋引荐的人肯定靠谱。
说话间,司机已经将车开进了大门。
这里是顾砚宽的运输公司在春城的分站,一处平房大院子,车在院子里停好,车厢里的众人陆续下了车。
这里的负责人也走过来,他自我介绍说叫黄新国。
姜广军不认识他,不过黄新国对他却是早有耳闻,顾总特意打电话交代过,要照顾好这位还有曹老爷子。
黄新国满脸堆笑,很热情,“姜老板,住的地方我安排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再叫人收拾。”
姜广军点点头,看向曹正,“曹伯伯?”
“好,我去歇会儿,小姜,这一路叫你受累了。”曹正一脸疲惫。
他带来两车绿植和盆栽,需要用心照看,一路上都是亲力亲为,只是他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又不会开车,这两天全靠姜广军才没发生什么意外。
其实家里人不赞同他来,实在太远了,儿女们又没时间陪着。
再说他完全可以跟几位专家朋友还有农林学院的老师一块坐火车过来,可实在放心不下这些宝贝,执意跟着车队走。
“曹伯伯,您就别跟我见外了,快进屋歇会儿吧,这些花草我找人看着。”
曹正这才跟黄新国往后院去了。
后院有一栋红砖小楼,是员工宿舍,有很多空余房间。
黄新国给他们安排在二楼,全是正阳的房间,里面床、桌椅什么都有。
曹正看完很满意,他不是挑剔的人,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招待所不是住不起,是进进出出的不方便,也没地方存放花草,再说这里人多,住一块安全,大家还能互相有个照应。
姜广军安排好后,先去给于红霞打电话报平安,再洗漱完休息一会儿也到了傍晚。
林海洋提前定好了饭店,说是为他们接风洗尘。
姜广军知道他今年倒腾山货和药材赚了不少钱,就没推辞。
曹正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才初次见面就蹭吃蹭喝的。
姜广军在他耳边低语了一句,“不过一顿饭而已,您可是很有名望的植物专家,以后他需要您指点的地方多着呢。”
曹正听完不禁失笑,拿手虚点了他两下,没接话,也没在拒绝。
吃完饭,天色已晚,安排好守夜的,大家便各自歇下了。
第二天早上,曹正就带人去布置会场,顺便跟那几位老师还有专家汇合。
姜广军跟着去转转。
这届应邀来参加花卉展览的有上百家单位以及个人,阵容看着还不小,就是室外场地简陋了些。
有早来的,展台和架子已经搭好了,花花草草也摆上了,五颜六色的,很是漂亮。只是展览还没正式开始,普通观客现在不允许入内,没多少围观。
姜广军脖子上挂着蓝色丝带的出入证自然畅通无阻,林海洋和赵亮也来了,一直跟着他到处溜达。
这次主题说是花卉展览,实际上重点推销和炒作的是君子兰。
这几年,君子兰很火,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涨。
一盆好花,要普通人的几个月工资,甚至更多,越贵越火,越火越炒。
不过好景不长,明年政府就出手干预,君子兰价格会大跌。
姜广军摇摇头,转悠一圈便往回走。
属于京市农大园林学院和曹正的个人展棚已经搭好了,棚内摆上了架子还有展台。
曹正,正指挥人将带来的花草搬进去,他们赶紧上前帮忙。
“广军,你在门口盯着,我去里面看看。”曹正不放心。
姜广军点点头,站到车后盯着,让他放心去里面布置。
“姜哥,你说这花花草草的有啥好看的?老爷子还要兴师动众的从京市运过来参加展出,又不当吃又不当喝的。”
林海洋边搬边摇头,仿佛除了他,别人都是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似的。
赵亮在车厢里,笑而不语,他这人平时话就不多,只知道低头干活。
“你不懂,这植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还能满足大家心里跟精神层面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姜广军笑道:“我说的直白一点吧,就跟你卖山货一样,这些花花草草也是一种商品,一种比较高雅的商品。”
“商品我懂,可这些玩意在我们乡下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谁会花钱买呀!”林海洋挠挠头,反正他是不会买。
“你不会买,不代表别人不会,有钱和又有雅兴的人很多。”
姜广军跟他说不明白,“等展览开始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哥,你也是来买花的?”林海洋神秘兮兮的问。
姜广军摇头,他也不是会观花赏景的雅人,跟来不过是想凑个热闹罢了。当然如果他搜集的那些花能卖出去就更好了。
这个他不好跟林海洋多说,岔开了话题,“今年稻子收成怎么样?”
“挺好的,不过我家就二亩地。哥,你想要大米吗?”林海洋反应很快。
姜广军嗯了一声,“回去时,我打算拉上一车,给亲戚朋友们分分。”
东北大米好吃,他家这几年吃的都是东北大米,就是在京市那边不是太好买。
林海洋停下,抬头看向在车厢里搬花的周亮,“亮子,你帮姜哥联系联系吧,最好从农户手里收,价格便宜还能保质保量。”
赵亮点点头,“姜哥,你们什么时候回去?”
