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她想的那个人,是薛临?……
近午时分,王十六在驿站里打尖。
临近年关,公务来往原本就多,又加上魏博新近巨变,各州各道派来探听消息的吏员比以往更是多了十数倍不止,偌大的厅堂里挤得满满的,耳目所及,全都在议论魏博事体。
王十六不想惹人耳目,便只以普通官眷的身份进驿站,此时拣了个角落里的位置坐着,听见邻座两个男人一边吃酒一边议论:“你说王焕到底有没有死?”
“哪有那么容易?”他的同伴笑道,“真要是死了,怎么找不到尸体?我赌他逃去洺州了,他先前不就是从洺州发迹的么?”
王十六握着茶杯,将帏帽拉低一些,遮挡着容颜。
这些天她也一直在猜测王焕是死是活,王焕被王存中伤了右臂,又被她在心口捅了一刀,她很知道自己有多恨,也就很知道那一刀捅得有多狠,先前她一直以为,很快就会确认王焕的死讯,可让她越来越不安的是,王焕的尸体至今还没有找到。
“我赌他去突厥了,”邻桌一个男人听他们说得热闹,忍不住插嘴,“不都说他里通突厥,投敌叛国吗?”
王十六将帏帽拉得更低些。
裴恕当天就封锁了往北的道路,许进不许出,又加派人手沿途搜索,所以她猜测,裴恕也怀疑王焕要投靠突厥,只不过王焕却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一连排查数日,一点消息也无。
“谁能想到堂堂魏博节度使,打突厥的主力,竟然跟突厥有勾结呢?”又一人接茬说道,“要不是裴翰林明察秋毫,河朔危矣!”
“我早就觉得裴翰林这次来魏博有缘故,”先前那人一拍桌子,“果然让我猜中了!传圣旨哪里需要他亲自出马?肯定是早知道王焕狼子野心,所以亲身过来探查!”
“可不是嘛,裴翰林当初解了洺州之危,眼下又扳倒了王焕贼,这样的人物,真真担得起中兴名臣这四个字啊!”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赞扬着裴恕,王十六沉默地听着,心里竟有些淡淡的欢喜,待到反应过来时,自己也吃了一惊。她几时,竟然对裴恕,有了这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听说裴翰林跟王焕的女儿定了亲,”不远处又有人说起了新话题,“眼下出了这档子事,这亲还结不结?”
“绝无可能!”立刻有人接上了话茬,“我看呀,就连一开始定亲都是假的,裴翰林肯定是为了让王焕放松警惕,所以才假装要娶。”
假的吗?王十六垂着眼皮,想起裴恕刚到魏博时,居高临下的口吻,我愿意娶你。想起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时,落在她唇边的吻,紧握着她的手;想起他喑哑着嗓子跟她说,等你出了孝,我们立刻就成亲。
堂中七嘴八舌,众人连声附和:
“就是,裴翰林那样神仙似的人物,怎么能看上王焕的女儿!”
“王焕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竹篮打水一场空,可笑啊可笑!”
哄笑声越来越高,周青低着头上前:“娘子,时辰不早了,我们走吧?”
他是怕她听见这些,心里难过。王十六慢慢饮尽杯中茶,可是,她怎么会难过?她在这世上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等求证完最后一件事,她就可以死了,又怎么会在意这些不相干的人说什么。
况且她有眼睛,有耳朵,她的心能感觉到,裴恕是真是假,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站起身来:“走吧。”
堂外突然有人马停住,王十六抬眼,张奢带着十数个侍卫快步上前:“奉翰林之命,前来护送王女郎。”
堂中正在说话的几个不由自主都闭了嘴,翰林?这地方怎么会有翰林,难道是裴恕?一时间满堂中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看向那个戴着帏帽的年轻女子,她是谁?裴恕为什么派人护送她?
