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胆首提改革文学
第162章 大胆首提改革文学
偌大的大会堂內,张广年的声音落下后,台上台下掀起热烈的掌声。在眾人或炽热或讚赏、高兴的目光注视下,刘一民走到领奖台前接受张广年的颁奖。
一张简单之极的奖状,上面用毛笔写著刘一民的名字,还有获奖的作品名字。
红边暗黄原色底,跟90年代学生的奖状差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笔奖金,一等奖的奖金是一百元,二等奖的奖金是八十元,三等奖的奖金是六十元。
三个一等奖,刘一民总共拿到了三百块钱的奖金。三百块钱对於刘一民,也不算仁瓜俩枣了,
四万多字的小中篇了。
当然对於获奖的其他人来说,最多也只能拿到一百元。千里迢迢来到燕京,拿一百元或者六十块钱的奖金,更多的是一种象徵意义。
如陆遥一般,拿到奖金后再请客吃饭,一趟燕京之行,甚至还要倒贴钱。
这奖对作者精神上的满足大於物质上的奖励。如果趁著得奖的名气,出单行本提高销量,还是能带来额外的收益。
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刚开始奖金还有几千法郎,后来欧洲货幣统一后,奖金只有10欧元,还不够请朋友喝几杯咖啡的。
但通过名气,书的销量瞬间增加,可以靠著版税大捞一笔。
“刘一民同志,他的《狼烟北平》以抗战前后的老北平为舞台,以小人物的视角和经歷为主线织就了一幅乱世浮生百象图。通过硝烟感受时代的艰辛和不易,以及明白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坚韧和阔达。血性与尊严抵挡磨难和耻辱、阿q式的幽默来告诉大家活著的意义。
从北平到燕京的时空改变,將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时代的命运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
他的《庐山恋》,热情地歌颂新时代的到来,呼吁海外儿女共同建设祖国。將个人的爱和国家的爱联结在了一起,鼓励无数的年轻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去建设自己深爱的祖国。
他的《理想》,鼓励了无数的年轻人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激励著人民去追求国家和个人的幸福生活。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挫折,以热情去返歌未来。他为迷惘的年轻人,奏响了一曲前进之歌。
作协副主席陈荒媒大声地念著评奖委员会写给刘一民的颁奖词,张广年等几个作协领导將奖状和奖金递给刘一民的时候,张广年笑著鼓励道:“好好干!”
刘一民说了一声“谢谢”后,转身走到台下,旁边的人好奇地拿过看了一眼,又羡慕地送还给了刘一民。
接下来依次颁奖,陆遥拿著他的二等奖坐在座位上低头笑个不停,崔道逸看了他一眼说道:“有那么高兴吗?一民三个一等奖也没你这么开心!”
对於陆遥获奖,崔道逸也是打心眼里高兴,毕竟这也是他负责的作者,是他的编辑成就之一。
陆遥轻轻地將奖状从正面到后面抚摸了一遍后,认真地將奖状给卷了起来,对著崔道逸说道:
“崔编,这不一样,这可是我第一次获奖,一民是大风大浪见惯了。我嘛,黄土高坡走出来的,不一样,不一样。”
陆遥认真地拿著奖状,又低声喊著两人一会儿去吃饭,他要请客。爭执了一会儿,崔道逸最终同意了陆遥的请客。
“下面,有请刘一民同志上台发言!”张广年的声音落下,刘一民起身准备上台,崔道逸、邹获凡、陆遥等人皆向他传递了一个鼓励的眼神。
“尊敬文联、作协的领导同志、编辑和作者同志,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鲁迅文学奖的设立,对於我们文坛和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好事情。
今天是一个大好日子,但我在此还要感谢一名无法到场的同志、也永远无法到场的同志。”
台下响起一一两两的议论声,低声几不可闻,但在一起匯聚后加上会议室左右的回声,在台上听又显得声音极大。
有不解其意的声音,也有瞭然於心的人,听到此,脸上也露出悲伤之色,
“李记同志离我们远去了,本来约定要为我亲自颁奖。可惜天不遂人愿李记同志为了文坛的未来,一直呕心沥血。固离去非我们所愿,但悲伤化作动力,我们要继续將文坛发扬光大。”
主席台上、台下再次鼓起了掌。旁边的陈荒媒低声对著张广年说道:“看来刘一民同志还是极其念旧情的。”
张广年没有说话,只是点头点头,继续看向刘一民,听一听他接下来的內容。
在通知刘一民发言之前,张广年瞩咐刘一民做报告的时候,不要只是说一些感谢的话,要多谈一谈文坛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內的文学创作,大多集中於伤痕文学,或者是从伤痕文学延伸而来出现的反思文学。
从今天获奖的作品来看,大家就会发现这一现象。
去年的文代会上,提出百家爭鸣、百齐放。自文代会到现在,文学繁荣的局面初步形成,但整体而言,文学题材仍然缺乏多样性。
