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一民班
第153章 一民班
1980年的春节跟往年比起来热闹了不少,鞭炮的动静比往年密集了数倍。“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被取消,今年开始全国普遍恢復了春节假期。
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从1967年开始,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冬日没办法下地的时节,生產队也要“抓革命促生產”。
一大早,刘福庆从枯叶河对面走了回来,双手背在后面拿著冒著烟的菸袋锅。杨秀云正在给刘一国准备东西,催促著他去看看一个人过年的对象。
“多拿点,小姑娘一个人过年不容易,咱家里面的东西多,又不是没有。”杨秀云一边装东西,一边教刘一国如何跟对方聊天。
刘一国拍了拍身上的新衣服,笑著道:“娘,我又不是傻子,我懂得怎么说。”
见杨秀云依然碟噗不休,刘一国投来一个求救的目光,刘一民笑著说道:“娘,这是大哥谈对象,说不定大哥见到人家嘴能说多了。”
杨秀云將东西绑到自行车上,狠狠地用绳子勒紧,晃了晃发现不会乱晃才放下心来:
“我走过的路,比你们吃过的盐都多。我跟你爹,过了几十年了,感情的事儿没谈过,但过日子知道是怎么个过法。”
刘一国推著自行车离开家门的时候,刘秀云还不忘追上来说一句:“带出去逛逛公园,看个电影啥的,城里人听说后都喜欢看电影儿,別不捨得钱。”
刘一民赶紧帮刘一国解围,说道:“爹娘,你们在家吧,我去送送大哥!”
送到大队口,刘一国看了看刘一民冻红的鼻子和耳朵,笑著说道:“赶紧回吧,咱爹娘就是爱担心,我见人又不是不会说话。”
“好,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刘一民笑嘻嘻地塞给刘一国一个纸条。
刘一国纳闷地摊开纸条,看到上面的字后,红著脸冲刘一民喊道:“我用不上这东西!”
声音在冬天的村庄里面迴荡,刘一民听到后,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刘一国见四周无人,又摊开念了念,越想越觉得,写的不错,等骑著自行车到矿上的时候,心里面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这里面是刘一民帮刘一国写的寻求革命友谊继续升华的情书。
对方家里因为没什么人了,所以直接住在了学校的单身宿舍。
刘一国到了学校的时候,帽子往外冒著热汗。敲开门后,在对方惊讶的目光中,笑著解开自行车后座上的东西就往里边搬:“顾萍,你过年一个人肯定没准备什么东西,我爹娘让我给你送点吃的。”
刘一国的对象叫顾萍,对方知道刘一国会来,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早,赶紧招呼著刘一国走进房间里面。
屋子里面的摆设极为简单,桌子上摆著一副碗筷,碗里面还有几个没有吃完的饺子。刘一国將东西放好后,心疼地说道:“你就吃这个?”
“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顾萍赶紧让刘一国坐下,准备给刘一国煮饺子。
帽子摘下来,刘一国脑门上的热气像是煤球炉的烟肉一样,呜鸣的向上冒。顾萍知道刘一国会来,包的饺子本身就多。
刘一国把从家里面带来的吃的,慢慢的摆在了桌子上,顾萍在忙著下饺子,此情此景,颇有一种新婚小夫妻一块操持著家务的感觉。
吃过饭,刘一国徵求顾萍的意见出去逛一逛县城,顾萍当然答应了。在县城里面,两个人看了一场电影,是去年很火的《甜蜜的事业》。
看完电影后,又一起来到公园里面逛公园。两个人走在公园里面,双方的身体距离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程度,肩膀一晃一晃,每次都似乎要碰到,但又会巧妙的错过。
两人没一搭没一搭的聊著天,刘一国忽然说道:“咱们初中匆匆一別,没想到都工作几年后还能进一步认识,看来我们挺有缘分..:::
,
顾萍听著刘一国略显笨拙话,时不时还停顿思索,夹杂著一些诗句,顿住脚笑著说道:“別背了,你这是你弟弟给你写的吧?”
“你怎么知道?”刘一国下意识地问道。
“太明显了,文约终的,像是作家能写出来的。”
刘一国尷尬地说道:“我弟也是好心。”
“你有这心就挺好。”顾萍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等过完年,我带你去我家看看,虽然我没爹娘了,但是有个大伯,从礼数上来说,是得回去一次。”
“那是应该的!”
