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快去请天皇加大投资

    第617章 快去请天皇加大投资
    天志殿不战而降。
    十州归顺,天下震动。
    天下不断震动,閾值已经提高了,以往足以震动天下的事情,如今都显现的平平无奇了,但如今这一件事情,依然引起巨大轰动。
    那可是墨家啊,还有这十州投降,代表的意义太大了。
    因为竇长生都已经掌握了二十州,再加上十州,这已经是三十州了,齐国儘管是大国,但也就三十五州而已,而这五州还要高鹏举和田安国两个人去分。
    齐国三皇之爭,如今一战未曾开打,竟然就要落幕了。
    太强势了。
    气运实在是太厉害了。
    获得消息者,无不惊惧,害怕。
    恐慌开始出现了,而且还在不断蔓延。
    尤其是渤海和临淄,这一种情况最为严重,本以为是势均力敌,最不济也有一战之力,但现如今不论是怎么看,哪怕是联合都不是竇长生的对手,这让田安国和高鹏举的支持者们谁不害怕。
    渤海。
    高鹏举神色阴沉,一双眸子死死的盯著前方,那正是钱世英的位置,如今高鹏举恨不得直接劈了钱世英,但理智制止了高鹏举,因为这一切与钱世英没有关係。
    钱世英乃是他的狐朋狗友,双方相交多年,尤其是自七绝关后,双方的交情迅速攀升,双方做了不少事情,捆绑的太深了,钱世英是不可能下船背叛自己的。
    钱世英不会,但胶东钱氏会。
    胶东钱氏非凡,对天下而言都是大族。
    昔日太祖神武帝,荒原被围,百里冰封,寸步难行,胶东钱氏,千里来援,以玄火燎原功破敌,焚烧出了一条生路,这才有大齐五百年基业。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自古功高莫过於救驾,胶东钱氏凭此功劳,当代家主成为了神武帝心腹,直入大齐权力核心,自此跟隨神武帝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大齐的股份,胶东钱氏也是拿了原始股,而胶东钱氏凭此迅速壮大,
    五百年来不入临淄,去朝堂核心,而是立足胶东,已经成为了胶东不可忽视的地头蛇。
    胶东钱氏代代不绝地榜强者,上一代钱氏家主,位列地榜三十五位,號称燎原神枪。
    这一位被钱世英压迫,退居二线,让出家主之位的钱白浩,如今一扫往日懦弱,而且对於钱氏的掌控力,也没有任何减弱,一呼百应,胶东钱氏听从其號令,开始游说各州,
    最后携带著胶东投了竇长生。
    大齐三十五州,徐地十二州,临淄十五州,胶东八州当然如今手中还掌握著胶东二州,胶东没有全部投靠,但这一次失去了六州之地,再加上不久刚徐地去天,徐他一部分甲亚,但也有支特也的前前后后丟了快要十州之地了,当然田安国也不好过,自竇长生入齐后,沿途所过之地,都是位於临淄核心区域,都被田安国掌握,这一些先后投了竇长生,尤其是掌握徐地后,归附的五州。
    田安国丟了十余州,这可都是齐国核心,临淄十五州都是大齐最为繁华之地。
    如今他剩下了渤海外加胶东二州,而田安国只有临淄二州了,临淄都城所在的京畿重地,一共有三州组成,现如今都丟了一州,余下一州也保不住,只有帝都所在因为田安国在,才能够保住。
    可怕,真是可怕的事情。
    高鹏举越是思考,越是胆寒。
    竇长生入齐,声势浩大,凭藉一己之力,才区区一个月的时间,就夺取了大齐三十州,他与田安国爭斗,为了一州之地,明爭暗斗,不知道用了多少手段,与之相比的话,
    他们简直如同白痴一样。
    高鹏举神色复杂,钱世英何尝不是,今日被硬生生的上了一课,让他知道自家那一位懦弱的大伯,远远不是那么简单,自己脑海中固有印象,是大错特错。
    对方故意退让,是感觉到了齐国局势风向不太对,那时候正是司马输机显赫时,预感到了司马氏之乱,所以推出了自己,让自己出去搅合。
    胶东钱氏太显赫了,不可能明哲保身,乱局一起必然会把胶东钱氏捲入进去,钱白浩拿他探路,虽然最后司马氏急流勇退,可却是出了田安国,因为高鹏举的缘故,钱白浩主动捨弃了家主钱世英心中清楚,要是高鹏举能成事,钱白浩一辈子都会自封家中,不会干扰族中运转,但如今竇长生敢於对墨家下手,而堂堂墨家不战而降,胶东钱氏必然要与自己分割,
    所以钱白浩出山了。
    钱世英压下了异样想法,这一切都没有什么,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当日钱白浩能够退让,堂堂地榜强者,甘愿对自己这无名之辈俯首,就是为了家族存续。