《乔厂长上任记》让我看到了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目前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开放,
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都在发生著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向认为,现实主义是作品的生命力,我们的目光也要从歷史来到当下,来到改革开放的战场上来。”
刘一民以文学多样性为出发点,又以《乔厂长上任记》作为举例,以一种作家的敏锐性向文坛宣告,一种新的文学思潮正在到来。
呼吁大家热情地去拥抱当下社会,积极投入到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之中。
“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接下来的文学创作方向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改革文学,我姑且將《乔厂长上任记》称之为改革文学。为什么接下来是改革文学?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文学离不开现实主义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出现。”
“每一次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必然会伴隨著矛盾和挫折、和困惑甚至迷茫。我们的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承担著歷史的见证者、思想的引领者等各种各样的角色。
在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也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感性,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大家勇敢向前,积极探索。”
蒋子龙坐在台下,听著刘一民大谈特谈他的《乔厂长上任记》,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恨不得当场上台鼓掌,引为知己。
台上台下的人,有人沉思,也有人皱眉不满。
“尤其是当大家迷茫的时候,更渴望从文艺作品上寻找到安慰和前行的力量。如果我们的文艺作品不能及时跟上,那读者如何寻找到精神力量?
所以啊,同志们,我们在批判过去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当下。全国上下是一片火热的战场,也是我们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大家要勇敢地投入到新时代的写作中去,真正实现文艺为人民写作,为社会主义写作的目的。”
接下来刘一民又提了“谍战题材”等另外几种风格的小说,鼓励文学多样创作。
刘一民讲完,在掌声中准备下去的时候,有人站起来举手阻止了刘一民下去:“刘一民同志,
你为什么如此篤定接下来的创作方向如你所料?”
“因为现实的土壤是文学的生命力所在,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学创作跟不上读者的脚步,落后於读者,那读者就会將文学拋弃!”
读者將文学拋弃,这个话说的很重,让很多人都面色难看,岂不是在说他们的笔一直落后於时代,甚至最后会被读者所拋弃。
陆遥带头鼓起了掌,先是三三两两,接下来掌声恢復热烈。
张广年拿起话筒总结道:“我觉得刘一民同志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的文学创作就是要跟上时代,跟上读者的脚步,甚至要提前於读者的脚步。当然,文学爭论嘛,你有你的道理,我也有我的道理,谁都有理,这才叫百家爭鸣。
有了百家爭鸣,才有百齐放!”
惜春派主张“往后看”、偏佐派主张“往前看”,刘一民站起来自成一派,说了一句:“大家要向现在看!”
珠玉在前,接下来其他作者的发言,倒是没引起太大的波澜,更多的都是一些感谢的话。
蒋子龙上台发言的时候,他明显感觉到大家对他的关注多了起来。感受著大家的目光,蒋子龙不经意间用假动作擦了擦汗水,讲起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我是厂子里的工人,对厂里面的事情了如指掌。当时写出来的时候,《津城日报》拿出14个版面来批评我,津城的领导两次上书斥责我,
感谢作协的领导支持,要不然也不会有我的今天。刚才刘一民同志的讲话,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改革是火热的战场,我们文艺作品,不能缺席!”
蒋子龙讲完之后,將目光望向刘一民,眼神中带著些许感谢。
仪式结束后,陆遥拉著刘一民和崔道逸去吃饭,蒋子龙走过来对著刘一民握手感谢,陆遥顺便拉著蒋子龙一块去吃饭。
走出大会堂,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一场颁奖会,成了一次文学未来发展的研討会。
不管认不认同刘一民的人,都在心里琢磨著“改革文学”这四个字....
