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我会记住,这个夜晚(154W字更新!
第862章 我会记住,这个夜晚(1.54w字更新!)
黄仲景和黄太也出席了今晚的颁奖典礼。
《定风一号》这部电影从上映到颁奖季,都让龙岩大出风头。
当年《暮春》带着龙岩这样一家以做商业电影为主的公司进入主流的视野后,现在又迎来了一部《定风一号》。
两部电影都是刘毕戈导演,陆严河主演。
但是,在这部电影之后,刘毕戈自立门户,即使同样是龙岩入股,却终究不再是龙岩的导演,接下来要做什么项目,刘毕戈自己说了算。而在刘毕戈离开龙岩之后,陆严河跟龙岩的合作,也只剩下一部《焚火3》。
如今,《定风一号》的表现完全出乎龙岩的预期,从威尼斯获奖开始,到国内国外的票房表现,再到被中国选送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一切都如当初陈梓妍来劝黄太的说法一样:即使《定风一号》按照商业片去拍,获得的商业回报也不一定有把它按照刘毕戈的想法来拍高。
刘毕戈这样的作者型导演,可遇不可求。一家电影公司碰到一个,如果不好好栽培,帮他打造他的个人品牌,那就太可惜了。能够拍商业片的导演并不罕见,但是能够卖座的作者型导演,却是极为罕见的。
如果说《暮春》还有运气的成分,《假死都不行》这样一个非常不电影节的电影,都能被他拍得不落窠臼,风格十足,同时还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这就足以说明,刘毕戈本身的才华,不是孤芳自赏的,不是没有影迷愿意为他买单的。
而第三部电影《龙门客栈》之后,刘毕戈的第四部电影《定风一号》一拿出来,众人都很惊讶,刘毕戈竟然是一个什么题材都涉猎的导演。
四部电影,题材和主题就没有重复过。
但每一部电影都取得了成功。
现如今,刘毕戈的大导地位已经坐稳。
如果不是当初黄仲景当机立断要提前帮刘毕戈成立他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恐怕刘毕戈跟龙岩在《定风一号》之后,就会完全不再合作了。
现在至少刘毕戈的公司还有龙岩注资,有股份在,换句话说,还有着香火情。
所以,当下,龙岩大力地支持《定风一号》在北美冲击奥斯卡,甚至支持了很多的公关经费出来,也是为了缓和跟刘毕戈的合作关系。
黄仲景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跟刘毕戈见面。
可以说,黄仲景为了拉拢这个其实可以说由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年轻导演,这些天他煞费苦心,又是聊电影艺术,又是聊之前每部电影的制作幕后,谈及刘毕戈接下来要制作的电影,大方表态,无论刘毕戈想做什么,龙岩都全力支持。
其实,就这件事,刘毕戈早就跟陆严河聊过。
刘毕戈没有想要从此就跟龙岩一刀两断——
陆严河提醒过他,哪怕以刘毕戈现在的地位与影响力,只要他乐意,全中国大把公司愿意来支持他拍下一个项目,但天下乌鸦一般黑,好歹龙岩的黑,都是黑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没有在背地里下阴招。刘毕戈后面无论做什么项目,都需要有公司投资,包括后期也好,发行也好,这都是刘毕戈自己这家公司欠缺的。与其跟一些陌生人合作,龙岩在国内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只要他们不干涉他的创作,不激化这个最大的矛盾,是可以继续合作下去的。
所以,刘毕戈并没有真的打算要跟龙岩划清界限。而黄仲景愿意在这个时候来修复关系,刘毕戈也乐见其成。
陆严河很清楚,刘毕戈虽然已经导演了四部作品,又都成绩不赖。然而,刘毕戈跟他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取得的成绩再突出,也改变不了他们根基尚浅的事实。
如果刘毕戈真的负气,跟龙岩划清界限,再不来往。那黄仲景现在为了修复关系多么的和颜悦色,甚至是陪笑脸,到那个时候,龙岩的打击和报复就会有多猛烈。别的不说,影片上映的档期,影院的排片,电影的宣传,太多地方可以被龙岩做手脚。
再者,在旁人眼中,刘毕戈再怎么说都是龙岩培养出来的导演,到了那一步,业内会支持刘毕戈的人还真不一定占多数。你说龙岩干涉刘毕戈的创作方向?有一说一,又有哪家电影公司不干涉导演的创作方向?再大牌的导演,都受电影公司的掣肘。
情理上是掰扯不清楚的。
还是那句话,刘毕戈根基尚浅,没有必要让自己走到这一步。
-
但陆严河就不一样了。
他跟龙岩的合作,纯粹是演员身份。
而且,陆严河在演艺圈所拥有的人脉、能量,远不是刘毕戈能比的。
他并不需要跟龙岩维系一个和睦的关系。尤其是在《焚火》这个系列在海外院线的票房被他一手“救活”之后,他之前在黄仲景和黄太面前那些指责龙岩“鼠目寸光”的话,也跟着“言之凿凿”“有的放矢”起来。
黄仲景对陆严河向来是礼敬有加的。
黄太脸上却还是有些别扭,似乎不太愿意就这么跟陆严河低头认输。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陆严河也不知道怎么的,渐渐就摆在了明面上,又渐渐越来越大。
黄仲景预祝陆严河今天晚上成功拿奖,一转头,看到温生明,马上补充:“最好像威尼斯一样,再开出一个双黄蛋。”
陆严河笑了笑,说:“飞鸿奖历史上好像没有开过双黄蛋,对吧?”
“还没有。”黄仲景说,“说不定你们就是第一届,创造历史。”
温生明:“飞鸿奖不开双黄蛋的。”
黄仲景:“无论谁得奖,奖都是我们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陆严河笑,内心腹诽:谁跟你一家人。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种场合,对谁都是这样的道理。
陆严河眼角余光瞥到黄太的脸色似乎是实在想说话了,又不知道什么缘故,一直不开口,保持着勉强的笑容。
他心想,莫不是黄仲景怕她开口说出一些不好听的话,所以专门交代了不让她当着他的面开口?
陆严河觉得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他也不懂为什么,明明一开始跟黄太接触的时候,觉得她是一个挺利落干练又有能耐的女强人,怎么慢慢到后面,她却显出目光短浅、锱铢必较的毛病来?
尤其是在对他的事情上。陆严河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他一个主演了《暮春》《定风一号》《焚火》系列等大卖电影,还写了一部《龙门客栈》给他们拍的“销冠”,是怎么被她视为了需要排除异己的“眼中钉”的?
只能说,也不是绝对的利益就能绝对地打动人。
陆严河觉得自己就没有打动黄太。
他身上的价值只打动了黄仲景。
-
张悦真陪在陈品河身边,一路言笑晏晏,跟众人谈笑风生。
这种社交场合,她向来陪在陈品河的身边,扮演着一个“不为宣示主权但主权就在我身上”的角色。
她眼角余光瞥到陆严河那一边,对陈品河说:“《定风一号》剧组就在那边,等会儿要不要去跟他们打个招呼?”
陈品河说:“温生明在那边,当然要去。”
张悦真点点头。
“是应该去跟前辈打个招呼。”
两个人正要过去的时候,张悦真忽然看见了一个人影。
她马上拉了陈品河一下。
陈品河看去,同样一愣。
竟然是郑希莫。
郑希莫今天并没有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提名,他跟他们之间又闹得不是很愉快,所以,当飞鸿奖邀请《钢琴家》剧组出席颁奖典礼、报名单的时候,张悦真并没有把郑希莫的名字放在《钢琴家》的剧组名单里报上去。
他怎么会来?
郑希莫的出现,可谓是“不速之客”了。
张悦真和陈品河对视一眼。
陈品河:“谁邀请他来的?”
“不知道。”张悦真说,“或许是北极光电影那边。”
陈品河眉心有些发黑。
“他等下不会乱说话吧?”
“没事,他要说的话、能说的话,也早就说过了,再说什么也是老调重弹,我们只要不回怼,不说话,风向就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张悦真之前对于跟郑希莫的争端处理,确实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帮陈品河在舆论场上扳回一局。
对此,陈品河也是很清楚的。他点点头,说:“郑希莫跟北极光电影签约,背后肯定有陆严河的牵线搭桥,如果陆严河在背后跟郑希莫达成了什么交易,让郑希莫一直站出来咬我的话,那也很难缠。”
“难缠归难缠,郑希莫能做的有限,除非他后面捏造事实、造谣。”张悦真说,“真到了那一步,再说。”
陈品河眉头微皱。
他听出了张悦真的意思。
——除非他后面捏造事实、造谣。
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在跟郑希莫合作的时候,确确实实是个“戏霸”?
张悦真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说过这样的话,也从来没有流露出过这样的意思。陈品河还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下意识地深思,难道是他做得太过分?然而,为什么在片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指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呢?他只是作为主演,提出了一些自己对于电影的意见,郑希莫也好,张悦真也好,当场都没有说什么。
哪怕郑希莫你当场反驳,说这样不对呢?
陈品河确实瞧不太上郑希莫。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合作的过程中,陈品河并没有觉得郑希莫是一个多有才华的导演。在现场,他反而比较唯唯诺诺,也没有什么主见。很多时候,都需要陈品河来对一些事情做决定。
当然,陈品河也承认,他对于自己角色的想法和设计,确实很多。
到最后,这部电影完全剪辑成了他一个人的独角戏,保留了他最完整的角色弧光,确实是他的要求。
可是,这不就是一个演员应该做的吗?
哪个演员不保护自己的角色呢?
陈品河吁了口气。
时至今日,他仍然觉得,哪怕自己的行为在客观上构成了“戏霸”,他也是为了这部戏好。
从结果来说,他的表演确实是最受好评的。
-
郑希莫也看到了他们。
双方的目光在人群中汇聚、交织。
陈品河和张悦真没有主动点头打招呼,郑希莫也只是淡淡地收走了自己的眼神,往另一边去了。
张悦真有些恼怒:“不管怎么样,这部电影也是我们投资,才给了他机会拍出来,还带着这部电影去威尼斯拿了奖,他这是什么态度?”
陈品河:“算了,别管他。”
张悦真说:“我们之后再拍戏,真的应该好好看看人,看人品。”
-
“郑希莫导演,《钢琴家》就是他的作品。”
出现在内场的王霄,西装革履,意气风发,身材挺拔,乍一看上去像个年轻的男演员,一点儿不逊色,但一众人听到他就是现在负责北极光电影的人之后,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么年轻的掌舵人,确实少见。
在电影这个行业,幕后的管理者,往往都是经验铺就的履历。
王霄明显就是还没有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估计大学毕业都没有几年。
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么年轻,是怎么站上这个位置的?
