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进修?学习?两年?这……
进修?学习?两年?
这几个字出现在一起, 让许明月有一瞬间的疑惑,然后就反应过来:“你和京城那边联系上了?”
孟福生停顿了半秒,点了下头, “是江老联系的我。”
许明月也没有深究,而是关心的问他:“你家人那边还没联系上吗?”
这几年, 她从没有过问过他家里那边的事情, 他也没说。
早期是觉得他们这样的半路夫妻不一定能长久, 她也是知道未来形势的,知道他未来注定会走,没想到不知不觉已经在一起这么多年, 她发现自己也没有那么洒脱。
两人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多谈,许明月见他不想多说,便也没多问, 而是认真问他:“你知道我今年多大了吗?”
她早就知道今年会恢复高考,也知道今年年末就会是十年停滞后的第一次高考, 她想过阿锦会考,想过许小雨会考, 就是没有想过着高考还会有自己什么事!
当然,这个进修并不需要她去参加高考,只需要去学习两年。
可她都三十七岁了, 进修两年后, 都三十九岁, 快四十岁了, 她四十岁事业要重新开始吗?
她有些不解自己进修的意义何在。
她现在是公社书记,再升一升就是县级干部,她要去京城进修两年,公社这边必然是没她的位置了。
孟福生则抱着她失笑, 笑的时候声音低低的,胸腔都在振动,对她说:“这次的进修完了,上面必然会大用你。”
不然她一个小学都没有上过的干部,将来成就必然有限,上面再怎么提拔她,上限最高也就市级了。
可现在很明显,许明月得江老看重,是想要培养她了。
可这些哪里是前世没有进过体制内,今生也一直在公社里打转,一直在基层做实事的许明月能懂的?
上面人的思考方式站在许明月根本看不着的高度,这一点孟福生明白,许明月却不明白。
此时今年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没公布,但最上层已经在讨论。
江老他们的回归,就已经是一个信息。
这才有了先调许明月进京城大学进修的事情。
许明月不懂这些。
她知道,她人近中年,事业重新开始,大用她?怎么大用她?还能把她调入京城不成?就算把她调入京城,就她这样一个小小的基层干部,去那样水深似海的地方,她能做什么呢?
但她到底不傻,对孟福生说:“我考虑考虑。”
她考虑的问题,不是去不去京城进修,而是进京的方式。
是要以干部调动的方式,进京城大学进修,还是以高考的方式,进京城大学进修。
这两种方式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在今后的履历上,会写七七年至八零年在京城大学经济学系进修两年,还是七七年考入京城大学经济学系,八几年去哪里参加工作。
这两者的概念也是不相同的,很明显,后面的含金量更高。
这就好比,古时候上面要用一个普通人,先把她调入国子监学习一段时间,和这个人直接考中了进士,再去担任职务,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她想了两天,晚上问孟福生:“是要恢复高考了,对吗?”
孟福生明显一愣,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道:“我也不知。”
他离开京城太久了,十几年的时光,此前他也不是官场中人,只是一个研究人员。
他对于京城形势的所有判断,一来是从小到大家庭中的耳濡目染;二来是从各种报纸、广播,和江老这批人调回到京城后,恢复原职所带来的基本的判断。
可许明月只从她要被调入到京城大学进修,就直接断言高考要恢复。
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就连他也不敢有此判断,毕竟上面大人物的消息,别说下面人不知道了,就是核心层次的人,又有多少人知道?
许明月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联系的,对孟福生说:“你帮问一问江老,是不是高考要恢复了,如果是,问我能不能通过参加高考进京学习进修。”
江老得到孟福生回复,只问了他一句:“是你告诉她,高考可能要恢复的判断?”
