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刘一民不语,只是一味算稿费

    第139章 刘一民不语,只是一味算稿费
    “以前上过八年的体校,学过舞蹈,插队的时候在文工团工作后,后来到了部队的文工团。经歷丰富,刚从国医科学院毕业,毕业之前在医学研究所工作。”刘一民谈起朱霖的经歷,如数家珍。
    张孟昭在黑暗中看了一眼刘一民,调侃道:“你记得挺清楚啊。不过这姑娘年龄不大,经歷丰富。”
    张孟昭看著舞台上的朱霖,心里面盘算了起来。整场下来,几乎將目光全部放到了朱霖身上。
    等话剧一结束,张孟昭目光灼灼地盯著谢幕的朱霖说道:“一民同志,你看完有什么感觉吗?”
    “什么感觉?”
    张孟昭没有说话,而是想让刘一民將她带进后台,见一见朱霖。刘一民来了,自然是要去见一见这些演员的。
    “老濮,我怎么感觉你今天演的紧张了?”杨力新的声音从后台传了出来。
    濮存惜蹭了一下杨力新的肩膀,毫不客气地回道:“我还觉得你演的都是窟窿呢!”
    “嘿,什么时候把虚心的精神给拋了,我站在舞台上,在观眾心里面评价就比你好!”杨力新麻利地换下服装,调侃道。
    “好在哪儿?”
    “形象啊!我往台子上就那么一站,观眾们评价我就得比你高一截!”
    听著吵闹打趣的两人,蓝天野不由得笑出了声,不过笑完之后,又开始点评起濮存惜,今天表演的確实有点不自然,
    刘一民走到蓝天野旁边,笑著跟眾人打起了招呼。
    张孟昭凑到了朱霖旁边,围著观察了起来。搞得朱霖一头雾水,眉毛微微一皱。
    將徵询的目光投向刘一民,刘一民只是笑一笑,没有说话。
    等大家都走出来后,张孟昭跑到刘一民旁边说道:“我想让朱霖去沪影厂试一试戏,
    就演周筠,你看怎么样?我觉得形象和气质都很符合,站在那儿就洋气,像是从美国回来的。”
    “洋气?张编,你见过华侨吗?”
    “我没见过,但是我觉得很符合,只不过不知道能不能演出来,但是有话剧的功底,
    我觉得演周筠是没问题的。你觉得呢?”
    刘一民当然不觉得有问题,朱霖演周筠,明媚皓齿、清秀活泼的形象自然是极为符合。只是继续说道:“我说了不算,你还得跟人艺商量商量,我支持你!”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你是曹老的学生,你说了还不算?你在人艺的地位,相当於古代的嫡长子了吧!”张孟昭想到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適的演员,心情瞬间舒畅了起来。
    沪影厂確认开拍之后,开始从全国各地找演员,现在还没找到几个合適的。自己要是回去带了一个,那全厂上下谁不夸咱眼光好。
    出趟差,一箭双鵰!不,是一箭三雕,能当演员用,还能当医生用。
    张孟昭找到了蓝天野,提出了自己想要让朱霖试戏的想法,蓝天野眉头紧皱,这是从他的手里面挖人啊。
    不过话剧演员借调到电影厂拍戏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其他演员也都有到电影厂拍戏的经歷。
    话剧团的演员比他们电影厂自己培养的演员还好,这也是人艺引以为傲的地方。
    “我跟剧院的其余同志商量一下,目前朱霖不仅仅关係到《驴得水》这部话剧,她还是《王昭君》的b角,万一首演要让她上,这可是献礼剧啊,不能出差错的。”
    蓝天野背著手,拿不定主意。找到于是之和苏民,他们说要请示曹禹,毕竟《王昭君》是曹禹的剧本。
    曹禹本人对朱霖演的王昭君还是很满意,另外中间还夹著刘一民,家宝公的学生。
    蓝天野拿起话剧团的电话,给曹禹打了过去。另一边,曹禹正在书房里面看书,从电话里面听蓝天野讲完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曹禹沉思了一会儿说道:“还是要尊重演员的意见,再说了,两部戏都有ab角,去了也没事嘛!我还等著看一民的电影呢,我看朱霖这姑娘行。另外,不是说试戏吗?也不一定就敲死了。”
    蓝天野掛断电话,对著张孟昭说道:“家宝公同意朱霖同志去试戏,到时候要是真选中了,走个借调合同就行。”
    各单位之间演员借调,要走协议,约定劳务和各种费用的支出方和具体数额。
    张孟昭开心地跟蓝天野握起了手:“感谢人艺的同志们支持,感谢家宝公对沪影厂的支持。演员到位,拍摄周期估计就三个月左右,到时候就可以完璧归赵了。”
    “你还得去跟演员谈一谈!”蓝天野有几分不太情愿。正常情况下,是不用徵求演员的意见的,选中后,一纸调令就走了。
    张孟昭不断地点头同意,又怕自己笑的太开心刺激了蓝天野:“小姑娘不会已经走了吧?”
