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羡慕啊,羡慕就去写
第109章 羡慕啊,羡慕就去写
苏民的办公室內,刘一民静静的品茶,听著两人打著口水仗,一句话都不说。两个人都太了解彼此了,一阵唇枪舌战下来,谁都破不了谁的招儿。
正当两人说话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又响了起来。刘一民起身打开,又是一名老同志。
“刘一民同志吧?我是欧阳山尊!”
欧阳山尊说完,里面爭吵的声音瞬间是偃旗息鼓,都站起来看向门口。欧阳山尊和刘一民握了握手后,迈看大步走进了办公室。
斜睨了一眼苏民和蓝天野,带著一丝不满地说道:“吵嘛,怎么不吵了?我是在外面听得不清楚,所以才进来听。一进来你们就停了,我不是白进来了?”
说著真的坐到了沙发上翘起二郎腿,像是看戏一般看著两人,见两人还不说话,又催促两次。
苏民和蓝天野的年龄和导演的经歷差不多,但到了欧阳山尊面前可又不够看了,欧阳山尊和焦菊隱、夏淳、梅阡四人並称人艺四大导演。
如今的欧阳山尊是人艺的副院长加上副总导演,所以在蓝天野和苏民面前,架子立马就上来了,他前阵子一直在指导其它的话剧院工作。
“你们吵啊,继续吵,让一民在这里看你们的笑话。你说说你们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人了,为了一个剧本,影响咱们人艺的导演团队团结。”
欧阳山尊一副会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蓝天野一听赶紧说道:“是我们吵的太大声了,
主要是我们实在是不想错过好的本子,您也知道,最近没什么好本子!”
“对,是我们吵的太大声了,我们吵的声音小一点!”
欧阳山尊一听这两人的话,气得將帽子甩在了茶几上:“你们就不能发挥一下,咱们人艺內部的谦让的工作作风吗?”
“老蓝,院长说,你能不能谦让我一点?”苏民问道。
“谦让不了一点!”
“那你们两个都別导了,不像话,真是不像话!”欧阳山尊说完后,笑眯眯地看向刘一民,起身说道:“一民,走去我办公室,咱们两个好好的討论一下剧本的问题。”
蓝天野这时才明白了过来,原来欧阳山尊是有自己的打算,於是哼哼唧唧地说道:“哦?排大戏的人,来给我们排戏来了!”
“山尊同志,你都是副总导演了,就不要跟我们抢戏了!”苏民生气地说道。
平日里人艺的演员、导演基本上都是称呼欧阳山尊为山尊,就连家属院里面的小孩也这么叫,欧阳山尊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特亲切。
最后是曹禹来给刘一民解了围,让他先走了,带著三人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离开办公室,刘一民来到了排练厅。他本来打算离开人艺就去作协招待所,刚开始准备写《狼烟北平》的时候,老马就一直说等什么时候写好了,一定得让他看一看。
现在终於写好了,到了刘一民履行诺言的时候了。可转念一想,现在还不到中午,得到下午去才好,正好喊著他一块吃个饭,给马爷提几杯才行。
剧场內,上午排练《驴得水》,下午排练《王昭君》。一场新话剧,一般来说要排练四十到六十天的时间,按照时间来说,《驴得水》差不多到了首场上映的时间了。
蓝天野不在排练场,演员们排练的也十分卖力。
过了一会儿,蓝天野从曹禹的办公室走了出来,看到刘一民后一脸笑眯眯的,也绝口不提要导演《狼烟北平》的事情。
“一民,感觉如何?是不是比前阵子更好了,山尊同志回来之后,指导了不少的动作。山尊同志是个排大戏的人,他火眼金晴,一眼就知道哪里需要改变!”
接著蓝天野指著朱霖说道:“你看看,朱霖,她现在这个眼神多到位,绝望的表情不像是假的。”
“咳,我是来看话剧的,不是来看她的。”刘一民道。
“我知道!”蓝天野坐在刘一民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驴得水》一场演下来时间是120分钟,整整两个小时,从头到尾走一遍,体力不好的就已经吃不消了演完一场后,接下来就是针对刚才的问题进行重点纠正。
“张一曼的这个动作,有些地方太大胆,我们做了一些调整,让动作幅度看起来没那么大。没办法,不改不行。”
蓝天野解释道。
刘一民点了点头,这些他都理解。他本身就是一个被审核不断抽打的人,这些太懂了!