“一周以后吧,花卉园艺展览为期六天,要十五号结束,我十六号回京市。”
他还得去东省,也没多少时间,大米得抓紧时间定好。
赵亮再次点点头,“没问题,我今天就去联系,是要一卡车吗?”他得确定好数量。
“三吨五吨都成,再收些山货、土特产什么的,海洋你跟着一块去。”
姜广军看了看车厢里,已经没多少了,再有两趟就能搬完。
“这是定金。”他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一沓钱交给林海洋。
“你们去吧,我得在这儿盯着。”
这些花花草草是老爷子的命根子,可不能出岔子。
林海洋跟周亮干完活拿着钱走了。
也幸好有他们,还有从运输公司借来的人和平板手推车,不然一盆一盆的搬,估计要干到下午去。
尤其有几个用箱子装着的名品花卉,重量着实不轻,得两个同时抬。
付了装卸费,又拿出几盒烟,打发走运输公司的人,姜广军去附近饭店要了些饭菜拿进会场。
大家忙了一上午都有些饿了,随便洗洗手,就拿过筷子吃起来。
明天展览会就开始了,曹正不放心他那几个大箱子,端着饭碗思索着。
“广军,能不能弄两张折叠床来?”他晚上打算在这里守着。
“曹伯伯,明天您还有很多事呢,我在这里守着。”不等曹正拒绝,姜广军就打趣道:“咋地,您还不放心我啊?”
他和乔梁还有曹正的两个学生都年轻,半宿不睡不会有什么事,老爷子可不行,而且他们四个人正好分成两组,能换班休息。
曹正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不过他想等天黑以后再回去。
“姜老板?”
吃完饭,姜广军正在展台前检查那些盆栽,就听见身后有人叫自己。
他立马回过头,看清来人后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阚总!”
竟然是阚莫梵,姜广军心里不禁纳闷,他怎么来了?
花卉盆栽娇贵、易碎,车速快不起来,途中在阳城分站休息了一晚,抵达春城时已经是六号下午三点多了。
十月的春城,到处秋意盎然,街上郁郁葱葱的树叶也开始变黄了,有风吹来,带着丝丝凉意,姜广军从卡车上下来。
林海洋朝他挥了挥手,身后还跟着个年轻人,“哥,你们总算到了,我都等两天了。”他一把抱住姜广军。
姜广军笑着拍拍他肩膀,“你怎么知道我要来?家里不是在秋收吗?”
这时候乡下都很忙,他就没告诉林海洋了自己要来,耽误收地。
“我昨天上午给嫂子打电话,嫂子说的。”林海洋松开手,“我家地少,出来时已经收完大半了,没有我也不要紧。”
他说完,又去抱了抱乔梁,然后指着身后的年轻人介绍道:“这是我爸老战友的儿子赵亮,他家是本地的,对春城还有周边比较熟悉,有什么需要的他可以帮忙。”
姜广军笑着跟赵亮握了握手,“我们第一次来春城,接下来几天要麻烦你了。”
赵亮十分客气的道:“姜老板有事尽管吩咐,我也是做个体的,时间上比较自由。”
“好。”姜广军当然不会客气,他两辈子第一次来春城,太需要本地人做向导了,林海洋引荐的人肯定靠谱。
说话间,司机已经将车开进了大门。
这里是顾砚宽的运输公司在春城的分站,一处平房大院子,车在院子里停好,车厢里的众人陆续下了车。
这里的负责人也走过来,他自我介绍说叫黄新国。
姜广军不认识他,不过黄新国对他却是早有耳闻,顾总特意打电话交代过,要照顾好这位还有曹老爷子。
黄新国满脸堆笑,很热情,“姜老板,住的地方我安排好了,你要不要去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再叫人收拾。”
姜广军点点头,看向曹正,“曹伯伯?”
