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诗刊》的北戴河之约
第174章 《诗刊》的北戴河之约
《庐山恋》的剧本在审片会上有惊无险的通过了,除了文化部外,统战部的同志对这个片子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希望他们儘快上映。
徐桑楚將片子交给中影,中影公司负责把《庐山恋》的拷贝卖给下属的各个分公司。可惜,卖拷贝的钱,跟徐桑楚没有任何关係,他们的片子被中影以统一的价格收购,也算是电影界的统购统销。
上影厂的徐桑楚、张孟昭、黄祖默回到沪市之前,又来到燕大找到刘一民,对刘一民表示感谢,顺便双方再加深一下合作关係。
“一民,有时间一定要到上影厂,我们做东,请你吃个饭。”黄祖默高兴地说道。
在审片会上,他这个导演也被大家好好的夸讚了一番。领导指著片子说:“都说上影厂有个谢晋拍的好,我看黄祖默导演也不错嘛!”
一句鼓励的话,让黄祖默整个人飘了几天,现在看到刘一民,还是有点飘飘然。
徐桑楚点了点头,对黄祖默的话表示认同。
“有时间一定去吹一吹黄浦江的江风,具体什么时候上映?”刘一民问道。
“八月份上映,不出意外就是八月十號。”张孟昭说道。
“那好,到时候说不定我能在川省看上这部片子。”刘一民调侃道。
“你要去川省?”
“对,川省有个採风!”
黄祖默来了精神,拉著几人坐下,非得问一问到底写什么內容,有没有能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可能。徐桑楚看著自己手下的这个导演,无奈地笑了。
“一部表现各族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的歷史话剧,过去的那段日子,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抗爭不分地域,不分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涌现。这部话剧是万老师提醒我写的,所以我的压力也很大..::”
刘一民详细的跟他们讲了讲,黄祖默双眼放光地看向徐桑楚:“徐厂长,我觉得这个改编成电影剧本,一定也会非常的精彩。”“
徐桑楚乐了:“老黄,你还真是任何时候都忘不了拍电影。不过你说的不错,一民同志,你到时候將话剧的剧本写好,可以给我们参考一下,如果可以的话,还要麻烦你改编一下,爭取再拍出来一部经典的电影来。”
“不麻烦不麻烦,那到时候再谈!”刘一民开心地说道。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送走三人,刘一民將《追风箏的人》直接寄给了李晓林。
暑假前的最后几天,燕大中文系的考试几近结束。宿舍里,几个人都在討论著自己的暑假安排,刘振云三个人雄起起气昂昂的下定决心,准备开学前一定要写好一个短篇发表。
刘一民拿著手上的成绩单说道:“今年咱们宿舍四个人的成绩都很稳定嘛!”
“是稳定,你还是稳定的第一!”刘振云笑著说道。
李学勤也说道:“一民,你的理论课成绩最好,我们的理论课成绩都不如你。”
刘一民乐呵呵地將成绩单收起来:“没办法,谁让教授们出的题偏偏都出到我的知识点上!”
本来刘一民准备一放假就出发去川省,《诗刊》的邹获凡拦住了他,邀请他参加《诗刊》的《青春诗会》,第一届《青春诗会》举办的消息一经见报,就立马引起了诗坛的轰动。
所有诗人和读者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诗刊》编辑部。主编严辰更是重视有加,准备带著这一届的《诗刊》编辑部,大干一场。
“老邹,我暑假还有事,真没办法参加你们的《青春诗会》,如果没事的话,我绝对参加。”刘一民看著热情的邹获凡,立马解释道。
“哎呀,你不来算怎么回事?《青春诗会》来的都是在目前诗坛很有代表的青年诗人,你作为青年作家代表和中青年诗歌奖的获得者都不参加,这届《青春诗会》就举办的没分量。”
邹获凡拉著刘一民,不依不饶地说道。
刘一民向他解释儿句,解释清楚后,邹获凡才鬆开刘一民的手,只不过仍说道:“那你就借给我们几天时间,我们准备去一趟北戴河,怎么样,去一趟回来就放了你的壮丁。”
刘一民点头,只要不让他参加所谓的“诗歌创作者学习班”就行,累了这么久,也应该去放鬆一下。
北戴河,他还没去过呢!