当然,很快就有知道内情的人小声说,人小伙儿是北极光老板林德盛的女婿。
听了这话的人,随即露出了恍然之色。
王霄自然也看得出来众人几种神色表情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场面,他早已经习惯。
王霄不能说心中不介意,只是事实既定,他不可能在自己胸前挂个牌子,以“靠自己”三个字示人。
有背景就是有背景,好歹在振华大学干了这么久的青年协会会长。
他的心态固然有“天之骄子”的一面,也早在历练中有所锤造。
王霄面不改色地陪着郑希莫一起跟现场的各个大佬周旋,寒暄。
在今天这个场合,他的任务很明确,结识人脉,以郑希莫来营造北极光电影尊重电影创作者的形象,释放信号。
北极光名头很大,但北极光电影却是个新生小儿,有的是需要在场众人“助长”的时候。
-
“学长!”陆严河满面笑容地跟王霄拥抱到了一起,“兜兜转转,我们竟然干成了同行。”
王霄也笑,说:“你是大腿。”
陆严河:“早知道你愿意来做这个,我就把你挖到灵河来了。”
这是玩笑话,也是客气话。
王霄说:“没事,以后我们一定要找项目合作,我一样给你打工。”
陆严河点头,说:“这个可以有。”
这些话,说得挺客气,仿佛在这之前,两个人都很久没有交流了似的。
这话当然也是说给周围人听的。
他和王霄之间的交流,从来就没有断过。
灵河好多影视项目,北极光都是有投资的,包括北极光电影。
份额能留给他们,一是双方合作已久的香火情,二也是王霄作为北极光电影的负责人,跟陆严河的私人关系,远不是北极光其他人能比的。
李治百会接下郑希莫导演的《人之逆旅》这部文艺片,背后也有陆严河、陈梓妍等人的牵线搭桥。
不然,哪有那么容易就请到李治百。
如果去仔细研究几个演员参与的项目,就会发现,其实,看上去很多演员参演的项目来自不同制片人、不同导演,实际上,它们都属于彼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同一资本阵营。
陆严河、李治百和王霄,灵河、北极光,这些当然不算属于同一资本阵营,但却因为这些人之间的联系,他们却是绝对属于同一利益阵营的。
演艺圈也是个人情社会。
人情不是永远都是个贬义词,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可信度”。
李治百信任陆严河,陆严河信任王霄,王霄因为对陆严河的信任,在陈梓妍的建议下签下了郑希莫,然后,又让李治百成为了郑希莫新片的男主角。
这就是一个人情圈。
它就一定是糟糕的吗?
未必。
王霄拉着陆严河到一旁,小声说:“之前你回我的邮件,我看了,你真的觉得做网络大电影的前景不明朗吗?”
“目前很不明朗。”陆严河说,“但是,如果是养团队,我觉得可以做。”
王霄说:“北极光电影现在确实定位有点模糊,我跟林总也沟通过,到底是要把北极光电影做成一家传统的电影制作公司,还是作为北极光的补充业务版块,林总也还没有想好。”
“因为北极光电影起步太晚了。”陆严河说,“其实每一家视频平台都在布局电影版块,电影版块虽然净利润不显眼,可是你也知道的,电影它本身对于任何一家大型传媒公司来说,都有着更广泛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于财报、对于整个集团的市场经济而言,它是可以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林总不是没有想好定位,是电影这个行业本身就是砸钱厉害、回报极小,对北极光来说,北极光电影如果不能挑战传统的电影公司,在电影市场真正攻城略地分杯羹,那还不如就仅仅作为一个业务版块,先吊在这里,看看行情,蓄势待发。”
王霄点头:“你说的,跟我想的一样,不过,我终究还是想要做一些东西出来。”
“其实,你背靠北极光视频,有着最好的平台资源。”陆严河笑了笑,“之前马致远的那部《身陷丑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电影,不是一定要投资高才能够获得大回报,只要资源用在刀刃上,用话题度,也一样能博取关注,但如果是我做《身陷丑闻》,我就不会只赚这点快钱,就像跳起来剧场一样,它每一部戏的利润可能都不超过一百万,但是,它每年都有四十多部,加起来,利润一样可观,关键是,品牌建立,观众留住了。”
王霄:“你的意思是,我做网大,也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跟以往那样的做法?”
陆严河点头:“网大在观众心中已经留下了粗制滥造的印象,这是毁根基的事情,《身陷丑闻》是靠着马致远这个曾经的顶流以及跟自身相契合的题材,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让大家想要凑热闹。如果你能给北极光电影的网大,做一个品牌,一个栏目,或者说一个系列,举个例子,比如《十七层》这样的闯关类惊悚题材,去吸引钟爱某一类题材的观众,未必不能做出来。现在视频平台的网大,不就基本上聚焦于惊悚恐怖这一类吗?因为大浪淘沙,发现这一类在下沉市场有着固定的观众底盘,总有赚头。但问题也还是在于没有人想要去把这些电影做得更好一点,上限有限,没有卷起来,所以,对于观众的印象,始终停留在粗制滥造的阶段。”
王霄点头。
“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去琢磨一下。”
陆严河又说:“另外,你现在虽然手头资源有限,资金不够你开很多电影,但就像郑希莫导演的新片这样,如果北极光电影真的能够在小成本文艺片这一块打开局面,那李治百也可以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很多的偶像演员,都希望能够踏入电影圈,其他电影公司的门槛那么高,北极光电影完全可以牵线搭桥组班子,要说拍摄资金,很多偶像演员背后都是有资本支持的,总而言之,手头资源有限,但你可以调动的、置换的资源,在北极光这个平台,我认为是庞大的。”
王霄明白,点了点头。
“再者,既然跳起来剧场在剧集这一块能成功,为什么不能在电影这一块成功呢?”陆严河笑了笑。
-
“我现在确实也在订阅《跳起来》这本杂志,但是,你们这本杂志上的小说,也太抢手了。”
《楼上》的导演黄泵在见到陆严河之后,跟陆严河吐槽。
“我看中了好几篇小说,想要买下电影改编权,结果都被人捷足先登了。”
陆严河说:“导演,抱歉,确实,《跳起来》的小说现在是挺抢手的,很多公司、制片人、导演和编剧都在盯着,尤其是很多的作者,他们的新作基本上都是还没有发表就被送到了关注他们的人手里,提前拿下了改编权,黄导,如果你有特别喜欢和关注的作者,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也会在他们有了新作之后,第一时间寄给你的,不用等到杂志发表那一天,你才能看到。”
黄泵:“我说呢,为什么我看中的每一篇小说都那么快被抢走了,原来还有这一套。”
他说:“那我不跟你客气了,真有几个作者,我觉得他们写的故事对我胃口。”
黄泵这样一个看上去过于“仙风道骨”的导演,也不跟陆严河客气,马上就把几个人的名字告诉了陆严河。
陆严河当即发给了陈思琦。
黄泵:“你把我最喜欢的演员刘特立老师抢去拍了《小鬼当家》,搞得刘特立老师都没有时间来演我的戏了,你是不是要赔我一个演员?”
“哈?”陆严河一愣。
“我有个角色,请你来客串一下,怎么样?”他对陆严河挤眉弄眼。
这个每天穿得像个道士的导演,完全没有名导的风范,反而像个招摇撞骗的算命先生。
陆严河不禁笑了。
“黄导,什么客串角色?”
黄泵说:“嘿嘿,一个扫地僧。”
“啊?”陆严河一愣。
黄泵:“怎么样怎么样?客串一下,三天就够了。”
陆严河哭笑不得。
“我总得先看看剧本啊。”他说,“扫地僧是个什么角色,我也不知道。”
黄泵:“一个隐士高人。”
“武侠题材啊?”
“对,民国武侠。”黄泵点头,“因为主角用的全是新人,没办法,只能请你们来站站台,免得上映的时候,影院都不给排片。”
陆严河其实挺喜欢黄泵这个导演的。
他拍的《楼上》,让刘特立拿下影帝,演戏多年,终于跻身市场一线。
这个导演的风格,就是市井气味特别浓,又特别地道。
只是现如今陆严河真不敢乱客串。
他对黄泵说:“导演,你把剧本先给我看看吧,角色合适,我就去客串,就怕那角色我演不了,我还年轻呢,不是什么角色都能演。”
黄泵:“你这么说,其他演员怎么活?”
“你还是先让我活下去吧。”陆严河无奈地说,“你这么捧杀我,我怎么混?”
黄泵拍拍自己的嘴。
“算我嘴巴秃了皮了。”他说,“那回头我把剧本发给你。”
“行。”陆严河点头。
黄泵这才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对了,我听说你跟陈品河不和?”
“啊?怎么了?”陆严河问。
黄泵说:“我这部电影,有个角色也想找他客串来着,不过也不知道他答不答应,你介意吗?”
陆严河沉吟片刻,说:“他是个麻烦人,我不想跟他牵扯到一起。”
黄泵:“那行,我懂了,你先看剧本吧,你给我个信儿,你要愿意来我就不找他了。”
-
跟老朋友寒暄,跟新朋友认识,等陆严河落座,都已经是二十分钟以后的事情了。
让陆严河意外的是,他的座位跟陈品河的座位,竟然就隔着温生明一个人。
挨得也忒近了。
陆严河的团队从来不跟活动举办方确认座位、排序这方面的事情。
不事儿。
以前陆严河觉得这是他的一个美德。
他现在忽然觉得,有的时候,提前确认一下座位也不是坏事。
可别哪一天把他跟陈品河安排在一起了。
陆严河坐下的时候,陈品河已经坐下了。
温生明却还没有过来,两个人中间的位置空着。
所以,陆严河一坐下就转头看向左边,和坐在他左边的刘毕戈热情洋溢地聊起了天来。
刘毕戈惊讶于陆严河突如其来的热情——都老朋友了,突然这么热情,心里只会有点发慌。
但是,刘毕戈的眼角余光瞥见陆严河脑袋后面的陈品河,也就反应过来了。
刘毕戈冲陆严河挑了挑眉毛。
陆严河说:“其实,苗月今天应该过来的。”
刘毕戈说:“苗月她妈妈今天做手术,她得陪着。”
陆严河一听,马上一愣,问:“做什么手术?”
“长了个小瘤子,良性的,别担心。”刘毕戈说。
陆严河松了口气。
刘毕戈说:“其实我最近也在琢磨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陆严河问。
“你的故事。”刘毕戈说。
“啊?”陆严河掀起眉角。
“我总觉得你的故事挺适合拍成电影,太传奇了。”
“算了吧。”陆严河摇头,“我的故事有什么适合拍成电影的,一路顺风顺水,也没遇到什么挫折,就是个大爽文。”
“呵!”刘毕戈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真是活久见了,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说自己的人生是个大爽文。”
“不然呢?”陆严河说,“哪个演员像我一样,刚开始演戏,就碰到了一个首部作品就拿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导演,《暮春》是我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就获得这么大的荣誉,你说我是不是顺风顺水?”
刘毕戈:“……我本来想骂你臭不要脸的,但是如果我这么骂了,我感觉我把我自己也给带上了。”
陆严河点头,“你说的没错。”
刘毕戈:“但是你真的觉得你顺风顺水吗?所有人都把你看作励志传奇。”
“我只是起点不高而已,但是我基本上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这还不叫顺风顺水,那我觉得我太贪心了。”陆严河说,“非得一出生就给你喂金钥匙才叫顺风顺水吗?”
