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小梁王:岳飞,敢不敢跟我切磋?【

    第410章 小梁王:岳飞,敢不敢跟我切磋?【1更】
    蔡福知道李纲在《说岳》原著里出场是谏议大夫。
    按照历史轨迹,李纲现在应该是被贬到沙县去了。
    就是沙县小吃的那个沙县。
    或许因为是《水浒》和《说岳》的融合世界吧,李纲竟然还在朝为官。
    蔡雅张口就来:“李纲现任谏议大夫。”
    其实她一个太师府的千金,哪里会在意谏议大夫这种小瘪山?
    只是她猜到蔡福可能会问,早打听好了记在心里,所以此时才能张口就来。
    蔡福没往这方面想,只以为蔡雅是蔡京的女儿,知道这些也是理所当然。
    而且蔡福的注意力在李纲身上:
    “李纲反对了有效么?”
    “有效呀!”
    蔡雅一看果然蔡福感兴趣,立即跟献宝似的说:
    “官家因此犹豫不决,后来就退朝了!
    “金国使者气得对李纲破口大骂,李纲竟然与之对骂!
    “此事在朝野都掀起了轩然大波呢!”
    蔡福笑了,果然李纲还是那个抗金名臣,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说岳》里。
    公元1125年,金国大军南下,宋徽宗传位宋钦宗。
    宋钦宗任命李纲为兵部侍郎、尚书右丞、东京留守……
    李纲组织了东京保卫战,击败金兵。
    金兵一走,投降派又得势了。
    李纲被一贬再贬到了夔州,也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
    李纲被贬不久,金兵再次南下。
    宋钦宗又想起来李纲了,赶紧任命李纲为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
    可惜他把李纲贬得太远了,李纲收到任命的时候人在长沙。
    没等到李纲赶来,宋徽宗和宋钦宗这爷俩儿就被掳走了。
    史称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耻。
    宋高宗就聪明多了,一登基就拜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说岳》里李纲对岳飞有提携之恩,算是岳飞在朝中的靠山。
    现在李纲才三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蔡福很想把他拐来做宰相。
    说完了正事儿,蔡雅说起一个趣事儿:
    “高太尉又收了一个义子呢,听说和他一样,只有一只耳朵!”
    蔡福笑了:这是武大郎开店,高我者不用吗?
    高俅自己少了一只耳朵,收义子也只有一只耳朵,长此以往殿帅府会不会全是一只耳?
    高衙内的耳朵不会也被割了吧?
    一看蔡福笑了,蔡雅更卖力了,一边给蔡福换另一只脚一边又说了一个趣事儿:
    “主人可曾听说过一个小梁王么?”
    蔡福挑了挑眉:“细说。”
    小梁王他还能不知道吗,《说岳》里“枪挑小梁王”的故事老有名了。
    蔡雅:“这小梁王名叫柴桂,乃是柴世宗嫡派子孙,被封在了滇南南宁州,世袭梁王。
    “因来朝贺当今天子,不知听了何人言语,今科要在此抢武状元!
    “他万里迢迢的来到了东京,把四个主考官童枢密、高太尉、王铎、张邦昌全都打点好了。
    “四个主考官已经许诺了他就是今科武状元。
    “谁知因为主人的缘故武举之事推迟一年。
    “柴桂回去吧,不甘心,来都来了。
    “不回去吧,还要在东京苦等一年。
    “奴家听说柴桂进退两难,情非得已,只好每日在各大青楼流连忘返……”
    进退两难,情非得已?
    蔡福哈哈大笑,没想到自己这只蝴蝶扇了两下翅膀,引起这么多变化……
    门外。
    正在双手拄刀、金刚怒目的栾玉耳朵动了两下:
    怎么好像有男人在笑?
    这不可能!
    栾玉马上否决了这个无稽的想法!
    小姐都说了是和她的闺蜜一起吃饭,雅间里怎么可能有男人?
    一定是自己这两天手艺做多了,都幻听了……
    ……
    小梁王柴桂确实是进退两难,情非得已。
    他堂堂一个藩王,正常情况怎么可能来抢武状元?
    这里边儿牵涉到了一个天大的阴谋!
    他不但收买了四个主考官,武证、旁证,加上主办、协办所有衙门全部都被他打点好了。
    就等着武举开考。
    结果因为蔡福搞事情,武举延后了一年。
    柴桂险些没喷出一口老血,这一年差老多事儿了!
    谁知道明年的主考官、武证、旁证、主办、协办还是不是这些人了?
    万一不是,他还得重新打点一遍!
    若是武举三年一科也就罢了,关键只延后一年!
    他若是回滇南,一来一回,半年就过去了,还不如不回……
    为了他那个天大的阴谋,柴桂只好找借口留在东京,天酒地,夜夜笙歌。
    当然,他要是不天酒地夜夜笙歌,宋徽宗也不能留着他。
    这一日,柴桂愁眉不展的走在大街上,一抬头看到一家福来楼大酒楼。
    福来楼大酒楼生意做得很大,柴桂正要找个地方吃酒,就走了进去。
    说来也巧,岳飞、杨再兴、何元庆他们三个半大小子正在大堂里吃饭。
    虽然不是一辈儿的,但是年纪相差不大,所以他们三个经常凑在一起。
    柴桂进来打眼一看,满堂都是庸庸碌碌的货色,唯有他三人龙精虎猛!
    抛开岳飞的一身文韬武略不谈,他执掌龙头市几个月已经养出了威势。
    杨再兴跟杨志补全了《杨家枪法》,武艺更上一层楼,整个人就像是一杆刺向天空的大枪!
    何元庆年纪最小,但是大体格子最为雄壮。
    要知道他两个大铁锤子,每个一百二十斤,可想而知他大膀子有多粗!
    柴桂一看他们三个就像是漆黑中的萤火虫,那么的鲜明,那么的出众!
    当时柴桂就两眼一亮,主动上前搭讪:
    “三位可是进京赶考的武举子?”
    之所以他会这么问,就是因为只延后一年,好多武举子也滞留在东京。
    杨再兴和何元庆一起看向岳飞,岳飞心中一动,起身对柴桂拱了拱手:
    “不知大官人有何见教?”
    柴桂见岳飞没有否认,自认为猜对了,兴奋的说:
    “在下也是!
    “只可惜被反贼搅局,武举延迟到了明年,不能会一会天下英雄!
    “三位既然也是武举,不妨我们同往小校场去切磋一番,以武会友如何?”
    何元庆一听以武会友就来劲了:“最好!我……”
    杨再兴连忙拉他一把:八叔在呢,轮得到你这个小侄子做决定?
    何元庆只好闭了嘴眼巴巴望着岳飞。
    岳飞略一沉吟,问道:“不知大官人如何称呼?”
    “你若胜了,我自然会告诉你!”
    柴桂故意使了激将法:
    “敢不敢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