孟福生说:“是她自己的判断。”
江老哼笑了一声说:“一个小学都没读过的小丫头,还想靠着高考考进京城大学?她也真敢想。”遂不可置否地说:“她会后悔的!浪费时间。”
但却没有说不让她通过高考进京进修的话。
虽然在江老看来,许明月注定失败。
在江老看来,许明月的性格还是太要强,太刚硬了。
明明有他安排好的更简单的路可以走,偏偏要去走那条走不通的死路,要去装一装南墙。
“既然她想撞南墙,就去撞吧。”
她还年轻,还有南墙可以撞。
他说她性格刚硬,可若是不够刚硬,她可能早就在五八年,被休离回娘家那天,就已经带着她女儿淹没在冰冷的河水中,成为竹子河内的一具浮尸,也不会有今天的际遇,带着家乡之人发家致富。
他并没有对许明月的选择评价什么,他是从乱世中走过来的,这一生见识过了太多的人和事,性格不够刚硬的女人,在乱世中是活不下去的。
可半生戎马的他也十分清楚,在官场,有时候太过刚硬是很难走的高,爬的远的。
至于他说的那句‘浪费时间’,说的不是浪费她的时间,而是浪费他的时间。
许明月才三十几岁,对江老这样快七十岁的老人来说,正如日中天,山河璀璨。
可他已经老了,就如同这天边的夕阳,余晖即将消散。
多年沙场征战,他身上暗伤无数,虽然下放到老家的这几年,他并没有受什么苦,反而在许明月和江建军他们的照顾下,身体一直由张医生在给他医治和修养,身体的暗伤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又恢复了几分,可毕竟年纪大了,他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几年,还能给许明月护航几年。
老家的这批人中,也就只有她,还有让他推一把的可能,江天旺和许金虎,要是他们再年轻个十岁……
时光啊,时光!
时光它总是这样不饶人。
暮年的江老坐在大院中的摇椅上,摇椅一晃一晃,桌上放着的收音机里也传来京剧《生死恨》中咿咿呀呀的唱段:
“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
胡儿铁骑豺狼寇,他那里饮马黄河血染流。
卧薪尝胆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
思悠悠,恨悠悠,故国月明在哪一洲。”
这几个字出现在一起, 让许明月有一瞬间的疑惑,然后就反应过来:“你和京城那边联系上了?”
孟福生停顿了半秒,点了下头, “是江老联系的我。”
许明月也没有深究,而是关心的问他:“你家人那边还没联系上吗?”
这几年, 她从没有过问过他家里那边的事情, 他也没说。
早期是觉得他们这样的半路夫妻不一定能长久, 她也是知道未来形势的,知道他未来注定会走,没想到不知不觉已经在一起这么多年, 她发现自己也没有那么洒脱。
两人并没有就这个问题多谈,许明月见他不想多说,便也没多问, 而是认真问他:“你知道我今年多大了吗?”
她早就知道今年会恢复高考,也知道今年年末就会是十年停滞后的第一次高考, 她想过阿锦会考,想过许小雨会考, 就是没有想过着高考还会有自己什么事!
当然,这个进修并不需要她去参加高考,只需要去学习两年。
可她都三十七岁了, 进修两年后, 都三十九岁, 快四十岁了, 她四十岁事业要重新开始吗?
她有些不解自己进修的意义何在。
她现在是公社书记,再升一升就是县级干部,她要去京城进修两年,公社这边必然是没她的位置了。
孟福生则抱着她失笑, 笑的时候声音低低的,胸腔都在振动,对她说:“这次的进修完了,上面必然会大用你。”
不然她一个小学都没有上过的干部,将来成就必然有限,上面再怎么提拔她,上限最高也就市级了。
可现在很明显,许明月得江老看重,是想要培养她了。
可这些哪里是前世没有进过体制内,今生也一直在公社里打转,一直在基层做实事的许明月能懂的?
上面人的思考方式站在许明月根本看不着的高度,这一点孟福生明白,许明月却不明白。
此时今年恢复高考的消息还没公布,但最上层已经在讨论。
江老他们的回归,就已经是一个信息。
这才有了先调许明月进京城大学进修的事情。
许明月不懂这些。
她知道,她人近中年,事业重新开始,大用她?怎么大用她?还能把她调入京城不成?就算把她调入京城,就她这样一个小小的基层干部,去那样水深似海的地方,她能做什么呢?