刘毕戈:“你看看,你这话说得就很像电影台词。”
“我不介意你把这些台词写进你的剧本里。”陆严河说,“但是不要以我的故事改编成电影。”
“行吧。”刘毕戈叹了口气,“拍完了《定风一号》,后面我突然一下还真的没有什么好想法了。”
“先休息一下呗,休息好了,自然就有想法了。”陆严河说,“你这几年一直连轴转,几个项目之间都没有歇口气,肯定会遇到创作困境啊。”
“那你怎么没有遇到呢?”刘毕戈狐疑地问。
陆严河笑,“因为我是天才,每天都有很多的故事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根本不需要我费劲儿去找。”
刘毕戈点了点头,说:“也是。”
竟然就这么认同了。
陆严河:“你这个时候突然煞有其事地说一句也是,显得我真的是一个很自大的人。”
“我要是在这个时候说一句你臭不要脸,那我就真的挺不要脸了。”刘毕戈也笑,“我现在忽然觉得,你跟思琦做《跳起来》这个杂志也挺牛的了,是未雨绸缪吗?作为现在国内最畅销的杂志,这么多人都在这本杂志里找故事,我都每期在订阅。”
陆严河:“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已,那个时候我们才高中毕业,我自己都还没有开始做演员呢,哪里有那么长远的想法。”
“只能说,你做演员这事,老天都在帮你。”刘毕戈说,“令人嫉妒啊,苗月说,现在每个月都有公司拿着《跳起来》上发表的小说,找她改编剧本,将近三分之一的项目,都是从《跳起来》上找的故事。”
“那没办法啊,现在《跳起来》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稳定产出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平台,要么就是传统文学杂志,可是传统文学杂志上的小说又不够商业化,这就是一个故事市场的中空地带。网络小说虽然火,但全都是大长篇,跟不上现在各个平台要布局精品短剧的需求,更跟不上电影公司对电影故事的需求。”陆严河说,“我们也没有想到,《跳起来》会做到这一步。”
刘毕戈:“最关键的是,它还网罗了国内最会写故事的一帮作者。”
“因为没有别的平台。”陆严河说,“以前纸媒兴盛的时候,多少短篇小说冒出来,现在的数量,不过是十中一二。”
两个人一边闲聊着,一边看着颁奖典礼。
随着一个个奖颁出去,时间倒也过得很快。
最佳导演奖的颁奖在最佳男主角这个奖项的前面。
临近颁奖的时候,刘毕戈忽然就不说话了。
他紧张了。
刘毕戈拍了这么多部电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过飞鸿奖的认可。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墙外开墙内香的导演。
国内奖项给予他的认可,远远不如国际上的奖项给予的多。
这一方面跟他资历尚浅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他每一次运气不好有关。
这几年,有一说一,国内的电影爆发得有点厉害。无论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又或者是《定风一号》这种两边都取得好成绩的电影,非常多。刘毕戈拿不到奖,还真不是他被看轻了,是竞争环境太卷。
这一次,刘毕戈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生息》导演俞琴、《泥泞》导演华韵和《霓虹》导演邹云志。
这三部电影,前者跟《定风一号》一起入围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后两者是荷西电影节的获奖作品。
五个提名者,四个国际四大电影节出身,最后一个是今年票房大爆、观众口碑也很好的主旋律电影《红日》的导演沈易。
同样,也是谁拿奖都说得过去的提名格局。
有一说一,放在五年前,这样的格局都出现不了。什么时候中国电影一年就可以有这么多在国际电影节冒头的电影啊,一年能有一两部都不错了。
总体来说,陆严河觉得刘毕戈的希望最大。
一方面是刘毕戈已经提名过好几次,资历已经积累在这里了,另一方面,《定风一号》是所有提名电影中,综合艺术成就和票房口碑成绩最好的作品。
陆严河同样屏息凝神,听着颁奖人念出获奖人的名字。
“《定风一号》,刘毕戈!”
陆严河第一个惊喜地握紧了拳头。
他转头看向刘毕戈,刘毕戈整个人都身体轻松了,长长地吁了口气。
“拿奖了!”陆严河笑着捏了捏刘毕戈的手臂,“赶紧上台领奖吧。”
刘毕戈一把抓住陆严河,搂着他抱了一下,起身,又和温生明抱了抱,往台上走去,整个过程,他都握紧了自己的右手拳头。
-
“这个奖肯定是刘毕戈的,毋庸置疑。”在台下,另一边,也有人在安慰俞琴,“今年《定风一号》代表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形势大好,国内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拖后腿的。”
俞琴撇了撇嘴。
“算了,我们哪能跟主旋律比呢。”
“没事,导演,懂的都懂,去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是你,不是他。”
俞琴说:“接下来的最佳电影估计也是《定风一号》的了。”
“应该是。”
“真没意思,拉我们一群人来陪他们唱戏,我就不应该来的。”
“导演,慎言啊。”
“慎什么慎,我又不靠他们吃饭。”俞琴脾气一向古怪,她这么说,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俞琴忽然想到什么,转头看向卫雪。
“没事,你仍然有希望拿奖。”
这位被她从剧场找到的女演员,第一次主演电影,就是《生息》。
卫雪笑着摆摆手,说:“能提名就已经很好了。”
俞琴说:“你陪我一起这么长时间拍了这部电影,值得一个最佳女主角。”
卫雪:“导演,你能够在我失业的时候给我提供一份工作,我已经很知足了。”
“你还没有跟经纪公司签约吗?”
“还没有。”卫雪摇头,“没有人来找我。”
俞琴看着卫雪今天身上穿着的裙子,也是,甚至都不是礼服。
《生息》这部电影,并没有为卫雪带来多少知名度。
国内票房不过470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也没有赋予这部电影更好的票房成绩。
俞琴说:“等会儿我带你去认识一下陆严河,他的经纪人陈梓妍开了一家经纪公司,如果你能够签到他们的公司,对你也好。”
卫雪露出了几分惊讶之色。
俞琴看到她露出这样的表情,问:“怎么了?你以为我跟陆严河关系不好?”
卫雪想说“不是吗?”,毕竟刚才她对《定风一号》的刘毕戈拿奖这件事,很不服气的样子。
“我只是看不惯这些评奖的风气。”俞琴说,“陆严河人还不错,我跟他打过很多次交道,认识这么些年,他还算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虽然他不纯粹。”
“不纯粹?”卫雪一愣。
“他本来可以做一个很伟大的演员的,但是他演了太多不值得演的戏,浪费了他的表演。”俞琴神色淡然,“这些你不用管,都跟你没有关系。”
卫雪没有说话,主要是对于这些话,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
最佳导演奖之后,就是最佳女主角。
卫雪虽然自己说着“提名就知足”,但到底是紧张的。
她说的知足不是假话,她形象不够好,演技也没有好到出类拔萃的地步,不然,不会一直待在剧院里演戏,直到他们的剧团倒闭。
本来以为是人生中的一道坎,却在这个关键时候碰到了俞琴,被这位大导演挑去演了《生息》,突然就闯入了国际舞台。
如今,又提名了飞鸿奖。
简直跟做梦一样。
哪怕没有经纪公司来签她,出席颁奖典礼,也只是穿了一条自己买的、看上去像礼服的裙子,跟周围的人群有些格格不入,显得有些“寒酸”,她仍然觉得,自己足够幸运了。
但这不影响她内心深处,仍然隐隐约约有些期盼,期盼自己有可能从于孟令等人手中,拿到那个奖。
“获奖的是——”
卫雪感觉一口气憋在她喉咙里,快要出不来了。
再不说的话,她要窒息了。
“《犹豫人生观》,于孟令!”
一口气吁了出来。
尘埃落定。
奇迹没有发生。
卫雪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鼓起了掌。
为别人鼓掌。
-
陆严河转头对温生明一笑。
“温老师,下一个奖就轮到我们了。”
温生明握住陆严河的手,轻轻拍了拍,说:“随遇而安。”
陆严河点头。
他看着台上的于孟令,她靠着这部电影,在前年年底的比卡洛电影节拿了最佳女演员奖,如今,又首次拿下飞鸿奖最佳女主角,作为国内的文艺片女神,大众知名度这几年算是越来越打开了。
他由衷地为这位女演员鼓掌。
陆严河欣赏江玉倩这种不懈打拼的女演员,也欣赏于孟令这种坚持自我的女演员。
在这个流量时代,于孟令是真正做到了不为利益所动、只拍自己想拍的戏。
《胭脂扣》后,她的大众知名度可以说一夜暴涨,但她既不参加综艺节目,也没有接别的戏,而是接了一部《犹豫人生观》这样低成本的艺术电影——
没热度,低片酬。
用一句说烂了的话来形容,于孟令确实有点“人淡如菊”的意思了。
除了她自己在意的,其他的名利,都不为所动。
-
颁发最佳男主角这个奖项的颁奖嘉宾,是宁秀莲。
她款款上台,介绍每一位提名的男演员。
陆严河默默地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恢复了平静。
这时,在媒体间接受完采访的刘毕戈拿着奖杯过来了。
“获奖的是——”宁秀莲打开信封,从里面拿出卡片。
刘毕戈弯腰准备坐下,眼睛盯着宁秀莲。
“《定风一号》——”
刘毕戈瞬间又站了起来。
陆严河已经转头看向了温生明。
温生明也转头看了过来。
“陆严河!”
刘毕戈拿着奖杯和证书的双手举了起来,发出一声欢呼。
陆严河也惊喜地张大了嘴。
温生明笑着拍拍他的后背,说:“恭喜,快去领奖!”
