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曹禹发飆
第171章 曹禹发飆
人艺的几个剧组加上导演一走,整个剧院一下子就空了一大半。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话剧演出缩水,燕京京剧团和歌剧团的几家单位在首都剧场的演出大大增加。
刘一民还碰到了燕京京剧团的汪曾琦,汪曾祺正指挥著京剧团的同志们进场。看到刘一民,汪曾琦急忙走过来打招呼说道:“一民啊,一会儿有事儿没,请你吃饭感谢你。”
“感谢我什么?”
“《受戒》发表的事情啊,你装糊涂是不是?周燕如跟我说了,是你给她提供的情报,要不然她也不会到我那里去。不去的话,我的小说也就没有什么发表的机会。”
汪曾琦一脸热络,言语热情,说话的时候时不时发出感嘆声。
“这事儿啊!”刘一民恍然大悟:“你不嫌我多嘴就好!”
“哪里的话,小说能发表,我乐意著呢。”
“什么时候发表?”刘一民一脸笑意地问道。
“下个月就发表,我又特意改了几个月,把周燕如的建议和我的个人觉得不好的地方,全都改了。”汪曾琦特意讲了自己改过的几个点,徵求刘一民的意见。
刘一民当然说好,又说道:“老汪同志,你以前也在《燕京文艺》工作过,小说写好儘管拿去嘛!”
汪曾琦带著几分不自信说道:“我在《燕京文艺》已经是老黄历了,到今年已经三十年了。参加个什么研討会还行,但是要发表,心里面还是心有戚戚。”
正说著,旁边一个京剧团的人走过,低声哼哼:“一个编剧,整天不想著写剧本,天天想著写小说,嘿,真新鲜,写的那玩意儿也能发表。”
汪曾琦被旁边的人贴脸开大,尷尬地看了看刘一民。正是京剧团很多同志的风言风语,才让汪曾琦迟迟的没有投稿。
刘一民鼓励道:“同志们的看法难免有些偏驳,毕竟京剧剧本和小说是两个东西,人家不理解也正常。但是自已得有信心,老汪同志,说不定接下来你要成小说大家嘍!”
“你就別取笑我了,你还没说,你有没有事情?”
“今天是不凑巧了,晚上我要去万老师家里面一趟,改天我请你吃饭!”
又谈了几句,汪曾琦一脸遗憾的去忙活了。
晚上,木地公寓楼。刘一民跟著曹禹走了进去,李玉如正繫著围裙炒菜,客厅的桌子上摆著一些乾果。李玉如繫著围裙一边炒菜,一边跟刘一民聊天。
得知刘一民接下来要去藏地採风,李玉如担心地问道:“你一个人过去,吃住都不习惯,那怎么行。你老师前两年去蒙省,一路上得多亏有小方照应,就这,从蒙省回来的时候,还瘦了一整圈。”
“师娘,我年纪轻轻,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再说了,还有当地的同志们,总不会真的把我一个人扔到雪区。”刘一民语气轻鬆地说道。
旁边的曹禹正准备附和几句,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曹禹起身笑著说道:“应该是人来了。”
刘一民抢先一步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外面站著两名男同志,约莫四五十左右,戴著眼镜,
文终约的,不像统战部的,倒像是作协的。
“你好,你就是刘一民同志吧?”
门外的两人先打量起来了刘一民,其中一人率先笑著开口,表情隨和,说话不紧不慢,声调中夹杂著两分喜悦。不仔细品的话,根本品不出来。
“我就是,您二位是统战部的同志?”
