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主动上门的酒家;查店

    “还真是人人夸的万家鲜。”男子很是满意地起身道:“多少钱?”
    程阳指了指荷兰豆位置的价格牌:“你这里是十斤,六块八。斤两不差分毫。我妈那边给就行。”
    男子点点头。
    给了钱后,男子忽然取出一张纸张给程阳:
    “你们这品质我是满意的。这上面的明天能不能採购?可以的话,帮我送到伴山酒家。”
    程阳一愣。
    还真是酒楼的?
    程阳的指节在清单上摩挲出细响。
    油印的表格单据上是伴山酒家的记菜单。
    六样菜名用蓝黑钢笔誊得工整:芥蓝二十斤、菜心二十斤、生菜二十斤,荷兰豆二十斤……
    算下来也就一百二十斤的量。
    “你们之前的货源不是国营菜站送的?”程阳好奇道。
    魔都宾馆附近就有一家国营菜站,但自从去年放开统购统销之后,这菜站的生意就差多了。
    但程阳估摸著是品质问题,否则也不至於那么多人换。
    而这男子两次来,应该也是这般情况。否则不至於强调蔬菜品质问题。
    果不其然,男子道:“是的。但送的蔬菜便宜是便宜,但品质越来越差了。
    我叫林国斌,跟你爸说一声,这种品质的蔬菜,明天八点前送到伴山酒家后门,找戴白帽的陈师傅。”
    “现结。”程阳补上一句。
    林国斌推了推镜框,笑道:“可以。”
    於是程阳应了下来。
    一百多斤蔬菜,也没多少。但是件好事。
    许多事情他还未准备好,想去见那些人都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隨著日头攀上“万家鲜”招牌时,一家三口彻底忙碌了起来。
    收钱找钱和记帐是老妈的活,过称是老爸在处理,补货则是程阳在忙碌。
    这样互补之下,倒是显得很有序。
    忽然,一辆长江750在突突声中停在了店门口。
    车上下来了两个戴红袖章的工商市管员。
    “阳仔!”
    王秀兰看著来人的著装,天然的有种紧张感,连忙朝里面的儿子喊道。
    哪怕程建山心里也是一突。
    主要是在华嶠城和摆地摊的时候被查怕了。
    因而看到这类人,就產生了天然的紧张感。
    “我们是所里的,听人举报说你们这里缺斤短两,欺骗人。”为首的一个青年看著店里不少的人。这生意还挺好。
    只是下一刻,另外一个青年示意同伴屋檐下的那块“福”字木牌。
    两人当即心里有了底。
    这时候,里面的人都纷纷走了出来,围著。但没有插话的意思。
    程阳也立即出来。
    程阳看了眼来人,笑道:“两位同志,缺斤短两那可就是冤枉我们了。这些街坊邻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也是最有发言权了。
    我们要是缺了,肯定不会有这么多老主顾来的。当然,有人举报,我们肯定要配合的。
    爸,把所有证件拿出来给两位同志看看。这是他们的工作,我们也要配合的。”
    两人听著程阳这番话,也是满意地点点头。
    “两位,进去看看。”
    说著,程阳伸手示意。
    这两青年便前后进入里面,这时候他们也注意到墙上的一些鹏城的特区协议公告,假一赔三的承诺,缺斤短两的举报奖励。
    这些,他们还真是第一次见到。
    程阳跟在后面,朝老妈示意了下眼神。
    王秀兰心领神会,在丈夫拿著一堆证件往里面的空木架走去时,也悄然从底下的拿了两包良友香菸,然后悄然落入程阳手里,然后揣入口袋。
    “两位同志放心,该有的手续,我们都办好了。不会给两位同志的工作带来麻烦。”
    程建山將证件一一摆开,继续说著:
    “或许是我们这惠民价格引起了同行的不满,所以才出动两位同志。两位同志可以试试我们的秤。
    一旦真是缺斤短两,我们可以接受封店。”
    两人看了之后,证件確实都齐全了,连掛靠都做了。
    隨后两人试了试秤后,確实是没有问题。
    “没有事情最好,这也是你们应当的义务。”其中一人说道。
    “是是是。”
    程阳送著他们离开,而程建山和王秀兰在儿子的示意下,继续招呼客人。
    市管员来了都说没问题,买菜的人自然更放心了。
    而程阳送两人到摩托车旁,悄然间將两包良友放在车斗里,笑道:
    “辛苦两位跑一趟了。现在这眼红就举报的人很正常,我们做的是良心生意,绝不会乱来的。”
    “嗯。那就好。”两人扫了眼车斗,微微点头,便开车走了。
    有人来查,有人举报,早已在程阳的预料当中。
    而举报的人,不用想都知道是园岭市场那边的。
    但没散人来搞事,那是因为屋檐下那张“辟邪福”起了作用。
    周福在华深北这片地方还是管用的。前提是体制內的人不出手,不然外面的人程阳还真不担心。
    至於他这点蔬菜量,还不至於让人干要人命的事来。
    “没事了吧?”王秀兰低声问。
    “没事。”程阳笑道:“被人眼红,见不得街坊邻居好的人多著呢。”
    程阳还故意说大点声。
    “那是。现在的坏人还是很多的。”
    一个妇人赞同地点点头:“像你们这么实惠的,市场里没有。”
    “就是。在市场那边总是不够秤,摊贩那边也总是缺,你们家的都是只多不少的。以后会继续来的。”
    “……”
    眾人一人一句的,倒是让王秀兰和程建山颇为高兴。
    这就说明了口碑算是初步建立起来了。
    当时间到了九点左右,却来了一个意外的人。
    ——林秋锦。
    “锦哥!”
    “锦伯!”
    一家子见到挑著空箩筐的林秋锦,也是颇为高兴。
    林秋锦看著生意不错的门店,也是替程建山一家感到高兴。
    程阳拿著一张凳子走了出去给林秋锦坐。
    “今天那么早?”程建山看著只剩下一点的蔬菜。
    林秋锦点点头:“怕下雨,没敢进多。你们这算是稳定下来了。”
    程建山拿著杯水出来,笑说道:“算可以吧。每天也就比以前多赚个二三十块钱。不敢进多。”
    “那也很好啊。积累下来那就强过很多人了。阳仔有出息了。”林秋锦看向程阳,也是高兴地说道。
    程阳也是笑了笑,忽然道:“锦伯,听我爸说您以前在村里杀过猪?”
    林秋锦疑惑:“杀过,怎么了?”
    程阳眼睛一亮:“那会知道怎么切肉分解了?”
    林秋锦默默地点点头,“你问这个做什么?”
    “那您当初为什么不卖猪肉?卖猪肉不是赚得更多?”
    林秋锦恍然,摇头道:“是好赚,但要证件的,也需要车,成本也大。所以就选择卖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