虽然没谈到什么时候结婚,但去女方家里一趟,大哥刘一国的婚事,算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至少双方都在往结婚的道路上想。
过完年,革委会主任杨玉山坐著吉普车来到了麦积大队,先是在大队转了转,了解了一下今年的收成之后,就径直来到了刘一民家里。
杨玉山的军大衣没有系扣子,快步走进刘家,军大衣下摆隨风而动,风风火火的像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將军。
“一民,又是一年,更壮实了,名气也更大了。”杨玉山用拳头碰了碰刘一民的胸口。身后跟著两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他认识,是见过面的教育局局长。
最后面跟著的是支书李大山,脸色红润,县革委会的领导来麦积大队,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长脸的事情。
坐下没多久,杨玉山身后的教育局局长道明了来意,想让刘一民再做一次高考动员报告,鼓励一下汝县的学子。
“79年咱们县考上大学的人多了不少,但学校都很一般,大部分是专科学生。整个洛城地区,
咱们县又开始垫底了,出去开会脸上无光,都说咱们县能出一个你是耗尽了咱们整个县的才气。”
教育局局长,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说起来无比的鬱闷。他们当初宣传刘一民宣传的有多狠,现在冷嘲热讽的声音就有多大。
“杨主任,这考上大学的人数不是一次简单的报告就能够提上来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作报告真有用的话,我天天做报告。”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在燕京待的时间长?”
刘家的屋子里面坐了一群人,中间是柴火堆,刘福庆特意选的好木头,不停地添著火。见刘一民在思考,杨玉山和刘福庆、李大山聊起了收成的问题。
现在已经传出要搞土地承包了,徽省那边的消息传了过来,附近有些县也有人在明里暗里的搞。这让杨玉山也极为头疼,不知道该不该在县里面放开搞。
刘一民时不时的问一问教育局局长学校的情况,过了好大一会儿说道:“要不试一试重点攻关吧?”
“什么意思?”
“就是重点班和普通班分开教学。国家为了攻关重点的科技项目,会聚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集中攻关。高考就是教育局的重点任务,那就把学习好的学生聚集在一块学。”
“有的学校分快班和慢班了,有效果,但是不显著。”教育局局长说道。
“那说明还是分的不彻底。將重点班的学生进行特殊照顾,配备最好的老师进行教学,单独制定教学计划,另外多从洛城的好学校引进教辅资料供这些学生使用。平常多进行模擬考试,对进步大和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刘一民说的就是黄冈中学的模式,黄冈中学在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就成立尖子班进行重点教学,成效显著。
这种模式虽然残酷,但是见效快,適合汝县这种想要快速提高录取人数的小县城。
另外区分重点和普通班,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因材施教呢?
这年代的学生承压能力也强,敢狼下心来头悬樑锥刺股的学生不在少数。
杨玉山和教育局的局长走了,回去后,立马找到高中的校长商量重点班的事情。
杨玉山狠下心说道:“重点班学校选不行的话,乾脆全县挑选学生成立一个重点班。”
又过了几日,杨玉山和教育局的局长找到了刘一民,他们挑选了全县五十名学生在县高中举办了一个“一民班”。
“一民班?”刘一民神色古怪,让你们办重点班,没让你们这么玩啊!
“对,一民班,让所有的学生以你为榜样,衝击重点大学,这个班是全县的好老师来教,我就不信培养不出来几个好苗子。”杨玉山沉声说道。
教育局局长接话道:“杨主任的决心很大,抽调了几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下面怨言很大。”
杨玉山摆了摆手,表示这都没什么,为了县里的大局,自己能承受点怨言。教育局局长这一配合,成功將杨玉山对教育的良苦用心给体现了出来。
人家不升职谁升职!
“一民,你在咱们全县的高中生心目中,一直都榜样。我们要將榜样的力量给完全的发挥出来,让大家以你为標杆,奋勇前进,爭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最后话题,又转到了让刘一民去给“一民班”的成立,做一次报告,鼓励一下大家。
临出发到燕京的时候,刘一民提前来到了县高,跟以前的老师和校长寒暄了几句。
都一个劲地夸著刘一民,说那个时候就看出来,长大绝对不一般等等。
走到教学楼,在学校的带领下来到教室,教室的门牌换上了“一民班”三个鲜红的大字,白底红字金边的未牌,显示出这个班的非同寻常。
“这是我高考考试的考场!”刘一民下意识地说道。
“一民,我们专门选的这个教室!”