吃饭的时候,陆遥不断地提起所谓的“改革文学”,他敏锐的意识到,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创作的机会。
他不写纯粹的伤痕文学作品,《惊心动魄的一幕》发表之后,就陷入了没有题材可写的境地。
绞尽脑汁抓不住一点方向,每次都觉得眼前有什么东西飘过,可一抓什么都没有。
刚才刘一民关於“改革文学”的提法,让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老家虽然身处黄土高原,改革开放的春风却已然吹到了黄土高坡,在他的感知下,正在发生著各种各样的改变。
儘管这种改变很细微、很艰难,但他已经体会到了。
“这场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农村也不例外。我看除了工厂外,农村也可以作为文艺的主战场。
”刘一民笑著说道。
蒋子龙在旁边附和,並给陆遥提出自己诚恳的建议。
“改革文学,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不是行业的內行人,不经过观察很难写出有深刻意义的作品来。你让我写黄土高坡,我肯定不行。让你写工厂来,你也不如我。”
刘一民点头说道:“所以文艺写作不是凭空想像,脚上非得沾点泥,沾点水才行!”
陆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都是改革文学作品,写了时代大潮背景下,个人命运因为改革发生了重大改变。
崔道逸也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倒是让陆遥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崔道逸一看,拉著陆遥的手朝著他约稿。
陆遥苦笑一声:“想归想,脑子里还没影儿呢,约稿为时尚早!”
崔道逸一听,不肯放弃,让陆遥写好一定给他先品尝一遍。
大有一种,你就算是写了一坨shit,也得先让我崔道逸尝一下咸淡!
陆遥哭笑不得,说到时候一定先给他看一看。
崔道逸倒是不好向蒋子龙约稿,蒋子龙在《人民文艺》的责编不是他,真要约稿了会给人一种挖人墙角的感觉,说不定会闹出兄弟阅墙的事情来。
那崔道逸的名声,可算是要臭出圈了。
吃完饭,陆遥抢先结帐,总共了七块钱。陆遥不准备回家了,他准备在燕京待几天,好好的思考一下写作方向。
“你住在招待所也是一笔大开支,你住我那儿吧,反正有的是房间!”刘一民主动邀请道。
“住你哪儿?学校宿舍?不行不行,宿舍太吵,加上我抽菸,会打扰你们!”
陆遥说完,连连摇头,就准备住招待所了!
偌大的大会堂內,张广年的声音落下后,台上台下掀起热烈的掌声。在眾人或炽热或讚赏、高兴的目光注视下,刘一民走到领奖台前接受张广年的颁奖。
一张简单之极的奖状,上面用毛笔写著刘一民的名字,还有获奖的作品名字。
红边暗黄原色底,跟90年代学生的奖状差不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笔奖金,一等奖的奖金是一百元,二等奖的奖金是八十元,三等奖的奖金是六十元。
三个一等奖,刘一民总共拿到了三百块钱的奖金。三百块钱对於刘一民,也不算仁瓜俩枣了,
四万多字的小中篇了。
当然对於获奖的其他人来说,最多也只能拿到一百元。千里迢迢来到燕京,拿一百元或者六十块钱的奖金,更多的是一种象徵意义。
如陆遥一般,拿到奖金后再请客吃饭,一趟燕京之行,甚至还要倒贴钱。
这奖对作者精神上的满足大於物质上的奖励。如果趁著得奖的名气,出单行本提高销量,还是能带来额外的收益。
法国的龚古尔文学奖刚开始奖金还有几千法郎,后来欧洲货幣统一后,奖金只有10欧元,还不够请朋友喝几杯咖啡的。
但通过名气,书的销量瞬间增加,可以靠著版税大捞一笔。
“刘一民同志,他的《狼烟北平》以抗战前后的老北平为舞台,以小人物的视角和经歷为主线织就了一幅乱世浮生百象图。通过硝烟感受时代的艰辛和不易,以及明白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坚韧和阔达。血性与尊严抵挡磨难和耻辱、阿q式的幽默来告诉大家活著的意义。
从北平到燕京的时空改变,將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时代的命运紧紧地交织在了一起。
他的《庐山恋》,热情地歌颂新时代的到来,呼吁海外儿女共同建设祖国。將个人的爱和国家的爱联结在了一起,鼓励无数的年轻人在追求爱情的同时去建设自己深爱的祖国。
他的《理想》,鼓励了无数的年轻人大胆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激励著人民去追求国家和个人的幸福生活。鼓起勇气,勇敢地面对挫折,以热情去返歌未来。他为迷惘的年轻人,奏响了一曲前进之歌。
作协副主席陈荒媒大声地念著评奖委员会写给刘一民的颁奖词,张广年等几个作协领导將奖状和奖金递给刘一民的时候,张广年笑著鼓励道:“好好干!”