“你答应就好,你也不要怨我抓你的丁,实在是没办法。现在大家都看著呢,要是第一届《青春诗会》就搞得虎头蛇尾,那以后还怎么开,让同行笑话。”邹获凡將自己的苦心全部都给道了出来。
刘一民握住邹获凡的手:“老邹,咱们的关係在这儿,你的苦心我都懂。”
一句简简单单安慰的话,让邹获凡的心顿时热了起来,恨不得將最近《青春诗会》召开的不易,全部一股脑的跟刘一民说一说。
“一民,你的话说的我心里面暖呼呼的,那我就放心的抓你的壮丁了。以后有什么事情,还得抓你的壮丁。”
“老邹,你將我的军啊!”
邹获凡不无得意地说道:“这是我这个老革命,几十年来的斗爭经验总结。”
邹获凡满意的走了,並留下了前往北戴河的具体时间,到时候在《诗刊》门口集合。
等放假后,宿舍里的人还没走,刘一民就回到了四合院里。从公园里“借”的竹子全都长的漂漂亮亮的,庭院里的庭院树海棠和银杏生长得极为茂盛。
朱霖种下的指甲开的茂盛,只可惜刘一民没有拿它来包指甲的念头。
四合院里,刘一民打开录音机,听著歌,在凉廊下面看起了书。
刘一民穿著短袖衬衣赶到《诗刊》编辑部的时候,门口已经站著了不少人。几个编辑看到刘一民,纷纷走上来打招呼。
邹获凡过来说道:“一民,来的挺早的,我还以为你得晚一会儿过来。咱们马上就出发。”又指了指刘一民的脖子上的照相机问道:“你这玩意儿好使不?怎么看著那么小?”
刘一民笑著举起相机说道:“绝对比作协的好使,我得拍几张好看的北戴河风光。”
“別光拍风光,也拍一拍人!”
邹获凡带著刘一民走到人群中间,旁边一群的青年诗人全都將目光放到了刘一民身上。
“同志们,这位是刘一民同志,你们一直想见到的刘一民同志。刘一民同志的行程比较紧,所以只能跟咱们待两天左右的时间,完了之后还要去川省採风。”
四周的一片譁然,刘一民看向邹获凡皱眉说道:“老邹同志,不用讲的那么清楚。”
邹获凡笑著说道:“我这是刺激他们呢,我们《诗刊》大力气举办诗会,目的是组稿,这群人得拿你刺激一下,要不然才不肯好好的写作。”
邹获凡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示意他放宽心,又看向其余的人:“大家一定要多向刘一民同志学习,咱们《诗刊》將为大家请到艾清、黄永玉等著名的诗人做老师,专门辅导大家写作,爭取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出来。”
这次参加《青春诗会》的年轻诗人总共十六七人,有外地的也有燕京的,舒亭、顾城两人也处在其中。
邹获凡讲话结束,顾城从自己的挎包里面拿出一个苹果递给刘一民,又递给了其余几个人。
看著顾城,刘一民道了一声“谢谢”,怎么也没办法將自己面前的这个说话脸红的年轻人跟以后的那个因为三人世界的梦想破灭后就残忍杀妻的冷血诗人联繫到一起。
顾城和舒亭、江和几个人都跟《今天》有联繫,所以她们在这群人中关係是最密切的。
外地来的诗人有的在来之前,还收到了上级指示,明確指示他们来到燕京之后,不准跟地下刊物有联繫。
但明面上看,还是一片和谐。
今天,男的都穿著短袖衬衣加长裤,女同志有的是衬衣加裙子,有的则也是长裤。
过了一会儿,艾清等几名老诗人过来了,艾清笑著握住刘一民的手说道:“我就说嘛,《诗刊》不邀请你过来算是怎么一回事儿。我听说你要去四川了,你可得好好的看一看都江堰。”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当然想去看看。去看看我们先人的智慧,看看什么样的乳汁能够滋润数万万川省人民。”刘一民笑著说道。
开了一阵玩笑之后,一行人开始在《诗刊》编辑部的指挥之下登上公交车前往北戴河。
北戴河,这条在新中国的歷史上不断出现的河流,见证了新中国歷史上的不少大事。
加上伟人在北戴河游泳,又提笔写下《北戴河.浪淘沙》,更为这条河增加了不少魅力色彩。
坐上公交车来到火车站,坐上火车折腾了一阵,下了火车再坐公交车,如此几次,才终於到了北戴河。
刘一民一路上都坐在艾清旁边跟艾清聊天,让许多诗会的年轻诗人找不到机会跟刘一民说话。
艾清兴致高昂地跟刘一民讲起川省的风土人情:“少不入蜀,老不出川,一民,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刘一民笑著跟他讲了讲,艾清一愜:“你做了不少的功课嘛!川省这个地方呀,物阜民丰,又蜀道自古格局了內外,所以这里的人...”
