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通敌叛国之嫌

    尤大人心里盘算著,皇上定会让都察院,协大理寺、刑部共同审理,定要设法还镇北侯一个清白才行。
    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都是要彻查镇北侯。
    齐晟蹙眉:“镇北侯府满门忠烈,此事不可草草定论,不如朕召镇北侯进宫,听听他怎么说?”
    显国公蹙眉:“此举不妥,臣不否认,镇北侯府对大周朝功绩,但镇北侯有没有嫌疑,不是听他怎么说,而是要视朝纲法度,要看大理寺怎么查,还请皇上下旨,彻查镇北侯府,还萧关枉死的將士们一个公道。”
    洛大人也说:“请皇上下旨,彻查镇北侯……”
    “请皇上下旨,彻查镇北侯。”
    “……”
    大臣们纷纷下跪,齐晟突然感觉,自己有些呼吸不过来,额头上冒著冷汗。
    显国公冷不防瞧了一眼,见皇上脸色不对,目光闪了闪……
    齐晟用力喘著气:“既如此……便先將镇北侯押入刑部大牢,四卫营抄查府中文书,將镇北侯府围起来,府中诸人拘禁在府中,不允出入。”
    显国公心知,皇上还没有完全放弃镇北侯,所以没有將镇北侯府上下都下狱,还指望著查明真相,还沈岐一个清白的主意。
    他也不在意。
    反正沈岐关进了刑部大牢,他的目的就已经达成了,镇北侯府那些妇孺还影响不了大局。
    镇北侯毕竟满门忠烈,目前没有明確的证据,证明他牵连了萧关粮草案,保皇党那边,肯定是要力保镇北府的,如果做得太过,朝中其他大臣也不会愿意。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
    齐晟额头一直在冒著汗,接著又说:“这个案子,就將给三法司共同审理,切要仔细审查,万不可冤枉了忠臣……”
    说到后面,他好像用尽了全身力气一般,话还没说完,身体猛然向后倒去。
    赵忠全惊呼一声:“皇上……”
    满朝上下无不骇然,文武大臣们扑通扑通跪了一地,一个个头冒虚汗,前些日子,朝中就有传言说,皇上龙体欠安……没想到竟是真的!
    “快请太医……”
    事已至此,赵忠全也顾不得遮掩什么了。
    大臣们一出了御书房,就各自散开了,一个个闷头出宫,彼此之间连眼神都不敢交流,更何况是凑在一起交头接耳。
    显国公慢吞吞地出宫,半悬的心总算定下来了……
    皇上比预想中毒发晚了一些,不过也能理解,磨墨有时候也不需要自己动手,接触墨锭少些,毒发较慢,也是合理的。
    这毒在没入肺腑前,是很好解的,但一入肺腑就很麻烦。
    现在解毒已经晚了。
    但太医院也有医术高明的大夫,华太医就擅长疑难杂症,解毒是不太可能,暂时吊住性命可以做到。
    这样看来,皇上还能支撑一段时间。
    不过也没关係,他的目的已经达成了。
    三大土府不是傻子,不会无条件配合他谋反,只要把皇上病重的消息告之他们,贵州就要乱起来了。
    ……
    大夫人生了一对麒麟儿,老夫人心里高兴,满月的时候送了双胞胎一人一个赤金麒麟纹项圈。
    一个用了羊脂如意。
    一个用了墨翠祥云。
    都是老夫人压箱底里最好的东西,连二老爷也没捨得给。
    胡嬤嬤扶著沈老夫人去主院看孩子,双胞胎正醒著,四仰八叉地躺在床上蹬腿子。
    柳心瑶正在给双胞胎念千字文,也不管他听不听得懂,见老夫人过来了,她放下书本,上前行礼。
    婆媳二人客气又冷淡。
    沈老夫人坐到罗汉床前,从箩筐里拿了一只布老虎,开始逗孩子。
    她说话还有些不利索,咬字比別人慢半拍,双胎胞捏著小拳头,手舞脚蹈的样子,笑得口水直流……
    柳心瑶不乐意与老夫人待一个屋,让赵嬤嬤在屋里支应,自己打算出去……
    便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杂传来,巧屏一脸慌张地跑进屋:“大夫人,不好了,出大事了……”
    沈老夫人转头看出来。
    不等柳心瑶询问,巧屏接著又说:“四卫营把咱们府邸包围了起来,刑部的人刚才把侯爷带走了……”
    沈老夫人的手一抖,手中布老虎一下掉在地上。
    脑中又浮现了,老二当初被大理寺的人带走的情形,觉著胸口沉闷,有些喘不过气来……
    柳心瑶脸色惨白,近来朝中的暗潮汹涌,她不是不清楚,侯爷每天早出晚归,心事重重的样子,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也不肯说,朝中的事她也插不上手,帮不了侯爷,也不好总是问东问西地烦他。
    她拎起裙子,就往外面跑去,一路追到前院,刑部尚书武大人,领著一队官兵,押著白身的沈岐出府。
    “侯爷……”
    她大喊一声,就要衝上前去,四卫营拉著门环,咣一声將朱漆的大门紧闭,她用力拍门……
    “开门,我要见侯爷……只同他说几句话,开门啊……”
    “开开门啊,侯爷……”
    “侯爷……”
    柳心瑶双手都拍麻了,侯爷的衣冠被刑部的人扒了,一介白身被押出了府,四卫营將镇北侯府围得水泄不通,恐怕连一只麻雀都飞不出去。
    镇北侯府满门忠烈,又何至於如此?
    这时,胡嬤嬤扶著沈老夫人,匆匆赶到门口。
    郑三也过来了。
    柳心瑶强行打起精神,上前询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侯爷他一向奉公守法,怎么会突然被大理寺的人带走……”
    郑三硬著头皮说:“大兴粮仓丟失的那十万石粮食,在二太太名下的宅院里找到了,就在香河县淑阳镇。”
    老夫人眼睛一黑,又是老二这个祸根子:“大房和二房都分家了……怎么还牵扯到了老大……”
    她说话不利索,话说一急了,就有些口齿不清,嘴角涎水直流。
    郑三却听出来了:“大理寺已经查明,大兴粮仓丟失的粮食,就是原先要运往萧关的粮草……”
    此言一出,柳心瑶身体一阵摇晃,当年萧关粮草案事发时,皇上就说过,所有涉案人等,都以通敌叛国论处……
    沈老夫人的身体直直地向后倒去。
    “老夫人……”胡嬤嬤连忙扶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