王十六点点头,穿过厅堂,向门外走去,侍卫们列成两队护卫着不让闲杂人等靠近,张奢跟在后面,低声解释:“翰林公务在身,今日无法与女郎同行,翰林说等处理完手头的事情,立刻过来与女郎会合。”
隔着帏帽浅灰的轻纱,王十六望着堂外冬日的天空,平日里张奢都只称呼裴恕为郎君,此时特意说出翰林二字,为的是向这些人表明身份。他早预料到必定会有关于他们亲事的流言蜚语,所以才如此安排,让世人知道,婚事不会变。
驿站大门敞开,门前停着一辆蒲轮安车,张奢快步上前打开车门:“翰林说天气寒冷,路途遥远,他身体不便需得乘车前往,请女郎先为他照看着车子。”
王十六上了车。
身后,看热闹的人堵在堂门前目送着,到这时候,慢慢回过味儿来:“不消说了,她必是王家女郎,裴翰林未过门的妻子!你们看这通身的气派,看这风度,看这涵养,除了她还能有谁?”
众人想起方才的议论,不觉惊出一头冷汗:“刚才是谁胡嚼咀说婚事是假?我看呀,这婚事真的不能再真!”
“就是就是,”先前那个说婚事是假的连忙改口,“王女郎跟裴翰林郎才女貌,这才叫天作之合呢!”
车子已经走得远了,这些议论王十六一个字也没听见,只是沉默地望着窗外。这车子并不是为他准备,是为她。他知道她性子急,必定是日夜兼程往成德赶,怕她劳累,所以要她坐车。他知道她必定嫌车子慢,多半不肯坐,所以特意说了自己要坐,让她不能推脱。
他事事都能为她筹划到极致,他越来越像薛临了。
魏博节度使府。
裴恕处理完公务,已经是三更过半。伤口隐隐作疼,疲惫到极点,揉了揉眼睛,推开窗户。
冷冽的空气闯进来,吹散屋里的暖热,头脑一阵清醒。
他知道她很在意那件事,但他不曾想到,她竟会抛下一切,亲自去成德求证。
那个人对她很重要,那个人,是谁?
“裴兄。”有人唤了声,裴恕从窗户望出去,是王存中,独自一人,等在阶下。
这几天他表奏王全兴为节度使,安抚魏博各派系,并有意重新分派兵力,王存中不曾过问,
也不曾提出过任何异议,心思越发难猜。裴恕起身相迎:“二郎君夤夜到访,可是有事?”
“有事与裴兄商议,”王存中掩上门,“裴兄可是打算拆分魏博?”
裴恕顿了顿。来洺州之前他便定下这个策略,拆分河朔三镇,化解过于集中的兵权,为朝廷拔除这几个隐患。但王存中竟能看出他的打算,让他有些意外:“二郎以为如何?”
“我怎么想,并不重要。”王存中淡淡道,“我母亲视十六如亲生,我自然也是,裴兄是十六的夫婿,我自然就会支持裴兄。但我也有条件。”
裴恕看着他:“二郎请讲。”
“王全兴我不会留。”王存中道,“除此以外,悉听裴兄安排。”
裴恕久久不曾言语。这几日他遍请名医,王全兴的伤却始终不曾好转,他很怀疑王存中私下里动了什么手脚。王全兴并没有子嗣,王焕其他的儿子又都年幼,将来魏博兵权自然还会落到王存中手里。
但王存中既然敢找上门来,坦诚相告,这个人,总是可以合作。“我所求只是魏博太平,其他的,我并没有那么计较。”
“有我在一日,魏博便一日是朝廷属地。”王存中抬眉。
许久,裴恕颔首:“贤昆仲之争,我不干涉。”
那么,就是默许了。王存中起身:“多谢裴兄,弟不打扰了。”
他慢慢向外走去,裴恕起身相送,那个困扰已久的问题重又浮上心头,她那么在意的人,到底是谁?除了薛氏父子,她最亲近的就是璃娘,王存中是璃娘的儿子,于这些事,也许知道些端倪。“二郎,我有件事情想请教,除了令堂和薛家父子,你阿姐还有没有亲近的人?”