“要不咱两个一块去川省?”
艾清颇为意动,不过还是说道:“你別想抓我这个老头子的壮丁,你到了川省肯定也閒不下来,早就有人给我写信了,就等著你往川省嘞!”
“你这意思是,我这一头栽进了包围圈了?”
“是包围圈,不过不是歼灭战,而是欢迎宴!”
“那就好!”刘一民笑著说道。
等到了北戴河的时候,赶车赶的刘一民有点累,不过北戴河沙滩上传来的带著咸味的海风一吹,立马来了精神。
北戴河是个好位置,旁边的海洋是它天然的空调,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到了招待所,放下行李后,一群人涌向海滩。邹获凡大声地说道:“可以游泳,但是不会水的不要下去游,摸摸水就行了。”
刘一民换上短裤和背心来到岸边,他是旱鸭子,只能轻轻地踩一踩水。好在来的很多人都是旱鸭子,如此一来,刘一民就不尷尬了。
邹获凡笑著问道:“一民,你没学过游泳?”
“教我游泳的师傅还没到位。”刘一民踩在细腻的沙滩上,吹了吹不太悦耳的口哨。
邹获凡凑过来说道:“一民,看到此情此景,你就不想吟诗一首?”
“还真想!”刘一民將目光望向不断翻滚的白浪,眼睛深邃且悠长。
邹获凡从口袋里掏出小本子,引导道:“想吟诵什么?”
身后的几个人也围了过来,艾清竖起了耳朵,只听刘一民慢慢张开了嘴。
“大浪浪大大浪里有大鱼大鱼里面有小鱼...”
邹获凡正写著,忽然觉得不对劲,猛地抬头,只见刘一民笑嘻嘻地看著他,邹获凡笑骂道:“好啊,一民,你这个小子。”
旁边的艾清也憋的脸红,过了一会儿才放声大笑了起来:“一民,你嘴里面的这个张宗昌,可是出了名的诗人军阀。”
经过刘一民这么一逗,海滩上的气氛更热闹了。
刘一民吹了一会儿海风,直接呈“本”字形躺在了沙滩上,双脚和小腿在水里面,偶尔有浪过来,到了这里也已经没了威力,只能冲刷一下刘一民的大腿,再次离去。
江和跑到刘一民旁边,躺下后说道:“刘一民同志,久仰你的大名,可惜咱们还没能一见。
《今天》请你去的时候比较早,我还没有到,后来你再也没有去过《今天》,要不然咱们还能见面。”
刘一民歪头看向他,礼貌地笑著说道:“这不就见面了?”
江和也笑了,只不过笑容里面带著几分不自在,过了一会儿又问道:“一民同志,你是不是跟北岛同志他们有什么误会?”
