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飞鸿奖

    随后不久,金球奖的提名名单,为《定风一号》的公关之旅,一槌定音。
    《定风一号》入围了最佳外语片,温生明入围了最佳男配角,陆严河入围了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三个提名。
    稳稳的,很安心。
    而《蜂鸟》却没有出现在最佳外语片的提名之中。
    就像达伦·威尔逊所说的那样,金源彬的话,或许引起了一些争议,但是,这并不会真的影响到什么。
    相反,还帮《定风一号》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相比起《蜂鸟》,《定风一号》可是取得了更大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
    陆严河都已经记不太清楚,自己这是第几次提名金球奖了。
    反正是很多次了。
    金球奖确确实实地“青睐”他。当然,陆严河对金球奖的支持,也是远远超出其他的明星的。
    至少陆严河好多次在金球奖发表的获奖感言,都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更不用说他冲奥的那一年,陈碧舸穿了一条把他印在上面的礼服,惊艳全球,刷屏刷得满天飞。
    这一次,《定风一号》能够拿到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可以说,已经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即使最后没有获得奥斯卡的提名,也不枉选送它代表中国电影来竞争这个奖项。
    陆严河等人都确认会出席金球奖的颁奖典礼——哪怕从目前的形势来说,这三个提名都几乎不会获奖。那是金球奖,拿不了奖也要去。
    -
    “但是,陈品河今年凭借《十七层:重启》提名了喜剧/音乐类剧集最佳男主角,你们应该会在金球奖那儿碰上。”
    陈梓妍对陆严河说,“《十七层:重启》这部剧,其实拍得属实一般,收视成绩也没见得多爆炸,也不知道张悦真是怎么给他公关到这个提名的。”
    “maxine在背后使了很大力气吧,不是说这也要拍一个三部曲吗?”陆严河说,“包括衍生电影,他们肯定希望借金球奖来进一步打开《十七层:重启》在全球的知名度。”
    陈梓妍说:“或许吧,但一般正常情况下,一部剧不会只在某一个奖项上提名的,这跟电影还真不一样,你去看金球奖过去的提名名单,对于剧集这边,他们往往是大热剧集瓜分各个奖项提名的格局,《十七层:重启》除了陈品河这个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再没有第二个了。”
    陆严河:“没事,就算碰到了,也就是碰到了而已。”
    陈梓妍说:“这倒是,就是你去年好像也在金球奖跟他碰上了,对吧?”
    “嗯。”陆严河点头,“去年他也受邀去颁奖了。”
    “难缠啊。”
    陆严河对陈梓妍笑了笑,“其实真的没什么,我现在看到他都不怎么心起波澜了。”
    陈梓妍:“后天就是飞鸿奖的颁奖典礼,你紧张吗?”
    陆严河摇头,“不紧张。”
    “这可是你和他第一次正面交锋,真不紧张?”
