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水足粮饱!天降神药愁云消

    “参见陛下!”
    秦婉芸到来,士兵们纷纷下跪。
    流民们也都各自放下武器,跪倒在地。
    对於王权,他们有著与生俱来的恐惧。
    而老大万强已经死了,他们没了领头羊,女帝带来的数百名军士,个个手持利刃,他们不是对手。
    秦婉芸策马来到人群前方,冰冷的目光从一个个难民身上扫过。
    一群人嚇得瑟瑟发抖,不敢抬头。
    秦婉芸又看向樊广身边的士兵。
    发现其中很多人都受了伤,血流的到处都是。其中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应该是刚参军不久,脸被镰刀削开了,血把衣甲打湿了大半。
    如果不及时治疗,这样的伤或许会要了他的命。
    秦婉芸只觉得心里一阵绞痛。
    “为什么不拔刀?”她问。
    “稟陛下,因为他们……是平民。”小战士垂下头,对著秦婉芸抱拳。
    “平民?”
    秦婉芸转过身来,美目含霜,冷冷地看向一眾难民,“他们自称平民,口口声声索要公平,却提起锄头和镰刀,剥夺属於你们的公平!”
    要论公平,战士才是最为不公的那群人。
    哪怕是饿著肚子,也要硬著头皮走上战场,和比自己强大无数倍的敌人拼命。
    而回到军营之后,他们拼死保卫的平民,却想要踏著他们的尸体,抢走他们的口粮。
    这公平吗?
    “大寧確实不允许军人杀害平民。”
    秦婉芸策马而立,声音不大,但威严十足,“可当军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尊严受到侮辱,你们有什么理由不拿起武器反抗?”
    “军乃国之魂,你们是大寧的力量所在,容不得一切挑衅!”
    北国寒风阵阵,吹动她身上的红袍赤氅,猎猎作响。
    將士们单膝跪在地上,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眼眶却微微泛红。
    从未有过哪位帝王,会亲口跟他们说这样的话,会为他们爭取权利。
    “陛下,我也不想闹事,可家中还有三个小童嗷嗷待哺,如果没有吃的,他们都得饿死,所以我实在是迫不得已……”
    难民当中,一个身形枯瘦的老人泪流满面,对著秦婉芸不停磕头,“求陛下开恩,老头子我死不足惜,恳请陛下赏赐小孩一口饭吃,哪怕是死了,我也感念陛下恩德!”
    “是啊陛下,我夫人得了石肤病,如果没有水,她活不过今晚,求陛下赐水!”
    “恳求陛下……”
    一时间,难民们哀嚎连连。
    秦婉芸心酸不已。
    天灾无情,民不聊生,为了生存,一个人能做出任何疯狂的事。
    秦婉芸同情他们,可对於军粮,她绝不让步!
    “两天前,李横將军率三千甲士,奔袭百里,进攻敌国占领的沙泉。”
    她默默看著眾人,一字一句道,“为了夺取水源,为了让整个北原城,包括你们在內的每一个人,能够喝上一口水……他们战死了,三千人,一个也没回来!”
    “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用命守护的人,居然会拿刀子,对准他们的同袍!”
    “我知道你们饿,可他们呢,他们又何尝不饿?”
    听到这话,老人的目光顿时呆滯起来。
    其他难民,也同样懊悔地看著自己的双手。
    方遂跟在秦婉芸身后,把脸扭向一旁,偷偷抹眼泪。
    李横是他的好兄弟,走之前把最后一小块干饃託付给他,说害怕战死之后,让敌人捡了去。
    干饃他还留著,可是李横回不来了。
    此时的军营门口,横七竖八躺了不少尸体。
    有难民的,也有士兵的。
    有的是在刚才的衝突中被打死,还有的是因为太饿,体力不支而死。
    鲜血和地上的黄沙混成了一团,整片土地被染成了黑色。
    秦婉芸亲眼看到这一幕,心里万分悲痛。
    “所有参与闹事的人全部缴械,统一押送至西城外开垦荒地,半年之內不得离开!”