“休息十分钟!”蓝天野说道。
看到朱霖往这边瞅,蓝天野起身打趣道:“人老嘍,还是得给年轻人让让位置!”说完,又低声说道:“你说我都懂这个道理,山尊同志怎么不懂?跟我们抢什么抢?”
看来他还没有放下,刘一民说道:“我就是个写剧本的。”
“就是?你说的轻鬆,写剧本好像是谁都能干一样,《狼烟北平》慢慢来改,不用著急!”蓝天野说完,朝著吕钟(张一曼)旁边走去,准备再给她讲讲戏。
“你好,刘一民同志,好久不见啊!”朱霖伸出手笑著说道。
“是啊,得有大半年了吧!”刘一民调侃道。
朱霖算了一下,调皮地说道:“估计得有一年了!』
“那得好好聊聊,怎么样?”
“世上无难事,蓝老师说我的动作,基本上没问题了,直接首演都行,现在主要是跟著大家一块练。”
佳佳这个角色,在话剧里面戏份不算特別多,演起来压力也就没那么大。
“等著你首演!”
“《狼烟北平》是不是也要改编成话剧?我爸十分喜欢这篇小说,看的入迷了。在家里面翻看了好几遍,晚上睡著中间醒了,还要打著檯灯看。我妈问他怎么了?你猜他怎么说?”
“怎么说?”
“他说梦见自己也成为《狼烟北平》里面的人儿了,正在跟书里面的人对话,自己起来琢磨一下,对方值不值得交!”
朱霖说完,自己先笑出了声,怕自己动作幅度太大,又低头笑去了。
“叔叔还挺有趣的!”刘一民想了半天,出来了这么一句话。
“我爸虽然是工科,但也喜欢文学,你的每一期杂誌他都看,还有报纸上的文章,认认真真地做了標註,还说什么时候请你去家里面吃饭呢!”
“真的这样说的?”刘一民半信半疑地问道。
朱霖硬著头皮说道:“確实是这样!不过我说你时间宝贵,又得上学还得写小说、写诗歌、写评论、改剧本,哪有时间跟他一块吃饭?”
刘一民笑一声,挪输道:“你是怕我去你们家吃饭吧?是不是定量不够?”
“哪能啊?”朱霖慌忙解释道:“你要是愿意,我肯定双手欢迎,我家定量是够的,
就算不够,我把我的那一份让给你。”
“改天有时间,一定登门拜访。”
“什么时候?”朱霖意识到自己有点急了,於是连忙改口说道:“不管什么时候,你提前说一声,我一定做好准备!”
“行!”刘一民若有所指地说道:“天越来越热了.:::
1
“是啊,越来越热了!”朱霖不知道刘一民突然这样说是什么意思,於是只能重复了一遍,重复一遍后还是没想明白,不知道如何回復,索性不再继续谈论天气热的话题。
“燕京离天热还得有一阵子时间,燕京的风尘大,刘一民同志,你在燕京还习惯吗?
”朱霖问道。
“闭上嘴巴还好,张嘴在外面是不习惯,我骑著自行车张了张嘴,嘿,您猜怎么著?”
“怎么著?”
“再闭上嘴的时候,那好傢伙,嘴里面一堆的沙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在嘴里盖楼房。”刘一民调侃道。
朱霖被刘一民给逗笑了,意识到自己笑的太大声的时候,不少演员都扭头看向了他,
包括蓝天野。蓝天野冲刘一民使了一个眼色,你小子行啊!
朱霖红著脸低头不敢看大家,等目光离开后,才鬆了一口气,脸上带著一丝侥倖。也不再说话,而是麻利地將双手伸向挎包,从里面摸索了一阵,感受到软乎乎的东西后,高兴地將它递给了刘一民。
“又是自行车座套?”
