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竇长生城府太深了

    第470章 竇长生城府太深了
    咸阳封锁,城內震动。
    但很快风向就已经诡异起来,不去討论为何封城,而是去討论七日后的儒和法的爭斗。
    地榜第三十,號称是气运无双的竇长生,悄无声息的入秦了。
    但对方来到咸阳的第一日,就干出了好大的事情,要秦皇尊儒弃法,消息传出来后,
    立即引起了咸阳震动。
    这个时候谁去关心封城的事情啊?与这一件事情相比,封城只是小事。
    最多损失一些钱財而已,但要是尊儒弃法的话,那要的可是自己的命啊。
    秦国经过数十年变法,法家人士开始占据著高位,大大小小的官职之中,遍布著法家的人,而且伴隨著法家的影响力扩大,各大学堂讲授的经义,也全部都是以法家为主。
    官方经学认可的是法家,学的也是法家,这也导致做生意的商人,或者是武者,都有意开始请法家的先生,开始教授家中子弟,这么多年下来,眼看著学有所成了,你告诉我法家要完子了?
    能忍吗?
    肯定不行啊。
    数十年的苦读,你告诉我学的没用了,这岂能够善罢甘休。
    当竇长生主张尊儒弃法后,立即在咸阳城引起轩然大波,招惹来了无数的谩骂,不少人激动的直接出门,来到了李嵩府邸之外,要李嵩出面主持大局。
    与法家利益息息相关者,无法接受这一幕,而不少老人也是愁眉苦脸,秦国自从李严入秦后,变法带来的是血雨腥风,现如今儒和法再斗起来,继续如变法之初那样爭斗,这谁受得了啊?
    秦国已经经受不起这样的动盪了。
    这是不少人的共识,所以宗王之首,惠王坐不住了,立即选择入宫。
    惠王当代秦皇伯父,排行在第二位,大哥是秦皇,三弟也是秦皇。
    兄死弟及,本来他具备看优势,因为顺位继承的话,应该是他担当秦皇,不过惠王自知才知不足,无大智慧,大毅力,不如皇弟,所以主动表示退出。
    为了证明心意,惠王迁出了主脉,选择了一位无后的王叔,续上了对方的香火,但这样的代价非常巨大,再也不是皇子了,只是一名王子,尤其是要认叔为父,父亲成为伯父。
    这是彻底断了继承权,不留任何后患,给朝堂社稷带来隱患,惠王如此做法,自然备受世人推崇,尤其是被秦皇依仗,所以惠王入宫,一路畅通无阻,直接看见了席地而坐犹如一潭死水的秦皇。
    看著这一位秦皇,无往日那般意气风发,惠王嘆息一声,徐徐开口讲道:“陛下。”
    “秦国经受不住折腾了,以如今局势而言,就算是皇兄还在,看见李严入秦,也不可能再起变法了,没有时间了。”
    “儒和法的爭斗,不能够大打出手。”
    “陛下不应该七日后见竇长生,任由外面消息肆无忌惮的传播。”
    “我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出现乱象了,李严入秦数十年了,这么多年来的变法,法家趁势获得了太多的职位,尤其是很多人,看见法家势大后,为了生存下去,或者是富贵,
    也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法家人士。”
    “法家已经与秦国一体了,要动法家必须要大动干戈,这犹如换血,而秦国才刚刚完成换血,短短时间之內,哪里能够承受第二次。”
    秦皇微微抬头,看看前方忧虑的惠王,惠王髮丝白,面部充斥看皱纹,岁数已经不小了,这是秦国的柱石,论才华不如李嵩等人,但对方是真心为秦国好,是皇权不可缺乏的力量,正是他们的存在,才让皇权稳固,可以掌握秦国。
    “伯父的忧虑,朕知道。”
    “秦国已经无法放弃法家了,但眼前这一切,並不是朕能够左右的。”
    “竇长生突然来到咸阳,主张拨乱反正,一言一语如刀枪一般,充斥著攻击性。”
    “要只是如此的话,还在可控范围之內,可竇长生句句不离圣人,一口一个天意,真道理,这让朕如何是好?”