在欢呼声中刘一民走进了教室,学生们的一下站了起来,红著脖子拼命地鼓起了掌,接下来一幕更让刘一民尷尬到差点给县高抠出来一座教学楼。
学生齐声高背《理想》,表达了自己不断进取,努力拼搏的决心。
刘一民看了一眼杨玉山以为是他安排的,校长低声说道:“这完全是学生自发的。”
走上讲台,刘一民让大家坐下,跟大家沟通了一下感情,不少人纷纷问他大学怎么样,刘一民一给他们解答。
上一次踏进教室他还是考生,这一次却是以成功者的身份进来的,心境完全不同。
等解答完,刘一民在黑板上写下“拼一载春夏秋冬,搏一个无怨无悔”。
“同学们,我能做的不多,充其量也就是鼓励鼓励大家,说一些激动人心的话,未来是在你们自己手中。这上面的十几个字,大家都认识。其实我就是想说,等你们几年后,回想起今日的教室,是懊悔还是无悔,是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还是埋怨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多做一道题,多考几分。就一分,一切可能都不一样.....”
杨玉山看著旁边的几个人,激动地说道:“还是那个味道!”
“比上次报告做的更好了!”
“那是当然,刘一民同志的进步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他这作报告的能力,一般人还真学不会。78年的时候,一场报告,我几个月后回想起来,仍然是心潮澎湃。但不管自己怎么学,总是感觉不一样!”
杨玉山又想起刘一民第一次作报告的时候,他第一次听到这种报告。声音从低沉到昂扬,內容从现在讲到未来,从中国讲到特娘的太平洋·
后来一想,特娘的,可能真有人天生就会作报告!
『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人生。最后再送给大家一句话,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杨玉山率先鼓起了掌,大声地嘱附教育局局长:“刚才一民同志讲的这些词儿,全部都写下来贴在学校里面,不仅教室贴,宿舍也要贴,总之不仅是县高贴,其余的高中也要贴,光贴也不行,
还得喊出来,让学生大声地喊出来!”
教育局局长和校长忙拿出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表示立即照办。
汝县日报连发几条新闻:《县革委会主任杨玉山宣布成立全县高二尖子班“一民班”,全力备战80年高考》
《一分成就人生,刘一民同志如此解释高考》
《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民班”能否再次走出一个“刘一民”?》
洛城晚报发表文章《汝县创新教学模式,全力打造“一民班”》
《刘一民同志所做的报告,值得全地委、全省高中生背诵学习》
1980年的春节跟往年比起来热闹了不少,鞭炮的动静比往年密集了数倍。“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被取消,今年开始全国普遍恢復了春节假期。
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从1967年开始,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冬日没办法下地的时节,生產队也要“抓革命促生產”。
一大早,刘福庆从枯叶河对面走了回来,双手背在后面拿著冒著烟的菸袋锅。杨秀云正在给刘一国准备东西,催促著他去看看一个人过年的对象。
“多拿点,小姑娘一个人过年不容易,咱家里面的东西多,又不是没有。”杨秀云一边装东西,一边教刘一国如何跟对方聊天。
刘一国拍了拍身上的新衣服,笑著道:“娘,我又不是傻子,我懂得怎么说。”
见杨秀云依然碟噗不休,刘一国投来一个求救的目光,刘一民笑著说道:“娘,这是大哥谈对象,说不定大哥见到人家嘴能说多了。”
杨秀云將东西绑到自行车上,狠狠地用绳子勒紧,晃了晃发现不会乱晃才放下心来:
“我走过的路,比你们吃过的盐都多。我跟你爹,过了几十年了,感情的事儿没谈过,但过日子知道是怎么个过法。”
刘一国推著自行车离开家门的时候,刘秀云还不忘追上来说一句:“带出去逛逛公园,看个电影啥的,城里人听说后都喜欢看电影儿,別不捨得钱。”
刘一民赶紧帮刘一国解围,说道:“爹娘,你们在家吧,我去送送大哥!”
送到大队口,刘一国看了看刘一民冻红的鼻子和耳朵,笑著说道:“赶紧回吧,咱爹娘就是爱担心,我见人又不是不会说话。”
“好,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刘一民笑嘻嘻地塞给刘一国一个纸条。
刘一国纳闷地摊开纸条,看到上面的字后,红著脸冲刘一民喊道:“我用不上这东西!”
声音在冬天的村庄里面迴荡,刘一民听到后,摆了摆手没有说话。
刘一国见四周无人,又摊开念了念,越想越觉得,写的不错,等骑著自行车到矿上的时候,心里面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这里面是刘一民帮刘一国写的寻求革命友谊继续升华的情书。
对方家里因为没什么人了,所以直接住在了学校的单身宿舍。
刘一国到了学校的时候,帽子往外冒著热汗。敲开门后,在对方惊讶的目光中,笑著解开自行车后座上的东西就往里边搬:“顾萍,你过年一个人肯定没准备什么东西,我爹娘让我给你送点吃的。”
刘一国的对象叫顾萍,对方知道刘一国会来,但是没想到来的这么早,赶紧招呼著刘一国走进房间里面。
屋子里面的摆设极为简单,桌子上摆著一副碗筷,碗里面还有几个没有吃完的饺子。刘一国將东西放好后,心疼地说道:“你就吃这个?”