王存中思忖着,摇了摇头:“没有。我母亲说过,阿姐一直跟着夫人东躲西藏,到南山之前,在一个地方停留绝不会超过半年。”
不超过半年,那就不大可能有让她如此在意的人,那么,就还是南山那些人。
她亲口否认了郑嘉,但薛演和薛临都死了,他亲眼看见了尸首,她亲手埋葬了尸首。
不对。裴恕心中陡然一凛,他亲眼看见的,是薛家父子面目烧毁的尸首,对身份的辨认,靠的是他们身上的衣服和配饰,假如,弄错了呢?
“裴兄?”王存中见他久久不语,出声询问。
裴恕回过神来:“二郎,我明日要去趟成德,府中之事,还请二郎费心。”
那日兵戎相见,她对王焕说“杀了我,你就永远不知道阿娘在哪里了”。他问那些东西是不是郑嘉送来,她只说不是,却没有否认郑嘉可能还活着。假如郑嘉还活着,那么同样烧毁了面目的薛氏父子,为什么不能活着?
如此,她对那两样东西异乎寻常的关注,也就有了解释。
只是,她猜想的那个人,是薛演,还是薛临?
三天后。
一行人到达成德州治所在的恒州,王十六弃车乘马,沿着宽阔的主干道,细细观察周遭的一切。
临近年关,大部分人家已经清扫干净门楣,装饰上各色彩纸彩绢扎成的花草,街市上摊贩还在营业,高高低低的叫卖声,张奢先前来过,此时便为她解说成德诸般新事:“林军师说服李节帅降了租税,还免了这些小生意过年期间的税赋,所以今年摆摊的特别多。”
王十六紧紧握着缰绳。薛临曾经说过,三镇节度使为维持庞大的军费支出,对治下百姓苛以重税,如此并非长久之计,若想长治久安,须得减免税负,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愿意留下,整个体制才能更好地运作。
临近年关,公务来往原本就多,又加上魏博新近巨变,各州各道派来探听消息的吏员比以往更是多了十数倍不止,偌大的厅堂里挤得满满的,耳目所及,全都在议论魏博事体。
王十六不想惹人耳目,便只以普通官眷的身份进驿站,此时拣了个角落里的位置坐着,听见邻座两个男人一边吃酒一边议论:“你说王焕到底有没有死?”
“哪有那么容易?”他的同伴笑道,“真要是死了,怎么找不到尸体?我赌他逃去洺州了,他先前不就是从洺州发迹的么?”
王十六握着茶杯,将帏帽拉低一些,遮挡着容颜。
这些天她也一直在猜测王焕是死是活,王焕被王存中伤了右臂,又被她在心口捅了一刀,她很知道自己有多恨,也就很知道那一刀捅得有多狠,先前她一直以为,很快就会确认王焕的死讯,可让她越来越不安的是,王焕的尸体至今还没有找到。
“我赌他去突厥了,”邻桌一个男人听他们说得热闹,忍不住插嘴,“不都说他里通突厥,投敌叛国吗?”
王十六将帏帽拉得更低些。
裴恕当天就封锁了往北的道路,许进不许出,又加派人手沿途搜索,所以她猜测,裴恕也怀疑王焕要投靠突厥,只不过王焕却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一连排查数日,一点消息也无。
“谁能想到堂堂魏博节度使,打突厥的主力,竟然跟突厥有勾结呢?”又一人接茬说道,“要不是裴翰林明察秋毫,河朔危矣!”
“我早就觉得裴翰林这次来魏博有缘故,”先前那人一拍桌子,“果然让我猜中了!传圣旨哪里需要他亲自出马?肯定是早知道王焕狼子野心,所以亲身过来探查!”
“可不是嘛,裴翰林当初解了洺州之危,眼下又扳倒了王焕贼,这样的人物,真真担得起中兴名臣这四个字啊!”