陆严河猛地抱住温生明。
温生明笑意从眼底泛了出来,他一直拍着陆严河的背,哄孩子一样,“好了,赶紧上台了。”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恰好与坐在温生明旁边的陈品河目光对上。
陈品河姿态优雅从容地坐在位子上,轻轻鼓掌,面带微笑。
陆严河在与他目光交接的那一刻,瞬间敛下眼帘,遮蔽几乎是生理反应一般的锋芒。
他起身,又跟刘毕戈抱了一下,一溜儿小跑上了台。
“我人生中获得的第一个表演奖,就是在飞鸿奖得到的,那是我第一次演电影,飞鸿奖就给予了我一个巨大的鼓励,现在,它又给了我一个鼓励。”
陆严河从宁秀莲手中接过奖杯和证书,面朝观众席,目光落在众人身上,笑得意气风发。
“但我本来以为,今天晚上上台领奖的人不是我。”陆严河深吸一口气,“相信所有跟温生明老师一起演过戏的人都明白我在说什么,当我以为我真的是一个表演天才的时候,遇到这样一座大山,我就像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遇到了怎么也翻不出去的五指山,他的表演,如海纳百川,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温生明在台下摇手。
台下却响起一阵掌声。
“当然,我不是说我演得不如温老师,温老师也不会允许我这么说,因为好的表演,永远是对手的相互成就。”陆严河说,“我在《定风一号》中,完成了我自己对于表演技术上的一次蜕变,也让我对表演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温老师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指导,是一种让我可以完全放开手脚来尝试的包容,无论怎么演,都不用担心他接不住。所以,在电影里,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我。”
“这需要信任,需要包容,需要肯定,也需要支持。”陆严河转头看向刘毕戈,“这也完全需要感谢你,刘毕戈,演了这么多年戏,只有你还会在现场用批评、指责、挑衅甚至是羞辱来刺激我,也只有你明白,我每一次的改变,是想要抵达什么样的终点,所以,这部电影,我演得一点儿也不气定神闲,我仿佛被关在炼丹炉里的孙悟空,每一场戏都在遭受很多的精神折磨,好在,最后我也练出了我的火眼金睛。”
“作为一个总是被称作天才的演员,我总是一边觉得不好意思,一边感到得意忘形,还好,在这条路上,总是有一些同行者,真正地走在我的身边,提醒我,我不是站在神山上,我是走在路上,无论如何,也要脚踏实地。”
“温老师,杀青那天,你告诉我,你会一直看着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陆严河眼角余光看到陈品河那张脸,心中忽然一阵莫名的悸痛,这让他突然停顿了一下,他强行忍住了这阵悸痛,眼角却又泛出了点点泪光。
“还好,我不至于到很久以后才明白。”陆严河微笑了起来,“谢谢,你出现在了我的电影人生里。”
陆严河深深鞠了一躬,下台。
-
这是一个“含温量”非常高的获奖感言。
谁都没有想到。
陆严河也很少会用这么长的获奖感言,去感谢自己在戏中的一个对手演员。
或者说,在这之前,几乎没有过。
而今天,此时,此刻,陆严河在已经脱离“新人期”、成为国际上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演员的时候,却忽然发表了一段堪比“新人期才会有的动容和动情”的感言,多少是让人感到惊讶的。
但同样,他又说得如此坦诚,坦白。
他从容地说出了自己的自傲与自负,又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所有人,他没有陷入迷失之中。
他不介意以如此自谦的姿态,将感谢致以温生明。
他也没有官方地对其他提名者表示感谢。
到了陆严河这个地位,当然也不会有人在这个方面去纠他的错。
熟悉他的人,却从这一段话里,听出了很多的言外之意。
陈梓妍坐在后排,目光远远地落在了那个男人的身上。
和她一样的,还有张悦真。
她们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想要知道,此时此刻,陈品河是什么心情。
有那么一丝一毫的后悔吗?
张悦真的手指指甲已经嵌入了手心。
表面上,她还得状似平常地保持着微笑。
-
最后的最佳电影作品大奖,同样落《定风一号》。
《定风一号》可以说是今天晚上的最大赢家。
确确实实,就如有人说的那样,当《定风一号》在北美势如破竹地地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冲去的时候,国内是肯定不会给它拖后腿的。
黄仲景上台发表感言,讲了这部电影拍摄背后的辛苦,以及一众创作者的坚持。
陆严河当时正在后台接受媒体的采访。
听到《定风一号》获奖的消息,陆严河在媒体采访间开心地欢呼了一下。
至于黄仲景的发言,陆严河没有去听——哪怕现场就有转播画面。
颁奖典礼结束。
陆严河在后台被俞琴叫住了。
俞琴将卫雪介绍给了陆严河认识。
就如俞琴所说的那样,陆严河跟俞琴之间,称不上有矛盾,而且,因为都是经常打照面的电影人,彼此之间有不合的地方,当然也有互相尊重的地方。
俞琴说:“她是一个好演员,但是缺少机会,以后有合适的角色,你多用用她,她不会让你失望的。”
陆严河没有想到俞琴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他是见识过俞琴跟宁秀莲从合作到“闹掰”的过程的。
俞琴不是个好脾气、好性格的人。
让她来给陆严河这样一个并不算有私交的人说这样的话,陆严河诧异之余,也对卫雪真正留下了印象。
他是觉得,要么卫雪真的戏好到让俞琴惜才了,要么就是卫雪人好到让俞琴动了真感情了。
“行啊,没问题,雪姐,回头你把你的经纪人联系方式发给我,我发给灵河的人,以后有合适的角色,我们合作一把。”
卫雪有些尴尬地说:“不好意思,我还没有经纪公司。”
陆严河一愣。
俞琴说:“她之前是在剧团演话剧的演员,被我找过来演电影的,对电影圈一点儿不熟,我也不混他们这个圈子,你知道的,我拍的都是独立电影,你……你看——”
俞琴说到这里,反而语滞了,似乎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着往下说。
陆严河恍然,继而了然。
他笑着点头:“没事,一样的,我们有了联系方式就行,雪姐,回头你有空,我请你来灵河转转。”
卫雪说好,又说谢谢。
俞琴这个时候才忽然笑着问了一句:“你一直都在投文艺片、艺术片,不知道我的下一部电影如果找你投资的话,你投不投?”
“投啊。”陆严河毫不犹豫地点头,“您的电影只要需要我,我就投。”
俞琴略惊讶——为了陆严河这毫不犹豫的态度。
“这么爽快?”
“您的戏,必须爽快。”陆严河说,“如果您只需要资金,您缺钱,随时找我,但如果还需要别的支持,现在北极光电影正在做艺术电影,负责人就是我大学的学长,王霄,我也可以介绍给您认识。”
俞琴一听就摆摆手,说:“我不喜欢任何人来插手我的电影,指手画脚的,我很不喜欢。”
陆严河笑,说:“我明白,您跟我开口,你也相信我,我不会随便给您介绍人,我介绍的,一定是靠谱的。”
俞琴听了,这才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
陆严河问:“您接下来有别的安排吗?”
“没有,怎么了?”俞琴问。
陆严河说:“我学长他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派对,不是那种特别大的、特别热闹的,要不您和雪姐跟我一起去见一下他?”
俞琴犹豫了。
“梓妍姐也在。”陆严河说,“雪姐不是还没有签约经纪公司吗?等会儿也一起顺道介绍认识一下,看拾火有没有那么缘分,跟雪姐在接下来合作一下。”
俞琴看了一眼卫雪,又看了一眼陆严河,说:“那去吧。”
俞琴,是已经入围过四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导演。
她的作品,拿过一次最佳女演员,拿过一次最佳导演。
而她本身是一个完全不在主流电影公司支持下拍电影的导演。
就如她所言,她早期从各种电影基金项目拿钱拍电影,后来赚了点钱,就开始用自己的钱拍自己的电影,为了不受任何影响,她的电影很少从其他电影公司、基金会融资,是真正的独立电影。
这样一个导演,陆严河虽然觉得她的戏很“坑”演员——一演就是半年一年不能接任何其他工作,片酬又极少。但是,某种程度上,他又是佩服她的,就跟他欣赏于孟令一样,在这样一个世界,能够言行合一做自己的人,陆严河一定程度上都很敬佩。
所以,陆严河是真心愿意帮俞琴拍电影。
而恰好王霄的北极光电影又想要通过文艺片这样一个投入量较小的品类打开局面,陆严河也就自然想要把俞琴介绍到王霄那里去。
至于说灵河——
俞琴对于灵河而言,无论是哪方面的价值,都不太是灵河需要的。
-
王霄弄的派对,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小派对,在颁奖典礼现场附近的一个别墅里。
弄得很温馨,也很私密,四周都有保安防守,不让狗仔记者钻进来。
陆严河带着奖杯出现之后,全场都在鼓掌,欢呼。
没有参加颁奖典礼的李治百和颜良两个人都直接来了这里。
两个人一人手里抱着一瓶香槟,给他“开炮”。
陈思琦也带着《跳起来》团队的核心成员来了。
主要是版权编辑们——
这里也是他们的主战场。
温生明比他到得更早,本来在跟陈碧舸聊天,陆严河一来,他就笑着走过来,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厚实的拥抱。
这么多年,作为一个老前辈,向他表达过感谢、感恩的后辈,不计其数,但像陆严河这样,都已经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还甘愿伏低身姿,从言行举止,从实际利益,从各个方面尊他为师的,屈指可数。
温生明是大前辈,是表演艺术家,也是人,怎么不会被陆严河的诚恳打动。
尤其是陆严河获奖感言里,最后把他曾经说的话,又当众说了一遍——
一个功成名就的老前辈,说的一句话,被一个后辈如此珍重地记在心里,那份温存之感,谁不感动?
“你这小子!”温生明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陆严河笑。
“下个月的凌云奖,不会还是我拿奖吧?温老师?”
温生明:“还是你拿奖又怎么了?你拿的这些奖,你老师我几十年前就拿过了。”
陆严河:“……唉,我在你面前炫耀个什么劲儿啊,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温生明大笑。
随后,陆严河一晚上都在干掮客的活儿,把这个人介绍给那个人,把那个人介绍给这个人。
间隙还要跟人喝酒。
如果不是第二天还要拍戏,这真是一个需要通宵达旦的庆祝之夜。
凌晨两点,陆严河跟陈思琦在角落拥抱着,温存了片刻。
“等下就要走了。”陆严河的脑袋搁在陈思琦的肩膀上,“明天早上十点要开工,不能太晚。”
陈思琦摸摸他的脸,说:“好,明天晚上等你回来。”
陆严河笑了起来。
“一起吃晚饭吗?”
“可以啊,你想吃什么?”陈思琦问。
陆严河警觉地问:“你要亲自下厨啊?”
陈思琦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说:“我去餐厅带回来!”
陆严河笑了起来。
“算了,别这么累了,我们直接在外面吃了再回去好了。”
陈思琦:“你明天什么时候收工?你拍完戏,估计有点累哦,你确定要在外面吃吗?其实我最近还是练了一下我的手艺的,有几道拿手菜。”
陆严河:“你知道我很爱你,对吧?”
“知道啊。”陈思琦又摸了摸他的脸,“你是不是喝多了?怎么突然问我这个?”
陆严河:“所以,我们之间可以说真话的,没关系的,对吧?”
陈思琦脸上浮现出危险之色。
“嗯哼?”
陆严河:“要不我们还是去外面吃了再回来吧?”
