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维州

    ......
    按照和吐蕃作战歷来的惯例,五千人,只是吐蕃的先头部队,后续还会有大批人马。
    所以楚禾等西川將领,才会一次调动两万八千兵马,前往驰援维州。
    维州如今是西川与吐蕃作战的桥头堡。
    楚隆经营西川多年,一直在此与吐蕃攻守拉扯。
    若是吐蕃真的只来了五千人,那就正好吃掉这五千人,且趁机反攻几座吐蕃堡垒。
    维州距离西川都府將近四百里,两万八千人行军调度,终於在八天后全部抵达维州。
    而见西川援军到来,围困维州的吐蕃士兵退而不撤,放西川援军入城。
    一路行军劳顿,西川军也並没有急著开战,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西川军早在行军途中就放出了探子,吐蕃军的五千人果然只是先头部队,后续陆续增援,如今已经有了一万五千人,並且援兵还在陆续赶来。
    西川军在城中休整了一日,便开始布置防线。
    吐蕃军也在离城十余里外的一处咽喉山口处的堡垒外安营布防。
    两日后,吐蕃援军再次到达。
    城外的吐蕃兵,已有五万之数。
    ......
    “吐蕃每年趁著入秋马壮,穀物丰收之时,便来犯我边境,抢掠钱粮,今日探子得报,吐蕃在城外已经集结了五万兵马,进攻就在这两日了。”
    维州,刺史府,王知行拿著探子呈来的情报,稟告了楚禾,隨后楚禾召集了诸將议事。
    议事大堂中央,摆放著西川军与吐蕃军的推演沙图,都知兵马使陈登上前一步,拿出兵牌在沙图上示意。
    “按照往年的惯例,我部兵马已经在城外设下重重防线,吐蕃蛮子,今年休想越过维州城一步。”
    在控制了陈登之后,楚禾便將布置防线等战前准备的琐事都交给了他。
    他自然也没有让楚禾失望,诸將看著沙盘上的防线,都是认可的点头。
    不过,最后的作战决定,还是需要楚禾决定,在看完陈登的推演之后,诸將又看向楚禾,道。
    “节帅以为如何。”
    楚禾也看完了陈登的推演,不得不说,他是有將才的,便赞了一句,“都知兵马使的布防確实精妙。”
    不过下一句,楚禾却是话锋一转。
    “但是,今年不同往日,吐蕃年年犯我边境,扰我边民,我军却是年年防守,如此行事,只会让吐蕃人越来越觉得我西川军软弱可欺。”
    “今年,我等必须化被动为主动,主动迎战吐蕃军,不仅要打,更要狠狠的打,打怕这些吐蕃蛮子,让他们明年,后年,乃至此后十年都不敢再来犯!”
    说到这里,楚禾浑身气势一变,显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肃杀之气,喝道。
    “传本帅军令,明日,集结所部所有兵马,出城迎敌,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诸將皆被楚禾这句话一震,紧接著一个个感觉身体里的血液都在沸腾。
    吐蕃年年侵犯,西川所有將士谁不对吐蕃恨之入骨!
    恨不能斩尽吐蕃人头!
    “得令!!!”
    “得令!!!”
    一声声野蛮嘶吼的回应,响彻在屋內。
    ......
    翌日。
    维州城外。
    咚!咚!咚!咚!
    战鼓擂动,震散黑夜,晨曦洒下。
    西川军早已经集结,各营队列井然有序,长矛如林,枪尖寒光凛冽!
    骑兵营,马背上,早已经上马就绪的骑兵士卒一个个安静的可怕,肃杀之气瀰漫。
    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
    这句话,一夜之间,已经传遍了整个西川军大营。
    所有人心中都激盪著一团热血!
    砍翻吐蕃蛮子!
    鼓声中,大军稳步前进,整齐划一的队列,如山岳之势横压,向吐蕃军出发。
    ......
    吐蕃大营。
    西川军集结的动静,自然瞒不过近在咫尺的吐蕃军。
    “哈哈哈,首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区区黄口小儿,也敢大放厥词,楚隆经略西川时,尚且不敢如此,如今这“楚娘子”倒是做他爹不敢做的事情了。”
    楚娘子,前几次吐蕃打秋风之时,因为楚堰软弱无能的表现,被吐蕃人起的蔑称。
    “不过这些周人,今年终於不做缩头乌龟了,儿郎们!懦弱的周人要和我们决战!你们说,怎么办!”
    “吼!杀!杀!杀!杀光他们!”
    “吼!吼!吼!杀!”
    “杀光他们!”
    “杀光他们!”
    吐蕃大將一番话,瞬间点燃了所有吐蕃士卒,喊杀声响彻天际!
    若是有普通百姓在此,怕是直接都要被这股气势活活嚇死!
    吐蕃人尚武,向来悍勇,而且吐蕃每次进攻,都不会带多少粮草,全靠抢掠。
    如今西川军要决战,他们更是乐得如此!
    只需要一战击溃西川军主力,整个西川將彻底对他们敞开,財宝,粮食,女人,全部抢回去!
    ......
    维州城外六里。
    西川军主力与吐蕃军主力相遇。
    双方都在临近数百米的距离上默契的停了下来,暂时观察打量对方。
    “吐蕃人比我们更想决战,传令,全军不动,等我发令之时,再进攻。”
    中军將台,下令后,楚禾居高遥望。
    和西川军以营伍兵种为编制,统一制甲不同,吐蕃的军队多以部落为编制,每部皆以图腾为旗帜。
    楚禾站在將台之上,能够清楚的看到吐蕃各部之间,涇渭分明。
    在中央,最精锐的一伙吐蕃人,旗帜上更是一只神骏无比的神鹰,远比其他的图腾旗帜更加的高等。
    “看来,这就是吐蕃这次大军的指挥。”
    修行了《血虎图》达到后天境界之后,楚禾的视力极好,即便隔著几百米,也能清晰的看清这些吐蕃人的衣著容貌。
    很快,楚禾找到一个身披精甲,被一群精兵簇拥著,並且衣著上带著华贵的吐蕃部族贵族才有的特识之人,並且那中军大纛也在一旁,楚禾笑了。
    “取我宝弓来。”
    “节帅。”
    当即有小將递上一把强弓,弓长就已经几乎达到了两米,通体黝黑,看不出材质。
    这是楚家传下来的宝弓,名为黑玉麒麟,七石之力,方能初步拉开!
    “拿箭来。”
    小將递上箭矢,桑木为杆,精钢为头,鹰羽为尾。
    七石的宝弓,楚禾都无需催动体內的血煞之力,仅仅凭藉肉身的力量就已拉开,搭弓上弦,拉弓如满月。
    与此同时,吐蕃人,进攻了!
    “杀!吼!杀!吼!杀!”
    “杀光周人!杀光周人!”
    步战的吐蕃人如同野兽一般,嘶吼著举盾稳步前进,吐蕃轻骑迅速散开,搭弓上弦,向两翼游走。
    几百米的距离,吐蕃人前锋迅速逼近,很快,百米,吐蕃人早已经进入了西川军步弓的射程之中,但是没有楚禾的下令,却是一箭未发。
    但这也让吐蕃的轻骑万分警惕,步弓的射程远比骑弓要远,西川军不放箭,步兵没有交锋,吐蕃的轻骑一时间根本不敢聚眾靠近。
    按照吐蕃人的惯例,在靠近五十米左右的时候,就会发动衝锋。
    西川军早已经就地结阵,不给游击骚扰的吐蕃骑兵集结衝锋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