众人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赞扬着裴恕,王十六沉默地听着,心里竟有些淡淡的欢喜,待到反应过来时,自己也吃了一惊。她几时,竟然对裴恕,有了这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听说裴翰林跟王焕的女儿定了亲,”不远处又有人说起了新话题,“眼下出了这档子事,这亲还结不结?”
“绝无可能!”立刻有人接上了话茬,“我看呀,就连一开始定亲都是假的,裴翰林肯定是为了让王焕放松警惕,所以才假装要娶。”
假的吗?王十六垂着眼皮,想起裴恕刚到魏博时,居高临下的口吻,我愿意娶你。想起他刚从昏迷中醒来时,落在她唇边的吻,紧握着她的手;想起他喑哑着嗓子跟她说,等你出了孝,我们立刻就成亲。
堂中七嘴八舌,众人连声附和:
“就是,裴翰林那样神仙似的人物,怎么能看上王焕的女儿!”
“王焕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竹篮打水一场空,可笑啊可笑!”
哄笑声越来越高,周青低着头上前:“娘子,时辰不早了,我们走吧?”
他是怕她听见这些,心里难过。王十六慢慢饮尽杯中茶,可是,她怎么会难过?她在这世上该做的事情都已经做完,等求证完最后一件事,她就可以死了,又怎么会在意这些不相干的人说什么。
况且她有眼睛,有耳朵,她的心能感觉到,裴恕是真是假,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站起身来:“走吧。”
堂外突然有人马停住,王十六抬眼,张奢带着十数个侍卫快步上前:“奉翰林之命,前来护送王女郎。”
堂中正在说话的几个不由自主都闭了嘴,翰林?这地方怎么会有翰林,难道是裴恕?一时间满堂中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都看向那个戴着帏帽的年轻女子,她是谁?裴恕为什么派人护送她?
王十六点点头,穿过厅堂,向门外走去,侍卫们列成两队护卫着不让闲杂人等靠近,张奢跟在后面,低声解释:“翰林公务在身,今日无法与女郎同行,翰林说等处理完手头的事情,立刻过来与女郎会合。”
隔着帏帽浅灰的轻纱,王十六望着堂外冬日的天空,平日里张奢都只称呼裴恕为郎君,此时特意说出翰林二字,为的是向这些人表明身份。他早预料到必定会有关于他们亲事的流言蜚语,所以才如此安排,让世人知道,婚事不会变。
驿站大门敞开,门前停着一辆蒲轮安车,张奢快步上前打开车门:“翰林说天气寒冷,路途遥远,他身体不便需得乘车前往,请女郎先为他照看着车子。”
王十六上了车。
身后,看热闹的人堵在堂门前目送着,到这时候,慢慢回过味儿来:“不消说了,她必是王家女郎,裴翰林未过门的妻子!你们看这通身的气派,看这风度,看这涵养,除了她还能有谁?”
众人想起方才的议论,不觉惊出一头冷汗:“刚才是谁胡嚼咀说婚事是假?我看呀,这婚事真的不能再真!”
“就是就是,”先前那个说婚事是假的连忙改口,“王女郎跟裴翰林郎才女貌,这才叫天作之合呢!”
车子已经走得远了,这些议论王十六一个字也没听见,只是沉默地望着窗外。这车子并不是为他准备,是为她。他知道她性子急,必定是日夜兼程往成德赶,怕她劳累,所以要她坐车。他知道她必定嫌车子慢,多半不肯坐,所以特意说了自己要坐,让她不能推脱。
他事事都能为她筹划到极致,他越来越像薛临了。
魏博节度使府。
裴恕处理完公务,已经是三更过半。伤口隐隐作疼,疲惫到极点,揉了揉眼睛,推开窗户。
冷冽的空气闯进来,吹散屋里的暖热,头脑一阵清醒。
他知道她很在意那件事,但他不曾想到,她竟会抛下一切,亲自去成德求证。
那个人对她很重要,那个人,是谁?
