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皇陵祭祀
在春嬤嬤到裴府的第十日,裴悦才见到传说中的善嬤嬤,皇后到底还是要善嬤嬤来裴府折磨她一回。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第一回见到善嬤嬤,裴悦就觉得善嬤嬤不好接触。善嬤嬤的颧骨很高,脸上笑容很少,很像年画上的门神,看著就不是个好说话的。
但经过春嬤嬤调教后,裴悦的行为举止,已经没什么可以让善嬤嬤挑错的地方。
裴府里一下来了两位宫里的嬤嬤,裴悦经过春嬤嬤的指点后,心態倒是还好。
就是裴霖,总觉得自家姐姐是个贪玩的,隔三岔五就要路过看看。
方才裴霖送了黑仔用的牛皮绳来,等人一走,善嬤嬤就看著裴悦道,“裴姑娘和家里兄弟感情好,这是好事。不过如今姑娘家大了,裴公子也不是黄口小儿,隨意出入姑娘的院子,还是不太好。姑娘家的名声最重要,便是嫡亲的兄弟,也该保持距离,免得被人说轻浮。”
在裴悦这里,裴霖一直是个小弟弟的样子,他们差了五岁,很多时候都说不到一块去。倒是头一回听人说,要她和裴霖保持距离。
“嬤嬤说得是,姑娘家的院子,確实不好让人隨意出入。”裴悦笑眯眯地看著善嬤嬤,经过两日的相处,她也摸索出一些相处之道,只要她像一样,不管善嬤嬤出什么招,最后气的只会是善嬤嬤自己,“不过我就一个弟弟,日常来往多一点,也是正常。况且,裴霖小我那么多,又是正常的姐弟往来,也就只有心里齷齪的人,才会想不乾净的事。您说对吧?”
一番话说得温温柔柔,一点也不像生气,可却又不是很给情面,善嬤嬤听到时,本就不好看的脸色,又更黑了一点。
春嬤嬤过来打圆场,“善嬤嬤说得有道理,裴姑娘也对。能有个知冷知热的兄弟姐妹,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事。善嬤嬤累了吧,要不你坐会?”
善嬤嬤看了春嬤嬤一眼,微微昂著头,说不累。
“那也不好让你一直辛苦,不然皇后娘娘可要说我偷懒了,你还是坐坐吧,我来给裴姑娘讲讲宗室祭祀的事。”春嬤嬤笑得和气,善嬤嬤再不好说话,也不能打春嬤嬤的笑脸。
春嬤嬤扶著善嬤嬤坐下后,让裴悦也坐下,丫鬟们有眼色地给三个人都换了新茶。
裴悦站了许久,这会腿酸得发麻,坐下后才舒坦些。
皇上登基十几年,皇后把后宫都掌控在手中,唯独没能掌控祭祀的权利。
春嬤嬤开口前,先看了一眼边上的善嬤嬤,才开口,“从皇上登基后没几年,祭祀就是由薛贵太妃操持。那么多年过去,薛贵太妃德高望重,关於薛贵太妃,裴姑娘应该不陌生?”