陈思琦咬牙切齿:“……要不是看在今天晚上是你高兴的时候……行,我们去外面吃了再回来。”
陆严河头埋在陈思琦的肩窝里,闷闷地笑了。
“算了,还是尝尝你练过的手艺吧,跟你开玩笑的。”
-
大病初愈,身体好转,在直播监督下,疯狂码了一天。
夸我一下。
(本章完)
黄仲景和黄太也出席了今晚的颁奖典礼。
《定风一号》这部电影从上映到颁奖季,都让龙岩大出风头。
当年《暮春》带着龙岩这样一家以做商业电影为主的公司进入主流的视野后,现在又迎来了一部《定风一号》。
两部电影都是刘毕戈导演,陆严河主演。
但是,在这部电影之后,刘毕戈自立门户,即使同样是龙岩入股,却终究不再是龙岩的导演,接下来要做什么项目,刘毕戈自己说了算。而在刘毕戈离开龙岩之后,陆严河跟龙岩的合作,也只剩下一部《焚火3》。
如今,《定风一号》的表现完全出乎龙岩的预期,从威尼斯获奖开始,到国内国外的票房表现,再到被中国选送申报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一切都如当初陈梓妍来劝黄太的说法一样:即使《定风一号》按照商业片去拍,获得的商业回报也不一定有把它按照刘毕戈的想法来拍高。
刘毕戈这样的作者型导演,可遇不可求。一家电影公司碰到一个,如果不好好栽培,帮他打造他的个人品牌,那就太可惜了。能够拍商业片的导演并不罕见,但是能够卖座的作者型导演,却是极为罕见的。
如果说《暮春》还有运气的成分,《假死都不行》这样一个非常不电影节的电影,都能被他拍得不落窠臼,风格十足,同时还能取得票房上的成功,这就足以说明,刘毕戈本身的才华,不是孤芳自赏的,不是没有影迷愿意为他买单的。
而第三部电影《龙门客栈》之后,刘毕戈的第四部电影《定风一号》一拿出来,众人都很惊讶,刘毕戈竟然是一个什么题材都涉猎的导演。
四部电影,题材和主题就没有重复过。
但每一部电影都取得了成功。
现如今,刘毕戈的大导地位已经坐稳。
如果不是当初黄仲景当机立断要提前帮刘毕戈成立他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恐怕刘毕戈跟龙岩在《定风一号》之后,就会完全不再合作了。
现在至少刘毕戈的公司还有龙岩注资,有股份在,换句话说,还有着香火情。
所以,当下,龙岩大力地支持《定风一号》在北美冲击奥斯卡,甚至支持了很多的公关经费出来,也是为了缓和跟刘毕戈的合作关系。
黄仲景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跟刘毕戈见面。
可以说,黄仲景为了拉拢这个其实可以说由他一手培养出来的年轻导演,这些天他煞费苦心,又是聊电影艺术,又是聊之前每部电影的制作幕后,谈及刘毕戈接下来要制作的电影,大方表态,无论刘毕戈想做什么,龙岩都全力支持。
其实,就这件事,刘毕戈早就跟陆严河聊过。
刘毕戈没有想要从此就跟龙岩一刀两断——
陆严河提醒过他,哪怕以刘毕戈现在的地位与影响力,只要他乐意,全中国大把公司愿意来支持他拍下一个项目,但天下乌鸦一般黑,好歹龙岩的黑,都是黑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没有在背地里下阴招。刘毕戈后面无论做什么项目,都需要有公司投资,包括后期也好,发行也好,这都是刘毕戈自己这家公司欠缺的。与其跟一些陌生人合作,龙岩在国内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公司,只要他们不干涉他的创作,不激化这个最大的矛盾,是可以继续合作下去的。
所以,刘毕戈并没有真的打算要跟龙岩划清界限。而黄仲景愿意在这个时候来修复关系,刘毕戈也乐见其成。
陆严河很清楚,刘毕戈虽然已经导演了四部作品,又都成绩不赖。然而,刘毕戈跟他的问题都是一样的,取得的成绩再突出,也改变不了他们根基尚浅的事实。
如果刘毕戈真的负气,跟龙岩划清界限,再不来往。那黄仲景现在为了修复关系多么的和颜悦色,甚至是陪笑脸,到那个时候,龙岩的打击和报复就会有多猛烈。别的不说,影片上映的档期,影院的排片,电影的宣传,太多地方可以被龙岩做手脚。
再者,在旁人眼中,刘毕戈再怎么说都是龙岩培养出来的导演,到了那一步,业内会支持刘毕戈的人还真不一定占多数。你说龙岩干涉刘毕戈的创作方向?有一说一,又有哪家电影公司不干涉导演的创作方向?再大牌的导演,都受电影公司的掣肘。
情理上是掰扯不清楚的。
还是那句话,刘毕戈根基尚浅,没有必要让自己走到这一步。
-
但陆严河就不一样了。
他跟龙岩的合作,纯粹是演员身份。
而且,陆严河在演艺圈所拥有的人脉、能量,远不是刘毕戈能比的。
他并不需要跟龙岩维系一个和睦的关系。尤其是在《焚火》这个系列在海外院线的票房被他一手“救活”之后,他之前在黄仲景和黄太面前那些指责龙岩“鼠目寸光”的话,也跟着“言之凿凿”“有的放矢”起来。
黄仲景对陆严河向来是礼敬有加的。
黄太脸上却还是有些别扭,似乎不太愿意就这么跟陆严河低头认输。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矛盾,陆严河也不知道怎么的,渐渐就摆在了明面上,又渐渐越来越大。
黄仲景预祝陆严河今天晚上成功拿奖,一转头,看到温生明,马上补充:“最好像威尼斯一样,再开出一个双黄蛋。”
陆严河笑了笑,说:“飞鸿奖历史上好像没有开过双黄蛋,对吧?”
“还没有。”黄仲景说,“说不定你们就是第一届,创造历史。”
温生明:“飞鸿奖不开双黄蛋的。”
黄仲景:“无论谁得奖,奖都是我们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陆严河笑,内心腹诽:谁跟你一家人。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种场合,对谁都是这样的道理。
陆严河眼角余光瞥到黄太的脸色似乎是实在想说话了,又不知道什么缘故,一直不开口,保持着勉强的笑容。
他心想,莫不是黄仲景怕她开口说出一些不好听的话,所以专门交代了不让她当着他的面开口?
陆严河觉得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他也不懂为什么,明明一开始跟黄太接触的时候,觉得她是一个挺利落干练又有能耐的女强人,怎么慢慢到后面,她却显出目光短浅、锱铢必较的毛病来?
尤其是在对他的事情上。陆严河左思右想都想不明白,他一个主演了《暮春》《定风一号》《焚火》系列等大卖电影,还写了一部《龙门客栈》给他们拍的“销冠”,是怎么被她视为了需要排除异己的“眼中钉”的?
只能说,也不是绝对的利益就能绝对地打动人。
陆严河觉得自己就没有打动黄太。
他身上的价值只打动了黄仲景。
-
张悦真陪在陈品河身边,一路言笑晏晏,跟众人谈笑风生。
这种社交场合,她向来陪在陈品河的身边,扮演着一个“不为宣示主权但主权就在我身上”的角色。
她眼角余光瞥到陆严河那一边,对陈品河说:“《定风一号》剧组就在那边,等会儿要不要去跟他们打个招呼?”
陈品河说:“温生明在那边,当然要去。”
张悦真点点头。
“是应该去跟前辈打个招呼。”
两个人正要过去的时候,张悦真忽然看见了一个人影。
她马上拉了陈品河一下。
陈品河看去,同样一愣。
竟然是郑希莫。
郑希莫今天并没有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提名,他跟他们之间又闹得不是很愉快,所以,当飞鸿奖邀请《钢琴家》剧组出席颁奖典礼、报名单的时候,张悦真并没有把郑希莫的名字放在《钢琴家》的剧组名单里报上去。
他怎么会来?
郑希莫的出现,可谓是“不速之客”了。
张悦真和陈品河对视一眼。
陈品河:“谁邀请他来的?”
“不知道。”张悦真说,“或许是北极光电影那边。”
陈品河眉心有些发黑。
“他等下不会乱说话吧?”
“没事,他要说的话、能说的话,也早就说过了,再说什么也是老调重弹,我们只要不回怼,不说话,风向就是站在我们这边的。”张悦真之前对于跟郑希莫的争端处理,确实可以说是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帮陈品河在舆论场上扳回一局。
对此,陈品河也是很清楚的。他点点头,说:“郑希莫跟北极光电影签约,背后肯定有陆严河的牵线搭桥,如果陆严河在背后跟郑希莫达成了什么交易,让郑希莫一直站出来咬我的话,那也很难缠。”
“难缠归难缠,郑希莫能做的有限,除非他后面捏造事实、造谣。”张悦真说,“真到了那一步,再说。”
陈品河眉头微皱。
他听出了张悦真的意思。
——除非他后面捏造事实、造谣。
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在跟郑希莫合作的时候,确确实实是个“戏霸”?
张悦真从来没有在他面前说过这样的话,也从来没有流露出过这样的意思。陈品河还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下意识地深思,难道是他做得太过分?然而,为什么在片场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指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呢?他只是作为主演,提出了一些自己对于电影的意见,郑希莫也好,张悦真也好,当场都没有说什么。
哪怕郑希莫你当场反驳,说这样不对呢?
陈品河确实瞧不太上郑希莫。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合作的过程中,陈品河并没有觉得郑希莫是一个多有才华的导演。在现场,他反而比较唯唯诺诺,也没有什么主见。很多时候,都需要陈品河来对一些事情做决定。
当然,陈品河也承认,他对于自己角色的想法和设计,确实很多。
到最后,这部电影完全剪辑成了他一个人的独角戏,保留了他最完整的角色弧光,确实是他的要求。
可是,这不就是一个演员应该做的吗?
哪个演员不保护自己的角色呢?
陈品河吁了口气。
时至今日,他仍然觉得,哪怕自己的行为在客观上构成了“戏霸”,他也是为了这部戏好。
从结果来说,他的表演确实是最受好评的。
-
郑希莫也看到了他们。
双方的目光在人群中汇聚、交织。
陈品河和张悦真没有主动点头打招呼,郑希莫也只是淡淡地收走了自己的眼神,往另一边去了。
张悦真有些恼怒:“不管怎么样,这部电影也是我们投资,才给了他机会拍出来,还带着这部电影去威尼斯拿了奖,他这是什么态度?”
陈品河:“算了,别管他。”
张悦真说:“我们之后再拍戏,真的应该好好看看人,看人品。”
-
“郑希莫导演,《钢琴家》就是他的作品。”
出现在内场的王霄,西装革履,意气风发,身材挺拔,乍一看上去像个年轻的男演员,一点儿不逊色,但一众人听到他就是现在负责北极光电影的人之后,都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么年轻的掌舵人,确实少见。
在电影这个行业,幕后的管理者,往往都是经验铺就的履历。
王霄明显就是还没有满三十岁的年轻人,估计大学毕业都没有几年。
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这么年轻,是怎么站上这个位置的?