见刘一民点头確认身份,两人的脸上笑容更盛了几分,先说话的人主动伸出手寒暄道:“我是负责涉藏的七局负责人,你叫我老王吧,这位老李,负责民族事务的。”
“你好你好!”寒暄过后,刘一民闪身让两人先走了进来。
“曹院长,打扰了,来的时候乌同志跟我们交代了。”
“坐,你们坐。”曹禹指了指沙发上的位置笑著说道。
两人坐下后,李玉如和刘一民开始端菜,等坐下后,曹禹率先开口道:
“这部话剧是我向文化部和统战部们的同志建议的,你们有什么话可以畅所欲言。一民不仅仅是一位作家,现在也是一位成熟的编剧了,他的话剧剧本写作能力,在我看来已经超过了许多的专业编剧。
异地採风是一件大事,当年我到蒙省採风,也离不开乌同志的帮助,你们也可以谈一谈你们的意见。”
刘一民冲两人和善一笑,两人见状,开始了较为正式的谈话:“一民同志,你的创作能力我们是放心的,您又是曹院长的学生。曹院长为我们国家的话剧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曹禹不满地说道:“你们不要戴高帽,再说了一民先是成为的作家,然后才是我的学生。你们这样一讲,好像一民的能力全都是靠我教出来的。”
见曹禹略带不满,两人赶紧將话题谈到了正事上来:“我们得到乌同志的指示之后,立即向川省的有关部门发函请他们进行协助,我相信,等到出发的时候,各方面的工作一定能够做好。
另外,我们希望在內容创作上,体现出来民族团结精神。”
“这是这部话剧的中心主旨,这方面统战部门的同志不需要担心!”刘一民说道。
“另外,我们还想.:”
两人说了很多,甚至开始对具体的创作进行指手画脚,曹禹火了:“既然如此,那你们找人去创作就好了,就不必跟我们讲了!我看你们比专业创作的编剧都懂嘛,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
曹禹夹枪夹棒的话,让两人脸上掛不住,不过面对曹禹,只能说这是领导的意思。
“乌同志当时怎么跟我不讲?我找你们只是协助,协助的意思是,你们不能插手专业的创作,
好好的剧本,你们改来改去,那要我们干什么?”
“曹院长,你误会了,我们也是想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献礼剧,到时候让各族人民都看一看!”
“还没创作,你们就开始给压力了?怎么写出来不满意,你们就不管了?要是不优秀,怎么办?这样,我看你们也別协助了,写出来的剧本不满意,我们人艺自己排,经费我们拿,不你们一分钱!”
曹禹以前的剧本改来改去,改到最后自己也不认识了。以前是什么时候都要讲意识,现在自由创作的风气刚起来,一群人又指手画脚起来了,他怎么能不生气?
自己受过的委屈,不能让自己的学生重蹈覆辙!
“曹院长,这不是钱的事情!”
“你们还知道创作不是钱的事情,你们双手一指挥,就想要一部好作品,编剧是人,他有自己的创作思想,不是你们涂涂画画就能改变的。我想问问,这是你们的意见,还是乌同志的意见。”
两人支支吾吾没有说话,最后说这是开会研究决定的。
曹禹指了指房间里面的电话,让他们打电话给乌同志,如果说这是他们整个部的意思,那人艺就不奉陪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以前写这类剧本都是这样啊,怎么这次偏偏发起了火。
见他们不打,曹禹拿起电话打了过去,过了一会儿掛断电话说,你们回去吧,你们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剧本创作就不劳你们操心了。
“那什么时候开始前往川省?我们也好提供帮助!”
“刘一民同志暑假后,具体的时间到时候他会给你们说。”曹禹的语气缓和了不少,但还是带著几分冷意。
两人刚走,电话再次响起,对面是夏言:“老万啊,少见你发火啊,刚才老乌给我打电话了,
交流了一下意见。他说你肯定是误会了,我明確向你表態,你们人艺管创作,我们不插手。经费和补贴,完全由我们文化部来出。
到时候不管怎么样,他们又没多少钱..”