    “一民还在这儿呢,她怎么会走?肯定在楼下等著呢!”
    于是之的调侃让刘一民大冏,脸微微一红,不过办公室的灯光没那么亮,也看不出来张孟昭急忙从楼上往下走,蓝天野跟在刘一民后面说道:“家宝公还是宠你啊!”
    “又没有其他的学生,不宠一民宠谁?出去一个演员,对节目整体影响不大,要相信我们的演员,个顶个的好。”于是之拍了拍苏民的肩膀,示意他说句话。
    苏民“嗯”了一声,连嘴巴都没有张。
    走到楼下,扶著自车的朱霖只听到张孟昭在她的面前嘰里呱啦的一阵比划,浑身像是触电一般,脑袋是憎的,心是跳跃的。
    张孟昭追问著朱霖愿不愿意,朱霖求救似的將目光投向刘一民。
    “朱霖,你好好想一想,人艺的领导没意见,你不用急著做答覆。”刘一民笑著说道,和煦的样子让朱霖心一下子平復下来。
    张孟昭急了,她很急啊,明天就要回沪影厂了。
    刘一民按了一下张孟昭的肩膀,示意別急。
    回去的路上,三个人並排骑著自行车,朱霖看著刘一民,刘一民看向张孟昭,张孟昭想了半天,才“哦”了一声,骑著自行车朝前面衝去。
    朱霖见张孟昭走远后,才说道:“我刚才没反应过来,拍电影,什么时候轮到我也能当主角了?”
    “沪影厂找你试戏,是看重你的业务了,说明你的业务水平高,你好好考虑一下,愿不愿意去?”
    朱霖想了一会后,盯著刘一民说道:“想去是想去,我还得跟我爸妈商量一下,另外就是三四个月,时间太久了!”
    “三四个月?你还想家啊!”刘一民笑著说道。
    “我不想家,我想...:”
    朱霖低头不再说话,只是一个劲儿地证著自行车,等到家后,才挥手跟刘一民说再见朱霖回到家,推开房门,朱父和朱母两个人都还没有睡觉,自从朱霖到人艺上班之后,两人总是要在家等到朱霖回来才会休息。
    “霖霖回来了?你外婆送来的槽子糕,快来尝一尝!”朱父放下手中的报纸,指著桌子上的槽子糕说道。
    朱霖洗了洗手,笑著拿起一块放进了嘴里,鬆软的麵包里面带著鸡蛋甜香味。槽子糕,就是鸡蛋糕。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朱父笑著问道。
    “人艺有点事儿!”朱霖轻飘飘地说道,
    朱母从窗户旁边走过来,窗帘还在摆动,这扇窗户正对著外面的街道。
    “霖霖长大了,回来晚点就晚点,不过不能回来的太晚,不安全。上班了,交朋友也留个心眼。”
    朱母意有所指,也没有戳破,他们观察有一阵子了,时不时会见到两个人一起回来,
    但更多的时候就是朱霖一个人。
    朱霖两耳一闭,全当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坐在沙发上伸展了一下身体,让整个关节得到放鬆:“爸妈,今天沪影厂的编辑找我了,想让我到沪影厂试戏!”