    没什么可抱怨的,因高而兴,也因高而衰,天理循环,理当如此。
    钱世英突然看开了,一直卡住无法突破的境界,如今开始鬆动了,相信再过不久,就可以纯阴无极了。
    这本该高兴的事情,钱世英未曾有任何喜悦,因为竇长生带来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三十州啊,那可是三十州。
    哪怕这一些归附的州郡,不可能倾尽全力相助竇长生,能够调动一半力量都算不错了,甚至是要更少,毕竟这不是攻陷的,而是主动归附的,只是一个名头而已,今日可以投降,来日也可以叛变,只是换一面旗帜,但竇长生能够调动的人力和物力,也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一个个全部都沉默了,无一位开口说话。
    而且相比较上一次人才济济,强者云集,这一次聚会来的人,明显少了很多,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上一次来到大殿,给人一种拥挤之感,但这一次却是显现的空旷,较为的冷清,这差距太大了。
    甚至是不论是高鹏举,还是钱世英,都没有去关心,到底谁没有来。
    因为没来的太多,都已经不好去计算了,下一次在聚会,这一些人当中,也会有不少消失不见,人就是如此现实,要不是高鹏举有天皇背景,现如今早就跑光了,除了几个心腹外,再也不会有人了。
    李五子亦如既往,犹如面瘫一样,看不出有任何表情,谁也不知道他心中怎么想,一双眸子直视著前方,一动不动,沉迷於內心世界,对於外界的事情都不关心。
    大齐长公主高欢欢微微抬头,雪白的天鹅颈露出,一双美眸打量著眾人,她与高鹏举是老相识了,作为离经叛道的大齐公主,对於临淄城中玩的的人,基本上全部都认识,
    尤其是高鹏举是宗室。
    只是那时候高鹏举只是一名小角色,高欢欢根本不在意,未曾想七绝关之战,让高鹏举一跃而起,先成为了宗室名將,再因为田安国乱国,成为了大齐救世主。
    三皇之爭前,高鹏举前往天外天,太昊宫,获得了天皇的垂青,再有高阳明的认可,
    那时候有志之士,都认为大齐已经是高鹏举囊中之物了。
    下一代齐帝,非高鹏举莫属。
    儘管有不少人不舒服,但也要接受现实,那时候高鹏举意气风发,不可一世,充斥著无上威严,观望者都会心生畏惧,认为这是真王。
    但如今再看,所有光环破碎,滤镜消失,也不过是普通人,再也没有让高欢欢畏惧和害怕的地方了。
    大殿无人开口,但最后还是高欢欢主动起身,扯了扯衣裙,整理了一下衣衫,高欢欢徐徐讲道:“清君侧,除奸臣,迎陛下。”
    “竇圣非齐人,却是比任何一位齐臣还要忠贞。”
    “本宫被陛下信赖,封为长公主,为宗室之首,如今正值陛下蒙难,本宫不可不救。
    “今日正要向渤海侯告別。”
    渤海侯。
    三个字非常刺眼。
    因为如今的高鹏举是渤海郡王,但很明显高欢欢不认,为了抗衡田安国,高鹏举的渤海郡王乃是自封的,並未获得圣旨。
    平时这种事情自然无事,因为高鹏举是大齐的未来,是平定叛乱的救世主。
    可如今高鹏举僭越称王,就是大罪,无数忠义之士无法容忍,毕竟他们眼晴中容不得一粒沙子。
    胶东钱氏砍了高鹏举一刀,如今作为支柱,根基的宗室,竟然也要弃他而去。
    高鹏举神色巨变,高欢欢没有不告而別,很明显要在这里与他切割,让消息传遍天下,宗室离去的影响太大了,这里面不少人,肯定会受到影响。
    高鹏举不由看向阴阳家掌教,高阳明是高鹏举最大的支持者,宗室可以不在意他,必须要考虑高阳明的態度。
    高阳明去了天外天,太吴宫,他也去了,双方是一条船,不可能背弃他。
    阴阳家掌教神色平静,並未有开口的想法,他是怎么上位的?
    下克上,囚禁了上一代掌教。
    高阳明是阴阳家圣人不假,他也是较为尊重这一位祖师。
    但不代表著自己就要与对方一样的思想,不明著反对,就是他对祖师最大的尊重了。
    高欢欢看著平静的一幕,她对此不以为意,因为大难临头,能够同舟共济的到底是少数,尤其是这么多力量,都非是高鹏举嫡系,真正能够支持他的,也就是钱世英和李五子而已。
    高欢欢离开前,留下了一句至理名言:“去天外天,太昊宫,请天皇想办法吧。、”
    “不然三皇之爭,人皇已经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