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这是老天奖励我们的,我们受得起

    往后她女儿的生命里,只能是甜蜜幸福,所有的苦她都要替她挡在门外!
    陶长义看出曹安琴的异样,轻声说,“妙芝,坐了这么久的火车,阿姨累了,我也累了,我们赶紧回去吧。【,无错章节阅读】
    以后只要你想,你可以隨时过来和晶晶住几天。”
    曹安琴赶紧把快落下的泪拭乾,“对对对,今晚先回妈妈那里认个地方住几天,然后再去我给你们准备的房子可以吗?”
    沈妙芝赶紧从沙发里起来,连连点头,“结婚这么久都没有娘家可以回,这次回来我要在娘家好好住上几天才行。”
    曹安琴眼底闪了闪,挽著沈妙芝的胳膊出门,陶长义和马思逸拿著行李紧隨其后。
    刚好华一龙从门口探身望出来,曹安琴和他眼神交匯道別,一家人走进楼梯间。
    这次麵包车只开了不到十分钟,就驶进了一个偌大的四合院,借著灯光看去,四合院有四五百平方,里面的主建筑都没有变,有点古宫廷风格,只有左边的耳房旁新盖了个近代两层洋楼,但是整体的风格也和四合院十分融洽。
    饶是沈妙芝已经是活了两世的人,但是也忍不住唏嘘感嘆。
    曹家不愧是百年家族,这里依照地势是將来的三环以內,这个四合院將来的市值都是以亿为单位计算的,是旁人几辈子都可望不可即的存在。
    即使自己什么也不干,躺平当个米虫也能活几辈子了吧?
    但是沈妙芝看著这个房子,激动地握住陶长义的手,心里突然冒出一个非常大胆的想法。
    陶长义感受到媳妇的激动,还以为是看见房子的震惊,回握了握她。
    世事无常,如果妙芝没有和曹安琴走散,就是妥妥的千金大小姐,自己这一辈子永远也不会遇见她,甚至娶到她
    黄婶和两个穿著黄色工服的佣人,正恭敬地站在洋楼的门外等著,看见一家人下了麵包车,就赶紧上前,“夫人,一路辛苦了,我给大家准备了养胃的清汤,喝了它泡个澡別提多养神了。”
    另外两个佣人赶紧把车里的行李拿下来,送到了房间。
    曹安琴心情很好地点头,把沈妙芝从身后拉出来,“黄婶,她就是我的女儿,妙芝。”
    黄婶目光落到沈妙芝身上,满面的慈爱恭敬,“恭喜夫人和大小姐母女聚首,大小姐,快进屋吧!”
    沈妙芝看著眼前人礼貌地笑著回应,“谢谢黄婶,妈妈这两天经常提起您的厨艺,我已经期待很久了。”
    黄婶暖暖一笑,赶紧把她迎进门换鞋,“哎,这么多年夫人是习惯了我做的饭,其实都是她夸出来的。
    倒是小少爷去了一趟康安市,就对大小姐的厨艺念念不忘呢!”
    黄婶也是真心心疼曹安琴,也顺带著心疼眼前这个受苦遭罪的大小姐。
    想起之前自己还掏心窝子地伺候了几个月假冒的千金,心里就又悔又膈应。
    还好一切水落石出,夫人终於和大小姐母女相认了。
    洋楼有两层,一层有两个房间,是姜婶和两个僕人住的地方。
    二层有四个房间,马思逸和曹安琴一东一西住两头,中间的大房间是一直给心逸留的。
    曹安琴愧疚地说,“本来里面的一切都是我从小到大给你置办的,之前那个人住了几个月,我怕你不开心,里面所有的东西都让姜婶扔掉了,这一切都是我重新给你们置办的新的。”
    房间很大,一米八的大床上铺著成套的红色的喜字被面床单,床边是个偌大的白色梳妆檯,上面的女孩用品从护肤到首饰一应俱全。
    梳妆檯旁边就是一个大大的阳台,阳台上有一方喝茶休憩的小桌子,看一眼就觉得愜意。
    床边的一整面墙都是洁白的落地的衣柜。
    沈妙芝忍不住拉开,柜子里一分为二,一半是女士的衣服,从短袖长裙秋装冬衣的顺序,整齐地掛了一柜子。
    另一半男士的衣服也是一样。
    女孩的配饰帽子包包,还有散发著淡淡洗衣皂香味的內衣裤,都分类装满的抽屉。
    男士柜子照样。
    不仅是沈妙芝,陶长义看得心里头也是一热,忍不住感激地看了看曹安琴。
    她这是爱屋及乌,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儿子。
    曹安琴笑著说,“大家都累了,一会我让黄婶直接把汤端进房间,你们喝完后就去泡个澡解解乏。
    你们小两口说说话,我先去换身舒服的衣服。”
    说完她就笑眯眯的出去,替他们关好了门。
    沈妙芝和陶长义相对而立,眼里都是踏实和动容。
    “长义,以后我们就是有妈妈心疼的孩子了。”
    沈妙芝牵起陶长义的手,满眼的笑意。
    陶长义点头,喉咙里发出温柔的回应,“嗯,娶到你我才有这个福气。”
    沈妙芝情不自禁地搂住他的腰,“我们吃尽了苦头,却仍然没有放弃生活,这是老天奖励我们的,我们受得起。”
    陶长义轻轻抵住她的头,极尽温柔地蹭了蹭。
    苦尽甘来说的应该就是此时此景,但是他的心里却突然涌起一丝不安。
    一切就像是迷人眼的锦簇团,美好得不太真实。
    他总觉得的有什么自私卑劣潜伏在暗处,会荼毒这些来之不易的美好。
    热汤暖身,温池解乏,一夜好眠。
    第二天一早,麵包车就把黄晶晶三人从鑫福园接到了四合院。
    华一龙看著二十年前的熟悉景象,心里千头万绪。
    黄晶晶一进院子嘴巴就惊成了o。
    周兴华的眼里也满是震惊,自己要不上赶著贴过来,沈妙芝岂止可以甩开自己单飞,就算什么也不干,人生也站到了至高点了。
    餐厅的长桌上,曹安琴和黄婶热情地招呼著大家坐下一起享用早餐。
    一部分是黄婶自己做的,还有一大半是曹安琴吩咐买来的京市各种特色早点。
    麵茶烧饼咸菜,炒肝包子,豆腐脑油饼
    隨著黄婶介绍,一桌子的人看的眼繚乱,纷纷呢咽口水。
    沈妙芝却开始研究这些吃食的特別之处,不停的询问黄婶没一道吃食的歷史源来。
    想把在京市做餐饮,就必须了解京市饮食文化。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