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消除档案的记过

    这离开?席还有好一会,早到的人就聚到一块唠嗑。
    话题无非围绕建这个房子用了多少钱和?运输队工作的工作问题。
    “苗丫娘,搭这屋子花了不少钱吧?”
    两间房间,一间堂屋,还有厨房和?厕所,比先前大?了快三倍了。
    要是说没花多少钱,谁听了都知道是假话。
    苏窈实话实说:“肯定没少花钱,补助的钱和?四哥的工资都贴里边了,而且还欠着生?产队的钱呢,说好年底还的,现在可愁死我了。”
    听到工资这一块,就有人顺着话题往下问:“向东都回?来一个多星期了,运输队还没消息呢?”
    苏窈摇了摇头:“也还不知道是个什么章程,只能继续等消息。”
    唠嗑了一会,外头传来婶子的声音:“苗丫娘,你娘家?的姊妹来了。”
    苏窈闻言,忙站起身往外迎。
    在定下哪天请新居入宅酒后,沈靳就去小河生?产队请酒了。
    苏窈到了院子外头,就看见李春兰夫妇带着两个孩子站在院子外,显得有些许的局促。
    苏窈看到一家?子,愣了一下。
    两个孩子有几?个月没见了,更黑了更瘦了。
    她回?神迎了上去,笑盈盈的喊:“三姐,三姐夫,大?军,小军。”
    李春兰看见自己妹妹,这才觉得安心了。
    她看向新建的房子,感叹道:“这房子建得可真好。”
    苏窈笑道:“快到屋子里喝杯茶。”
    李春兰把用红纸包着的红封递给了她,说:“没有多少,你不要嫌。”
    苏窈接过,笑道:“三姐说的是什么话,能来就好了。”
    说着,拉着人进了屋,许娟帮忙倒了茶水。
    大?家?伙对苗丫娘的亲戚还是比较好奇的,毕竟出?了那?样的极品爹妈,大?哥,也不知道她娘家?的姊妹是怎么样的。
    屋子里的人都好奇地看向了这一家?子。
    一家?子都被看得不大?自在。
    苏窈小声与李春兰说:“不要在意,他们?也没什么恶意,就是对我的亲戚好奇。”
    李春兰摇了摇头:“没事。”
    苏窈压低声音说:“等会吃完席后,三姐你别急着回?去,我有好些话想与你说。”
    李春兰点了点头。
    苏窈招待了一会客人,又出?去帮忙了。
    这准备开?席的时候,沈靳猜得没错,老夏
    头确实来了,但却是带着五个孙子孙女吃席,似乎想要靠孙子吃回?本。
    老夏头的红封直接给了苏窈。
    苏窈还特地进屋看了眼,估计怕沈靳犯浑,也不敢随便糊弄,包了一块钱一。
    这吃席一般都是整的,要是多出?了一毛,那?就是要出?头的意思。
    苏窈也不管老夏家?是啥意思,总之有红封,不亏就行。
    这一桌花销两块钱左右,老夏家?六个人,挤一挤就是半桌人,并不亏。
    菜一上桌,大?家?伙稀里哗啦的就动筷,风卷残云似的,没十分钟就吃得干干净净了。
    原本只打算做十桌,愣是吃了十二桌。
    大?家?伙都散了,几?个大?娘和?虎子夫妇,七婶也都帮忙收拾。
    苏窈把李春兰喊进了屋子里,把十五个鸡蛋和?五斤玉米面放进了她带来的篮子里,说:“把这些带回?去。”
    李春兰忙推搡道:“不用,你这家?里刚建了房子,手头也不宽裕,还是留着给俩个孩子补身体?吧。”
    苏窈:“家?里还有,这回?趁着请酒多买了一些鸡蛋,每个还能便宜一分钱呢。再说现在这会整个玉平县的粮食都遭了殃,我家?四哥先前城里还有工作,日子也还过得去,不至于揭不开?锅。”
    她顿了顿,又说:“大?军小军太瘦了,这就当?是我这个做小姨的心疼两个侄子,给他们?补身子的。”
    这夫妻俩相较在周二花的葬礼时,更瘦更憔悴了。
    小河生?产队本来就相对贫困落后,就算之前洪水没淹上去,但那?么多的降水量,地里的粮食肯定也遭殃了。
    苏窈知道下半年粮食的产量会上来,虽然?不会翻倍,但也是增加了很多,起码大?家?伙也算是能吃得饱了,才敢在有限的情况下帮一帮。
    李春兰踌躇了一下,想到自家?的情况,还是接了:“那?我就厚着脸皮收下了,当?做借的,等十月底收粮了,我再还回?来。”
    苏窈点头:“要是实在没粮了,反正都是借的,也不用好意思,找我。”
    李春兰点了点头:“五妹,谢谢你。”
    苏窈笑了笑。
    这时,外头的家?门?来了人,朝里张望了一下,问:“请问这是夏向东的家吗?”