    “嗯,现在确实不紧张。”陆严河说,“哪怕是他拿了奖也没有什么。”
    “那不行,我光是想想都觉得气。”陈梓妍说,“虽然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确实没有什么,你说得没错。”
    “因为想明白了一点,谁拿都有可能,我又不可能去左右评委,让他们一定不选陈品河,陈品河终究也还是有他的能耐的。”陆严河神色平静,“我跟他的战场,不在《定风一号》和《钢琴家》的表演之争。”
    陈梓妍:“豁达。”
    “我反倒是觉得,今年飞鸿奖,包括后面两个电影大奖,评委挺头疼。”陆严河说,“无论给谁,都会引起巨大的争议,至于我和陈品河之争……其实得亏《定风一号》有温老师在,所以,在外界看来,怎么也轮不着我去跟陈品河争,我年龄摆在这里呢,跟他们也不是一辈人。再说了,除了我们三个,其他两个提名者,难道就没有希望吗?也未必。就看评委怎么给了,光从表现上来说,我自己很清楚,我和温老师两个人的表演是最完整、最丰富的,《钢琴家》电影太平庸了,陈品河的表演再好,也不算立得住,少了一点文学性。况且,他之前已经拿过飞鸿奖。抛开我跟他的个人恩怨,我都觉得,五个人里,最不应该拿奖的就是他。”
    陈梓妍:“你说的这个,其实网上也有人这么分析过。”
    陆严河:“大概就是因为我自己心里面想得也很清楚了,如果飞鸿奖真的给了他,那也只能说明他们考虑了其他的场外因素,那我也不觉得我输了,所以无所谓。”
    陈梓妍点头。
    “都说今年的影帝之争,就是你们三个人。”陈梓妍说,“有媒体甚至戏言,国内三大奖,干脆一人给一个。”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太没意思了吧?”陆严河撇了撇嘴,“应该不至于,三个奖的主办方和评委都不一样,也不会那么同气连枝地分猪肉的。”
    陈梓妍:“这还真说不好。”
    -
    飞鸿奖。
    陆严河去过很多次,也是他获得过的第一个电影奖项。
    《三山》当时帮他拿到了最佳男配角奖。
    最佳男主角,他提名过几次,但没有拿过。
    这一次是否能拿到,陆严河心中在意,也不在意。
    还是那句话,他知道自己在《定风一号》中演得很好,足以拿奖,那接下来就是看他的运气怎么样了。
    这部电影已经帮他拿下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奖项,加上西图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以及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几座大奖在身,他已经是在国际上闯荡最为成功的中国演员之一,甚至某种意义上,都可以把“之一”两个字拿掉。
    他前面拼命三郎一般地拍戏,也确实得到了很多的回报。
    年纪轻轻,就已经大奖加身,只差所谓的大满贯了。
    -
    飞鸿奖的颁奖典礼现场。
    陆严河和温生明、刘毕戈一起现身红毯。
    正在北美“征战”的《定风一号》剧组,全员出席飞鸿奖——这是给飞鸿奖面子,也是因为这部电影是一部中国电影,对它来说,飞鸿奖一样很重要。
    现场红毯部分负责主持的叫周元红,是一个比较红的新生代搞笑艺人。
    陆严河他们一行来到采访区,周元红就语气非常夸张地尖叫了几声。
    “我们在国际上红得发紫的《定风一号》剧组来了!欢迎刘毕戈导演,欢迎温生明老师——陆严河老师——”
    陆严河赶紧摆摆手,说:“我们可没有红得发紫,低调一点,朋友。”
    周元红马上道歉,“对不起,作为影迷,我太激动了,忘形了!”
    反应也很快。
    陆严河理解他可能是现场为了造气氛,所以用了这么夸张的语气。不过,陆严河是担心刚才周元红那句话被有心人截图,断章取义,弄出一些不好的舆论来,所以赶紧解释,这样也能以防万一。
    但是,周元红的反应是出乎陆严河意料的。这几乎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反应了,没有正儿八经的道歉,显得煞有其事,也没有打哈哈,糊弄过去,以“影迷忘形”为借口,给“红得发紫”做了一个解释的出口,很合理。
    陆严河不禁多看了他一眼。
    周元红是一档脱口秀节目出道,随后走红,参与录制了多档综艺节目,名气越来越大。
    陆严河也刷到过他的切片、短视频。
    他很瘦,像猴子一样瘦,两个眼睛很亮,属于很有记忆点的长相。
    周元红马上就先看向了刘毕戈。
    “导演,这一次带着《定风一号》来到飞鸿奖,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刘毕戈很官方地说:“还是紧张,提名了好几次,都没有拿过奖,也不知道这一次是不是会拿奖,希望有好运吧。”
    周元红:“一定会有好运的,如果不是因为我在脱口秀比赛也只拿了一个第三名,我一定会把我所有的运气都借给你。”
    刘毕戈笑了笑。
    周元红又看向温生明。
    “温老师,您是飞鸿奖的老朋友了,您对这位老朋友有什么想说的吗?”