夏言的话很简单,吃人饭听人管。这个剧本人艺、文化部、统战部们是甲方,刘一民是乙方。
甲方里面,文化部和人艺占据创作的主导地位,一方出採风经费,一方出剧本稿酬,出钱自然话语权就要大,如此一分,便明白多了。
掛断电话,李玉如说道:“不写就不写,不用发那么大的火。”
“有些人的手也伸的太长了。一民,这次文化部给的经费是五百元,另外每天补贴两块钱,稿酬的话另算。你不要被刚才的事情所影响,一些同志,思想没转过来也正常。”
曹禹和气地说道,看到饭菜还没怎么动筷子,又喊著李玉如和刘一民吃了起来。刚才那两人,
被骂了一顿,筷子都没动。
五百块的经费,说多也多,说少也少,看怎么算。没办法,现在就这么个情况,不过肯定够他的销。
“你到了之后,一定要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不能骄傲自满,做事要处处小心,注意不要伤害民族感情。”曹禹嘱咐道。
李玉如也谈起自己的担心,听说那边的民风剽悍,可得小心点。
“放心吧老师、师娘,我年纪轻,多出去走走,开阔一下视野,对我有好处,我各方面都会注意的。”
刘一民表態后,曹禹这才放心。当然他也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说没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送走朱霖后,过了几天,又送曹禹上了飞机。这位號称“东方莎士比亚”的剧作家终於要去英国,见西方的莎士比亚了。
燕京高楼稀稀拉拉挡不住仲夏时节的太阳,走在路上,太阳毫无遮挡的照在刘一民身上,晒的他头疼。
“一民,这里!”上影厂的张孟昭和黄祖默、徐桑楚三个人远远地衝著刘一民招手。
刘一民走过去后调侃道:“张编,去年也是最热的时候来找我,今年也是,咱们跟这大日头挺有缘啊!”
张孟昭也是热的一头汗,伸出手两人手上的汗液来了一次亲密的交换。
“徐厂、黄导咱们就別握手了,张编当个代表算了,我手上黏糊糊的。”
“一民,走走走,找个凉快的地方坐会儿,打扰你午休了。”徐桑楚带著刘一民来到未名湖的湖心亭,周边绿树成荫,环抱著半岛。
中午没什么人,十分安静,湖面上的风经过几道水,驱散了几分身上的暑气,凉快了不少。
“三位今天联袂而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刘一民问道。
“有事情,《庐山恋》已经剪出来了,正在交由电影局审查,但是异议不少。有的人没看过,
就开始攻击,说里面跟小说相比,增加了不少没有政治站位的剧情,还加入了跟宝岛搞通婚的..:
你说这不是污衊嘛!”
徐桑楚生气地说道。
刘一民开口道:“確实,那厂里给他们放一遍看看不就行了?”
“要真这样就简单了,我看呀,都是別有用心。”张孟昭冷哼了一声。
三人都很著急,最急的是黄祖默,他將自己的半辈子名声都压上面了,就指著这部电影扬名立万呢!
徐桑楚急是因为他不想让一部好片埋没,投资70万拍摄倒是小事,以前拍电影,大投入,每年也有过不了审核的。
“你们找我也没什么用啊,你们该拜的佛不是我!”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徐桑楚直截了当的问起刘一民:“听说,你跟夏言夏老关係不错?”
刘一民立马警惕地说道:“徐厂长,关係是有的,聊过几句,不错称不上,那是对后辈的关照。”
“你別给我打太极,上次电影家协会开会,夏老专门让你上去发言,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后辈了。”徐桑楚咽了口吐沫,又苦口婆心地说道:“这不是我们的事情,也是你的心血啊!”
別,我的心血已经结过帐了!这部电影的未来,刘一民是一点都不担心,最终肯定会上的。
“一民,我们准备去找夏言同志,徐厂长的意思是,你跟我们一起去。上次会上夏言同志让你发言,证明对此是看好的,咱们请他出来说句话就行。”
黄祖默急切地补充道。
人艺的几个剧组加上导演一走,整个剧院一下子就空了一大半。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话剧演出缩水,燕京京剧团和歌剧团的几家单位在首都剧场的演出大大增加。
刘一民还碰到了燕京京剧团的汪曾琦,汪曾祺正指挥著京剧团的同志们进场。看到刘一民,汪曾琦急忙走过来打招呼说道:“一民啊,一会儿有事儿没,请你吃饭感谢你。”
“感谢我什么?”