刘一民下意识地问道。
“不是,口罩,燕京风沙大,戴个口罩舒服很多,这是我从学校带过来的!”朱霖解释道。
刘一民拿起来放在光线下看了看,口罩非常厚实,是以前医生用的布口罩,这时候用正好,不冻嘴还防风沙。
原来是嘴套!
刘一民狐疑地看了朱霖一眼,问道:“这不是你用过的吧?”
“新的!”朱霖双手在袖筒里面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
“哦!”
“哦?”
“谢谢了!”
“不客气,教员说同志之间就是要互帮互助,互亲互爱!”
说完后,蓝天野拍起了手掌,喊著大家开始继续排练了。
中午刘一民在人艺食堂吃的饭,不过现在不是改剧本,他得掏钱买饭了。厨师给刘一民放的菜跟一座小山似的,看的杨力新一愣一愣的。
没见过厨师这么大方过啊!
在人艺呆到了两三点,《驴得水》的演员在看《王昭君》的排练,蓝天野上午是导演,下午就是演员了。
朱霖看著刘一民离开的背影,又转头將目光放在了舞台上。
杨力新楼著濮存惜说道:“老濮,等过阵子天热了,我请你到颐和园昆明湖里面游泳,我扎一个猛子,就能从这边到那边!”
旁边的朱霖闻言抿了抿嘴,又看了看刘一民离去的方向。
刘一民先到《人民文艺》领稿费,《狼烟北平》的稿费他还没拿。今天的《人民文艺》编辑部格外热闹,不少编辑都在重压自己手下的作者。
“你们都写多久了?不能总是玩儿知道吗?看看改的是什么东西?一民来了啊?”
刘一民冲他们打了打个招呼,找到崔道逸。
“师兄,我来领一下稿费!”
“我去给你拿,一民,你看《燕京日报》了吗?”崔道逸问道。
刘一民摇了摇头,《燕京日报》这种报纸他很少看,《人民报》等央媒的报纸,他还看不过来。
崔道逸兴奋地將《燕京日报》递给刘一民:“你看看这篇书评,称你的《狼烟北平》
是一部老北平的歷史书,三教九流都能在小说里面见到,全方位的反映了老北平人的生活和解放前所受到的磨难。
我们根据上次的经验,首批又增印了二十方册。”
刘一民看了一眼后说道:“师兄,骂我的人也不少,有人说徐金戈的戏份太多了,而且將他塑造的过於正面。”
“不用在意,徐金戈的晚年正好说明了咱们d的宽大胸怀,让他一个沾满同志们鲜血的特务成了时代的新人。要是gmd抓了咱们的人,能活吗?”
崔道逸带著他领了六百三十七块钱的稿费,《狼烟北平》写了九万一千多字,是他目前写过最长的小说。
刘一民自身的存款,马上就要突破两千块钱的大关了,是五分之一的万元户了。单行本的基本稿酬还没给,刘一民问了一下,出版社正在加班加点的印刷。
张广年走了出来说道:“一民,我会催一催出版社,你马上要出国访问法国,应该带点自己的书跟外国人交流交流,可惜没有翻译本。”
“老张同志,还得感谢作协的信任!”
“不,是你给作协的信任!作协给每个人都准备的有美元,但不多,你要是有门路的话,想买东西,自己出发前兑换点带出去。”张广年低声说道。
“我明白!”
“这对一民不是难题,外研社那么大的机构,手底下一帮留学生。”崔道逸调侃道,
特意讲外研社是个大机构看重念了念。
要想多兑换点美元或者是法国的法郎的话,刘一民只能找外研社的这帮留学生。
刘一民离开《人民文艺》,崔道逸当著编辑部里面的所有人给刘一民的稿费,六百三十七块钱,让这些嘻嘻哈哈跟编辑討价还价的作者们都吃了一惊,看著自己几十块的稿费,心里面五味杂陈。
“怎么,看一民的稿费多,羡慕?羡慕就去写啊,你们有本事也写出来九万多字的中长篇出来!”