刘一民表面不动声色,咧嘴说道:“你怎么这么问?我跟北岛他们也就见了一面,后来就没有再联繫过。”
>
《庐山恋》的剧本在审片会上有惊无险的通过了,除了文化部外,统战部的同志对这个片子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希望他们儘快上映。
徐桑楚將片子交给中影,中影公司负责把《庐山恋》的拷贝卖给下属的各个分公司。可惜,卖拷贝的钱,跟徐桑楚没有任何关係,他们的片子被中影以统一的价格收购,也算是电影界的统购统销。
上影厂的徐桑楚、张孟昭、黄祖默回到沪市之前,又来到燕大找到刘一民,对刘一民表示感谢,顺便双方再加深一下合作关係。
“一民,有时间一定要到上影厂,我们做东,请你吃个饭。”黄祖默高兴地说道。
在审片会上,他这个导演也被大家好好的夸讚了一番。领导指著片子说:“都说上影厂有个谢晋拍的好,我看黄祖默导演也不错嘛!”
一句鼓励的话,让黄祖默整个人飘了几天,现在看到刘一民,还是有点飘飘然。
徐桑楚点了点头,对黄祖默的话表示认同。
“有时间一定去吹一吹黄浦江的江风,具体什么时候上映?”刘一民问道。
“八月份上映,不出意外就是八月十號。”张孟昭说道。
“那好,到时候说不定我能在川省看上这部片子。”刘一民调侃道。
“你要去川省?”
“对,川省有个採风!”
黄祖默来了精神,拉著几人坐下,非得问一问到底写什么內容,有没有能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可能。徐桑楚看著自己手下的这个导演,无奈地笑了。
“一部表现各族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的歷史话剧,过去的那段日子,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抗爭不分地域,不分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涌现。这部话剧是万老师提醒我写的,所以我的压力也很大..::”
刘一民详细的跟他们讲了讲,黄祖默双眼放光地看向徐桑楚:“徐厂长,我觉得这个改编成电影剧本,一定也会非常的精彩。”“
徐桑楚乐了:“老黄,你还真是任何时候都忘不了拍电影。不过你说的不错,一民同志,你到时候將话剧的剧本写好,可以给我们参考一下,如果可以的话,还要麻烦你改编一下,爭取再拍出来一部经典的电影来。”
“不麻烦不麻烦,那到时候再谈!”刘一民开心地说道。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送走三人,刘一民將《追风箏的人》直接寄给了李晓林。
暑假前的最后几天,燕大中文系的考试几近结束。宿舍里,几个人都在討论著自己的暑假安排,刘振云三个人雄起起气昂昂的下定决心,准备开学前一定要写好一个短篇发表。
刘一民拿著手上的成绩单说道:“今年咱们宿舍四个人的成绩都很稳定嘛!”
“是稳定,你还是稳定的第一!”刘振云笑著说道。
李学勤也说道:“一民,你的理论课成绩最好,我们的理论课成绩都不如你。”
刘一民乐呵呵地將成绩单收起来:“没办法,谁让教授们出的题偏偏都出到我的知识点上!”
本来刘一民准备一放假就出发去川省,《诗刊》的邹获凡拦住了他,邀请他参加《诗刊》的《青春诗会》,第一届《青春诗会》举办的消息一经见报,就立马引起了诗坛的轰动。
所有诗人和读者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诗刊》编辑部。主编严辰更是重视有加,准备带著这一届的《诗刊》编辑部,大干一场。
“老邹,我暑假还有事,真没办法参加你们的《青春诗会》,如果没事的话,我绝对参加。”刘一民看著热情的邹获凡,立马解释道。
“哎呀,你不来算怎么回事?《青春诗会》来的都是在目前诗坛很有代表的青年诗人,你作为青年作家代表和中青年诗歌奖的获得者都不参加,这届《青春诗会》就举办的没分量。”
邹获凡拉著刘一民,不依不饶地说道。
刘一民向他解释儿句,解释清楚后,邹获凡才鬆开刘一民的手,只不过仍说道:“那你就借给我们几天时间,我们准备去一趟北戴河,怎么样,去一趟回来就放了你的壮丁。”
刘一民点头,只要不让他参加所谓的“诗歌创作者学习班”就行,累了这么久,也应该去放鬆一下。
北戴河,他还没去过呢!