“《受戒》发表的事情啊,你装糊涂是不是?周燕如跟我说了,是你给她提供的情报,要不然她也不会到我那里去。不去的话,我的小说也就没有什么发表的机会。”
汪曾琦一脸热络,言语热情,说话的时候时不时发出感嘆声。
“这事儿啊!”刘一民恍然大悟:“你不嫌我多嘴就好!”
“哪里的话,小说能发表,我乐意著呢。”
“什么时候发表?”刘一民一脸笑意地问道。
“下个月就发表,我又特意改了几个月,把周燕如的建议和我的个人觉得不好的地方,全都改了。”汪曾琦特意讲了自己改过的几个点,徵求刘一民的意见。
刘一民当然说好,又说道:“老汪同志,你以前也在《燕京文艺》工作过,小说写好儘管拿去嘛!”
汪曾琦带著几分不自信说道:“我在《燕京文艺》已经是老黄历了,到今年已经三十年了。参加个什么研討会还行,但是要发表,心里面还是心有戚戚。”
正说著,旁边一个京剧团的人走过,低声哼哼:“一个编剧,整天不想著写剧本,天天想著写小说,嘿,真新鲜,写的那玩意儿也能发表。”
汪曾琦被旁边的人贴脸开大,尷尬地看了看刘一民。正是京剧团很多同志的风言风语,才让汪曾琦迟迟的没有投稿。
刘一民鼓励道:“同志们的看法难免有些偏驳,毕竟京剧剧本和小说是两个东西,人家不理解也正常。但是自已得有信心,老汪同志,说不定接下来你要成小说大家嘍!”
“你就別取笑我了,你还没说,你有没有事情?”
“今天是不凑巧了,晚上我要去万老师家里面一趟,改天我请你吃饭!”
又谈了几句,汪曾琦一脸遗憾的去忙活了。
晚上,木地公寓楼。刘一民跟著曹禹走了进去,李玉如正繫著围裙炒菜,客厅的桌子上摆著一些乾果。李玉如繫著围裙一边炒菜,一边跟刘一民聊天。
得知刘一民接下来要去藏地採风,李玉如担心地问道:“你一个人过去,吃住都不习惯,那怎么行。你老师前两年去蒙省,一路上得多亏有小方照应,就这,从蒙省回来的时候,还瘦了一整圈。”
“师娘,我年纪轻轻,自己能够照顾自己。再说了,还有当地的同志们,总不会真的把我一个人扔到雪区。”刘一民语气轻鬆地说道。
旁边的曹禹正准备附和几句,门外响起了敲门声。曹禹起身笑著说道:“应该是人来了。”
刘一民抢先一步走到门口,打开了房门。外面站著两名男同志,约莫四五十左右,戴著眼镜,
文终约的,不像统战部的,倒像是作协的。
“你好,你就是刘一民同志吧?”
门外的两人先打量起来了刘一民,其中一人率先笑著开口,表情隨和,说话不紧不慢,声调中夹杂著两分喜悦。不仔细品的话,根本品不出来。
“我就是,您二位是统战部的同志?”