崔道逸翘著二郎腿,臭著脸说道,十分欠揍。
苏民的办公室內,刘一民静静的品茶,听著两人打著口水仗,一句话都不说。两个人都太了解彼此了,一阵唇枪舌战下来,谁都破不了谁的招儿。
正当两人说话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又响了起来。刘一民起身打开,又是一名老同志。
“刘一民同志吧?我是欧阳山尊!”
欧阳山尊说完,里面爭吵的声音瞬间是偃旗息鼓,都站起来看向门口。欧阳山尊和刘一民握了握手后,迈看大步走进了办公室。
斜睨了一眼苏民和蓝天野,带著一丝不满地说道:“吵嘛,怎么不吵了?我是在外面听得不清楚,所以才进来听。一进来你们就停了,我不是白进来了?”
说著真的坐到了沙发上翘起二郎腿,像是看戏一般看著两人,见两人还不说话,又催促两次。
苏民和蓝天野的年龄和导演的经歷差不多,但到了欧阳山尊面前可又不够看了,欧阳山尊和焦菊隱、夏淳、梅阡四人並称人艺四大导演。
如今的欧阳山尊是人艺的副院长加上副总导演,所以在蓝天野和苏民面前,架子立马就上来了,他前阵子一直在指导其它的话剧院工作。
“你们吵啊,继续吵,让一民在这里看你们的笑话。你说说你们两个,加起来一百多岁的人了,为了一个剧本,影响咱们人艺的导演团队团结。”
欧阳山尊一副会恨铁不成钢的样子,蓝天野一听赶紧说道:“是我们吵的太大声了,
主要是我们实在是不想错过好的本子,您也知道,最近没什么好本子!”
“对,是我们吵的太大声了,我们吵的声音小一点!”
欧阳山尊一听这两人的话,气得將帽子甩在了茶几上:“你们就不能发挥一下,咱们人艺內部的谦让的工作作风吗?”
“老蓝,院长说,你能不能谦让我一点?”苏民问道。
“谦让不了一点!”
“那你们两个都別导了,不像话,真是不像话!”欧阳山尊说完后,笑眯眯地看向刘一民,起身说道:“一民,走去我办公室,咱们两个好好的討论一下剧本的问题。”
蓝天野这时才明白了过来,原来欧阳山尊是有自己的打算,於是哼哼唧唧地说道:“哦?排大戏的人,来给我们排戏来了!”
“山尊同志,你都是副总导演了,就不要跟我们抢戏了!”苏民生气地说道。
平日里人艺的演员、导演基本上都是称呼欧阳山尊为山尊,就连家属院里面的小孩也这么叫,欧阳山尊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特亲切。
最后是曹禹来给刘一民解了围,让他先走了,带著三人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离开办公室,刘一民来到了排练厅。他本来打算离开人艺就去作协招待所,刚开始准备写《狼烟北平》的时候,老马就一直说等什么时候写好了,一定得让他看一看。
现在终於写好了,到了刘一民履行诺言的时候了。可转念一想,现在还不到中午,得到下午去才好,正好喊著他一块吃个饭,给马爷提几杯才行。
剧场內,上午排练《驴得水》,下午排练《王昭君》。一场新话剧,一般来说要排练四十到六十天的时间,按照时间来说,《驴得水》差不多到了首场上映的时间了。
蓝天野不在排练场,演员们排练的也十分卖力。
过了一会儿,蓝天野从曹禹的办公室走了出来,看到刘一民后一脸笑眯眯的,也绝口不提要导演《狼烟北平》的事情。
“一民,感觉如何?是不是比前阵子更好了,山尊同志回来之后,指导了不少的动作。山尊同志是个排大戏的人,他火眼金晴,一眼就知道哪里需要改变!”
接著蓝天野指著朱霖说道:“你看看,朱霖,她现在这个眼神多到位,绝望的表情不像是假的。”
“咳,我是来看话剧的,不是来看她的。”刘一民道。
“我知道!”蓝天野坐在刘一民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驴得水》一场演下来时间是120分钟,整整两个小时,从头到尾走一遍,体力不好的就已经吃不消了演完一场后,接下来就是针对刚才的问题进行重点纠正。
“张一曼的这个动作,有些地方太大胆,我们做了一些调整,让动作幅度看起来没那么大。没办法,不改不行。”
蓝天野解释道。
刘一民点了点头,这些他都理解。他本身就是一个被审核不断抽打的人,这些太懂了!
