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首辅徐信安

    太后党们纷纷跳出来指责,但是显国公先一步离开,他们到底不敢和齐王殿下叫阵,一时间有些势弱了。
    齐晏然站出来:“萧关一役,你们知道死了多少將士吗?因为某些人的一己私慾,大军粮草严重缺乏,老军卒为了替年轻的军卒省下口粮,为了替困死萧关的將士们创造突围的时机,他们结成军阵,对铁勒部的铁骑发起了自杀人衝击……光这一役,我们就牺牲了整整十万人,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你们今天稳坐高台,吃酒宴乐的日子?”
    萧关一役的惨烈,是怎么造成的,朝野上下无人不知。
    皇上不顾一切的震怒,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
    满朝上下受到连牵的人,多达两千余人,包括其家眷亲朋多达万人,有些人死在狱中,有些人惨遭流放,有些人夺爵抄家……
    皇上的狠戾嚇坏了许多人,包括身处內宫的皇太后,太后娘娘后来闭宫不出了,显国公称病在家。
    都察院的人像一群疯狗逮谁咬谁,大理寺卿手拿尚方宝剑满大街抓人,囚车成群接队地驶过长街,百姓们发了疯地衝击囚车,大骂狗官……光是天下悠悠眾口,就已经让太后党输得一败涂地。
    广场上一片死寂。
    不知过了多久,有太监尖细的声音,在风中响起:“皇上驾到。”
    殿前的大臣们,连忙上前行礼,將士们也跪了一地,披著狐裘,踩著皂靴的齐晟,大步走到了祭台前。
    “山河犹在,祭奠忠魂,泰和殿可以行祭。”
    齐晟解下了狐裘,递给了一旁的赵忠全,一身明黄的团龙纹袍,在风中猎猎作响:“他们是为护我大周朝社稷,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乃忠骨英魂,护国英烈,何来不详?今日朕在泰和殿设宴庆功,这功亦是他们之功。”
    “今日,朕在泰和殿起坛,携满朝文武大臣,祭奠英魂!”
    赵安福托著鎏金圆托,踩著小碎步小跑著来到皇上跟前,腰杆子往下一塌,將圆托举起来。
    上面摆了一壶酒,及三杯祭酒。
    齐晟端起一杯酒,鞠躬行礼后,將酒洒到了地上:“一祝我大周朝山河永固,社稷永昌。”
    第二杯酒,二鞠躬,洒到地上:“二祈我大周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年年丰稔。”
    第三杯酒,三鞠躬,洒到地上:“三愿我大周朝远离兵祸,英魂永驻,浩气长存。”
    赵忠全又倒了一杯酒,亲手递给了齐晟,齐晟高举最后一杯酒:“这最后一杯酒,”他拔高了声量,“敬忠魂!”
    说完,他仰头將这一杯酒一饮而尽。
    受赏的將士们,不禁热泪盈眶,文武大臣们纷纷跪倒在地上,高呼:“吾皇万岁万万岁!”
    齐晟接过齐雍手中的三支香,拜了三拜之后,將香插到香炉里,赵忠全连忙將狐裘披到他的肩膀上。
    接下来,轮到了齐雍,他向將士们敬酒三杯,拜了三拜,將香插到香炉里。
    镇北侯沈岐。
    辅国將军。
    武清侯。
    ……
    文武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前敬酒、点香、鞠躬,祭奠英魂……
    內阁首辅徐信安看了看天,直嘆气:“看来这天是要变了。”
    广场上受封的將士,有许多是保皇一派的老將,还有一些是崭露头角的新人,眼下皇上威严正盛,行祭虽然只是一个形式,並没有实际意义,但是此举祭的是人心,萧关一役太后党输的不光是棋局,也是人心,如今皇上並齐王殿下,公然在泰和殿行祭,太后党阻止不了……显国公府已经输了一筹。
    站在他身边的户部尚书张致寧,目光闪了闪:“钦天监算过了,近来顺天府这边没有落雪。”
    是个能揣著明白装糊涂的!
    徐信安偏头看了他一眼,冷笑了一声,“北伐大军进京了,牺牲將士的抚恤是要从户部拨银,我奉劝你一句,萧关一役是皇上和齐王殿下的逆鳞,如果你连这事都办不好的话,想来这乌纱帽的重量,你是承受不住了。”
    大兴粮仓十万石粮食不翼而飞,虽然是含糊过去了,但皇上命户部检查各地粮仓的储存,命张御史负责监察,这是在敲打张致寧。
    大兴粮仓一事,户部已经辙了一个正三品的右侍郎,户部同吏部商定了填补人选,名册送去了都察院,却叫尤大人留中了。
    都察院一点面子也不给,直言户部了出了这么大的紕漏,这次选人不能太马虎了,户部理亏,有理也说不过,想来这个户部右侍郎的人选,多半是要按照都察院选定的人,都察院的权利是皇上给的,选谁都是皇上的意思。
    各地粮仓储存,想来还要查出不少问题,不久之后,户部免不了会有一场风波。
    张致寧就算有一百个一千个替死鬼挡著,搂子出得多了,也是他失职,失察怠职,管理不善之过,张致寧屁股下的位子就坐不稳了。
    张御史回来后,张致寧的权利也会削弱到了极点,皇上安插的右侍郎,会一步步蚕食户部的权柄,以后户部就不是张致寧铁口直断了。
    张致寧浑然不知自己大祸临头,还在洋洋自得,觉著皇上信任他,大兴粮仓这么大的事,皇上都压了下来,没牵连他。
    孰不知,有些肉是要慢慢割的。
    皇上做事向来含而不露,走一步算十步,这才一步步挣脱,太后的钳制,慢慢掌控朝局?
    提及抚恤银,张致寧心里一阵肉疼,萧关一役可不止牺牲了十万將士,而是整整十三万余人,庞大的抚恤银,要把户部一年的税收都要搭进去。
    他呼吸紧了紧:“徐阁老请放心,齐王殿下统计了伤亡名单,亲自送去了兵部核实,户部调取了伤亡名册的户籍,最多半个月,抚恤的银子就能下放到兵部,按照皇上的要求,所有將士抚恤的银钱加拨一成,由都察院负责监察落实。”
    和萧关一役有关的人事,朝臣们哪里还敢马虎,天子一怒,浮尸千里的画面还记忆犹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