“你答应就好,你也不要怨我抓你的丁,实在是没办法。现在大家都看著呢,要是第一届《青春诗会》就搞得虎头蛇尾,那以后还怎么开,让同行笑话。”邹获凡將自己的苦心全部都给道了出来。
刘一民握住邹获凡的手:“老邹,咱们的关係在这儿,你的苦心我都懂。”
一句简简单单安慰的话,让邹获凡的心顿时热了起来,恨不得將最近《青春诗会》召开的不易,全部一股脑的跟刘一民说一说。
“一民,你的话说的我心里面暖呼呼的,那我就放心的抓你的壮丁了。以后有什么事情,还得抓你的壮丁。”
“老邹,你將我的军啊!”
邹获凡不无得意地说道:“这是我这个老革命,几十年来的斗爭经验总结。”
邹获凡满意的走了,並留下了前往北戴河的具体时间,到时候在《诗刊》门口集合。
等放假后,宿舍里的人还没走,刘一民就回到了四合院里。从公园里“借”的竹子全都长的漂漂亮亮的,庭院里的庭院树海棠和银杏生长得极为茂盛。
朱霖种下的指甲开的茂盛,只可惜刘一民没有拿它来包指甲的念头。
四合院里,刘一民打开录音机,听著歌,在凉廊下面看起了书。
刘一民穿著短袖衬衣赶到《诗刊》编辑部的时候,门口已经站著了不少人。几个编辑看到刘一民,纷纷走上来打招呼。
邹获凡过来说道:“一民,来的挺早的,我还以为你得晚一会儿过来。咱们马上就出发。”又指了指刘一民的脖子上的照相机问道:“你这玩意儿好使不?怎么看著那么小?”
刘一民笑著举起相机说道:“绝对比作协的好使,我得拍几张好看的北戴河风光。”
“別光拍风光,也拍一拍人!”
邹获凡带著刘一民走到人群中间,旁边一群的青年诗人全都將目光放到了刘一民身上。
“同志们,这位是刘一民同志,你们一直想见到的刘一民同志。刘一民同志的行程比较紧,所以只能跟咱们待两天左右的时间,完了之后还要去川省採风。”
四周的一片譁然,刘一民看向邹获凡皱眉说道:“老邹同志,不用讲的那么清楚。”
邹获凡笑著说道:“我这是刺激他们呢,我们《诗刊》大力气举办诗会,目的是组稿,这群人得拿你刺激一下,要不然才不肯好好的写作。”
邹获凡拍了拍刘一民的肩膀,示意他放宽心,又看向其余的人:“大家一定要多向刘一民同志学习,咱们《诗刊》將为大家请到艾清、黄永玉等著名的诗人做老师,专门辅导大家写作,爭取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出来。”
这次参加《青春诗会》的年轻诗人总共十六七人,有外地的也有燕京的,舒亭、顾城两人也处在其中。
邹获凡讲话结束,顾城从自己的挎包里面拿出一个苹果递给刘一民,又递给了其余几个人。
看著顾城,刘一民道了一声“谢谢”,怎么也没办法將自己面前的这个说话脸红的年轻人跟以后的那个因为三人世界的梦想破灭后就残忍杀妻的冷血诗人联繫到一起。
顾城和舒亭、江和几个人都跟《今天》有联繫,所以她们在这群人中关係是最密切的。
外地来的诗人有的在来之前,还收到了上级指示,明確指示他们来到燕京之后,不准跟地下刊物有联繫。
但明面上看,还是一片和谐。
今天,男的都穿著短袖衬衣加长裤,女同志有的是衬衣加裙子,有的则也是长裤。
过了一会儿,艾清等几名老诗人过来了,艾清笑著握住刘一民的手说道:“我就说嘛,《诗刊》不邀请你过来算是怎么一回事儿。我听说你要去四川了,你可得好好的看一看都江堰。”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当然想去看看。去看看我们先人的智慧,看看什么样的乳汁能够滋润数万万川省人民。”刘一民笑著说道。
开了一阵玩笑之后,一行人开始在《诗刊》编辑部的指挥之下登上公交车前往北戴河。
北戴河,这条在新中国的歷史上不断出现的河流,见证了新中国歷史上的不少大事。
加上伟人在北戴河游泳,又提笔写下《北戴河.浪淘沙》,更为这条河增加了不少魅力色彩。
坐上公交车来到火车站,坐上火车折腾了一阵,下了火车再坐公交车,如此几次,才终於到了北戴河。
刘一民一路上都坐在艾清旁边跟艾清聊天,让许多诗会的年轻诗人找不到机会跟刘一民说话。
艾清兴致高昂地跟刘一民讲起川省的风土人情:“少不入蜀,老不出川,一民,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刘一民笑著跟他讲了讲,艾清一愜:“你做了不少的功课嘛!川省这个地方呀,物阜民丰,又蜀道自古格局了內外,所以这里的人...”