“自然。”裴悦点头道。
薛贵太妃和太上皇住在皇陵,每隔一段时间,薛贵太妃就会去芝兰书院讲学。裴悦可喜欢薛贵太妃了,那是一个看著很庄严,实际却很跳脱的一个人。
裴悦不止一次地为薛贵太妃感到惋惜,若不是当初薛家把薛贵太妃嫁给年过半百的晋元帝,薛贵太妃也不用年纪轻轻守在皇陵。
不过这些年,隨著薛贵太妃的讲学和做善事,让她在民间的声望很高,百姓们都很尊敬她。
唯独会让人说两句閒话的,就是太上皇弱冠后,一直不肯要皇上送的侍女。不知何时开始,便有人说薛贵太妃和太上皇有染。
但这个流言,很快就被裴家帮著给断了。
裴悦有问过母亲,流言是不是真的。但母亲和她说,流言真假都不重要,太上皇不要侍女也是明確的选择,当年太上皇让位给皇上,皇上可没少盯著太上皇。若是太上皇有个子嗣,岂不是让皇上更不安心。
说到当年让位的事,总而言之,便是皇上如今的皇位,是了些心力才得来的。
如今太上皇已经说明要带髮修行,一辈子守著皇陵,为了晋朝的千秋万代吃斋念佛。已然放出这种话,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至於太上皇和薛贵太妃到底如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皇家的祭祀,流程繁琐且规矩破多。”春嬤嬤说到祭祀,才收起脸上的笑容,“就算现在有薛贵太妃操持祭祀的事,但终有一日,这个担子要落到裴姑娘的身上。所以提前懂些规矩,也是好的。”
比起站著学规矩,裴悦更愿意坐著听春嬤嬤说话,虽然过程有些无趣,但春嬤嬤时常会问她听懂没有,便也不敢走神太久。
不过坐了一个下午,裴悦的腰也有些难受。
宫里的嬤嬤不会在裴家待太久,再有个四五日,便也要走了。
傍晚用膳前,春嬤嬤才停住不说,起身告辞。
她一走,善嬤嬤自然也要跟著走。
两个人走出裴悦的院子,往隔壁住的庭院去,善嬤嬤听了半日,也跟著坐了半日,这会身边没有其他人,才轻轻地挑眉道,“春熙你倒是个会做人的,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一点错儿也挑不出来。”
春嬤嬤知道这是在讽刺她,不过在宫里活了半辈子再多的气性也被磨圆了,“听主子的吩咐,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瞧善嬤嬤你也很认真,咱们都是奉命出宫办事,这是主子赏识,也是一种恩典。一个人犯错,便是两个人的错,所以为了不连累善嬤嬤,我也只能战战兢兢地办事。”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也回应了善嬤嬤的嘲讽,善嬤嬤听得无话反驳,进了院子就大步朝屋子走去。
春嬤嬤看著善嬤嬤大步离开,无奈地摇摇头,她只是不想惹是生非而已。想在宫里保命,还真是不容易。
想到这里,春嬤嬤又想到了裴家姑娘,人倒是通透有灵性,就是不知道,往后嫁入东宫,会是个什么前景。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
第一回见到善嬤嬤,裴悦就觉得善嬤嬤不好接触。善嬤嬤的颧骨很高,脸上笑容很少,很像年画上的门神,看著就不是个好说话的。
但经过春嬤嬤调教后,裴悦的行为举止,已经没什么可以让善嬤嬤挑错的地方。
裴府里一下来了两位宫里的嬤嬤,裴悦经过春嬤嬤的指点后,心態倒是还好。
就是裴霖,总觉得自家姐姐是个贪玩的,隔三岔五就要路过看看。
方才裴霖送了黑仔用的牛皮绳来,等人一走,善嬤嬤就看著裴悦道,“裴姑娘和家里兄弟感情好,这是好事。不过如今姑娘家大了,裴公子也不是黄口小儿,隨意出入姑娘的院子,还是不太好。姑娘家的名声最重要,便是嫡亲的兄弟,也该保持距离,免得被人说轻浮。”
在裴悦这里,裴霖一直是个小弟弟的样子,他们差了五岁,很多时候都说不到一块去。倒是头一回听人说,要她和裴霖保持距离。
“嬤嬤说得是,姑娘家的院子,確实不好让人隨意出入。”裴悦笑眯眯地看著善嬤嬤,经过两日的相处,她也摸索出一些相处之道,只要她像一样,不管善嬤嬤出什么招,最后气的只会是善嬤嬤自己,“不过我就一个弟弟,日常来往多一点,也是正常。况且,裴霖小我那么多,又是正常的姐弟往来,也就只有心里齷齪的人,才会想不乾净的事。您说对吧?”
一番话说得温温柔柔,一点也不像生气,可却又不是很给情面,善嬤嬤听到时,本就不好看的脸色,又更黑了一点。
春嬤嬤过来打圆场,“善嬤嬤说得有道理,裴姑娘也对。能有个知冷知热的兄弟姐妹,是多少人都羡慕的事。善嬤嬤累了吧,要不你坐会?”
