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外匯券贩子

    刘小庆和一般演员不一样,她现在的知名度同辈人很少有比得上的,所以消息来源也广。
    张华讯何许人也呢?除了《神秘的大佛》,比较有名的就是九十年代的《隋唐演义》也是他执导的。
    张这时候並不出名,当年在《小兵张嘎》剧组也不是导演,上影厂高度肯定了剧本,却不让剧本製作人亲自执导,一部分原因就是不够信任他的执导水平。
    斯琴高娃说道:“武侠啊,我还真没见过国內拍武侠片呢。也不对,上海美术出品的《大闹天宫》那种,算不算武侠类?连环画儿版武侠嘛。”
    周里京笑说:“现在挺多人看武侠小说的,我就很爱看,北电里一茬接一茬的年轻学弟学妹也爱看,杂誌《武林》上连载了金庸的《射鵰》,看著就挺过癮。”
    刘小庆吃了几口饭,又说:“你们了不了解香港的电影?”
    几人都摇头,只有许朝咬著一块大饼皮子说了句:“现在香港是不是挺流行动作片?”
    “嗯?你知道的挺多嘛。”刘小庆很有些惊讶地看了看许朝,没想到这小同志涉猎挺广:
    “香港现在就很多武侠片,確切来说应该是动作片,还有一些轻喜剧,听说厂里有过交流。不过我了解的也不深,就是听了一耳朵。”
    这几年陆港交流肯定是受限的,这不用说,就好比邓丽君在香港音乐界已经有大红大紫的潜质了,国內还不允许发售她的磁带。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成龙徐克洪金宝都是耳熟能详的名字,成龙这时候上映了《师弟出马》,徐克不用说,老傢伙了。
    周润发出道获得了关注,但还要晚几年成名,周星驰还要再晚几年,近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周星驰式喜剧才渐渐风靡。
    许朝还知道,这几年邵氏兄弟在电影业逐渐式微,大概是拍不出新东西了,而香港电影业日新月异,號称东方好莱坞不是浪得虚名的。
    再有个四五年,邵氏就关闭了电影业务,搞起了tvb。
    “这几年香港比较流行武打,还有轻喜剧,摩登喜剧,有个词叫无厘头,意思是动作浮夸,情节逻辑性不强,主要为营造夸张的剧情效果,这词儿就是形容这些喜剧片的。”
    许朝印象最深的,是王晶在八十年代末拍的几部喜剧电影,其中一部里面有个镜头,是张曼玉很是夸张地挖鼻孔,实在令他印象深刻。
    王晶后来拍的这几部电影全被港媒称为“屎尿屁喜剧”,只能说港媒用词一向准確又犀利。
    食堂里几人都看了过来,斯琴高娃率先问道:“许朝,你怎么知道这么多?这文化储备,你可以去乾乾导演的活儿了。”
    许朝忙摆了摆手:“我不行,我这都是东一耳朵西一棒槌到处听来的,只能动动嘴皮子,真让我干我可干不了。”
    刘小庆看了过来:“哎,你別说,我觉得许朝长得挺有演员相的,又是大高个,上镜肯定有优势,你考不考虑去拍拍电影啊?”
    说到上镜,大伙一下来了劲,说许朝该去试试少林寺,又说年底要开拍哪几部电影正在选角。
    许朝连忙扒了几口饭跑了。
    译製组的翻译胶捲上交送审了,许朝暂时有了空閒。
    自打来了京城,他就无缝进了译製组,接了任务,一边写稿一边搞翻译,简直没一点私人时间。
    当晚睡了个好觉,许朝上午出了门,坐车到了潘家园。
    京城古玩界有句老话,叫:逃不开的潘家园,绕不过的琉璃厂。
    但八十年代的潘家园还没形成古玩市场呢,今年甚至不叫潘家园,而叫潘家窑。
    窑什么意思?懂的都懂。
    许朝抵达的潘家园是一片居民区,典型的老京城平房,虽然还没形成大型的古玩市场,但已经有雏形了。
    雏形就在华威桥和劲松百货商店两侧的工地地摊,都是散户。
    这里贩卖文玩的小贩商家都是从旧货市场来的,两年前文物局严查过一次旧货市场,潘家园就成了他们暂时寄居的所在。
    许朝这趟来不是来淘文物的,但也不妨碍观赏一番。
    他人刚一靠近地摊,就有人拿著一个看似珐瑯的彩盆朝他推销。
    “小同志,要不要看看这个?这可是多尔袞当年出恭用过的,价值连城!”
    这东西一眼假,还怪噁心的,许朝道:“您回家自个儿用吧,我用不上这个。”
    “切!不识货。”
    许朝就这样慢慢悠悠逛了一圈地摊。
    他虽然在文物鑑定上没什么造诣,但有的东西真是门外汉都觉著假,实在是太糙了。
    那谁怎么说来著?哦,不怎么开门。
    许朝悠悠逛进了一个小胡同里,手里取出一支香菸。
    来前特地买的金马牌香菸,了好几毛钱。
    许朝没抽菸,靠在一个角落里等了一会儿,没多久有个身穿大衣的中年男人走了出来,左顾右盼地慢慢靠近了许朝。
    “小兄弟,要外匯伐?”
    哟,还是上海口音呢。
    近十几年倒腾外匯都是暴利,像潘家园、琉璃厂旧址、秀水街这种地方,都是券贩子经常出没的地方。
    许朝有点心痒痒,外匯啊,这可是平日里想见都见不著的好东西,但他还是按捺住了心底魔鬼般的衝动。
    这要是被抓了,那可真是橘子一蹲到底,別想洗白了。
    他这趟来没想到能遇见券贩子,只想倒腾点友谊商店流到市面上的香菸咖啡之类。
    “看看货?”
    这人从衣袖里露出一小尖儿钞票样的纸张,还真是外匯券。
    许朝大嘆,问了嘴:“多少?”
    中年男人比了个八,许朝秒懂,意思是八比一加价买,就是八十元人民幣换一张十元的外匯券。
    这属於狮子大开口了,就算黑市上的外匯券,顶多也就一比五的比例。
    许朝皱了皱眉,不经意间瞟见挺远处有俩人逡巡著,穿著极为朴素的短袖,但身高体宽胳膊粗,一看就是练家子。
    许朝直接问候:“坑你爹呢?”
    这外匯贩子还挺有火气,一把抓住许朝的衣领:“小赤佬,你说话放尊重点,小心老子找人揍你老母。”
    说是迟那是快,许朝一把擒住中年男人藏外匯的袖管,高声大喊:“来人啊,抓票贩子了!”
    远处逡巡的两个高个男人立时狂奔过来,券贩子见势不对,当下又挣脱不得,立时破口大骂。
    没一会儿,胡同里热闹起来,一个身穿短袖的年轻同志和许朝握手:
    “同志,感谢你协助派出所抓获了外匯贩子,这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