“我一个人吃不了多少。”顾萍赶紧让刘一国坐下,准备给刘一国煮饺子。
帽子摘下来,刘一国脑门上的热气像是煤球炉的烟肉一样,呜鸣的向上冒。顾萍知道刘一国会来,包的饺子本身就多。
刘一国把从家里面带来的吃的,慢慢的摆在了桌子上,顾萍在忙著下饺子,此情此景,颇有一种新婚小夫妻一块操持著家务的感觉。
吃过饭,刘一国徵求顾萍的意见出去逛一逛县城,顾萍当然答应了。在县城里面,两个人看了一场电影,是去年很火的《甜蜜的事业》。
看完电影后,又一起来到公园里面逛公园。两个人走在公园里面,双方的身体距离处在一个极为微妙的程度,肩膀一晃一晃,每次都似乎要碰到,但又会巧妙的错过。
两人没一搭没一搭的聊著天,刘一国忽然说道:“咱们初中匆匆一別,没想到都工作几年后还能进一步认识,看来我们挺有缘分..:::
,
顾萍听著刘一国略显笨拙话,时不时还停顿思索,夹杂著一些诗句,顿住脚笑著说道:“別背了,你这是你弟弟给你写的吧?”
“你怎么知道?”刘一国下意识地问道。
“太明显了,文约终的,像是作家能写出来的。”
刘一国尷尬地说道:“我弟也是好心。”
“你有这心就挺好。”顾萍想了想,又继续说道:
“等过完年,我带你去我家看看,虽然我没爹娘了,但是有个大伯,从礼数上来说,是得回去一次。”
“那是应该的!”
虽然没谈到什么时候结婚,但去女方家里一趟,大哥刘一国的婚事,算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至少双方都在往结婚的道路上想。
过完年,革委会主任杨玉山坐著吉普车来到了麦积大队,先是在大队转了转,了解了一下今年的收成之后,就径直来到了刘一民家里。
杨玉山的军大衣没有系扣子,快步走进刘家,军大衣下摆隨风而动,风风火火的像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將军。
“一民,又是一年,更壮实了,名气也更大了。”杨玉山用拳头碰了碰刘一民的胸口。身后跟著两名工作人员,其中一个他认识,是见过面的教育局局长。
最后面跟著的是支书李大山,脸色红润,县革委会的领导来麦积大队,对他来说也是一次长脸的事情。
坐下没多久,杨玉山身后的教育局局长道明了来意,想让刘一民再做一次高考动员报告,鼓励一下汝县的学子。
“79年咱们县考上大学的人多了不少,但学校都很一般,大部分是专科学生。整个洛城地区,
咱们县又开始垫底了,出去开会脸上无光,都说咱们县能出一个你是耗尽了咱们整个县的才气。”
教育局局长,狠狠地抽了一口烟,说起来无比的鬱闷。他们当初宣传刘一民宣传的有多狠,现在冷嘲热讽的声音就有多大。
“杨主任,这考上大学的人数不是一次简单的报告就能够提上来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作报告真有用的话,我天天做报告。”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那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在燕京待的时间长?”
刘家的屋子里面坐了一群人,中间是柴火堆,刘福庆特意选的好木头,不停地添著火。见刘一民在思考,杨玉山和刘福庆、李大山聊起了收成的问题。
现在已经传出要搞土地承包了,徽省那边的消息传了过来,附近有些县也有人在明里暗里的搞。这让杨玉山也极为头疼,不知道该不该在县里面放开搞。
刘一民时不时的问一问教育局局长学校的情况,过了好大一会儿说道:“要不试一试重点攻关吧?”
“什么意思?”
“就是重点班和普通班分开教学。国家为了攻关重点的科技项目,会聚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集中攻关。高考就是教育局的重点任务,那就把学习好的学生聚集在一块学。”
“有的学校分快班和慢班了,有效果,但是不显著。”教育局局长说道。
“那说明还是分的不彻底。將重点班的学生进行特殊照顾,配备最好的老师进行教学,单独制定教学计划,另外多从洛城的好学校引进教辅资料供这些学生使用。平常多进行模擬考试,对进步大和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刘一民说的就是黄冈中学的模式,黄冈中学在恢復高考的第一年,就成立尖子班进行重点教学,成效显著。
这种模式虽然残酷,但是见效快,適合汝县这种想要快速提高录取人数的小县城。
另外区分重点和普通班,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因材施教呢?