“休息十分钟!”蓝天野说道。
看到朱霖往这边瞅,蓝天野起身打趣道:“人老嘍,还是得给年轻人让让位置!”说完,又低声说道:“你说我都懂这个道理,山尊同志怎么不懂?跟我们抢什么抢?”
看来他还没有放下,刘一民说道:“我就是个写剧本的。”
“就是?你说的轻鬆,写剧本好像是谁都能干一样,《狼烟北平》慢慢来改,不用著急!”蓝天野说完,朝著吕钟(张一曼)旁边走去,准备再给她讲讲戏。
“你好,刘一民同志,好久不见啊!”朱霖伸出手笑著说道。
“是啊,得有大半年了吧!”刘一民调侃道。
朱霖算了一下,调皮地说道:“估计得有一年了!』
“那得好好聊聊,怎么样?”
“世上无难事,蓝老师说我的动作,基本上没问题了,直接首演都行,现在主要是跟著大家一块练。”
佳佳这个角色,在话剧里面戏份不算特別多,演起来压力也就没那么大。
“等著你首演!”
“《狼烟北平》是不是也要改编成话剧?我爸十分喜欢这篇小说,看的入迷了。在家里面翻看了好几遍,晚上睡著中间醒了,还要打著檯灯看。我妈问他怎么了?你猜他怎么说?”
“怎么说?”
“他说梦见自己也成为《狼烟北平》里面的人儿了,正在跟书里面的人对话,自己起来琢磨一下,对方值不值得交!”
朱霖说完,自己先笑出了声,怕自己动作幅度太大,又低头笑去了。
“叔叔还挺有趣的!”刘一民想了半天,出来了这么一句话。
“我爸虽然是工科,但也喜欢文学,你的每一期杂誌他都看,还有报纸上的文章,认认真真地做了標註,还说什么时候请你去家里面吃饭呢!”
“真的这样说的?”刘一民半信半疑地问道。
朱霖硬著头皮说道:“確实是这样!不过我说你时间宝贵,又得上学还得写小说、写诗歌、写评论、改剧本,哪有时间跟他一块吃饭?”
刘一民笑一声,挪输道:“你是怕我去你们家吃饭吧?是不是定量不够?”
“哪能啊?”朱霖慌忙解释道:“你要是愿意,我肯定双手欢迎,我家定量是够的,
就算不够,我把我的那一份让给你。”
“改天有时间,一定登门拜访。”
“什么时候?”朱霖意识到自己有点急了,於是连忙改口说道:“不管什么时候,你提前说一声,我一定做好准备!”
“行!”刘一民若有所指地说道:“天越来越热了.:::
1
“是啊,越来越热了!”朱霖不知道刘一民突然这样说是什么意思,於是只能重复了一遍,重复一遍后还是没想明白,不知道如何回復,索性不再继续谈论天气热的话题。
“燕京离天热还得有一阵子时间,燕京的风尘大,刘一民同志,你在燕京还习惯吗?
”朱霖问道。
“闭上嘴巴还好,张嘴在外面是不习惯,我骑著自行车张了张嘴,嘿,您猜怎么著?”
“怎么著?”
“再闭上嘴的时候,那好傢伙,嘴里面一堆的沙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要在嘴里盖楼房。”刘一民调侃道。
朱霖被刘一民给逗笑了,意识到自己笑的太大声的时候,不少演员都扭头看向了他,
包括蓝天野。蓝天野冲刘一民使了一个眼色,你小子行啊!
朱霖红著脸低头不敢看大家,等目光离开后,才鬆了一口气,脸上带著一丝侥倖。也不再说话,而是麻利地將双手伸向挎包,从里面摸索了一阵,感受到软乎乎的东西后,高兴地將它递给了刘一民。
“又是自行车座套?”