当然,很快就有知道内情的人小声说,人小伙儿是北极光老板林德盛的女婿。
听了这话的人,随即露出了恍然之色。
王霄自然也看得出来众人几种神色表情的变化。
对于这样的场面,他早已经习惯。
王霄不能说心中不介意,只是事实既定,他不可能在自己胸前挂个牌子,以“靠自己”三个字示人。
有背景就是有背景,好歹在振华大学干了这么久的青年协会会长。
他的心态固然有“天之骄子”的一面,也早在历练中有所锤造。
王霄面不改色地陪着郑希莫一起跟现场的各个大佬周旋,寒暄。
在今天这个场合,他的任务很明确,结识人脉,以郑希莫来营造北极光电影尊重电影创作者的形象,释放信号。
北极光名头很大,但北极光电影却是个新生小儿,有的是需要在场众人“助长”的时候。
-
“学长!”陆严河满面笑容地跟王霄拥抱到了一起,“兜兜转转,我们竟然干成了同行。”
王霄也笑,说:“你是大腿。”
陆严河:“早知道你愿意来做这个,我就把你挖到灵河来了。”
这是玩笑话,也是客气话。
王霄说:“没事,以后我们一定要找项目合作,我一样给你打工。”
陆严河点头,说:“这个可以有。”
这些话,说得挺客气,仿佛在这之前,两个人都很久没有交流了似的。
这话当然也是说给周围人听的。
他和王霄之间的交流,从来就没有断过。
灵河好多影视项目,北极光都是有投资的,包括北极光电影。
份额能留给他们,一是双方合作已久的香火情,二也是王霄作为北极光电影的负责人,跟陆严河的私人关系,远不是北极光其他人能比的。
李治百会接下郑希莫导演的《人之逆旅》这部文艺片,背后也有陆严河、陈梓妍等人的牵线搭桥。
不然,哪有那么容易就请到李治百。
如果去仔细研究几个演员参与的项目,就会发现,其实,看上去很多演员参演的项目来自不同制片人、不同导演,实际上,它们都属于彼此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同一资本阵营。
陆严河、李治百和王霄,灵河、北极光,这些当然不算属于同一资本阵营,但却因为这些人之间的联系,他们却是绝对属于同一利益阵营的。
演艺圈也是个人情社会。
人情不是永远都是个贬义词,某种程度上,它意味着“可信度”。
李治百信任陆严河,陆严河信任王霄,王霄因为对陆严河的信任,在陈梓妍的建议下签下了郑希莫,然后,又让李治百成为了郑希莫新片的男主角。
这就是一个人情圈。
它就一定是糟糕的吗?
未必。
王霄拉着陆严河到一旁,小声说:“之前你回我的邮件,我看了,你真的觉得做网络大电影的前景不明朗吗?”
“目前很不明朗。”陆严河说,“但是,如果是养团队,我觉得可以做。”
王霄说:“北极光电影现在确实定位有点模糊,我跟林总也沟通过,到底是要把北极光电影做成一家传统的电影制作公司,还是作为北极光的补充业务版块,林总也还没有想好。”
“因为北极光电影起步太晚了。”陆严河说,“其实每一家视频平台都在布局电影版块,电影版块虽然净利润不显眼,可是你也知道的,电影它本身对于任何一家大型传媒公司来说,都有着更广泛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对于财报、对于整个集团的市场经济而言,它是可以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林总不是没有想好定位,是电影这个行业本身就是砸钱厉害、回报极小,对北极光来说,北极光电影如果不能挑战传统的电影公司,在电影市场真正攻城略地分杯羹,那还不如就仅仅作为一个业务版块,先吊在这里,看看行情,蓄势待发。”
王霄点头:“你说的,跟我想的一样,不过,我终究还是想要做一些东西出来。”
“其实,你背靠北极光视频,有着最好的平台资源。”陆严河笑了笑,“之前马致远的那部《身陷丑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电影,不是一定要投资高才能够获得大回报,只要资源用在刀刃上,用话题度,也一样能博取关注,但如果是我做《身陷丑闻》,我就不会只赚这点快钱,就像跳起来剧场一样,它每一部戏的利润可能都不超过一百万,但是,它每年都有四十多部,加起来,利润一样可观,关键是,品牌建立,观众留住了。”
王霄:“你的意思是,我做网大,也不是不能做,而是不能跟以往那样的做法?”
陆严河点头:“网大在观众心中已经留下了粗制滥造的印象,这是毁根基的事情,《身陷丑闻》是靠着马致远这个曾经的顶流以及跟自身相契合的题材,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让大家想要凑热闹。如果你能给北极光电影的网大,做一个品牌,一个栏目,或者说一个系列,举个例子,比如《十七层》这样的闯关类惊悚题材,去吸引钟爱某一类题材的观众,未必不能做出来。现在视频平台的网大,不就基本上聚焦于惊悚恐怖这一类吗?因为大浪淘沙,发现这一类在下沉市场有着固定的观众底盘,总有赚头。但问题也还是在于没有人想要去把这些电影做得更好一点,上限有限,没有卷起来,所以,对于观众的印象,始终停留在粗制滥造的阶段。”
王霄点头。
“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去琢磨一下。”
陆严河又说:“另外,你现在虽然手头资源有限,资金不够你开很多电影,但就像郑希莫导演的新片这样,如果北极光电影真的能够在小成本文艺片这一块打开局面,那李治百也可以是一个开始,我相信很多的偶像演员,都希望能够踏入电影圈,其他电影公司的门槛那么高,北极光电影完全可以牵线搭桥组班子,要说拍摄资金,很多偶像演员背后都是有资本支持的,总而言之,手头资源有限,但你可以调动的、置换的资源,在北极光这个平台,我认为是庞大的。”
王霄明白,点了点头。
“再者,既然跳起来剧场在剧集这一块能成功,为什么不能在电影这一块成功呢?”陆严河笑了笑。
-
“我现在确实也在订阅《跳起来》这本杂志,但是,你们这本杂志上的小说,也太抢手了。”
《楼上》的导演黄泵在见到陆严河之后,跟陆严河吐槽。
“我看中了好几篇小说,想要买下电影改编权,结果都被人捷足先登了。”
陆严河说:“导演,抱歉,确实,《跳起来》的小说现在是挺抢手的,很多公司、制片人、导演和编剧都在盯着,尤其是很多的作者,他们的新作基本上都是还没有发表就被送到了关注他们的人手里,提前拿下了改编权,黄导,如果你有特别喜欢和关注的作者,可以告诉我们,我们也会在他们有了新作之后,第一时间寄给你的,不用等到杂志发表那一天,你才能看到。”
黄泵:“我说呢,为什么我看中的每一篇小说都那么快被抢走了,原来还有这一套。”
他说:“那我不跟你客气了,真有几个作者,我觉得他们写的故事对我胃口。”
黄泵这样一个看上去过于“仙风道骨”的导演,也不跟陆严河客气,马上就把几个人的名字告诉了陆严河。
陆严河当即发给了陈思琦。
黄泵:“你把我最喜欢的演员刘特立老师抢去拍了《小鬼当家》,搞得刘特立老师都没有时间来演我的戏了,你是不是要赔我一个演员?”
“哈?”陆严河一愣。
“我有个角色,请你来客串一下,怎么样?”他对陆严河挤眉弄眼。
这个每天穿得像个道士的导演,完全没有名导的风范,反而像个招摇撞骗的算命先生。
陆严河不禁笑了。
“黄导,什么客串角色?”
黄泵说:“嘿嘿,一个扫地僧。”
“啊?”陆严河一愣。
黄泵:“怎么样怎么样?客串一下,三天就够了。”
陆严河哭笑不得。
“我总得先看看剧本啊。”他说,“扫地僧是个什么角色,我也不知道。”
黄泵:“一个隐士高人。”
“武侠题材啊?”
“对,民国武侠。”黄泵点头,“因为主角用的全是新人,没办法,只能请你们来站站台,免得上映的时候,影院都不给排片。”
陆严河其实挺喜欢黄泵这个导演的。
他拍的《楼上》,让刘特立拿下影帝,演戏多年,终于跻身市场一线。
这个导演的风格,就是市井气味特别浓,又特别地道。
只是现如今陆严河真不敢乱客串。
他对黄泵说:“导演,你把剧本先给我看看吧,角色合适,我就去客串,就怕那角色我演不了,我还年轻呢,不是什么角色都能演。”
黄泵:“你这么说,其他演员怎么活?”
“你还是先让我活下去吧。”陆严河无奈地说,“你这么捧杀我,我怎么混?”
黄泵拍拍自己的嘴。
“算我嘴巴秃了皮了。”他说,“那回头我把剧本发给你。”
“行。”陆严河点头。
黄泵这才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说:“对了,我听说你跟陈品河不和?”
“啊?怎么了?”陆严河问。
黄泵说:“我这部电影,有个角色也想找他客串来着,不过也不知道他答不答应,你介意吗?”
陆严河沉吟片刻,说:“他是个麻烦人,我不想跟他牵扯到一起。”
黄泵:“那行,我懂了,你先看剧本吧,你给我个信儿,你要愿意来我就不找他了。”
-
跟老朋友寒暄,跟新朋友认识,等陆严河落座,都已经是二十分钟以后的事情了。
让陆严河意外的是,他的座位跟陈品河的座位,竟然就隔着温生明一个人。
挨得也忒近了。
陆严河的团队从来不跟活动举办方确认座位、排序这方面的事情。
不事儿。
以前陆严河觉得这是他的一个美德。
他现在忽然觉得,有的时候,提前确认一下座位也不是坏事。
可别哪一天把他跟陈品河安排在一起了。
陆严河坐下的时候,陈品河已经坐下了。
温生明却还没有过来,两个人中间的位置空着。
所以,陆严河一坐下就转头看向左边,和坐在他左边的刘毕戈热情洋溢地聊起了天来。
刘毕戈惊讶于陆严河突如其来的热情——都老朋友了,突然这么热情,心里只会有点发慌。
但是,刘毕戈的眼角余光瞥见陆严河脑袋后面的陈品河,也就反应过来了。
刘毕戈冲陆严河挑了挑眉毛。
陆严河说:“其实,苗月今天应该过来的。”
刘毕戈说:“苗月她妈妈今天做手术,她得陪着。”
陆严河一听,马上一愣,问:“做什么手术?”
“长了个小瘤子,良性的,别担心。”刘毕戈说。
陆严河松了口气。
刘毕戈说:“其实我最近也在琢磨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陆严河问。
“你的故事。”刘毕戈说。
“啊?”陆严河掀起眉角。
“我总觉得你的故事挺适合拍成电影,太传奇了。”
“算了吧。”陆严河摇头,“我的故事有什么适合拍成电影的,一路顺风顺水,也没遇到什么挫折,就是个大爽文。”
“呵!”刘毕戈吃惊地瞪大了眼睛,“真是活久见了,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有人说自己的人生是个大爽文。”
“不然呢?”陆严河说,“哪个演员像我一样,刚开始演戏,就碰到了一个首部作品就拿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的导演,《暮春》是我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就获得这么大的荣誉,你说我是不是顺风顺水?”
刘毕戈:“……我本来想骂你臭不要脸的,但是如果我这么骂了,我感觉我把我自己也给带上了。”
陆严河点头,“你说的没错。”
刘毕戈:“但是你真的觉得你顺风顺水吗?所有人都把你看作励志传奇。”
“我只是起点不高而已,但是我基本上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这还不叫顺风顺水,那我觉得我太贪心了。”陆严河说,“非得一出生就给你喂金钥匙才叫顺风顺水吗?”