但她到底不傻,对孟福生说:“我考虑考虑。”
她考虑的问题,不是去不去京城进修,而是进京的方式。
是要以干部调动的方式,进京城大学进修,还是以高考的方式,进京城大学进修。
这两种方式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在今后的履历上,会写七七年至八零年在京城大学经济学系进修两年,还是七七年考入京城大学经济学系,八几年去哪里参加工作。
这两者的概念也是不相同的,很明显,后面的含金量更高。
这就好比,古时候上面要用一个普通人,先把她调入国子监学习一段时间,和这个人直接考中了进士,再去担任职务,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
她想了两天,晚上问孟福生:“是要恢复高考了,对吗?”
孟福生明显一愣,沉默了一会儿才回答道:“我也不知。”
他离开京城太久了,十几年的时光,此前他也不是官场中人,只是一个研究人员。
他对于京城形势的所有判断,一来是从小到大家庭中的耳濡目染;二来是从各种报纸、广播,和江老这批人调回到京城后,恢复原职所带来的基本的判断。
可许明月只从她要被调入到京城大学进修,就直接断言高考要恢复。
在没有任何消息的情况下,就连他也不敢有此判断,毕竟上面大人物的消息,别说下面人不知道了,就是核心层次的人,又有多少人知道?
许明月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联系的,对孟福生说:“你帮问一问江老,是不是高考要恢复了,如果是,问我能不能通过参加高考进京学习进修。”
江老得到孟福生回复,只问了他一句:“是你告诉她,高考可能要恢复的判断?”
孟福生说:“是她自己的判断。”
江老哼笑了一声说:“一个小学都没读过的小丫头,还想靠着高考考进京城大学?她也真敢想。”遂不可置否地说:“她会后悔的!浪费时间。”
但却没有说不让她通过高考进京进修的话。
虽然在江老看来,许明月注定失败。
在江老看来,许明月的性格还是太要强,太刚硬了。
明明有他安排好的更简单的路可以走,偏偏要去走那条走不通的死路,要去装一装南墙。
“既然她想撞南墙,就去撞吧。”
她还年轻,还有南墙可以撞。
他说她性格刚硬,可若是不够刚硬,她可能早就在五八年,被休离回娘家那天,就已经带着她女儿淹没在冰冷的河水中,成为竹子河内的一具浮尸,也不会有今天的际遇,带着家乡之人发家致富。
他并没有对许明月的选择评价什么,他是从乱世中走过来的,这一生见识过了太多的人和事,性格不够刚硬的女人,在乱世中是活不下去的。
可半生戎马的他也十分清楚,在官场,有时候太过刚硬是很难走的高,爬的远的。
至于他说的那句‘浪费时间’,说的不是浪费她的时间,而是浪费他的时间。
许明月才三十几岁,对江老这样快七十岁的老人来说,正如日中天,山河璀璨。
可他已经老了,就如同这天边的夕阳,余晖即将消散。
多年沙场征战,他身上暗伤无数,虽然下放到老家的这几年,他并没有受什么苦,反而在许明月和江建军他们的照顾下,身体一直由张医生在给他医治和修养,身体的暗伤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又恢复了几分,可毕竟年纪大了,他也不知道他还能活几年,还能给许明月护航几年。
老家的这批人中,也就只有她,还有让他推一把的可能,江天旺和许金虎,要是他们再年轻个十岁……
时光啊,时光!
时光它总是这样不饶人。
暮年的江老坐在大院中的摇椅上,摇椅一晃一晃,桌上放着的收音机里也传来京剧《生死恨》中咿咿呀呀的唱段:
“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
胡儿铁骑豺狼寇,他那里饮马黄河血染流。
卧薪尝胆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
思悠悠,恨悠悠,故国月明在哪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