    开垦荒地?
    一眾流民的眼中,突然闪起希望的光芒,“陛下,咱们是可以种粮食了吗?”
    “没错。”
    秦婉芸道,“北原城有水了,你们的命暂时留著,种出粮食来,可以將功补过。”
    “此外,去城西之前,军士们会送你们到城中领取口粮,每人半个馒头、半张烤饼,外加一桶水。等你们开始耕种,还会有更多的食物供给!”
    秦婉芸话音落下,眾人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磕头。
    “谢陛下开恩!”
    有水了!
    有吃的了!
    太好了,他们和家人终於不用饿死了!
    许多人光是想想馒头和烤饼的味道,就幸福到哭出声来。
    “带下去吧。”
    秦婉芸一声令下,一列军士押送著难民离开。
    ……
    青铜鼎里的水一直衝到下午才停。
    张扬也不知道送了多少水过去,不过无所谓,反正凭两台抽水泵,根本不可能把地下河里的水抽乾。
    期间他去了一趟城里,买了不少物资。
    主要是药物和基本的医疗工具。
    药物包括大量的中药材,以及一些常用的特效西药,止血的消炎的杀菌的抗过敏的,应有尽有。
    考虑到古代打仗易受外伤,伤口经常感染,青霉素直接买了三百盒。
    还有什么消毒酒精和碘伏也准备了许多,医用的镊子钳子、注射器针头、纱布刀子剪子缝合线,一样不少。
    除此之外,他还买了台印表机。
    了不少时间,在电脑上把这些药物和医疗工具的说明书翻译成古代文字,再列印出来,装订成厚厚一册。
    如此一来,古代的医生经过一番研究,应该也能掌握使用方法。
    忙完这些时候已经不早了,粮站的工人们陆续下班。
    待张扬清点,发现新鲜的大米已经装满了整整一个米仓。
    共计二十吨。
    麵粉是用袋子装好的,一袋四十斤,共二百袋。
    这些粮食,足够让十六万人吃上好几顿饱饭了。
    尤其是军中的將士,寧国要想復兴,他们是最重要的力量,必须要保证足够的营养。
    所以张扬还订购了大量的蔬菜和肉,明早就能送到,爭取让战士们顿顿都能吃上两个菜。
    停止供水后,青铜鼎很快就吸乾了里面的最后一滴。
    张扬把鼎搬回自己的房间,然后给秦婉芸送去一句话,让她找个乾净的地方接收药物。
    ……
    一整天,秦婉芸都守在镜源池边。
    她已经做好了和青铜鼎共伴余生的准备。
    一直到傍晚时分,鼎中的水停了,镜源池中的水位已经有了一尺深。
    守在池边的大臣和士兵们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他们已经好久没见过这么多的水了,看到这清澈见底的水,就等於看到了生的希望。
    宫中太医之首章元承,前来拜见秦婉芸。
    “陛下,微臣无能。”
    章元承神色凝重,脸上写满了无奈,“臣和其他太医已经去军营看了,將士们受伤不轻,若不及时处理,伤口可能会腐烂发溃,只是现在缺少药物,臣等实在是束手无策……”
    听到这话,秦婉芸秀眉紧蹙。
    自军营回去之后,她就让宫里的太医前去为受伤的士兵看诊。
    可看诊又有什么用?
    如今天干地旱,地里长不出粮食,山里更长不出草药。
    没有药,一切都是徒劳,伤病会杀死很多人,並且近日城中流行的石肤症,也无法得到解决。
    “陛下,神明传信!”
    刚把青铜鼎翻过来的方遂,恰好接住了一张纸条。
    他无比激动地跑到秦婉芸面前,单膝跪地,双手將纸条奉上。
    秦婉芸接过一看,脸上愁云顿消。
    闭上眼,手掌將纸条紧紧贴在胸口,心中感激尤甚。
    有药了!
    真好,神明永远都那么让人安心。
    “即刻召集眾太医,大殿取药!”
    秦婉芸一声令下,章元承整个人都呆住了。
    大殿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