刘一民说了一声“谢谢”后,转身走到台下,旁边的人好奇地拿过看了一眼,又羡慕地送还给了刘一民。
接下来依次颁奖,陆遥拿著他的二等奖坐在座位上低头笑个不停,崔道逸看了他一眼说道:“有那么高兴吗?一民三个一等奖也没你这么开心!”
对於陆遥获奖,崔道逸也是打心眼里高兴,毕竟这也是他负责的作者,是他的编辑成就之一。
陆遥轻轻地將奖状从正面到后面抚摸了一遍后,认真地將奖状给卷了起来,对著崔道逸说道:
“崔编,这不一样,这可是我第一次获奖,一民是大风大浪见惯了。我嘛,黄土高坡走出来的,不一样,不一样。”
陆遥认真地拿著奖状,又低声喊著两人一会儿去吃饭,他要请客。爭执了一会儿,崔道逸最终同意了陆遥的请客。
“下面,有请刘一民同志上台发言!”张广年的声音落下,刘一民起身准备上台,崔道逸、邹获凡、陆遥等人皆向他传递了一个鼓励的眼神。
“尊敬文联、作协的领导同志、编辑和作者同志,感谢大家对我的鼓励和支持。鲁迅文学奖的设立,对於我们文坛和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好事情。
今天是一个大好日子,但我在此还要感谢一名无法到场的同志、也永远无法到场的同志。”
台下响起一一两两的议论声,低声几不可闻,但在一起匯聚后加上会议室左右的回声,在台上听又显得声音极大。
有不解其意的声音,也有瞭然於心的人,听到此,脸上也露出悲伤之色,
“李记同志离我们远去了,本来约定要为我亲自颁奖。可惜天不遂人愿李记同志为了文坛的未来,一直呕心沥血。固离去非我们所愿,但悲伤化作动力,我们要继续將文坛发扬光大。”
主席台上、台下再次鼓起了掌。旁边的陈荒媒低声对著张广年说道:“看来刘一民同志还是极其念旧情的。”
张广年没有说话,只是点头点头,继续看向刘一民,听一听他接下来的內容。
在通知刘一民发言之前,张广年瞩咐刘一民做报告的时候,不要只是说一些感谢的话,要多谈一谈文坛的发展方向。
“目前国內的文学创作,大多集中於伤痕文学,或者是从伤痕文学延伸而来出现的反思文学。
从今天获奖的作品来看,大家就会发现这一现象。
去年的文代会上,提出百家爭鸣、百齐放。自文代会到现在,文学繁荣的局面初步形成,但整体而言,文学题材仍然缺乏多样性。
《乔厂长上任记》让我看到了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家目前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开放,
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都在发生著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一向认为,现实主义是作品的生命力,我们的目光也要从歷史来到当下,来到改革开放的战场上来。”
刘一民以文学多样性为出发点,又以《乔厂长上任记》作为举例,以一种作家的敏锐性向文坛宣告,一种新的文学思潮正在到来。
呼吁大家热情地去拥抱当下社会,积极投入到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之中。
“从伤痕文学到反思文学,接下来的文学创作方向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改革文学,我姑且將《乔厂长上任记》称之为改革文学。为什么接下来是改革文学?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文学离不开现实主义的土壤,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作品出现。”
“每一次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必然会伴隨著矛盾和挫折、和困惑甚至迷茫。我们的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承担著歷史的见证者、思想的引领者等各种各样的角色。
在改革的大潮中,我们也要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敏感性,积极发挥引领作用,鼓励大家勇敢向前,积极探索。”
蒋子龙坐在台下,听著刘一民大谈特谈他的《乔厂长上任记》,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恨不得当场上台鼓掌,引为知己。
台上台下的人,有人沉思,也有人皱眉不满。
“尤其是当大家迷茫的时候,更渴望从文艺作品上寻找到安慰和前行的力量。如果我们的文艺作品不能及时跟上,那读者如何寻找到精神力量?
所以啊,同志们,我们在批判过去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当下。全国上下是一片火热的战场,也是我们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大家要勇敢地投入到新时代的写作中去,真正实现文艺为人民写作,为社会主义写作的目的。”
接下来刘一民又提了“谍战题材”等另外几种风格的小说,鼓励文学多样创作。
刘一民讲完,在掌声中准备下去的时候,有人站起来举手阻止了刘一民下去:“刘一民同志,
你为什么如此篤定接下来的创作方向如你所料?”
