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孟福生真的是素久了!……

    孟福生真的是素久了!不然不至于这么‘馋’!
    许明月原本打算起身看看阿锦有没有踢被子, 不放心她,最后愣是没起的来,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
    阿锦的卧室有暖炕, 有火墙,实际上并不冷, 阿锦是个怕热的孩子, 总是炕这头睡到炕那头, 一晚上都在找凉快的地儿,给她盖上被子她也会不断的蹬掉。
    她晚上睡的早,早上也醒的早, 醒来前,她习惯性的伸手在身边摸摸,没有摸到妈妈, 她坐起身,揉揉眼睛, 发现妈妈不在,她也没惊慌, 而是乖乖的穿上毛衣、棉袄、袜子,穿上老太太给她做的布鞋,哒哒哒的跑出去洗漱, 早读。
    孟福生是个非常警醒的人, 夜里稍微有些动静, 他都会惊醒, 一个晚上总是要惊醒好多次。
    这一晚是他来这里后,睡得最温暖最安然的一晚。
    没有老鼠的吱吱叫和满房梁跑的声音,没有夜猫在外面发出如婴儿啼哭般的喵叫声,没有外面风吹树枝的呜呜声。
    唯有温暖, 唯有安然。
    他紧紧抱着怀里的人,不舍得撒手。
    可哪怕这房子因为有火墙,双层的墙体足够的隔音,阿锦起床的动静还是第一时间惊醒了他,让他轻轻的从床上起来,细细给她掖好被角,穿了衣服到外面。
    阿锦从厨房炕灶的砂锅里舀了温水,坐在小椅子上安静的刷牙,看到孟福生出来,软软糯糯的喊了声:“爸爸。”
    一声‘爸爸’,让孟福生在这个清冷寂静的早上,一颗心仿佛软成温水,蹲下/身问她:“怎么起的这么早?”
    阿锦习以为常地说:“妈妈说要打卡早读。”
    早读的习惯她从一年级坚持到现在,五年了。
    她刷了牙,自己拿着自己的小毛巾,端着属于她的搪瓷盆,舀了温水细细的擦了脸,又给自己抹上了脸霜。
    她因为过敏,许明月给买她的脸霜是皮肤科医生给她推荐的微某娜家的舒润霜,颜色白白的,没有一丝味道。
    之后就回房间拿了本书,坐在小椅子上读着。
    她暑假带的《日有所诵》早已经被她背完了,现在读的是《唐诗三百首》,里面大多数的诗她都已经会背了,之前妈妈教了她《蜀道难》和《琵琶行》。
    她讲计时器定好时间,就没再管孟福生,自己朗声读了起来。
    老师说,要读完了,才能和别人说话。
    孟福生先是蹲在她身边看了一会儿,没有打扰她,而是起身去洗漱,然后去厨房,在厨房的橱柜里找到一个半大不小的砂锅,洗了米和红薯放在砂锅里小火熬煮着。
    这是他到荒山这几天做习惯了的,许明月自己懒的很,每天却为了阿锦的早餐,不得不早起为她做早餐,孟福生来到荒山就接手了这份工作,她便也心安理得的睡起懒觉来。
    但今天她真的不是睡懒觉,她真的只是正常睡觉。
    鏖战太晚,根本醒不来。
    煮粥的功夫,孟福生自己也洗漱完毕,牙刷是许明月给他的没有标记的酒店牙刷。
    他自己也有牙刷的,早已经刷的快秃了毛。
    洗漱完,厨房里的粥差不多也沸腾了,他将洗好的两颗鸡蛋放入锅中。
    许明月已经说了好几次,让他放三颗,一人一颗,他却知道鸡蛋的金贵,尤其是三年大旱之后,全国的家禽只剩下二十分之一,在这种时候,许明月这里还能给阿锦每天一个鸡蛋,已经是极为难得了。
    对于鸡蛋的来源,他也不去深究,来这里两年多,他也深知在这个地方,有着很多他不知道的渠道可以获取一些东西,比如他就曾在坐小船去往蒲河口的路上,看到竹子河的一座小岛上,散养了一些鸡鸭,外面再怎么干旱,这些散养在河中心小岛上的鸡鸭,光是吃河滩的螺蛳、鱼虾,都会有丰富的产蛋量。
    这样的小岛并不只是一座,具体有多少,孟福生这个外来者,自然不会去探寻。
    更别说,后面还有一座茫茫大山,大山里还住着许许多多的山里人,在大山深处,如果解决了野兽的问题,圈一块地,养一些鸡,也是可以的。
    还别说,在几十年后,还真有不少人承包了这边的山头,在里面饲养吃玉米和草丛里的虫子的走地鸡、山地猪、土鸡蛋,卖的可不便宜!