    温生明笑了笑,“都是老朋友了,还有什么好说的,只不过已经很久没有带着戏、以提名者的身份来了,这个感觉有点新鲜,很久没有过了。”
    周元红:“您觉得新鲜,我父母可是激动坏了,我父母知道我今天晚上有幸见到您,特地嘱咐我,让我一定要跟你说,以后请多拍戏,您有很多影迷一直在等您的新作品。”
    温生明有些惊讶地笑了笑,点头说好。
    周元红最后看向了陆严河。
    这是飞鸿奖,不是一个综艺性很强的场合,尽管如此,周元红刚才也在有限制的框架里,尽可能地让这个采访环节多了一些趣味性,也展现了他的情商,陆严河还是很欣赏他的——主要是一开始他的那个反应,让陆严河觉得他是一个很聪明、很机智的人。
    “陆老师,你是飞鸿奖历史上最年轻的最佳男配角获得者,之前你还分别凭借《暮春》和《荣耀之路》提名过最佳男主角,很多人都希望看到你在今天晚上拿奖,你呢?”
    陆严河颇为惊讶地看了周元红一眼。
    这一次,他是真正地惊讶了。
    周元红,恰好问出了一个他本来就想要在公开场合下回答的问题,而且是以一种如此恰到好处的方式——
    “我当然想要拿奖啦。”陆严河笑着说,“不过,最后谁拿奖都好,和我一起提名的几位,谁拿奖都是靠着自己的本事拿奖的,不是吗?我喜欢这样的竞争,就看评委们喜欢谁的表演。就像在我心中,温老师的表演是最好的,而在温老师的心中,我的表演是最值得被鼓励的,在其他演员的心中,也各自有杆秤。其实都没有关系的,奖项是荣誉,演得好不好,大家心里都有数。”
    周元红点头。
    陆严河:“反正就算我没拿奖,我也知道我是一个好演员,这是任何一个靠自己实力演戏的演员,都会拥有的心态。”
    周元红:“必须得学习你这样的心态——虽然这句话从你这位获得过西图耳、威尼斯双料影帝,拿过两座奥斯卡的人口中说出来,多多少少有点过于自谦了。”
    -
    进入内场以后,陆严河给陈梓妍发消息:周元红你认识吗?你是跟他打过招呼吗?我怎么感觉他今天处处在帮我垫话?
    陈梓妍:不是我的安排,我不认识他,我正在看直播,我也很惊讶。
    陆严河确实感到错愕。
    但当下这个场合,容不得他多想。
    很多的熟人,迎面而来。
    黄楷任这位曾经凭借《胭脂扣》拿了飞鸿奖最佳男主角的大明星,今天也来了。
    他跟陆严河拥抱了一下,问:“你的《老友记》正拍着呢?”
    “拍着。”陆严河点头,“今天请了假过来的。”
    黄楷任:“为什么你不把《武林外传》写得跟《老友记》一样长?”
    “那也要我做得到啊。”陆严河笑,“关于《武林外传》,我只能想到这么多的故事,黄哥,你有段时间没进组了吧?”
    “半年没进组了。”黄楷任说,“现在看剧本,都有点看不太上,眼光挑了。”
    “那你也太挑了。”陆严河说,“还是有不少好剧本吧?”
    “我想演的没有。”黄楷任说,“就像《尸相》那样的剧本,我都没有拿到过。”
    黄楷任现在确实是有点上不上、下不下的。
    黄楷任估计还是想要演电影,但是,能够达到他要求的电影本子,估计都优先找别人去了。黄楷任凭借《胭脂扣》拿了影帝,后面类型片的票房也还不错,但电影市场就那么大,他不是最拔尖的那个,现在的年龄又属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确实适合的角色少。
    陆严河说:“那回头我找他们给你送剧本过来。”
    黄楷任说:“行,那我就等你的剧本了啊。”
    “嗯。”陆严河点头。
    灵河现在家大业大,为黄楷任量身定做一个剧本,还是容易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