    声音也传到了屋子里头。
    苏窈听到声音,忙朝屋外走去。
    出?了屋子,就见门?口处站着三个男人。
    两个穿着军绿色正装,带着同色帽子,而领头的是一个个黑色中山装的男人。
    所有人都疑惑地看向他们?。
    刚正在和?大队长唠嗑的沈靳出了声:“我是夏向东,几?位同志有事吗?”
    领头的人看了一圈,问:“我刚询问过,你们?生?产队的大?队长也在这里,是吗?”
    大?队长也站了起来,面色凝重应道:“我是夏阳生?产队的大?队长。”
    领头的人点了点头,说:“我们?是市革委会的人,两位能否借一步说话。”
    沈靳:“请到屋子里头。”
    小屋还摆着桌椅,就给引进了小屋。
    苏窈端来茶水,放下就出?了屋子。
    虎子瞅着窗口,小声猜测道:“会不会是为了那?篇报道来的?”
    许娟:“我瞅着十有八九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苏窈看着窗户,没说话。
    沈靳能不能正名,能不能再回?运输队就看这回?了。
    最后的这几?年,总不能一直在灰色地带投机倒把。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道理,更别说之前就是没干也被抓了。所以还是得先有个稳定的工作。
    屋子里头,几?个人围着竹桌坐。
    黑色中山装的男人喝了一口茶水后,才说:“之前夏同志你寄来的信没有及时送到领导手上,也是这报道出?来后,下边的人才想起有这么一封信。”
    大?队长看了眼一旁的沈靳,才问:“那?现在是个什么样的章程?”
    “是这样的,信呢,领导看过了,报道也看过了,所以派了人去运输大?队了解情况。”
    说着,看向了沈靳,道:“虽然?报道上所述也确实有这一回?事。”
    大?队长听到这话,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但那?男人来了个转折:“但是呢,报道太以偏概全了。我们?了解到夏同志在运输大?队的这半年认真刻苦,助人为乐,同时在救洪抗灾中不惧生?死的救了非常多的人。”
    “这之前劳改没有伤及任何人,就是社会危害也几?乎算是忽略不计的,要是真的因为这一点就忽视了做出?的重大?贡献,那?肯定是不公平,也是没有道理的。”
    沈靳听了这些话,不急不躁的问:“那?开?货车的事呢?”
    男人笑了笑:“那?件事你也没做错,在人命关天的情况下,肯定是人命为重。”
    “虽然?后边的处理方式,运输队确实有失衡量。可夏同志在没有受过正规的学习,就能开?货车,显然?是很有天赋的,这个天赋肯定不能因为闲言碎语就埋没了。”
    国人大?部分都没怎么接触汽车,培养一个驾驶员好几?年,也要花费很多费用。
    要培养一个能跑远途的司机更是难上加难。
    男人继续道:“这劳动改造过后,就已经?算是洗心革面做人了,再加上没犯无可挽回?的大?错,原则上,生?产队和?社会工作不得过多歧视。”
    “要是这回?真的惩罚了夏同志,只会让广大?劳动改造的群众寒心,不认真改造。”
    听到男人这么说,沈靳和?大?队长都定定地看着他。
    男人站了起来,公布了答案:“鉴于夏向东同志的贡献,所以市革委会决定在夏向东同志的档案上消除记过的成?分问题,运输大?队的工作维持不变,考试也不受影响。”
    说到最后,朝着沈靳伸出?了手:“恭喜了,夏同志。”
    沈靳也站了起来,和?他握了手。
    苏窈在外头等了十来分钟,就看到那?几?个人从?里边出?来。
    苏窈和?沈靳相视了一眼,忙招呼道:“今天请席,几?位同志大?老远跑来,先吃了饭再走吧。”
    穿着中山装的男人摇了摇头:“不了不了,这会还要赶回?市里,就不用客气了。”
    “我们?就先回?去了。”
    把人送走了,所有人都看向了大?队长和?沈靳。
    苏窈问:“什么情况?”
    大?队长笑了:“啥事都没有,甚至还消了档案上的成?分问题。”说着,拍了拍沈靳的肩头:“现在向东可是个清清白白,没有污点的体?面人了。”
    苏窈顿时松了一口气,这事总算是过去了。
    大?家?伙都走了,苏窈才问:“报社那?边,也就是那?篇报道怎么处理的?”
    沈靳:“这点倒是没仔细说。”他琢磨了一下,随即轻松笑道:“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
    一行人坐上了汽车,中山装的男人就说:“一会到玉平县,去一趟报社。”
    另一个人问:“科长是想去问报道谁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