见刘一民点头確认身份,两人的脸上笑容更盛了几分,先说话的人主动伸出手寒暄道:“我是负责涉藏的七局负责人,你叫我老王吧,这位老李,负责民族事务的。”
“你好你好!”寒暄过后,刘一民闪身让两人先走了进来。
“曹院长,打扰了,来的时候乌同志跟我们交代了。”
“坐,你们坐。”曹禹指了指沙发上的位置笑著说道。
两人坐下后,李玉如和刘一民开始端菜,等坐下后,曹禹率先开口道:
“这部话剧是我向文化部和统战部们的同志建议的,你们有什么话可以畅所欲言。一民不仅仅是一位作家,现在也是一位成熟的编剧了,他的话剧剧本写作能力,在我看来已经超过了许多的专业编剧。
异地採风是一件大事,当年我到蒙省採风,也离不开乌同志的帮助,你们也可以谈一谈你们的意见。”
刘一民冲两人和善一笑,两人见状,开始了较为正式的谈话:“一民同志,你的创作能力我们是放心的,您又是曹院长的学生。曹院长为我们国家的话剧事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曹禹不满地说道:“你们不要戴高帽,再说了一民先是成为的作家,然后才是我的学生。你们这样一讲,好像一民的能力全都是靠我教出来的。”
见曹禹略带不满,两人赶紧將话题谈到了正事上来:“我们得到乌同志的指示之后,立即向川省的有关部门发函请他们进行协助,我相信,等到出发的时候,各方面的工作一定能够做好。
另外,我们希望在內容创作上,体现出来民族团结精神。”
“这是这部话剧的中心主旨,这方面统战部门的同志不需要担心!”刘一民说道。
“另外,我们还想.:”
两人说了很多,甚至开始对具体的创作进行指手画脚,曹禹火了:“既然如此,那你们找人去创作就好了,就不必跟我们讲了!我看你们比专业创作的编剧都懂嘛,我们应该向你们学习。”
曹禹夹枪夹棒的话,让两人脸上掛不住,不过面对曹禹,只能说这是领导的意思。
“乌同志当时怎么跟我不讲?我找你们只是协助,协助的意思是,你们不能插手专业的创作,
好好的剧本,你们改来改去,那要我们干什么?”
“曹院长,你误会了,我们也是想创作出一部优秀的献礼剧,到时候让各族人民都看一看!”
“还没创作,你们就开始给压力了?怎么写出来不满意,你们就不管了?要是不优秀,怎么办?这样,我看你们也別协助了,写出来的剧本不满意,我们人艺自己排,经费我们拿,不你们一分钱!”
曹禹以前的剧本改来改去,改到最后自己也不认识了。以前是什么时候都要讲意识,现在自由创作的风气刚起来,一群人又指手画脚起来了,他怎么能不生气?
自己受过的委屈,不能让自己的学生重蹈覆辙!
“曹院长,这不是钱的事情!”
“你们还知道创作不是钱的事情,你们双手一指挥,就想要一部好作品,编剧是人,他有自己的创作思想,不是你们涂涂画画就能改变的。我想问问,这是你们的意见,还是乌同志的意见。”
两人支支吾吾没有说话,最后说这是开会研究决定的。
曹禹指了指房间里面的电话,让他们打电话给乌同志,如果说这是他们整个部的意思,那人艺就不奉陪了。
两人对视了一眼,以前写这类剧本都是这样啊,怎么这次偏偏发起了火。
见他们不打,曹禹拿起电话打了过去,过了一会儿掛断电话说,你们回去吧,你们只需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剧本创作就不劳你们操心了。
“那什么时候开始前往川省?我们也好提供帮助!”
“刘一民同志暑假后,具体的时间到时候他会给你们说。”曹禹的语气缓和了不少,但还是带著几分冷意。
两人刚走,电话再次响起,对面是夏言:“老万啊,少见你发火啊,刚才老乌给我打电话了,
交流了一下意见。他说你肯定是误会了,我明確向你表態,你们人艺管创作,我们不插手。经费和补贴,完全由我们文化部来出。
到时候不管怎么样,他们又没多少钱..”