这年代的学生承压能力也强,敢狼下心来头悬樑锥刺股的学生不在少数。
杨玉山和教育局的局长走了,回去后,立马找到高中的校长商量重点班的事情。
杨玉山狠下心说道:“重点班学校选不行的话,乾脆全县挑选学生成立一个重点班。”
又过了几日,杨玉山和教育局的局长找到了刘一民,他们挑选了全县五十名学生在县高中举办了一个“一民班”。
“一民班?”刘一民神色古怪,让你们办重点班,没让你们这么玩啊!
“对,一民班,让所有的学生以你为榜样,衝击重点大学,这个班是全县的好老师来教,我就不信培养不出来几个好苗子。”杨玉山沉声说道。
教育局局长接话道:“杨主任的决心很大,抽调了几个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下面怨言很大。”
杨玉山摆了摆手,表示这都没什么,为了县里的大局,自己能承受点怨言。教育局局长这一配合,成功將杨玉山对教育的良苦用心给体现了出来。
人家不升职谁升职!
“一民,你在咱们全县的高中生心目中,一直都榜样。我们要將榜样的力量给完全的发挥出来,让大家以你为標杆,奋勇前进,爭取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好的成绩。“
最后话题,又转到了让刘一民去给“一民班”的成立,做一次报告,鼓励一下大家。
临出发到燕京的时候,刘一民提前来到了县高,跟以前的老师和校长寒暄了几句。
都一个劲地夸著刘一民,说那个时候就看出来,长大绝对不一般等等。
走到教学楼,在学校的带领下来到教室,教室的门牌换上了“一民班”三个鲜红的大字,白底红字金边的未牌,显示出这个班的非同寻常。
“这是我高考考试的考场!”刘一民下意识地说道。
“一民,我们专门选的这个教室!”
在欢呼声中刘一民走进了教室,学生们的一下站了起来,红著脖子拼命地鼓起了掌,接下来一幕更让刘一民尷尬到差点给县高抠出来一座教学楼。
学生齐声高背《理想》,表达了自己不断进取,努力拼搏的决心。
刘一民看了一眼杨玉山以为是他安排的,校长低声说道:“这完全是学生自发的。”
走上讲台,刘一民让大家坐下,跟大家沟通了一下感情,不少人纷纷问他大学怎么样,刘一民一给他们解答。
上一次踏进教室他还是考生,这一次却是以成功者的身份进来的,心境完全不同。
等解答完,刘一民在黑板上写下“拼一载春夏秋冬,搏一个无怨无悔”。
“同学们,我能做的不多,充其量也就是鼓励鼓励大家,说一些激动人心的话,未来是在你们自己手中。这上面的十几个字,大家都认识。其实我就是想说,等你们几年后,回想起今日的教室,是懊悔还是无悔,是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还是埋怨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多做一道题,多考几分。就一分,一切可能都不一样.....”
杨玉山看著旁边的几个人,激动地说道:“还是那个味道!”
“比上次报告做的更好了!”
“那是当然,刘一民同志的进步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料。他这作报告的能力,一般人还真学不会。78年的时候,一场报告,我几个月后回想起来,仍然是心潮澎湃。但不管自己怎么学,总是感觉不一样!”
杨玉山又想起刘一民第一次作报告的时候,他第一次听到这种报告。声音从低沉到昂扬,內容从现在讲到未来,从中国讲到特娘的太平洋·
后来一想,特娘的,可能真有人天生就会作报告!
『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人生。最后再送给大家一句话,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杨玉山率先鼓起了掌,大声地嘱附教育局局长:“刚才一民同志讲的这些词儿,全部都写下来贴在学校里面,不仅教室贴,宿舍也要贴,总之不仅是县高贴,其余的高中也要贴,光贴也不行,
还得喊出来,让学生大声地喊出来!”
教育局局长和校长忙拿出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表示立即照办。
汝县日报连发几条新闻:《县革委会主任杨玉山宣布成立全县高二尖子班“一民班”,全力备战80年高考》
《一分成就人生,刘一民同志如此解释高考》
《快马加鞭君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一民班”能否再次走出一个“刘一民”?》
洛城晚报发表文章《汝县创新教学模式,全力打造“一民班”》
《刘一民同志所做的报告,值得全地委、全省高中生背诵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