“因为现实的土壤是文学的生命力所在,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文学创作跟不上读者的脚步,落后於读者,那读者就会將文学拋弃!”
读者將文学拋弃,这个话说的很重,让很多人都面色难看,岂不是在说他们的笔一直落后於时代,甚至最后会被读者所拋弃。
陆遥带头鼓起了掌,先是三三两两,接下来掌声恢復热烈。
张广年拿起话筒总结道:“我觉得刘一民同志说的非常有道理,我们的文学创作就是要跟上时代,跟上读者的脚步,甚至要提前於读者的脚步。当然,文学爭论嘛,你有你的道理,我也有我的道理,谁都有理,这才叫百家爭鸣。
有了百家爭鸣,才有百齐放!”
惜春派主张“往后看”、偏佐派主张“往前看”,刘一民站起来自成一派,说了一句:“大家要向现在看!”
珠玉在前,接下来其他作者的发言,倒是没引起太大的波澜,更多的都是一些感谢的话。
蒋子龙上台发言的时候,他明显感觉到大家对他的关注多了起来。感受著大家的目光,蒋子龙不经意间用假动作擦了擦汗水,讲起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我是厂子里的工人,对厂里面的事情了如指掌。当时写出来的时候,《津城日报》拿出14个版面来批评我,津城的领导两次上书斥责我,
感谢作协的领导支持,要不然也不会有我的今天。刚才刘一民同志的讲话,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改革是火热的战场,我们文艺作品,不能缺席!”
蒋子龙讲完之后,將目光望向刘一民,眼神中带著些许感谢。
仪式结束后,陆遥拉著刘一民和崔道逸去吃饭,蒋子龙走过来对著刘一民握手感谢,陆遥顺便拉著蒋子龙一块去吃饭。
走出大会堂,每个人心里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一场颁奖会,成了一次文学未来发展的研討会。
不管认不认同刘一民的人,都在心里琢磨著“改革文学”这四个字....
吃饭的时候,陆遥不断地提起所谓的“改革文学”,他敏锐的意识到,这对他来说也是一次创作的机会。
他不写纯粹的伤痕文学作品,《惊心动魄的一幕》发表之后,就陷入了没有题材可写的境地。
绞尽脑汁抓不住一点方向,每次都觉得眼前有什么东西飘过,可一抓什么都没有。
刚才刘一民关於“改革文学”的提法,让他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的老家虽然身处黄土高原,改革开放的春风却已然吹到了黄土高坡,在他的感知下,正在发生著各种各样的改变。
儘管这种改变很细微、很艰难,但他已经体会到了。
“这场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农村也不例外。我看除了工厂外,农村也可以作为文艺的主战场。
”刘一民笑著说道。
蒋子龙在旁边附和,並给陆遥提出自己诚恳的建议。
“改革文学,涉及到政治经济制度,不是行业的內行人,不经过观察很难写出有深刻意义的作品来。你让我写黄土高坡,我肯定不行。让你写工厂来,你也不如我。”
刘一民点头说道:“所以文艺写作不是凭空想像,脚上非得沾点泥,沾点水才行!”
陆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都是改革文学作品,写了时代大潮背景下,个人命运因为改革发生了重大改变。
崔道逸也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倒是让陆遥的思路越来越开阔。崔道逸一看,拉著陆遥的手朝著他约稿。
陆遥苦笑一声:“想归想,脑子里还没影儿呢,约稿为时尚早!”
崔道逸一听,不肯放弃,让陆遥写好一定给他先品尝一遍。
大有一种,你就算是写了一坨shit,也得先让我崔道逸尝一下咸淡!
陆遥哭笑不得,说到时候一定先给他看一看。
崔道逸倒是不好向蒋子龙约稿,蒋子龙在《人民文艺》的责编不是他,真要约稿了会给人一种挖人墙角的感觉,说不定会闹出兄弟阅墙的事情来。
那崔道逸的名声,可算是要臭出圈了。
吃完饭,陆遥抢先结帐,总共了七块钱。陆遥不准备回家了,他准备在燕京待几天,好好的思考一下写作方向。
“你住在招待所也是一笔大开支,你住我那儿吧,反正有的是房间!”刘一民主动邀请道。
“住你哪儿?学校宿舍?不行不行,宿舍太吵,加上我抽菸,会打扰你们!”
陆遥说完,连连摇头,就准备住招待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