善嬤嬤看了春嬤嬤一眼,微微昂著头,说不累。
“那也不好让你一直辛苦,不然皇后娘娘可要说我偷懒了,你还是坐坐吧,我来给裴姑娘讲讲宗室祭祀的事。”春嬤嬤笑得和气,善嬤嬤再不好说话,也不能打春嬤嬤的笑脸。
春嬤嬤扶著善嬤嬤坐下后,让裴悦也坐下,丫鬟们有眼色地给三个人都换了新茶。
裴悦站了许久,这会腿酸得发麻,坐下后才舒坦些。
皇上登基十几年,皇后把后宫都掌控在手中,唯独没能掌控祭祀的权利。
春嬤嬤开口前,先看了一眼边上的善嬤嬤,才开口,“从皇上登基后没几年,祭祀就是由薛贵太妃操持。那么多年过去,薛贵太妃德高望重,关於薛贵太妃,裴姑娘应该不陌生?”
“自然。”裴悦点头道。
薛贵太妃和太上皇住在皇陵,每隔一段时间,薛贵太妃就会去芝兰书院讲学。裴悦可喜欢薛贵太妃了,那是一个看著很庄严,实际却很跳脱的一个人。
裴悦不止一次地为薛贵太妃感到惋惜,若不是当初薛家把薛贵太妃嫁给年过半百的晋元帝,薛贵太妃也不用年纪轻轻守在皇陵。
不过这些年,隨著薛贵太妃的讲学和做善事,让她在民间的声望很高,百姓们都很尊敬她。
唯独会让人说两句閒话的,就是太上皇弱冠后,一直不肯要皇上送的侍女。不知何时开始,便有人说薛贵太妃和太上皇有染。
但这个流言,很快就被裴家帮著给断了。
裴悦有问过母亲,流言是不是真的。但母亲和她说,流言真假都不重要,太上皇不要侍女也是明確的选择,当年太上皇让位给皇上,皇上可没少盯著太上皇。若是太上皇有个子嗣,岂不是让皇上更不安心。
说到当年让位的事,总而言之,便是皇上如今的皇位,是了些心力才得来的。
如今太上皇已经说明要带髮修行,一辈子守著皇陵,为了晋朝的千秋万代吃斋念佛。已然放出这种话,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
至於太上皇和薛贵太妃到底如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皇家的祭祀,流程繁琐且规矩破多。”春嬤嬤说到祭祀,才收起脸上的笑容,“就算现在有薛贵太妃操持祭祀的事,但终有一日,这个担子要落到裴姑娘的身上。所以提前懂些规矩,也是好的。”
比起站著学规矩,裴悦更愿意坐著听春嬤嬤说话,虽然过程有些无趣,但春嬤嬤时常会问她听懂没有,便也不敢走神太久。
不过坐了一个下午,裴悦的腰也有些难受。
宫里的嬤嬤不会在裴家待太久,再有个四五日,便也要走了。
傍晚用膳前,春嬤嬤才停住不说,起身告辞。
她一走,善嬤嬤自然也要跟著走。
两个人走出裴悦的院子,往隔壁住的庭院去,善嬤嬤听了半日,也跟著坐了半日,这会身边没有其他人,才轻轻地挑眉道,“春熙你倒是个会做人的,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一点错儿也挑不出来。”
春嬤嬤知道这是在讽刺她,不过在宫里活了半辈子再多的气性也被磨圆了,“听主子的吩咐,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我瞧善嬤嬤你也很认真,咱们都是奉命出宫办事,这是主子赏识,也是一种恩典。一个人犯错,便是两个人的错,所以为了不连累善嬤嬤,我也只能战战兢兢地办事。”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也回应了善嬤嬤的嘲讽,善嬤嬤听得无话反驳,进了院子就大步朝屋子走去。
春嬤嬤看著善嬤嬤大步离开,无奈地摇摇头,她只是不想惹是生非而已。想在宫里保命,还真是不容易。
想到这里,春嬤嬤又想到了裴家姑娘,人倒是通透有灵性,就是不知道,往后嫁入东宫,会是个什么前景。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