“好,我去歇会儿,小姜,这一路叫你受累了。”曹正一脸疲惫。
他带来两车绿植和盆栽,需要用心照看,一路上都是亲力亲为,只是他年纪大了,精力跟不上,又不会开车,这两天全靠姜广军才没发生什么意外。
其实家里人不赞同他来,实在太远了,儿女们又没时间陪着。
再说他完全可以跟几位专家朋友还有农林学院的老师一块坐火车过来,可实在放心不下这些宝贝,执意跟着车队走。
“曹伯伯,您就别跟我见外了,快进屋歇会儿吧,这些花草我找人看着。”
曹正这才跟黄新国往后院去了。
后院有一栋红砖小楼,是员工宿舍,有很多空余房间。
黄新国给他们安排在二楼,全是正阳的房间,里面床、桌椅什么都有。
曹正看完很满意,他不是挑剔的人,什么环境都能适应。
招待所不是住不起,是进进出出的不方便,也没地方存放花草,再说这里人多,住一块安全,大家还能互相有个照应。
姜广军安排好后,先去给于红霞打电话报平安,再洗漱完休息一会儿也到了傍晚。
林海洋提前定好了饭店,说是为他们接风洗尘。
姜广军知道他今年倒腾山货和药材赚了不少钱,就没推辞。
曹正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才初次见面就蹭吃蹭喝的。
姜广军在他耳边低语了一句,“不过一顿饭而已,您可是很有名望的植物专家,以后他需要您指点的地方多着呢。”
曹正听完不禁失笑,拿手虚点了他两下,没接话,也没在拒绝。
吃完饭,天色已晚,安排好守夜的,大家便各自歇下了。
第二天早上,曹正就带人去布置会场,顺便跟那几位老师还有专家汇合。
姜广军跟着去转转。
这届应邀来参加花卉展览的有上百家单位以及个人,阵容看着还不小,就是室外场地简陋了些。
有早来的,展台和架子已经搭好了,花花草草也摆上了,五颜六色的,很是漂亮。只是展览还没正式开始,普通观客现在不允许入内,没多少围观。
姜广军脖子上挂着蓝色丝带的出入证自然畅通无阻,林海洋和赵亮也来了,一直跟着他到处溜达。
这次主题说是花卉展览,实际上重点推销和炒作的是君子兰。
这几年,君子兰很火,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一路上涨。
一盆好花,要普通人的几个月工资,甚至更多,越贵越火,越火越炒。
不过好景不长,明年政府就出手干预,君子兰价格会大跌。
姜广军摇摇头,转悠一圈便往回走。
属于京市农大园林学院和曹正的个人展棚已经搭好了,棚内摆上了架子还有展台。
曹正,正指挥人将带来的花草搬进去,他们赶紧上前帮忙。
“广军,你在门口盯着,我去里面看看。”曹正不放心。
姜广军点点头,站到车后盯着,让他放心去里面布置。
“姜哥,你说这花花草草的有啥好看的?老爷子还要兴师动众的从京市运过来参加展出,又不当吃又不当喝的。”
林海洋边搬边摇头,仿佛除了他,别人都是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似的。
赵亮在车厢里,笑而不语,他这人平时话就不多,只知道低头干活。
“你不懂,这植物不仅可以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还能满足大家心里跟精神层面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姜广军笑道:“我说的直白一点吧,就跟你卖山货一样,这些花花草草也是一种商品,一种比较高雅的商品。”
“商品我懂,可这些玩意在我们乡下田间地头到处都是,谁会花钱买呀!”林海洋挠挠头,反正他是不会买。
“你不会买,不代表别人不会,有钱和又有雅兴的人很多。”
姜广军跟他说不明白,“等展览开始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哥,你也是来买花的?”林海洋神秘兮兮的问。
姜广军摇头,他也不是会观花赏景的雅人,跟来不过是想凑个热闹罢了。当然如果他搜集的那些花能卖出去就更好了。
这个他不好跟林海洋多说,岔开了话题,“今年稻子收成怎么样?”
“挺好的,不过我家就二亩地。哥,你想要大米吗?”林海洋反应很快。
姜广军嗯了一声,“回去时,我打算拉上一车,给亲戚朋友们分分。”
东北大米好吃,他家这几年吃的都是东北大米,就是在京市那边不是太好买。
林海洋停下,抬头看向在车厢里搬花的周亮,“亮子,你帮姜哥联系联系吧,最好从农户手里收,价格便宜还能保质保量。”
赵亮点点头,“姜哥,你们什么时候回去?”
“一周以后吧,花卉园艺展览为期六天,要十五号结束,我十六号回京市。”
他还得去东省,也没多少时间,大米得抓紧时间定好。
赵亮再次点点头,“没问题,我今天就去联系,是要一卡车吗?”他得确定好数量。
“三吨五吨都成,再收些山货、土特产什么的,海洋你跟着一块去。”
姜广军看了看车厢里,已经没多少了,再有两趟就能搬完。
“这是定金。”他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一沓钱交给林海洋。
“你们去吧,我得在这儿盯着。”
这些花花草草是老爷子的命根子,可不能出岔子。
林海洋跟周亮干完活拿着钱走了。
也幸好有他们,还有从运输公司借来的人和平板手推车,不然一盆一盆的搬,估计要干到下午去。
尤其有几个用箱子装着的名品花卉,重量着实不轻,得两个同时抬。
付了装卸费,又拿出几盒烟,打发走运输公司的人,姜广军去附近饭店要了些饭菜拿进会场。
大家忙了一上午都有些饿了,随便洗洗手,就拿过筷子吃起来。
明天展览会就开始了,曹正不放心他那几个大箱子,端着饭碗思索着。
“广军,能不能弄两张折叠床来?”他晚上打算在这里守着。
“曹伯伯,明天您还有很多事呢,我在这里守着。”不等曹正拒绝,姜广军就打趣道:“咋地,您还不放心我啊?”
他和乔梁还有曹正的两个学生都年轻,半宿不睡不会有什么事,老爷子可不行,而且他们四个人正好分成两组,能换班休息。
曹正犹豫了一下,还是同意了,不过他想等天黑以后再回去。
“姜老板?”
吃完饭,姜广军正在展台前检查那些盆栽,就听见身后有人叫自己。
他立马回过头,看清来人后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阚总!”
竟然是阚莫梵,姜广军心里不禁纳闷,他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