    秦皇压下去的火气,此刻不由再一次生出,恼火的声音继续响起:“还有一件伯父不知道,儒家孙圣也到咸阳了。”
    惠王沉默了,他对於孙圣不陌生,因为咸阳孙氏歷经好几朝,都是屹立不倒,凭藉的就是这一位孙圣。
    一代儒宗孙如法,昔年也是天下称颂的人物,更是有著各种典故和成语留下,其他国家的人,不会太在意,但这是秦国上层人物的必修课。
    与孙家的爭斗,总归要注意一二的,孙家可以被打压,但绝对不能被灭族。
    儒家势力衰败了,导致孙家利益受损,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天人不是保姆,会事事在意,惠王也知道要不是纪元更替,这一位孙圣根本不会露面。
    孙家这般情况,两千年来不知道遭遇了多少次,孙圣愿意管的话,早就被烦死了。
    还是那句话,时代变了。
    秦皇一双眸子深邃起来,平静开口讲道:“竇长生是儒家后起之秀,新生代的领军人物,未来符证明对方会成天人。”
    “这一位不光是俗世的代表,未来也会入圣庙,甚至是执掌儒家。”
    “孙太傅一句竇圣,不是空穴来风,竇长生有大功神州,未来会成天人,被尊称一声竇圣,也是实至名归的。”
    “竇长生入秦,不是一个人,是儒家入秦。”
    “他不久前才破了草原气数,斩杀了狼主,这是携大势而来,再有孙圣站台,竇长生要见朕,朕能拒绝吗?敢拒绝吗?”
    秦皇冷笑起来,嘲弄的讲道:“再往前追溯一下,当时兼爱神环,弒神箭,魔龙吞日弓全部都无事,偏偏是我们的山河盾出事了,这是巧合吗?”
    “是的,当时看来是巧合,气运所钟,中土气运嘉奖,各种宝物不断出现,连地煞修罗刀都落入了竇长生手中,可现在再看,还能够用巧合吗?”
    “巧合个鬼。”
    秦皇爆了一句粗口。
    现如今再看的话,只能够说竇长生算计太深了,他以山河盾为藉口,成功有了入秦的理由,还降低了他们的警惕,知道竇长生入秦后,没有任何阻拦,就这样大大方方的让竇长生来到了咸阳。
    要是知道竇长生入秦,是为了尊儒,竇长生入秦后,將会是寸步难行,这万里路每一步,都是血与骨。
    可他们被矇骗了,被忽悠了,放任竇长生来到咸阳,事先没有准备之下,还与竇长生见面了,这一切表面看来是巧合,但仔细思索,把事情全部都串联在一起,他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竇长生城府太深,儒家力量在秦国之中,也远远不是自己认为的那么简单。
    要知道这一次前去孙太傅府上,是秦皇临时决定的,看上去没有人引导,是巧合,但刚刚秦皇仔细思索,发现了很多的端倪,他是看见了论语这本书,才想到孙太傅,打算去见一见。
    而这本书为何被自己看见?
    自己为何心血来潮?
    有人在悄无声息的暗示,一系列安排,才促成了自己去孙太傅府上。
    皇宫之內还有不少儒家的人,这让秦皇背后汗毛竖起,有心查一查,但最后克制住了,竇长生入秦,孙圣现身,如今自己真要查出来什么?怎么去处理?
    不如糊涂,当什么也没有。
    惠王嘆息一声,也知道秦皇的难,儒家这是疯了吗?
    竟然大举入秦,想要击溃法家?
    这在惠王看来,完全是不切合实际的事情,法家的力量不弱,值此大爭之世,儒家本就树大招风,正是要小心翼翼的时候,可却是反其道行之,对法家重拳出击,这就算是拿下法家,也损失了不少实力。
    这就给人可趁之机了,会有人挑战儒家的。
    这样一次次下来,儒家就算是再强,最后也是必败无疑。
    如今不动,还会被人忌惮实力,不动也不会露出破绽,这儒家真是出乎预料,惠王完全无法理解。
    沉默一二后,惠王开口讲道:“这七日的时间,法家肯定会动手的。”
    “这不是李嵩他们愿意息事寧人,就能够停止的事情,尊儒影响太多人了,很多人都已经聚集在了李嵩府邸之外,为了给一个交代,李嵩必须要动手的。”
    “陛下要调和一二,不能够大动干戈。”
    秦皇摇头讲道:“伯父想的太好了。”
    “法统的爭斗,最为血腥残酷,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怎么可能去克制?”
    “法家势大后,本就有驱赶百家,独尊法家的想法,只是一直被压制了,如今儒家挑畔,法家这种思想肯定再一次復起,无法再被压制了。”
    “我给七日时间,也是多给时间,打算看一看,儒家正是收缩实力,等待著挑战者出现的时候,怎么突然主动出击,这很不对,很诡异。”
    “所以我要看看,接下来是否有儒家的强者来援,孙圣是很重要,竇长生也重要,可不一定代表儒家。”
    秦皇话语才落下,立即有人来稟报:
    “陛下。”
    “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