“裴兄。”有人唤了声,裴恕从窗户望出去,是王存中,独自一人,等在阶下。
这几天他表奏王全兴为节度使,安抚魏博各派系,并有意重新分派兵力,王存中不曾过问,
也不曾提出过任何异议,心思越发难猜。裴恕起身相迎:“二郎君夤夜到访,可是有事?”
“有事与裴兄商议,”王存中掩上门,“裴兄可是打算拆分魏博?”
裴恕顿了顿。来洺州之前他便定下这个策略,拆分河朔三镇,化解过于集中的兵权,为朝廷拔除这几个隐患。但王存中竟能看出他的打算,让他有些意外:“二郎以为如何?”
“我怎么想,并不重要。”王存中淡淡道,“我母亲视十六如亲生,我自然也是,裴兄是十六的夫婿,我自然就会支持裴兄。但我也有条件。”
裴恕看着他:“二郎请讲。”
“王全兴我不会留。”王存中道,“除此以外,悉听裴兄安排。”
裴恕久久不曾言语。这几日他遍请名医,王全兴的伤却始终不曾好转,他很怀疑王存中私下里动了什么手脚。王全兴并没有子嗣,王焕其他的儿子又都年幼,将来魏博兵权自然还会落到王存中手里。
但王存中既然敢找上门来,坦诚相告,这个人,总是可以合作。“我所求只是魏博太平,其他的,我并没有那么计较。”
“有我在一日,魏博便一日是朝廷属地。”王存中抬眉。
许久,裴恕颔首:“贤昆仲之争,我不干涉。”
那么,就是默许了。王存中起身:“多谢裴兄,弟不打扰了。”
他慢慢向外走去,裴恕起身相送,那个困扰已久的问题重又浮上心头,她那么在意的人,到底是谁?除了薛氏父子,她最亲近的就是璃娘,王存中是璃娘的儿子,于这些事,也许知道些端倪。“二郎,我有件事情想请教,除了令堂和薛家父子,你阿姐还有没有亲近的人?”
王存中思忖着,摇了摇头:“没有。我母亲说过,阿姐一直跟着夫人东躲西藏,到南山之前,在一个地方停留绝不会超过半年。”
不超过半年,那就不大可能有让她如此在意的人,那么,就还是南山那些人。
她亲口否认了郑嘉,但薛演和薛临都死了,他亲眼看见了尸首,她亲手埋葬了尸首。
不对。裴恕心中陡然一凛,他亲眼看见的,是薛家父子面目烧毁的尸首,对身份的辨认,靠的是他们身上的衣服和配饰,假如,弄错了呢?
“裴兄?”王存中见他久久不语,出声询问。
裴恕回过神来:“二郎,我明日要去趟成德,府中之事,还请二郎费心。”
那日兵戎相见,她对王焕说“杀了我,你就永远不知道阿娘在哪里了”。他问那些东西是不是郑嘉送来,她只说不是,却没有否认郑嘉可能还活着。假如郑嘉还活着,那么同样烧毁了面目的薛氏父子,为什么不能活着?
如此,她对那两样东西异乎寻常的关注,也就有了解释。
只是,她猜想的那个人,是薛演,还是薛临?
三天后。
一行人到达成德州治所在的恒州,王十六弃车乘马,沿着宽阔的主干道,细细观察周遭的一切。
临近年关,大部分人家已经清扫干净门楣,装饰上各色彩纸彩绢扎成的花草,街市上摊贩还在营业,高高低低的叫卖声,张奢先前来过,此时便为她解说成德诸般新事:“林军师说服李节帅降了租税,还免了这些小生意过年期间的税赋,所以今年摆摊的特别多。”
王十六紧紧握着缰绳。薛临曾经说过,三镇节度使为维持庞大的军费支出,对治下百姓苛以重税,如此并非长久之计,若想长治久安,须得减免税负,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愿意留下,整个体制才能更好地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