    朱父和朱母对视了一眼,顿时来了兴趣,尤其是朱母直接坐到了朱霖旁边:“霖霖,
    演什么电影?”
    “《庐山恋》,也没说一定是我,就是让我试戏。”
    朱父却说道:“《庐山恋》?刘一民的小说,可要改编成电影了?真够快的,四月份才发表的!”
    “已经改编好了,他速度很快的。沪影厂打算早些日子拍出来,明年就上映。所以比较急,想让我明天就去沪市。”
    朱母在旁边询问著细节,朱父有点担忧,起身在客厅里面来回步,时不时地將目光望向下面的街道。
    “老朱,你怎么了?”朱母看到他忧心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朱父又转了几下才说出了自己心里面的顾虑:“这可是爱情小说啊,拍成电影后,会不会產生什么影响?万一被批评,连带著霖霖都要吃苦。”
    “爸,刘一民同志说这不是爱情片,这是风景抒情片!”朱霖赶忙说道。
    朱父瞪了朱霖一眼,恨铁不成钢地说道:“他说什么你都信啊,我看呀他要是把你卖了,你还得感谢他!”
    “怎么可能卖了我?卖了我他能得到什么?我的爸爸呀,我觉得刘一民同志说的不错,就是风景抒情片!”朱霖將朱父按到沙发上,揉著肩膀撒娇道。
    朱母听到朱父这么一说,也很担忧:“不会有什么事情吧?霖霖,要不就別演了,演话剧不是挺好的吗?拍电影跑到山里面,又苦又累的!”
    聊了半天,最终朱霖以曹院长都同意的理由,终於说服了两人。
    “我的好爸爸,好妈妈,赶紧睡吧,我还没决定,不过要是决定了,明天就得走,我晚上好好想一想。”
    朱霖躺在床上枕著双手,望著窗外在月光下摇曳的树枝发呆,三四个月呢,唉,真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刘一民的三本小说自从九月初开始发售以来,已经出售了半个月。从出售开始,这个销量势头就无人能挡。
    各个地方的新华书店门口都是排队购买的读者,有的人只买其中一本,不差钱的则是三本都买。买完后装进书包里,神神气气地离开书店。
    《庐山恋》的作为年轻人喜欢看的爱情小说,销售势头最为迅速。售卖半个月,出版社就不得不再將二次印刷提上了议程。
    商务印书馆看到出版的势头很猛,也想分一杯囊。可惜刘一民的几部小说,除了《高考1977》之外,都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给拿走了。
    商务印书馆8月份刚刚恢復了建制,手里面非常缺书,急需一些书来重振商务印书馆的名气。
    商务印书馆的人上门找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希望能交易一下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独家出版,变成两家联合出版。
    商务印书馆的编辑陈元找到人民文学的社长韦君怡,希望她看在商务印书馆刚刚恢復的情况下,伸手帮帮忙。
    可韦君怡是谁?在她的表態下,人民文学出版社刚开始当然不同意,后来狠狠地咬了一口才同意由商务印书馆同时出版,
    商务印书馆的陈元生气地拍著桌子,称这是人民文学的讹诈。人民文学表示,你爱要不要。
    最终陈元在形势面前,不得不低头,不过在本馆的会议上,拍著桌子命令手下的编辑,以后刘一民的小说发表一本抢一本,最好一本都不要留给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给什么条件,咱们给的更高气死我了。”陈元生气地说道。
    又觉得自己表现的太过了,坐下喝了杯茶:
    “咱们商务印书馆刚刚恢復,要抓紧整理能出版的优秀书籍,字典的出版工作也要抓紧。在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高潮下,咱们要为文化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商务印书馆不仅出版国內的书,更多也翻译国外的名著在国內出版,另外,他们的字典也最为出名。
    谁还没看过《新华字典》呢!
    对於商务印书馆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事情,他们找过刘一民,刘一民才不操心这些。
    刘一民不语,一味的拿著算盘计算自己的稿费。
    另外自己了一笔钱,他出版的四本书,各买了一百册,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送到了塞罕坝林场,塞罕坝林场的冬天要来了,希望这些书能够排解一下他们在暴风雪天气里面的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