刘毕戈:“你看看,你这话说得就很像电影台词。”
“我不介意你把这些台词写进你的剧本里。”陆严河说,“但是不要以我的故事改编成电影。”
“行吧。”刘毕戈叹了口气,“拍完了《定风一号》,后面我突然一下还真的没有什么好想法了。”
“先休息一下呗,休息好了,自然就有想法了。”陆严河说,“你这几年一直连轴转,几个项目之间都没有歇口气,肯定会遇到创作困境啊。”
“那你怎么没有遇到呢?”刘毕戈狐疑地问。
陆严河笑,“因为我是天才,每天都有很多的故事出现在我的脑海中,根本不需要我费劲儿去找。”
刘毕戈点了点头,说:“也是。”
竟然就这么认同了。
陆严河:“你这个时候突然煞有其事地说一句也是,显得我真的是一个很自大的人。”
“我要是在这个时候说一句你臭不要脸,那我就真的挺不要脸了。”刘毕戈也笑,“我现在忽然觉得,你跟思琦做《跳起来》这个杂志也挺牛的了,是未雨绸缪吗?作为现在国内最畅销的杂志,这么多人都在这本杂志里找故事,我都每期在订阅。”
陆严河:“无心插柳柳成荫而已,那个时候我们才高中毕业,我自己都还没有开始做演员呢,哪里有那么长远的想法。”
“只能说,你做演员这事,老天都在帮你。”刘毕戈说,“令人嫉妒啊,苗月说,现在每个月都有公司拿着《跳起来》上发表的小说,找她改编剧本,将近三分之一的项目,都是从《跳起来》上找的故事。”
“那没办法啊,现在《跳起来》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稳定产出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的平台,要么就是传统文学杂志,可是传统文学杂志上的小说又不够商业化,这就是一个故事市场的中空地带。网络小说虽然火,但全都是大长篇,跟不上现在各个平台要布局精品短剧的需求,更跟不上电影公司对电影故事的需求。”陆严河说,“我们也没有想到,《跳起来》会做到这一步。”
刘毕戈:“最关键的是,它还网罗了国内最会写故事的一帮作者。”
“因为没有别的平台。”陆严河说,“以前纸媒兴盛的时候,多少短篇小说冒出来,现在的数量,不过是十中一二。”
两个人一边闲聊着,一边看着颁奖典礼。
随着一个个奖颁出去,时间倒也过得很快。
最佳导演奖的颁奖在最佳男主角这个奖项的前面。
临近颁奖的时候,刘毕戈忽然就不说话了。
他紧张了。
刘毕戈拍了这么多部电影,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过飞鸿奖的认可。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是一个墙外开墙内香的导演。
国内奖项给予他的认可,远远不如国际上的奖项给予的多。
这一方面跟他资历尚浅有关,另一方面,也跟他每一次运气不好有关。
这几年,有一说一,国内的电影爆发得有点厉害。无论是艺术电影,还是商业电影,又或者是《定风一号》这种两边都取得好成绩的电影,非常多。刘毕戈拿不到奖,还真不是他被看轻了,是竞争环境太卷。
这一次,刘毕戈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生息》导演俞琴、《泥泞》导演华韵和《霓虹》导演邹云志。
这三部电影,前者跟《定风一号》一起入围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后两者是荷西电影节的获奖作品。
五个提名者,四个国际四大电影节出身,最后一个是今年票房大爆、观众口碑也很好的主旋律电影《红日》的导演沈易。
同样,也是谁拿奖都说得过去的提名格局。
有一说一,放在五年前,这样的格局都出现不了。什么时候中国电影一年就可以有这么多在国际电影节冒头的电影啊,一年能有一两部都不错了。
总体来说,陆严河觉得刘毕戈的希望最大。
一方面是刘毕戈已经提名过好几次,资历已经积累在这里了,另一方面,《定风一号》是所有提名电影中,综合艺术成就和票房口碑成绩最好的作品。
陆严河同样屏息凝神,听着颁奖人念出获奖人的名字。
“《定风一号》,刘毕戈!”
陆严河第一个惊喜地握紧了拳头。
他转头看向刘毕戈,刘毕戈整个人都身体轻松了,长长地吁了口气。
“拿奖了!”陆严河笑着捏了捏刘毕戈的手臂,“赶紧上台领奖吧。”
刘毕戈一把抓住陆严河,搂着他抱了一下,起身,又和温生明抱了抱,往台上走去,整个过程,他都握紧了自己的右手拳头。
-
“这个奖肯定是刘毕戈的,毋庸置疑。”在台下,另一边,也有人在安慰俞琴,“今年《定风一号》代表中国电影冲击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形势大好,国内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拖后腿的。”
俞琴撇了撇嘴。
“算了,我们哪能跟主旋律比呢。”
“没事,导演,懂的都懂,去年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是你,不是他。”
俞琴说:“接下来的最佳电影估计也是《定风一号》的了。”
“应该是。”
“真没意思,拉我们一群人来陪他们唱戏,我就不应该来的。”
“导演,慎言啊。”
“慎什么慎,我又不靠他们吃饭。”俞琴脾气一向古怪,她这么说,也没有人敢说什么。
俞琴忽然想到什么,转头看向卫雪。
“没事,你仍然有希望拿奖。”
这位被她从剧场找到的女演员,第一次主演电影,就是《生息》。
卫雪笑着摆摆手,说:“能提名就已经很好了。”
俞琴说:“你陪我一起这么长时间拍了这部电影,值得一个最佳女主角。”
卫雪:“导演,你能够在我失业的时候给我提供一份工作,我已经很知足了。”
“你还没有跟经纪公司签约吗?”
“还没有。”卫雪摇头,“没有人来找我。”
俞琴看着卫雪今天身上穿着的裙子,也是,甚至都不是礼服。
《生息》这部电影,并没有为卫雪带来多少知名度。
国内票房不过470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也没有赋予这部电影更好的票房成绩。
俞琴说:“等会儿我带你去认识一下陆严河,他的经纪人陈梓妍开了一家经纪公司,如果你能够签到他们的公司,对你也好。”
卫雪露出了几分惊讶之色。
俞琴看到她露出这样的表情,问:“怎么了?你以为我跟陆严河关系不好?”
卫雪想说“不是吗?”,毕竟刚才她对《定风一号》的刘毕戈拿奖这件事,很不服气的样子。
“我只是看不惯这些评奖的风气。”俞琴说,“陆严河人还不错,我跟他打过很多次交道,认识这么些年,他还算是一个比较正派的人,虽然他不纯粹。”
“不纯粹?”卫雪一愣。
“他本来可以做一个很伟大的演员的,但是他演了太多不值得演的戏,浪费了他的表演。”俞琴神色淡然,“这些你不用管,都跟你没有关系。”
卫雪没有说话,主要是对于这些话,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
最佳导演奖之后,就是最佳女主角。
卫雪虽然自己说着“提名就知足”,但到底是紧张的。
她说的知足不是假话,她形象不够好,演技也没有好到出类拔萃的地步,不然,不会一直待在剧院里演戏,直到他们的剧团倒闭。
本来以为是人生中的一道坎,却在这个关键时候碰到了俞琴,被这位大导演挑去演了《生息》,突然就闯入了国际舞台。
如今,又提名了飞鸿奖。
简直跟做梦一样。
哪怕没有经纪公司来签她,出席颁奖典礼,也只是穿了一条自己买的、看上去像礼服的裙子,跟周围的人群有些格格不入,显得有些“寒酸”,她仍然觉得,自己足够幸运了。
但这不影响她内心深处,仍然隐隐约约有些期盼,期盼自己有可能从于孟令等人手中,拿到那个奖。
“获奖的是——”
卫雪感觉一口气憋在她喉咙里,快要出不来了。
再不说的话,她要窒息了。
“《犹豫人生观》,于孟令!”
一口气吁了出来。
尘埃落定。
奇迹没有发生。
卫雪回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鼓起了掌。
为别人鼓掌。
-
陆严河转头对温生明一笑。
“温老师,下一个奖就轮到我们了。”
温生明握住陆严河的手,轻轻拍了拍,说:“随遇而安。”
陆严河点头。
他看着台上的于孟令,她靠着这部电影,在前年年底的比卡洛电影节拿了最佳女演员奖,如今,又首次拿下飞鸿奖最佳女主角,作为国内的文艺片女神,大众知名度这几年算是越来越打开了。
他由衷地为这位女演员鼓掌。
陆严河欣赏江玉倩这种不懈打拼的女演员,也欣赏于孟令这种坚持自我的女演员。
在这个流量时代,于孟令是真正做到了不为利益所动、只拍自己想拍的戏。
《胭脂扣》后,她的大众知名度可以说一夜暴涨,但她既不参加综艺节目,也没有接别的戏,而是接了一部《犹豫人生观》这样低成本的艺术电影——
没热度,低片酬。
用一句说烂了的话来形容,于孟令确实有点“人淡如菊”的意思了。
除了她自己在意的,其他的名利,都不为所动。
-
颁发最佳男主角这个奖项的颁奖嘉宾,是宁秀莲。
她款款上台,介绍每一位提名的男演员。
陆严河默默地深吸了几口气,让自己恢复了平静。
这时,在媒体间接受完采访的刘毕戈拿着奖杯过来了。
“获奖的是——”宁秀莲打开信封,从里面拿出卡片。
刘毕戈弯腰准备坐下,眼睛盯着宁秀莲。
“《定风一号》——”
刘毕戈瞬间又站了起来。
陆严河已经转头看向了温生明。
温生明也转头看了过来。
“陆严河!”
刘毕戈拿着奖杯和证书的双手举了起来,发出一声欢呼。
陆严河也惊喜地张大了嘴。
温生明笑着拍拍他的后背,说:“恭喜,快去领奖!”