    之前许明月说了几次,让他给自己也煮个鸡蛋,他没做,许明月就分了一半的鸡蛋塞到他嘴里:“现在下雨了,春天虫子不少,开春捉几只鸡崽子和鸭崽子回来,到时候我们就能实现鸡蛋自由了!”
    她车里每个月只刷新六十个鸡蛋,刚够她和阿锦吃,确实没有多余的给孟福生。
    “再养两只大白鹅,鹅可以看家。”想到大白鹅,小时候大伯家的大白鹅,真是她童年的噩梦啊。
    等粥咕咚的浓稠了,阿锦的早读也结束了。
    她这时候才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然后走到厨房,轻声地问:“爸爸,我妈妈呢?”
    孟福生指着右边的卧室,轻声说:“在睡着呢,我们不去打扰妈妈,让妈妈多睡一会儿好不好?”
    阿锦小手捂着嘴巴,大大的眼睛看着爸爸,用力的点头,然后小小声的和爸爸说着她的小秘密:“爸爸,我和你说个秘密,妈妈睡着的时候不能去打扰她,不然她会生气!”她双手叉腰,竖着眉毛嘟着嘴,做出生气的快要喷火的表情:“像这样,很生气很生气!”
    孟福生不由轻笑出声,手里搅拌着砂锅里浓稠喷香的米粥,捞了鸡蛋到碗里来,用冷水浸泡着,过了会儿剥了放在碗里,对阿锦说:“先吃鸡蛋,当心烫。”
    阿锦眼珠一转,就笑着将她不喜欢吃的蛋黄给孟福生:“爸爸,给你吃!”
    孟福生早就知道她的小心思了,也笑着拒绝:“鸡蛋里有卵磷脂,小朋友吃了聪明,不可以挑食。”
    阿锦有些失望地说:“原来你也知道呀!”
    她还以为只有妈妈知道呢!
    其实,经历过三年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后,阿锦其实已经不挑食了,过去不喜欢吃的蛋黄,对现在的她来说,也是很珍贵的食物,她只是想跟爸爸分享而已。
    吃过早饭,阿锦也没有立刻就上课,她还要靠在墙上,伸展了双臂,做十组拉伸和十组体能训练,热身开了后,才是上午的上课时间。
    期间孟福生回房间看了许明月几次,想叫她起床吃早餐。
    阿锦也蹑手蹑脚的进去,发现妈妈真的在爸爸房间,拉拉妈妈的手,轻声问孟福生:“爸爸,妈妈怎么会在你房间啊?”
    孟福生认真的告诉她:“爸爸和妈妈结了婚,妈妈就要和爸爸睡在一起了。”
    阿锦唰一下瞪大眼睛,不可置信地说:“那我怎么办?”
    孟福生也是很耐心的回答她:“阿锦是个大孩子了,要学会自己独立睡觉了,好不好?”
    阿锦很干脆地回答:“不好!我要和妈妈睡!”
    她心理上依然很依赖妈妈,条件反射觉得,妈妈是她一个人的。
    可实际上,对于妈妈在隔壁房间,她自己一个人睡,她并没有什么不适应,按照心理年龄来说,她此时应该是十一岁,而非真正的六岁小朋友,按照她真实年龄,也确实到了想要单独一个房间睡觉的时候。
    许明月一直睡到了十点,才被孟福生过来低声叫醒。
    许明月看到他,条件反射的把被子揪到了脖子,红着脸赶他:“你出去!”
    虽然大家都素了很久,但也不能涸泽而渔啊!
    孟福生轻笑了一声,没有去故意逗她,她这才拖着仿佛长时间不运动,突然爬了一回山的腿起床,出了房门,狠狠瞪了孟福生一眼,洗漱吃早餐。
    对于许明月来说,结婚最大的好处,大概就是不用再早起给阿锦做早餐,自己起床就有现成的早餐吃了。
    之后的每天晚上,孟福生都来给阿锦讲故事,除了《海底两万里》,全是她没有听过的故事,等她睡着,早上醒来,妈妈又被爸爸拐到他房间啦!
    *
    开春后,雨水就没有少过,丰沛的雨水使得竹子河的河水迅速的上涨,等春暖化冻后,整个大河以南的人们仿佛又从沉寂中苏醒了过来,临河大队新一任生产主任和大队书记,又开始组织起临河大队的人去挑堤坝。
    堤坝并不是只将家门口这一段修好就成的,实际上临河大队修建的这条堤坝,并不在原本的计划中,这是三年前许明月来到这里后,临时新加的一条堤坝,这三年为了圈住那一千多亩的河滩改造的良田,临河大队的人是紧赶慢赶,才将这条长长的堤坝给完全建造完毕,这条堤坝建造的又高又宽,两边呈梯形,宽到足以行驶一辆牛车!
    临河大队的人,生怕他们好不容易有的非山地的良田,再来一场洪水,这一千多亩地的良田就没了。
    现在,他们又要带着他们的铁锹和竹筐,开始修新的一段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