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我是妈的女儿,不跟著你姓跟谁姓

    沈妙芝接过来看,“入学申请?”
    疑惑了一秒,她脸上隨之漾出兴奋,“我可以直接去高三班上课,参加明年的高考?”
    曹安琴看著闺女激动的神色,欣慰的笑里有心疼,“等你把一切都安排得差不多,就全部甩手给你华爹和长义,去学校安心的复习备考华清,怎么样?”
    沈妙芝用力的点点头,翻开入学申请,眼神定格在学生姓名处,曹妙芝。【,无错章节阅读】
    她下意识望向曹安琴。
    曹安琴笑著拉起她的手,“没有经过你的允许就改了你的户籍和姓氏,你不会怪妈妈吧?”
    沈妙芝反握住曹安琴的手,眼底的笑满上雾气,“我是妈的女儿,不跟著你姓跟谁姓。”
    曹安琴微微忐忑的心落实,忍不住把妙芝搂紧怀里,“妈妈真的很幸福。”
    “女儿也荣幸之至”妙芝轻轻拍了拍曹安琴的背,脑海里下意识浮现被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晚,撕心裂肺的遗憾轻轻被翻出来,戳破。
    “毕竟妈妈是心逸高校的创始人,我害怕自己的身份会影响到你正常的学习生活,所以要不要在学校公开我们母女关係的事情,妈妈还要问问你的意见。”
    曹安琴轻轻推开女儿,时刻含著爱意的温柔眼眸里有郑重的询问。
    妙芝笑了笑,“妈,你考虑得很周全,一定不能公开。
    要是我一开始就在您身边,一路学上来,倒无关紧要。
    但是我半路直接杀进高三,不管实力是真是假,到时候別人都会以为我是凭关係走个过场。
    再说沈星梦已经把你消耗了一遍,不要再因为我,让学习的圣地变成八卦的中心了。
    况且头上要是顶著你的光环,到时候我在学校还能看到真实的面孔吗?”
    “妈妈知道你喜欢靠自己的实力说话,所以才没有贸然的公开,但是妈妈要告诉你,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只要你有需要,妈妈都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你帮助你。
    知道了吗?”
    曹安琴眼底划过动容和心疼,这才是她曹安琴的女儿,格局三观都和自己在一个世界。
    当初自己怎么就迷了眼,相信了外物,却没有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
    妙芝点点头,“我知道了妈妈,只要你们在我身后,我就无所顾忌。”
    次日,妙芝和黄晶晶到饭店门口的时候,门口已经一片熙攘。
    看见他们来,人群自觉地分开一条道。
    “大家都很守时啊!”沈妙芝热络地和他们招呼。
    被选上的临时员工纷纷笑著回应,跟在她的后面挪前了几步。
    妙芝在门口转身,“虽然我们还要进行筛选和考试,但是从今天起所有人都是有工资的,实习培训期间,每个人按一天两块钱工资结算。
    到时候留下的人,每个月的工资会在次月的八號发放,即使被淘汰,也会给你们按天数结算工资。
    总之大家都是出来干事的,我们饭店绝对不会让大家吃亏。”看书溂
    一番话说完,人群立马爆发出一阵叫好。
    毕竟哪个资本家不是能抠则抠,培训复选期间还发工钱的老板,整个京市也数不出两家。
    “好,大家跟我进来,把饭店一楼收拾出来作为培训考试的场地。”
    妙芝招了招手,人群就跟著她涌进了大厅。
    简单的分配工作后,大家都热络地忙活开来。
    见妙芝和黄晶晶带头干活,所有人越发的带劲了。
    人多力量大,不到一个小时,一楼的装修垃圾已经被清理出去,提前准备的考试工具也都被搬了进来。
    服务员的考试內容就是介绍菜谱,针对不同的客人进行组合推荐菜品,还有算帐登记,四个人一组,进行现场展示。
    大家都没有见过这种形式的培训,觉得新鲜又紧张。
    厨师的考试內容就是把自己见过听过做过的菜式名字和做法全写出来,还要写出自己知道的一切菜品原材料和调料,最后就是做出自己最拿手的一道菜品,並起一个好听的菜名。
    一天下来,优劣已分上下。
    效果达到,妙芝没有拖延时间,乾脆利索地从所有人那里,把人员敲定。
    被选上的个个都是喜笑顏开,激动不已。
    落选的人虽然心里各种惋惜,但是也明白自己確实技不如人。
    “我身边的这位就是將来饭店的大堂经理,统管饭店里所有的工作內容,接下来的培训和工作安排,黄经理会一一部署,你们只管听她的就好。”
    招聘的事情告一段落,妙芝把剩下的事情全部甩给了黄晶晶。
    饭店规矩,员工守则,厨师培训
    黄晶晶面对厚厚的工作內容和六七十人,虽然觉得有些头大,但是心里却生出了满满的豪情壮志。
    饭店的事情撂下了挑子,妙芝把目光转向华一龙和陶长义这头。
    果不其然,富田区和筒子楼被政府进行公开招標,一下子引起了不少民营企业的关注。
    本身就和政府有合作的土建公司就有八九家,其中有两家是业界巨头,中诚建筑和新科建筑,这两家都已经是近千万的规模,完全可以自成气候。
    有规模和想法的几家民营企业,也迅速地开始和中等规模的土建公司牵线搭桥谈合作。
    好在这一切的动作之前,李长国已经给华一龙铺好了路,已经和两大巨头建筑公司分別洽谈。
    虽然两家公司完全可以单干,但是领头人深知道,自主经营地產和政府统筹规划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是稳赚不赔的,还有一个是风险和回报参半的。
    可以说李长国和这些公司打交道多年,交情那不是一星半点,加上很清楚每个领头人的胆魄和脾气,他把承包地產的利弊做了很详尽的剖解分析。
    粗略的计算过后,得知不管承包建设哪一个指標都需要两千万左右的资金,两大巨头都收回了想单飞的想法。
    这么多年积攒下的资產,也不是大风颳来的,大家不得不谨慎对待这次的变革。
    李长国適时地推荐了新起之秀,义龙地產有限公司。
    【请记住我们的域名 ,如果喜欢本站请分享到facebook脸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