夏言的话很简单,吃人饭听人管。这个剧本人艺、文化部、统战部们是甲方,刘一民是乙方。
甲方里面,文化部和人艺占据创作的主导地位,一方出採风经费,一方出剧本稿酬,出钱自然话语权就要大,如此一分,便明白多了。
掛断电话,李玉如说道:“不写就不写,不用发那么大的火。”
“有些人的手也伸的太长了。一民,这次文化部给的经费是五百元,另外每天补贴两块钱,稿酬的话另算。你不要被刚才的事情所影响,一些同志,思想没转过来也正常。”
曹禹和气地说道,看到饭菜还没怎么动筷子,又喊著李玉如和刘一民吃了起来。刚才那两人,
被骂了一顿,筷子都没动。
五百块的经费,说多也多,说少也少,看怎么算。没办法,现在就这么个情况,不过肯定够他的销。
“你到了之后,一定要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不能骄傲自满,做事要处处小心,注意不要伤害民族感情。”曹禹嘱咐道。
李玉如也谈起自己的担心,听说那边的民风剽悍,可得小心点。
“放心吧老师、师娘,我年纪轻,多出去走走,开阔一下视野,对我有好处,我各方面都会注意的。”
刘一民表態后,曹禹这才放心。当然他也感觉到身上沉甸甸的,说没压力,那是不可能的。
送走朱霖后,过了几天,又送曹禹上了飞机。这位號称“东方莎士比亚”的剧作家终於要去英国,见西方的莎士比亚了。
燕京高楼稀稀拉拉挡不住仲夏时节的太阳,走在路上,太阳毫无遮挡的照在刘一民身上,晒的他头疼。
“一民,这里!”上影厂的张孟昭和黄祖默、徐桑楚三个人远远地衝著刘一民招手。
刘一民走过去后调侃道:“张编,去年也是最热的时候来找我,今年也是,咱们跟这大日头挺有缘啊!”
张孟昭也是热的一头汗,伸出手两人手上的汗液来了一次亲密的交换。
“徐厂、黄导咱们就別握手了,张编当个代表算了,我手上黏糊糊的。”
“一民,走走走,找个凉快的地方坐会儿,打扰你午休了。”徐桑楚带著刘一民来到未名湖的湖心亭,周边绿树成荫,环抱著半岛。
中午没什么人,十分安静,湖面上的风经过几道水,驱散了几分身上的暑气,凉快了不少。
“三位今天联袂而来,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刘一民问道。
“有事情,《庐山恋》已经剪出来了,正在交由电影局审查,但是异议不少。有的人没看过,
就开始攻击,说里面跟小说相比,增加了不少没有政治站位的剧情,还加入了跟宝岛搞通婚的..:
你说这不是污衊嘛!”
徐桑楚生气地说道。
刘一民开口道:“確实,那厂里给他们放一遍看看不就行了?”
“要真这样就简单了,我看呀,都是別有用心。”张孟昭冷哼了一声。
三人都很著急,最急的是黄祖默,他將自己的半辈子名声都压上面了,就指著这部电影扬名立万呢!
徐桑楚急是因为他不想让一部好片埋没,投资70万拍摄倒是小事,以前拍电影,大投入,每年也有过不了审核的。
“你们找我也没什么用啊,你们该拜的佛不是我!”刘一民无奈地说道。
徐桑楚直截了当的问起刘一民:“听说,你跟夏言夏老关係不错?”
刘一民立马警惕地说道:“徐厂长,关係是有的,聊过几句,不错称不上,那是对后辈的关照。”
“你別给我打太极,上次电影家协会开会,夏老专门让你上去发言,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后辈了。”徐桑楚咽了口吐沫,又苦口婆心地说道:“这不是我们的事情,也是你的心血啊!”
別,我的心血已经结过帐了!这部电影的未来,刘一民是一点都不担心,最终肯定会上的。
“一民,我们准备去找夏言同志,徐厂长的意思是,你跟我们一起去。上次会上夏言同志让你发言,证明对此是看好的,咱们请他出来说句话就行。”
黄祖默急切地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