陆严河猛地抱住温生明。
温生明笑意从眼底泛了出来,他一直拍着陆严河的背,哄孩子一样,“好了,赶紧上台了。”
陆严河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恰好与坐在温生明旁边的陈品河目光对上。
陈品河姿态优雅从容地坐在位子上,轻轻鼓掌,面带微笑。
陆严河在与他目光交接的那一刻,瞬间敛下眼帘,遮蔽几乎是生理反应一般的锋芒。
他起身,又跟刘毕戈抱了一下,一溜儿小跑上了台。
“我人生中获得的第一个表演奖,就是在飞鸿奖得到的,那是我第一次演电影,飞鸿奖就给予了我一个巨大的鼓励,现在,它又给了我一个鼓励。”
陆严河从宁秀莲手中接过奖杯和证书,面朝观众席,目光落在众人身上,笑得意气风发。
“但我本来以为,今天晚上上台领奖的人不是我。”陆严河深吸一口气,“相信所有跟温生明老师一起演过戏的人都明白我在说什么,当我以为我真的是一个表演天才的时候,遇到这样一座大山,我就像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孙悟空,遇到了怎么也翻不出去的五指山,他的表演,如海纳百川,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
温生明在台下摇手。
台下却响起一阵掌声。
“当然,我不是说我演得不如温老师,温老师也不会允许我这么说,因为好的表演,永远是对手的相互成就。”陆严河说,“我在《定风一号》中,完成了我自己对于表演技术上的一次蜕变,也让我对表演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温老师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指导,是一种让我可以完全放开手脚来尝试的包容,无论怎么演,都不用担心他接不住。所以,在电影里,出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我。”
“这需要信任,需要包容,需要肯定,也需要支持。”陆严河转头看向刘毕戈,“这也完全需要感谢你,刘毕戈,演了这么多年戏,只有你还会在现场用批评、指责、挑衅甚至是羞辱来刺激我,也只有你明白,我每一次的改变,是想要抵达什么样的终点,所以,这部电影,我演得一点儿也不气定神闲,我仿佛被关在炼丹炉里的孙悟空,每一场戏都在遭受很多的精神折磨,好在,最后我也练出了我的火眼金睛。”
“作为一个总是被称作天才的演员,我总是一边觉得不好意思,一边感到得意忘形,还好,在这条路上,总是有一些同行者,真正地走在我的身边,提醒我,我不是站在神山上,我是走在路上,无论如何,也要脚踏实地。”
“温老师,杀青那天,你告诉我,你会一直看着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陆严河眼角余光看到陈品河那张脸,心中忽然一阵莫名的悸痛,这让他突然停顿了一下,他强行忍住了这阵悸痛,眼角却又泛出了点点泪光。
“还好,我不至于到很久以后才明白。”陆严河微笑了起来,“谢谢,你出现在了我的电影人生里。”
陆严河深深鞠了一躬,下台。
-
这是一个“含温量”非常高的获奖感言。
谁都没有想到。
陆严河也很少会用这么长的获奖感言,去感谢自己在戏中的一个对手演员。
或者说,在这之前,几乎没有过。
而今天,此时,此刻,陆严河在已经脱离“新人期”、成为国际上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演员的时候,却忽然发表了一段堪比“新人期才会有的动容和动情”的感言,多少是让人感到惊讶的。
但同样,他又说得如此坦诚,坦白。
他从容地说出了自己的自傲与自负,又明白无误地告诉了所有人,他没有陷入迷失之中。
他不介意以如此自谦的姿态,将感谢致以温生明。
他也没有官方地对其他提名者表示感谢。
到了陆严河这个地位,当然也不会有人在这个方面去纠他的错。
熟悉他的人,却从这一段话里,听出了很多的言外之意。
陈梓妍坐在后排,目光远远地落在了那个男人的身上。
和她一样的,还有张悦真。
她们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想要知道,此时此刻,陈品河是什么心情。
有那么一丝一毫的后悔吗?
张悦真的手指指甲已经嵌入了手心。
表面上,她还得状似平常地保持着微笑。
-
最后的最佳电影作品大奖,同样落《定风一号》。
《定风一号》可以说是今天晚上的最大赢家。
确确实实,就如有人说的那样,当《定风一号》在北美势如破竹地地向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冲去的时候,国内是肯定不会给它拖后腿的。
黄仲景上台发表感言,讲了这部电影拍摄背后的辛苦,以及一众创作者的坚持。
陆严河当时正在后台接受媒体的采访。
听到《定风一号》获奖的消息,陆严河在媒体采访间开心地欢呼了一下。
至于黄仲景的发言,陆严河没有去听——哪怕现场就有转播画面。
颁奖典礼结束。
陆严河在后台被俞琴叫住了。
俞琴将卫雪介绍给了陆严河认识。
就如俞琴所说的那样,陆严河跟俞琴之间,称不上有矛盾,而且,因为都是经常打照面的电影人,彼此之间有不合的地方,当然也有互相尊重的地方。
俞琴说:“她是一个好演员,但是缺少机会,以后有合适的角色,你多用用她,她不会让你失望的。”
陆严河没有想到俞琴会对他说这样的话。
他是见识过俞琴跟宁秀莲从合作到“闹掰”的过程的。
俞琴不是个好脾气、好性格的人。
让她来给陆严河这样一个并不算有私交的人说这样的话,陆严河诧异之余,也对卫雪真正留下了印象。
他是觉得,要么卫雪真的戏好到让俞琴惜才了,要么就是卫雪人好到让俞琴动了真感情了。
“行啊,没问题,雪姐,回头你把你的经纪人联系方式发给我,我发给灵河的人,以后有合适的角色,我们合作一把。”
卫雪有些尴尬地说:“不好意思,我还没有经纪公司。”
陆严河一愣。
俞琴说:“她之前是在剧团演话剧的演员,被我找过来演电影的,对电影圈一点儿不熟,我也不混他们这个圈子,你知道的,我拍的都是独立电影,你……你看——”
俞琴说到这里,反而语滞了,似乎有些不知道该怎么接着往下说。
陆严河恍然,继而了然。
他笑着点头:“没事,一样的,我们有了联系方式就行,雪姐,回头你有空,我请你来灵河转转。”
卫雪说好,又说谢谢。
俞琴这个时候才忽然笑着问了一句:“你一直都在投文艺片、艺术片,不知道我的下一部电影如果找你投资的话,你投不投?”
“投啊。”陆严河毫不犹豫地点头,“您的电影只要需要我,我就投。”
俞琴略惊讶——为了陆严河这毫不犹豫的态度。
“这么爽快?”
“您的戏,必须爽快。”陆严河说,“如果您只需要资金,您缺钱,随时找我,但如果还需要别的支持,现在北极光电影正在做艺术电影,负责人就是我大学的学长,王霄,我也可以介绍给您认识。”
俞琴一听就摆摆手,说:“我不喜欢任何人来插手我的电影,指手画脚的,我很不喜欢。”
陆严河笑,说:“我明白,您跟我开口,你也相信我,我不会随便给您介绍人,我介绍的,一定是靠谱的。”
俞琴听了,这才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
陆严河问:“您接下来有别的安排吗?”
“没有,怎么了?”俞琴问。
陆严河说:“我学长他组织了一个小型的派对,不是那种特别大的、特别热闹的,要不您和雪姐跟我一起去见一下他?”
俞琴犹豫了。
“梓妍姐也在。”陆严河说,“雪姐不是还没有签约经纪公司吗?等会儿也一起顺道介绍认识一下,看拾火有没有那么缘分,跟雪姐在接下来合作一下。”
俞琴看了一眼卫雪,又看了一眼陆严河,说:“那去吧。”
俞琴,是已经入围过四次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导演。
她的作品,拿过一次最佳女演员,拿过一次最佳导演。
而她本身是一个完全不在主流电影公司支持下拍电影的导演。
就如她所言,她早期从各种电影基金项目拿钱拍电影,后来赚了点钱,就开始用自己的钱拍自己的电影,为了不受任何影响,她的电影很少从其他电影公司、基金会融资,是真正的独立电影。
这样一个导演,陆严河虽然觉得她的戏很“坑”演员——一演就是半年一年不能接任何其他工作,片酬又极少。但是,某种程度上,他又是佩服她的,就跟他欣赏于孟令一样,在这样一个世界,能够言行合一做自己的人,陆严河一定程度上都很敬佩。
所以,陆严河是真心愿意帮俞琴拍电影。
而恰好王霄的北极光电影又想要通过文艺片这样一个投入量较小的品类打开局面,陆严河也就自然想要把俞琴介绍到王霄那里去。
至于说灵河——
俞琴对于灵河而言,无论是哪方面的价值,都不太是灵河需要的。
-
王霄弄的派对,确确实实就是一个小派对,在颁奖典礼现场附近的一个别墅里。
弄得很温馨,也很私密,四周都有保安防守,不让狗仔记者钻进来。
陆严河带着奖杯出现之后,全场都在鼓掌,欢呼。
没有参加颁奖典礼的李治百和颜良两个人都直接来了这里。
两个人一人手里抱着一瓶香槟,给他“开炮”。
陈思琦也带着《跳起来》团队的核心成员来了。
主要是版权编辑们——
这里也是他们的主战场。
温生明比他到得更早,本来在跟陈碧舸聊天,陆严河一来,他就笑着走过来,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厚实的拥抱。
这么多年,作为一个老前辈,向他表达过感谢、感恩的后辈,不计其数,但像陆严河这样,都已经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还甘愿伏低身姿,从言行举止,从实际利益,从各个方面尊他为师的,屈指可数。
温生明是大前辈,是表演艺术家,也是人,怎么不会被陆严河的诚恳打动。
尤其是陆严河获奖感言里,最后把他曾经说的话,又当众说了一遍——
一个功成名就的老前辈,说的一句话,被一个后辈如此珍重地记在心里,那份温存之感,谁不感动?
“你这小子!”温生明只说了这么一句话。
陆严河笑。
“下个月的凌云奖,不会还是我拿奖吧?温老师?”
温生明:“还是你拿奖又怎么了?你拿的这些奖,你老师我几十年前就拿过了。”
陆严河:“……唉,我在你面前炫耀个什么劲儿啊,真是关公面前耍大刀了。”
温生明大笑。
随后,陆严河一晚上都在干掮客的活儿,把这个人介绍给那个人,把那个人介绍给这个人。
间隙还要跟人喝酒。
如果不是第二天还要拍戏,这真是一个需要通宵达旦的庆祝之夜。
凌晨两点,陆严河跟陈思琦在角落拥抱着,温存了片刻。
“等下就要走了。”陆严河的脑袋搁在陈思琦的肩膀上,“明天早上十点要开工,不能太晚。”
陈思琦摸摸他的脸,说:“好,明天晚上等你回来。”
陆严河笑了起来。
“一起吃晚饭吗?”
“可以啊,你想吃什么?”陈思琦问。
陆严河警觉地问:“你要亲自下厨啊?”
陈思琦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说:“我去餐厅带回来!”
陆严河笑了起来。
“算了,别这么累了,我们直接在外面吃了再回去好了。”
陈思琦:“你明天什么时候收工?你拍完戏,估计有点累哦,你确定要在外面吃吗?其实我最近还是练了一下我的手艺的,有几道拿手菜。”
陆严河:“你知道我很爱你,对吧?”
“知道啊。”陈思琦又摸了摸他的脸,“你是不是喝多了?怎么突然问我这个?”
陆严河:“所以,我们之间可以说真话的,没关系的,对吧?”
陈思琦脸上浮现出危险之色。
“嗯哼?”
陆严河:“要不我们还是去外面吃了再回来吧?”
陈思琦咬牙切齿:“……要不是看在今天晚上是你高兴的时候……行,我们去外面吃了再回来。”
陆严河头埋在陈思琦的肩窝里,闷闷地笑了。
“算了,还是尝尝你练过的手艺吧,跟你开玩笑的。”
-
大病初愈,身体好转,在直播监督下,疯狂码了一天。
夸我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