刘一民下意识地问道。
“不是,口罩,燕京风沙大,戴个口罩舒服很多,这是我从学校带过来的!”朱霖解释道。
刘一民拿起来放在光线下看了看,口罩非常厚实,是以前医生用的布口罩,这时候用正好,不冻嘴还防风沙。
原来是嘴套!
刘一民狐疑地看了朱霖一眼,问道:“这不是你用过的吧?”
“新的!”朱霖双手在袖筒里面狠狠地掐了自己一下。
“哦!”
“哦?”
“谢谢了!”
“不客气,教员说同志之间就是要互帮互助,互亲互爱!”
说完后,蓝天野拍起了手掌,喊著大家开始继续排练了。
中午刘一民在人艺食堂吃的饭,不过现在不是改剧本,他得掏钱买饭了。厨师给刘一民放的菜跟一座小山似的,看的杨力新一愣一愣的。
没见过厨师这么大方过啊!
在人艺呆到了两三点,《驴得水》的演员在看《王昭君》的排练,蓝天野上午是导演,下午就是演员了。
朱霖看著刘一民离开的背影,又转头將目光放在了舞台上。
杨力新楼著濮存惜说道:“老濮,等过阵子天热了,我请你到颐和园昆明湖里面游泳,我扎一个猛子,就能从这边到那边!”
旁边的朱霖闻言抿了抿嘴,又看了看刘一民离去的方向。
刘一民先到《人民文艺》领稿费,《狼烟北平》的稿费他还没拿。今天的《人民文艺》编辑部格外热闹,不少编辑都在重压自己手下的作者。
“你们都写多久了?不能总是玩儿知道吗?看看改的是什么东西?一民来了啊?”
刘一民冲他们打了打个招呼,找到崔道逸。
“师兄,我来领一下稿费!”
“我去给你拿,一民,你看《燕京日报》了吗?”崔道逸问道。
刘一民摇了摇头,《燕京日报》这种报纸他很少看,《人民报》等央媒的报纸,他还看不过来。
崔道逸兴奋地將《燕京日报》递给刘一民:“你看看这篇书评,称你的《狼烟北平》
是一部老北平的歷史书,三教九流都能在小说里面见到,全方位的反映了老北平人的生活和解放前所受到的磨难。
我们根据上次的经验,首批又增印了二十方册。”
刘一民看了一眼后说道:“师兄,骂我的人也不少,有人说徐金戈的戏份太多了,而且將他塑造的过於正面。”
“不用在意,徐金戈的晚年正好说明了咱们d的宽大胸怀,让他一个沾满同志们鲜血的特务成了时代的新人。要是gmd抓了咱们的人,能活吗?”
崔道逸带著他领了六百三十七块钱的稿费,《狼烟北平》写了九万一千多字,是他目前写过最长的小说。
刘一民自身的存款,马上就要突破两千块钱的大关了,是五分之一的万元户了。单行本的基本稿酬还没给,刘一民问了一下,出版社正在加班加点的印刷。
张广年走了出来说道:“一民,我会催一催出版社,你马上要出国访问法国,应该带点自己的书跟外国人交流交流,可惜没有翻译本。”
“老张同志,还得感谢作协的信任!”
“不,是你给作协的信任!作协给每个人都准备的有美元,但不多,你要是有门路的话,想买东西,自己出发前兑换点带出去。”张广年低声说道。
“我明白!”
“这对一民不是难题,外研社那么大的机构,手底下一帮留学生。”崔道逸调侃道,
特意讲外研社是个大机构看重念了念。
要想多兑换点美元或者是法国的法郎的话,刘一民只能找外研社的这帮留学生。
刘一民离开《人民文艺》,崔道逸当著编辑部里面的所有人给刘一民的稿费,六百三十七块钱,让这些嘻嘻哈哈跟编辑討价还价的作者们都吃了一惊,看著自己几十块的稿费,心里面五味杂陈。
“怎么,看一民的稿费多,羡慕?羡慕就去写啊,你们有本事也写出来九万多字的中长篇出来!”
崔道逸翘著二郎腿,臭著脸说道,十分欠揍。