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要我餵你吗?

    沈昭嬑正要起身,感觉衣角处传来了阵拉扯,她又坐了回去,低头一看,齐雍不知何时,攥住了她的上衣下摆。
    她拉扯了下,没有扯开,齐雍咕嚕了一声:“妱妱,不走,不离开我……”
    沈昭嬑没法了,让红药拿了一本閒书过来,靠在床榻边上看书。
    齐雍醒来时,已经是一个时辰后。
    他环视四周,这里是沈昭嬑的闺房,之前沈昭嬑突发了心悸心症,他直接带程子安进梧秋院,为沈昭嬑诊治,匆匆瞥过几眼,印象却很是深刻,新房就按照她的闺房改的……
    齐雍揉了揉太阳穴,从来没醉得这样厉害,脑袋有些胀痛,酒醉后对沈昭嬑“撒娇”的画面也浮现在脑海里……
    脑袋忽然更疼了。
    “醒了。”耳边响起沈昭嬑含笑的声音。
    齐雍抬眼看去,沈昭嬑端著红漆的托盘走过来,他不觉弯起嘴角,唤她:“妱妱。”
    沈昭嬑坐到床榻边,先將一碗汤药递给他:“你喝了许多酒,我担心你醒来会头疼,让杨大夫开了缓解头疼的汤药。”
    齐雍便想到自己醉酒后,是如何耍赖,要沈昭嬑餵醒酒汤的事……
    见他坐著没动,沈照嬑忍不住揄揶道:“要我餵你吗?”
    “好。”齐雍嗓音嘶哑。
    沈昭嬑不由一呆,忍不住瞪了他一眼:“你自己喝。”
    她將递过去。
    齐雍有些遗憾,接过汤药,也不管是烫是热,仰头就一口闷了,满嘴的苦味,简直跟苦胆汁一样,他差点呕出来了。
    沈昭嬑笑著问:“苦不苦?”
    齐雍有苦难言,委屈地看著她,他原是不怕苦的,但不知为何,在她问苦不苦的时候,突然有些怕苦了。
    沈昭嬑嗔瞪了他一眼:“以后不要喝这么多酒。”
    她听辰哥儿说,他在酒宴上,被敬了不少酒,也主动敬了酒,这也就算了,连劝酒也是来者不拒。
    齐雍点头:“听你的。”
    这次是例外。
    他不想拒酒。
    沈昭嬑又盛了一碗羹食给他:“天麻胶羹,你多吃一些,解一解酒乏。”
    齐雍嘆了嘆气,接过天麻胶羹吃完。
    吃完东西,齐雍简单梳洗,换了一身乾爽的衣裳,头疼缓和下来,精神也好了不少,拉著沈昭嬑在梧秋院閒逛。
    梧秋院应该是镇北侯府仅次於主院,最大的院子,院中是江南园林布景,引山水入园,整整有三进,都能赶上一座不错的宅院了。
    齐雍与沈昭嬑走在院中,院里每一处都充满了沈昭嬑成长生活的痕跡。
    沈昭嬑指著不远处一丛爬藤月季,藤自高架上披垂而下,五顏六色的月季,灿烂又绚丽。
    高架下搭了座鞦韆。
    “那一丛藤蔓月季,是我出生之后爹爹亲手栽的,鞦韆也是他亲手搭的,爹爹说,常言都道无百日红,但月季年年开,月月有,永远开得灿烂,我小时候最喜欢盪鞦韆,有爹爹在,不管盪得有多高,都不担心摔下来。”
    她突然想到,自己许久没有盪鞦韆了。
    齐雍拉起她的手走过去:“你帮你推鞦韆,不管你盪得多高,都不用担心摔下来,因为,”他顿了一下话,接著又说,“我会接住你。”
    沈昭嬑被齐雍推到鞦韆上。
    她双手握住绳索。
    齐雍站她身后用力一推,鞦韆盪了出去……隨著鞦韆盪得越来越高,沈昭嬑忍不住笑起来,嗓音清脆,充满了欢快。
    沈昭嬑坐在鞦韆上,荡来荡去,直到沈岐派人过来,请齐雍去书房议事。
    科考舞弊结案后,朝局又因甘陇一带地方卫所的整改动盪起来。
    好在显国公居於劣势,太后党如今沉寂了不少,皇上在朝野內外的威望也越来越大,能震住地方那些魑魅魍魎。
    “听说武阳侯要请辞前军衙门左都督一职。”
    甘陇卫所大换血,安插了不少北伐有功的將士,武阳侯失去了对前军衙门的掌控,又因按亩纳税的新制,正在甘陇地方卫所试推,武阳侯要积极配合军机房的各项整改,承受了不少朝野內外的压力,名望大损。
    他如今滯留京中许多日子,再继续下去,连襄阳那边总兵职也保不住了。
    总兵不是实职,离了驻地,这个衔就没有了。
    沈岐忍不住感慨:“军机房兵不刃血,逼得武阳侯主动退位,还要多亏了那些勛贵,只是那些勛贵,做梦也没有想到,屯田一事发展至今,竟然整出了“改革新制”,他们原想推武阳侯出来挡刀,把屯田一事的风波平下来,好让自己安然脱身,如今却都成了“新政的推动者”,可事已至此,他们已是骑虎难下背,只能硬著牙继续下去。”
    齐雍喝了一口茶,淡淡说:“推行新政,阻力很大,至少要等到按亩纳税在甘陇彻底推行之后,才能让武阳侯脱身。”
    按亩纳税触犯了勛贵、土豪,乡绅的利益,整改之初就受到了多方阻挠。
    不过地方军士,常年受这些人的压迫,苦其已久,得知朝廷要整改屯田,就主动形成了一股对抗这些將吏、长官、土豪、乡绅的大势,成了军机房手中推行新政的刀,压下了反对的声音。
    新制需要武阳侯推行,一切不良后果,也需要武阳侯去承担。
    失败了,那也是武阳侯辜负了朝廷。
    武阳侯就要获罪。
    武阳侯要负责试错,將屯田的一切利弊都试出来,军机房这边,只负责完善新制,待新制推行成功,將来在其他卫所推行的阻力,就会变小,有了经验之后,將来全国推行,也不是难事了。
    沈岐心中一阵唏嘘:“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如果新制能成,在全国推广,也是时间问题,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许多老百姓脱离了沉重的丁税负担,主动开荒,最多十年,全国人口就要大幅度增长……殿下此政,功在千秋。”
    齐雍露出微笑来:“是三皇子的提议。”
    沈岐有些惊讶,他是三皇子的武功师傅,与三皇子接触很多,三皇子聪颖他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