“要不咱两个一块去川省?”
艾清颇为意动,不过还是说道:“你別想抓我这个老头子的壮丁,你到了川省肯定也閒不下来,早就有人给我写信了,就等著你往川省嘞!”
“你这意思是,我这一头栽进了包围圈了?”
“是包围圈,不过不是歼灭战,而是欢迎宴!”
“那就好!”刘一民笑著说道。
等到了北戴河的时候,赶车赶的刘一民有点累,不过北戴河沙滩上传来的带著咸味的海风一吹,立马来了精神。
北戴河是个好位置,旁边的海洋是它天然的空调,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到了招待所,放下行李后,一群人涌向海滩。邹获凡大声地说道:“可以游泳,但是不会水的不要下去游,摸摸水就行了。”
刘一民换上短裤和背心来到岸边,他是旱鸭子,只能轻轻地踩一踩水。好在来的很多人都是旱鸭子,如此一来,刘一民就不尷尬了。
邹获凡笑著问道:“一民,你没学过游泳?”
“教我游泳的师傅还没到位。”刘一民踩在细腻的沙滩上,吹了吹不太悦耳的口哨。
邹获凡凑过来说道:“一民,看到此情此景,你就不想吟诗一首?”
“还真想!”刘一民將目光望向不断翻滚的白浪,眼睛深邃且悠长。
邹获凡从口袋里掏出小本子,引导道:“想吟诵什么?”
身后的几个人也围了过来,艾清竖起了耳朵,只听刘一民慢慢张开了嘴。
“大浪浪大大浪里有大鱼大鱼里面有小鱼...”
邹获凡正写著,忽然觉得不对劲,猛地抬头,只见刘一民笑嘻嘻地看著他,邹获凡笑骂道:“好啊,一民,你这个小子。”
旁边的艾清也憋的脸红,过了一会儿才放声大笑了起来:“一民,你嘴里面的这个张宗昌,可是出了名的诗人军阀。”
经过刘一民这么一逗,海滩上的气氛更热闹了。
刘一民吹了一会儿海风,直接呈“本”字形躺在了沙滩上,双脚和小腿在水里面,偶尔有浪过来,到了这里也已经没了威力,只能冲刷一下刘一民的大腿,再次离去。
江和跑到刘一民旁边,躺下后说道:“刘一民同志,久仰你的大名,可惜咱们还没能一见。
《今天》请你去的时候比较早,我还没有到,后来你再也没有去过《今天》,要不然咱们还能见面。”
刘一民歪头看向他,礼貌地笑著说道:“这不就见面了?”
江和也笑了,只不过笑容里面带著几分不自在,过了一会儿又问道:“一民同志,你是不是跟北岛同志他们有什么误会?”
刘一民表面不动声色,咧嘴说道:“你怎么这么问?我跟北岛他们也就见了一面,后来就没有再联繫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